初一一大早要給長輩拜年。
不讓祭祖不讓燒香都可以,初一不讓磕頭那是不行的。
李劍垚早就給爺爺奶奶準備了零錢,一塊的兩塊的多些,五塊十塊的少些,初一磕頭的、初二給外甥的,人口多,壓歲錢給的也多。
現在咱這家庭條件再給一毛兩毛的壓歲錢有點不符合身份了。
如今是第三套人民幣,一塊錢的票是紅色的拖拉機手,喜慶,最適合當壓歲錢了。
至於紅包,需要消耗紅紙,還得裁剪,不如直接給錢來的實在。
拜年是劍秋最喜歡的活兒了,在家先給爹娘磕頭,然後找大爺大娘、再去找三叔三嬸,壓歲錢給多少都接著。
在李劍垚看來,這才像是個好要飯的,主打一個不嫌棄。
磕完了,最後聚到一起,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看著爺爺奶奶手裏那好幾遝紅票子,劍秋那頭磕的非常的虔誠,腦門都磕紅了。
磕完頭,把錢往衣服兜裏一塞,還時不時的摸上一把,生怕這為數不多的流動資金丟了。李劍垚看著他這熊樣子,琢磨得跟趙女士說一聲,得給孩子零花錢了,看把孩子難的。
李劍垚這幾年都是自力更生,手裏錢比家裏還多,從來沒張嘴要過,就連學費都沒要過,趙女士莫不是忘了自家的娃也是需要買點零碎的?
再之後,劍秋就得跟著李劍垚出門,從大房開始,依次去拜年。
老李家人口多,每年拜年都地動山搖,像個出征的隊伍似的,好在李家住的比較集中,日子也特殊,不然讓人撞上還以為是要跟誰家火並去呢。
拜完年正好回來吃早飯,昨晚的飯菜熱一熱,就是一餐了。
其實吃不吃也都一樣,飯後就開始蘋果、梨、桔子、瓜子、紅棗、花生的擺上來,一邊聽著收音機一邊嘴裏吃個不停。
村裏分的蘋果、梨子和山楂,李劍垚帶回來的桔子香蕉帶殼花生,正是正月裏居家待客的必備佳品。
家裏有地下室,水果保存的也算新鮮,不過李劍垚還是喜歡那一口凍梨,化上一盆,冰涼清爽,汁滿甘甜。
一家人連帶著貓狗熊,把客廳擠的滿滿的,本來就暖和的房間裏顯得更熱了。
按風俗,這天是不見外人的,大家都窩在一起,好在地板上也不冷,見顏摟著兩隻貓就坐在地上,她很開心,貓很無奈。
要不是大家都圍在一起,貓早就溜出去了,被這個熊孩子抓住,果然逃不脫被扼住的命運。
一天除了吃就是睡,最是養膘了。
正在跟大家一邊吃一邊叭叭的三嬸突然一聲yue,打破了這個和諧的氛圍。
奶奶和大娘眼睛一轉,上下打量了三嬸幾眼。
隨後婆媳四人去到了奶奶房間裏,沒一會兒奶奶喊李劍垚進去。
李劍垚還是一頭霧水,剛才倒是沒注意到發生了啥。
“給你三嬸看看!”
奶奶說道。
李劍垚看了看三嬸的氣色,又看了看奶奶他們那眼神,心中有些猜想。
伸手搭脈,果不其然,有喜了。
看著奶奶他們四雙眼睛,李劍垚不動聲色的收手,起身,四個人大氣兒都沒有敢喘。
就在幾人要伸手錘人的時候,李劍垚才開口,
“有了,一個多月。”
一邊一個耳朵,一隻手抓住了李劍垚的鼻子,三隻手快準狠,
“讓你大喘氣!”
“嗚嗚嗚嗚~”
最先鬆開的還是抓住鼻子的奶奶,隨後大娘和老娘的手也鬆開了耳朵。
“我這不是讓你們有個心理準備嗎,初一不打孩子啊!”
“痛快說就完了,這還用準備啥!死孩子跟誰學的,一口氣兒差點沒給我憋死!”
親娘趙女士顯然對於李劍垚的解釋不太滿意。
“你三嬸要不要補一補,你給開點啥藥?”
奶奶著急的問道。
“我三嬸壯的跟頭牛似的,不用補啥,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就行了。
年後幹活別使大力氣就行,找個輕省的活兒,不過也不要每天都在家賴著,該溜達溜達,別閃著摔著就行。
菠菜多吃,其他蔬菜也多吃,對孩子有好處。
瘦肉也多吃,不要吃太肥的。”
“能不能看出來是丫頭還是小子?”
三嬸很急迫。
“三嬸,這玩意還沒個棗大,上哪看去,男女都一樣,咱家都喜歡,你就老老實實養胎,等秋天你就知道丫頭小子了。”
奶奶也跟著說:
“丫頭小子都行,你不用非得執著這事兒,咱家沒那個,我也不是刁婆婆,你回屋躺著去吧,正好這倆個月好好養一養。”
說完趙瑜琳扶著三嬸回三叔家院子,前一秒走路都虎虎生風的壯士,這一刻馬上嬌嫩了起來。
那一步一趨,讓客廳裏的眾人都伸直了脖子,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奶奶出來大聲喊到,
“老三!你去大棚裏,看看有沒有菠菜,有的話多帶回來幾捆,別的綠葉菜也多帶回來點!”
“娘,咋了?”
“你媳婦有了,這年頭有吃的了,再生養一胎,正好!
還不快去!”
“唉唉!”
三叔穿好衣服一陣風的跑遠了。
屋內的氣氛又再次熱烈了起來,添丁進口是大事,大年初一得到這消息,更是讓人興奮。
唯一不興奮的估計隻有見顏這娃子了,她馬上不是家裏最小的了,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地位受到威脅的她已經摟著貓睡著了。
睡著了還不忘薅著貓的脖子,可憐的大貓一動都不敢動。
大姐二姐見恩他們一個個都去給三嬸送溫暖去了,尤其是大姐,各個小的都帶過,也伺候過孕婦,知道這個時候都該幹點啥。
爺爺咧著嘴,高呼晚上一定要好好喝一杯。
奶奶高興的轉來轉去,就連去廚房嘴角都是揚起的,本來昨天宣布自己要退休的老太太,這個時候好像忘記了自己說的話,找出個凍好的老母雞來,非要親自燉湯。
李劍垚看的直撇嘴,要不是雞是現成的,沒準這老太太都得忘了初一不動刀兵的事兒,非讓人去殺一隻不可。
不讓祭祖不讓燒香都可以,初一不讓磕頭那是不行的。
李劍垚早就給爺爺奶奶準備了零錢,一塊的兩塊的多些,五塊十塊的少些,初一磕頭的、初二給外甥的,人口多,壓歲錢給的也多。
現在咱這家庭條件再給一毛兩毛的壓歲錢有點不符合身份了。
如今是第三套人民幣,一塊錢的票是紅色的拖拉機手,喜慶,最適合當壓歲錢了。
至於紅包,需要消耗紅紙,還得裁剪,不如直接給錢來的實在。
拜年是劍秋最喜歡的活兒了,在家先給爹娘磕頭,然後找大爺大娘、再去找三叔三嬸,壓歲錢給多少都接著。
在李劍垚看來,這才像是個好要飯的,主打一個不嫌棄。
磕完了,最後聚到一起,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看著爺爺奶奶手裏那好幾遝紅票子,劍秋那頭磕的非常的虔誠,腦門都磕紅了。
磕完頭,把錢往衣服兜裏一塞,還時不時的摸上一把,生怕這為數不多的流動資金丟了。李劍垚看著他這熊樣子,琢磨得跟趙女士說一聲,得給孩子零花錢了,看把孩子難的。
李劍垚這幾年都是自力更生,手裏錢比家裏還多,從來沒張嘴要過,就連學費都沒要過,趙女士莫不是忘了自家的娃也是需要買點零碎的?
再之後,劍秋就得跟著李劍垚出門,從大房開始,依次去拜年。
老李家人口多,每年拜年都地動山搖,像個出征的隊伍似的,好在李家住的比較集中,日子也特殊,不然讓人撞上還以為是要跟誰家火並去呢。
拜完年正好回來吃早飯,昨晚的飯菜熱一熱,就是一餐了。
其實吃不吃也都一樣,飯後就開始蘋果、梨、桔子、瓜子、紅棗、花生的擺上來,一邊聽著收音機一邊嘴裏吃個不停。
村裏分的蘋果、梨子和山楂,李劍垚帶回來的桔子香蕉帶殼花生,正是正月裏居家待客的必備佳品。
家裏有地下室,水果保存的也算新鮮,不過李劍垚還是喜歡那一口凍梨,化上一盆,冰涼清爽,汁滿甘甜。
一家人連帶著貓狗熊,把客廳擠的滿滿的,本來就暖和的房間裏顯得更熱了。
按風俗,這天是不見外人的,大家都窩在一起,好在地板上也不冷,見顏摟著兩隻貓就坐在地上,她很開心,貓很無奈。
要不是大家都圍在一起,貓早就溜出去了,被這個熊孩子抓住,果然逃不脫被扼住的命運。
一天除了吃就是睡,最是養膘了。
正在跟大家一邊吃一邊叭叭的三嬸突然一聲yue,打破了這個和諧的氛圍。
奶奶和大娘眼睛一轉,上下打量了三嬸幾眼。
隨後婆媳四人去到了奶奶房間裏,沒一會兒奶奶喊李劍垚進去。
李劍垚還是一頭霧水,剛才倒是沒注意到發生了啥。
“給你三嬸看看!”
奶奶說道。
李劍垚看了看三嬸的氣色,又看了看奶奶他們那眼神,心中有些猜想。
伸手搭脈,果不其然,有喜了。
看著奶奶他們四雙眼睛,李劍垚不動聲色的收手,起身,四個人大氣兒都沒有敢喘。
就在幾人要伸手錘人的時候,李劍垚才開口,
“有了,一個多月。”
一邊一個耳朵,一隻手抓住了李劍垚的鼻子,三隻手快準狠,
“讓你大喘氣!”
“嗚嗚嗚嗚~”
最先鬆開的還是抓住鼻子的奶奶,隨後大娘和老娘的手也鬆開了耳朵。
“我這不是讓你們有個心理準備嗎,初一不打孩子啊!”
“痛快說就完了,這還用準備啥!死孩子跟誰學的,一口氣兒差點沒給我憋死!”
親娘趙女士顯然對於李劍垚的解釋不太滿意。
“你三嬸要不要補一補,你給開點啥藥?”
奶奶著急的問道。
“我三嬸壯的跟頭牛似的,不用補啥,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就行了。
年後幹活別使大力氣就行,找個輕省的活兒,不過也不要每天都在家賴著,該溜達溜達,別閃著摔著就行。
菠菜多吃,其他蔬菜也多吃,對孩子有好處。
瘦肉也多吃,不要吃太肥的。”
“能不能看出來是丫頭還是小子?”
三嬸很急迫。
“三嬸,這玩意還沒個棗大,上哪看去,男女都一樣,咱家都喜歡,你就老老實實養胎,等秋天你就知道丫頭小子了。”
奶奶也跟著說:
“丫頭小子都行,你不用非得執著這事兒,咱家沒那個,我也不是刁婆婆,你回屋躺著去吧,正好這倆個月好好養一養。”
說完趙瑜琳扶著三嬸回三叔家院子,前一秒走路都虎虎生風的壯士,這一刻馬上嬌嫩了起來。
那一步一趨,讓客廳裏的眾人都伸直了脖子,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奶奶出來大聲喊到,
“老三!你去大棚裏,看看有沒有菠菜,有的話多帶回來幾捆,別的綠葉菜也多帶回來點!”
“娘,咋了?”
“你媳婦有了,這年頭有吃的了,再生養一胎,正好!
還不快去!”
“唉唉!”
三叔穿好衣服一陣風的跑遠了。
屋內的氣氛又再次熱烈了起來,添丁進口是大事,大年初一得到這消息,更是讓人興奮。
唯一不興奮的估計隻有見顏這娃子了,她馬上不是家裏最小的了,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地位受到威脅的她已經摟著貓睡著了。
睡著了還不忘薅著貓的脖子,可憐的大貓一動都不敢動。
大姐二姐見恩他們一個個都去給三嬸送溫暖去了,尤其是大姐,各個小的都帶過,也伺候過孕婦,知道這個時候都該幹點啥。
爺爺咧著嘴,高呼晚上一定要好好喝一杯。
奶奶高興的轉來轉去,就連去廚房嘴角都是揚起的,本來昨天宣布自己要退休的老太太,這個時候好像忘記了自己說的話,找出個凍好的老母雞來,非要親自燉湯。
李劍垚看的直撇嘴,要不是雞是現成的,沒準這老太太都得忘了初一不動刀兵的事兒,非讓人去殺一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