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南位於津河的南岸。


    小河南不是一個村子,也不是一個大隊,而是一個生產小隊。


    她的大隊,是大河南大隊,包含了大河南、小河南兩塊地方,五個生產小隊。


    一座百米左右的小山包分隔了兩塊地,又都屬於津河南岸,因居住人的多寡得名大、小河南。


    小姑奶奶家就在這邊,夫家姓薛,公社那個展明表叔是大姑奶奶家的,那家姓宋。


    薛家有兩個表舅,他們爺仨的名字都挺古風的,姑爺爺叫薛常山,大表叔薛賢,二表叔薛禮,不過李劍垚是不敢問二表舅是不是有個表字叫仁貴。


    薛家兩個院子,這邊不同於李劍垚家裏那邊石頭多,這邊地多方便取土,又臨津河方便撿鵝卵石,所以房子是土坯的,房頂是平房。


    說是平房,其實頂部有個弧度,方便雨水從前沿後沿流下來,房頂的土是三合土,需要炒製之後,再和泥抹平,相比於瓦房,這種房頂方便晾曬一些糧食之類的,造價也比較低一些。


    相比於草房,隻要不漏雨,可以一直不怎麽維護,耐用性極強。


    在熱河的大部分地區,這種房型其實很常見。


    李劍垚騎著自行車,後座上掛著的麻袋裏裝了兩隻雞,兩隻兔子,兩瓶靈溪酒和兩罐蜂蜜車把前麵還掛著一個籃子,是家裏葡萄架下的幾串葡萄。


    李劍垚都擔心給顛碎了,奶奶特意叮囑給帶過去的,給姑奶奶嚐嚐。


    是的,李劍垚現在能順利的騎自行車了,身高來到了一米七出頭,不必再用掏襠式騎車,所以這種短距離出行,有個兩輪的車子就很不錯。


    自行車駛入小河南的時候,引來了路邊眾人的圍觀,一個個伸直了脖子,眼睛隨著車子由遠及近,瞳孔也由小變大。


    很明顯,這個靚仔不是本村的。


    這個月份,地裏沒有多少活兒了,他們也不像李劍垚村裏那些人忙著建房、忙著搞菜什麽的,好多的社員們都在道路兩側的樹下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


    小河南群眾的衣著和麵相比前幾年村裏那些人強不了多少,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衣服也破。


    李劍垚是知道姑奶奶家的位置的,跟這些人也不熟悉,所以略點了點頭,然後一溜煙的就從他們的眼前滑過了。


    姑奶奶跟二表叔住一個院子,李劍垚到院子前才下車。


    喊了一聲,


    “姑奶!”


    邊喊邊進了院子,沒狗,不用擔心被狗給掏了。


    二表叔家的二妹和四妹正在院子裏,看著這個推車而入的家夥反應了好一會。


    “三土表哥?”


    “哎,爽啊、花啊,你奶在家沒?”


    “在呢,在呢,奶!我三土表哥來了!”


    小姑奶奶從屋裏走出來,看到李劍垚正停好車,把籃子和麻袋拿下來。


    “娃子!來姑奶這裏帶這麽多東西幹啥?這幾年年年接我老婆子回家,住的短了都不行,走的時候東西都拿不少了,你這又拿,好像這老薛家虧待了姓李的一樣!


    快進屋!”


    “姑奶,小輩兒的孝敬,您就接著吧,又不是啥好東西。


    家裏啥情況您也知道,吃個雞,打個兔子都容易,您家裏這邊就那一個小山包,一眼看到頭,啥也沒有。


    我幾個爺爺奶奶還不是怕您虧嘴,我要是說今天來您這,估計我都得趕馬車來,要不然自行車可帶不下!”


    “行行行,知道咱家侄子侄孫都孝敬,我哥哥嫂子也疼我,我可知足了。


    今天你小子說啥也住一宿,別著急走,姑奶給你做點好吃的!”


    “看您說的,我來這兒跟到家一樣,我不客氣的。爽啊,花啊,你倆來把這雞和兔子安排個地方,這點事不用勞動你奶吧?”


    二妹和李劍垚同歲,四妹10歲了,這點事對於農村孩子來說沒問題。


    “好的表哥!”


    “這籃子葡萄是院子裏那葡萄架上下來的,我奶非讓我給您帶過來嚐嚐。”


    “好,等會嚐嚐,這麽遠還惦記著我,家裏都還好?”


    “都挺好,我爺退休了,現在不鑽大棚裏,天天去釣魚,不著家,啥也釣不著。


    我大爺和二爺他們也挺好,身體倍兒棒,要不您跟我回去住幾天?”


    “可拉倒吧,姑奶都這個歲數了,天天往娘家跑算咋回事,等年底估計你爹他們又得來接,到時候我和你大姑奶一起回家住幾天也行。


    這次來是因為你大姐那個事?”


    “嘿嘿,還是姑奶你透亮,我昨天才從縣裏回來,聽說您給我大姐介紹了一個小夥子,還是您村裏的,我也沒見過,這不想來見見嗎,順便打聽一下到底啥樣的人。


    我聽我奶說那麽一嘴,也沒太聽明白。


    我大哥不在家,我歲數雖然小點,但關係到我大姐的親事,我得親眼瞅瞅!”


    “嗯,咱家兄弟就是能照顧兄弟姐妹!


    那家姓方,小夥子叫方遠,你奶跟你說了吧,父母都沒了,就剩他一個了,她娘去年走的,他從部隊複員回來照顧了一年,要不是她娘拖累,也不能複員了,聽說在部隊幹的挺好的。


    17那年去當的兵,今年都22了,他家人都不壞,他爹活著的時候口碑也挺不錯的。這孩子也不孬,是個好小夥子,要不是當兵去和家裏拖累,早就成親了。


    介紹給建霞,也是我覺得他還不錯,要是倆人看對眼咱就琢磨著成親的事兒,要是沒有看上,那就再說。”


    “姑奶,你說,要是行的話,他能不能去咱們村裏住?”


    “你是說,入贅?”


    “那不是,咱家沒這想法,隻是去咱們村裏生活而已,他是家主,孩子跟他姓,結婚也是用娶的。


    當然,如果他主動說要入贅也不是不行,您也知道,咱家不苛待人,咋都行。


    一會兒我再打聽打聽去,要是人不行,那就再說,您說呢?”


    “那行,我還以為要人家入贅呢,雖然人家剩這一口人了,可人又不窩囊,又沒毛病的,入啥贅呢。”


    “沒這想法,那您歇著,我去探探口風去!”


    “去吧,姑奶給你準備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60年代不遺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土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土劍並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