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這就開竅了
我能萬界交易,你確定要玩製裁 作者:水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打算怎麽辦?”
秦川反問。
他原以為李文泰死了親爹。
沒想到不僅親爹死了,還死了四個兄弟。
皇家內鬥,真特麽黑啊!
這種情況去京都,明擺著去送死。
李文泰要是還傻乎乎跑過去,秦川打算直接將他拉黑。
良言難勸該死鬼,免得心煩。
李文泰一愣,沒想到秦川把球踢了回來。
他抹了一把眼淚,想了想,這才開口:
“先生,小王此去必定九死一生……”
“更正一下,是十死無生,你三哥都把四個兄弟幹掉了,你覺得還差你一個嗎?”
秦川插了一句。
“先生所言極是,但若不去,不合禮法,我朝最重孝道,大不孝這頂帽子扣下來,小王的名聲也就臭了,以後還如何立威?”
“你打算怎麽辦?”
秦川還是老話。
他想聽一聽李文泰的想法,若這家夥一味愚孝愚忠,迂腐不堪。
那就可以放棄了,就算有係統,也活不久。
李文泰苦笑。
秦川這是逼他自己說出來,有考教的意思。
“我不想去。”
李文泰隻能實話實說。
他又不傻,去了就是死,誰特麽活膩歪了去找死。
之所以糾結,無非是不想落下不忠不孝的罵名。
古人看中名聲,這一點情有可原。
但是想成大事,就得不拘小節。
曆史向來由勝利者書寫。
古往今來,凡是改朝換代,哪個開國帝王沒有汙點?
又當又立必定難成大事!
“然後呢,你打算怎麽辦?”
秦川繼續追問。
“小王已經按照先生定下的計策,高築牆,廣積糧,最近一段時日,招兵買馬,擴充地盤,如今邊境十城都在小王掌握之中,隻是邊境苦寒,糧草兵器遠遠不足,僅憑先生幫我組建的五百火器營,不足以謀天下!”
李文泰鼓足勇氣,終於將埋藏在心底深處的話說了出來。
秦川哈哈一笑。
這小子總算開竅了,不枉他天天洗腦。
“兵器糧草我包了,要多少有多少,另外我還訂購了一批刀劍弓弩,一個月內就會交付。至於火器,我手頭還有一批,足夠武裝一支萬人火器軍。有了這支力量,隻要運用得當,天下唾手可得!”
秦川拍著胸脯,說的慷慨激昂。
把李文泰聽得一愣一愣的,狂喜不勝。
“義父,小王若為天下之主,必將為先生立生牌,日日供奉……”
“打住,別來虛的,我助你得天下,你多給點金銀珠寶和靈石就行,供奉就算了,嫌膈應。”
“就依先生所言,小王若取天下,所有財富分先生三成!”
李文泰舉起右手,當場發誓。
“成交!”
秦川痛快答應。
接下來,兩人直接隔空對話,定下靖難之策。
李文泰找人把秦川給他的《靖難檄文》稍加修改。
將裏麵幾處與北齊相悖的地方換掉,其他的原文照搬,無比契合。
檄文中細數三皇子之過失,弑父殺兄,骨肉相殘。
違背先祖遺願和教誨。
以“清君側,除奸佞”為旗號。
聲稱三皇子受奸臣宇文成莽蠱惑,擾亂朝綱,禍害天下。
朝無正臣,內有奸佞,必舉兵誅討,以清君之側!
而自己之所以起兵,實屬被逼無奈。
三皇子勾結奸佞,致使皇室骨肉相殘,天下人心惶惶。
自己雖欲隱忍退讓,然奸佞步步緊逼,屠戮皇室族人,實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
今起兵靖難,非為私利,實為清除君側奸佞,恢複朝廷清明。
誓師將士,以正義之師,討伐奸臣,以安天下。
……
“這篇靖難檄文簡直是為你量身定做!”
秦川不由得感慨。
李文泰的處境和當初的明成祖非常相似。
就連起兵的理由都特麽一樣。
曆史果然總會重演。
有著驚人的相似。
不同的是,北齊三皇子所作所為不得人心,天下惶惶。
李文泰在道義這一塊不吃虧。
出師之名定下,接下來就是各方麵的細節推敲。
李文泰目前掌握十座邊城,是為大本營。
總計人口有三十多萬。
軍隊總兵力有八萬餘人。
所有統兵將官全被他喂下了係統藥水,忠心耿耿。
李文泰本身就是皇子,德行無失。
起兵理由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天下響應者雲集。
占據道義的製高點。
而三皇子的一係列騷操作,直接把自己名聲搞臭了。
滿朝文武都不是傻子,誰都看得出來。
隻是沒人敢明說而已。
法理層麵李文泰不存在問題,剩下的就看誰的拳頭硬。
秦川打算玩把大的,爭取速戰速決。
他計劃直接購買一千輛皮卡,配備給火器營,組建成一支簡易版機械部隊。
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由北齊官直道直接殺向京都。
剩下的七萬軍隊,全部配備現在改良版刀劍和防刺服,作為後援部隊。
糧草輜重由大卡車隨軍,確保萬無一失。
這樣的配置,放在勾陳星堪稱豪華。
李文泰要是還打不贏,可以把腦袋拿下來當夜壺了。
兩個異界係統獲得者密謀到深夜。
李文泰越談越精神,越聽越有信心,充滿幹勁。
秦川給的這些東西,他感覺打進京都輕輕鬆鬆,甚至開疆拓土,橫掃整個天下都有可能。
有那麽一瞬間,李文泰有點膨脹。
光做一個北齊皇帝有什麽意思,要做就做天下共主。
萬國一統,天下歸一!
格局瞬間就打開了。
李文泰雙眼清亮,似乎有一團火焰在胸中燃燒。
他感覺整個人都燃起來了,胸中一片火熱。
“朕要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為我北齊疆域……”
李文泰突然冒出這麽一句,把秦川都搞愣了一下。
“這小子,就開竅了?”
特麽還沒造反就開始暢想當李始皇?
李文泰目光灼灼,仿佛看到了未來波瀾壯闊的畫卷。
他繼續說道:“朕還要推行均田製,讓百姓都有田可種;興辦學校,讓人人都可讀書識字。”
秦川盯著李文泰,心中暗歎,這小子開竅之後,一通百通。
還真有幾分帝王之氣。
如果自己全力支持他,一統天下不是夢。
想想還挺激動。
秦川反問。
他原以為李文泰死了親爹。
沒想到不僅親爹死了,還死了四個兄弟。
皇家內鬥,真特麽黑啊!
這種情況去京都,明擺著去送死。
李文泰要是還傻乎乎跑過去,秦川打算直接將他拉黑。
良言難勸該死鬼,免得心煩。
李文泰一愣,沒想到秦川把球踢了回來。
他抹了一把眼淚,想了想,這才開口:
“先生,小王此去必定九死一生……”
“更正一下,是十死無生,你三哥都把四個兄弟幹掉了,你覺得還差你一個嗎?”
秦川插了一句。
“先生所言極是,但若不去,不合禮法,我朝最重孝道,大不孝這頂帽子扣下來,小王的名聲也就臭了,以後還如何立威?”
“你打算怎麽辦?”
秦川還是老話。
他想聽一聽李文泰的想法,若這家夥一味愚孝愚忠,迂腐不堪。
那就可以放棄了,就算有係統,也活不久。
李文泰苦笑。
秦川這是逼他自己說出來,有考教的意思。
“我不想去。”
李文泰隻能實話實說。
他又不傻,去了就是死,誰特麽活膩歪了去找死。
之所以糾結,無非是不想落下不忠不孝的罵名。
古人看中名聲,這一點情有可原。
但是想成大事,就得不拘小節。
曆史向來由勝利者書寫。
古往今來,凡是改朝換代,哪個開國帝王沒有汙點?
又當又立必定難成大事!
“然後呢,你打算怎麽辦?”
秦川繼續追問。
“小王已經按照先生定下的計策,高築牆,廣積糧,最近一段時日,招兵買馬,擴充地盤,如今邊境十城都在小王掌握之中,隻是邊境苦寒,糧草兵器遠遠不足,僅憑先生幫我組建的五百火器營,不足以謀天下!”
李文泰鼓足勇氣,終於將埋藏在心底深處的話說了出來。
秦川哈哈一笑。
這小子總算開竅了,不枉他天天洗腦。
“兵器糧草我包了,要多少有多少,另外我還訂購了一批刀劍弓弩,一個月內就會交付。至於火器,我手頭還有一批,足夠武裝一支萬人火器軍。有了這支力量,隻要運用得當,天下唾手可得!”
秦川拍著胸脯,說的慷慨激昂。
把李文泰聽得一愣一愣的,狂喜不勝。
“義父,小王若為天下之主,必將為先生立生牌,日日供奉……”
“打住,別來虛的,我助你得天下,你多給點金銀珠寶和靈石就行,供奉就算了,嫌膈應。”
“就依先生所言,小王若取天下,所有財富分先生三成!”
李文泰舉起右手,當場發誓。
“成交!”
秦川痛快答應。
接下來,兩人直接隔空對話,定下靖難之策。
李文泰找人把秦川給他的《靖難檄文》稍加修改。
將裏麵幾處與北齊相悖的地方換掉,其他的原文照搬,無比契合。
檄文中細數三皇子之過失,弑父殺兄,骨肉相殘。
違背先祖遺願和教誨。
以“清君側,除奸佞”為旗號。
聲稱三皇子受奸臣宇文成莽蠱惑,擾亂朝綱,禍害天下。
朝無正臣,內有奸佞,必舉兵誅討,以清君之側!
而自己之所以起兵,實屬被逼無奈。
三皇子勾結奸佞,致使皇室骨肉相殘,天下人心惶惶。
自己雖欲隱忍退讓,然奸佞步步緊逼,屠戮皇室族人,實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
今起兵靖難,非為私利,實為清除君側奸佞,恢複朝廷清明。
誓師將士,以正義之師,討伐奸臣,以安天下。
……
“這篇靖難檄文簡直是為你量身定做!”
秦川不由得感慨。
李文泰的處境和當初的明成祖非常相似。
就連起兵的理由都特麽一樣。
曆史果然總會重演。
有著驚人的相似。
不同的是,北齊三皇子所作所為不得人心,天下惶惶。
李文泰在道義這一塊不吃虧。
出師之名定下,接下來就是各方麵的細節推敲。
李文泰目前掌握十座邊城,是為大本營。
總計人口有三十多萬。
軍隊總兵力有八萬餘人。
所有統兵將官全被他喂下了係統藥水,忠心耿耿。
李文泰本身就是皇子,德行無失。
起兵理由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天下響應者雲集。
占據道義的製高點。
而三皇子的一係列騷操作,直接把自己名聲搞臭了。
滿朝文武都不是傻子,誰都看得出來。
隻是沒人敢明說而已。
法理層麵李文泰不存在問題,剩下的就看誰的拳頭硬。
秦川打算玩把大的,爭取速戰速決。
他計劃直接購買一千輛皮卡,配備給火器營,組建成一支簡易版機械部隊。
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由北齊官直道直接殺向京都。
剩下的七萬軍隊,全部配備現在改良版刀劍和防刺服,作為後援部隊。
糧草輜重由大卡車隨軍,確保萬無一失。
這樣的配置,放在勾陳星堪稱豪華。
李文泰要是還打不贏,可以把腦袋拿下來當夜壺了。
兩個異界係統獲得者密謀到深夜。
李文泰越談越精神,越聽越有信心,充滿幹勁。
秦川給的這些東西,他感覺打進京都輕輕鬆鬆,甚至開疆拓土,橫掃整個天下都有可能。
有那麽一瞬間,李文泰有點膨脹。
光做一個北齊皇帝有什麽意思,要做就做天下共主。
萬國一統,天下歸一!
格局瞬間就打開了。
李文泰雙眼清亮,似乎有一團火焰在胸中燃燒。
他感覺整個人都燃起來了,胸中一片火熱。
“朕要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為我北齊疆域……”
李文泰突然冒出這麽一句,把秦川都搞愣了一下。
“這小子,就開竅了?”
特麽還沒造反就開始暢想當李始皇?
李文泰目光灼灼,仿佛看到了未來波瀾壯闊的畫卷。
他繼續說道:“朕還要推行均田製,讓百姓都有田可種;興辦學校,讓人人都可讀書識字。”
秦川盯著李文泰,心中暗歎,這小子開竅之後,一通百通。
還真有幾分帝王之氣。
如果自己全力支持他,一統天下不是夢。
想想還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