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弄槍(1)
地球碎裂,人類異界求生 作者:有風的味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大多數人都不知人類即將來臨的巨大危機,劉啟原本也是這茫茫無知大眾中的一員。
然而,命運似乎對他展現了一絲別樣的眷顧,在最為關鍵的時刻,韋胖子猶如一道劃破黑暗的曙光,給了他一些至關重要的提示。
憑借著這些提示,劉啟以他那敏銳的思維和堅定的決心,在那些看似毫無關聯、雜亂無章的線索中艱難探尋。
每一條線索都如同拚圖的碎片,他用心拚湊,試圖還原出事情的全貌。
當他終於觸摸到事情的真相時,內心最初還存有一絲幻想。
他天真地期待著國家能夠挺身而出,想出一個拯救所有人的萬全之策。
畢竟,國家在他心中一直是強大而無所不能的象征。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記沉重的打擊。
韋胖子和於瘋子兩家的決然離去,仿佛是一份無聲卻又殘酷的宣告,讓他清晰地看到了國家想到的應對辦法的所謂“標準答案”。
那就是冷酷地放棄大多數普通民眾,而全力保住一部分被認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說得直白且難聽些,就是保住那些權貴以及能夠為權貴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助力的人。
這個真相如同一把尖銳的匕首,無情地刺痛了劉啟的心。
在最初得知這一令人絕望的真相後,劉啟也曾陷入深深的憤怒和不甘之中。
但很快,他反而冷靜了下來。因為他憑借自己的知識和計算,發現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他計算得出,兩顆星球並非正麵碰撞,而隻是擦肩而過。
如果藍星能夠承受住另一顆星球帶來的巨大衝擊力,那麽藍星上的一部分人應該能夠存活下來,尤其是那些擁有安全庇護所的人們。
想到這些,劉啟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堅定的光芒。
他深知,抱怨和憤怒無濟於事,隻有做好最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成為那幸運的存活者之一。
劉啟緊皺著眉頭,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他很清楚,這件事情國家也隱瞞不了多久。
現在,那顆神秘的星球離藍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沒有專業的天文知識、沒有精良的天文望遠鏡,暫時都難以察覺到這一潛在的巨大威脅。
然而,當兩顆星球的距離逐漸拉近,情況就會截然不同。
即使是那些對天文現象不太關注的民眾,也會敏銳地察覺到周圍環境的異樣。
到那時,國家必然要站出來向公眾解釋這一前所未有的危機。
劉啟深知,當所有人都知道真相時,整個人類社會必將陷入無法控製的混亂之中。
恐慌、絕望、爭鬥,各種負麵情緒和行為可能會如潮水般湧現。
他開始為自己未來的安全問題憂心忡忡,雖然他所居住的房屋安全性能很高,采用了先進的防護材料和堅固的結構設計,但在極端情況下,他也不敢掉以輕心。
特別是他家那幾扇窗戶,盡管使用的是防彈級別的鋼化玻璃,可世間萬物都並非絕對完美,總有其弱點和克星。
萬一真的碰上手段高明的能人,說不定真能突破這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線,直接撬開他家的門,或者想辦法打破窗戶闖入。
想到這些,劉啟越發覺得,到時候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多給自己增加生存的機會。
強大自身可以從兩方麵入手,一個就是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強壯、更敏捷。
比如練武,通過日複一日的刻苦訓練,掌握精湛的格鬥技巧和防禦能力;
比如多鍛煉,增強自己的體能和力量,提高耐力和爆發力。
但劉啟也明白,這個方法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積累,絕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
而另一個方向就是利用工具,所謂的工具無疑就是武器。
像傳統的刀槍劍戟,在近身搏鬥中或許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代,有一個最快捷、最具威懾力的工具,那就是槍。
有了槍,三歲的小孩都有可能殺死一個成年人,更別說經過訓練的成年人。
隻要有了槍,在同樣麵對普通人時,有槍的人總是占有優勢。
麵對如今這種特殊時期,劉啟心中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想方設法獲得槍支。
他深知在華國,這並非易事,但強烈的求生欲望驅使著他不顧一切地去嚐試。
正在劉啟絞盡腦汁地思索著能從何處搞到槍支時,突然一段回憶在他腦海中浮現。
就在半年前,韋胖子帶他去東郊的一個射擊場玩槍,那是一段令他印象深刻的經曆,因為在這之前他都沒得打過真槍,哪怕是之前軍訓也沒能實彈打靶。
他還記得韋胖子提及,這個射擊場是他一位朋友所開,而這位朋友的父親竟然在政府工作,且從韋胖子的語氣中能夠感覺到,其職位級別還不低。
這一信息讓劉啟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他不禁琢磨,如果韋胖子的這位朋友也像韋胖子家一樣已經轉移,那麽他會不會把射擊場裏的槍帶走呢?
正常情況下,人們自然會選擇帶走槍支以保障自身安全。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不正常的情況,如果他們都是國家統一轉移,統一安排,劉啟相信,國家是不會允許他們帶槍。
如果他們走得比較匆忙,或許韋胖子朋友還真來不及處理射擊場的槍支,盡管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對於迫切需要槍支的劉啟來說,哪怕隻有一絲希望,他也決定要去嚐試。
說幹就幹,劉啟在當天晚上 8 點,騎上他那輛破舊但還算可靠的摩托車,向著韋胖子朋友的射擊場疾馳而去。
他心裏清楚,這一去或許是徒勞無功,但他必須要親自去查看一下情況,才能讓自己徹底死心。
夜晚的風在他耳邊呼嘯,吹得他的頭發肆意飛舞。
經過 40 分鍾的艱難騎行,劉啟終於離開了喧囂繁華的市區,來到了東郊附近。
這裏的道路他並不熟悉,憑借著之前模糊的記憶,他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期間,他走錯了兩個路口,不得不兜兜轉轉,花費了不少時間。
終於,劉啟找到了韋胖子朋友的那家射擊場。
他將摩托車停在一旁,緩緩走向射擊場的大門。
透過玻璃門向裏望去,裏麵漆黑一片,寂靜無聲,仿佛一個沉睡的巨獸。
劉啟不死心,騎著摩托車圍著射擊場轉了兩三圈。
他仔細觀察著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的線索。
然而,結果卻令他失望,他確定今晚射擊場並沒有營業。
但劉啟不敢掉以輕心,槍這東西在華國實在是太過敏感,他不能僅憑一晚的觀察就輕易下結論。
為了保險起見,劉啟決定明天繼續來查看射擊場是否營業。
他擔心隻是今晚射擊場有事才臨時歇業,所以他打算多觀察幾天,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天,劉啟特意早起了一個小時,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他就騎上摩托車再次出發去韋胖子朋友的射擊場。
當他抵達射擊場時,大門依舊緊閉,顯然還沒有開門營業。
其實他心裏也明白,射擊場通常不會開這麽早的門,但他此次前來的目的並非是等待營業,而是想在白天觀察一下附近有沒有人,順便好好了解一下情況,仔細研究射擊場的周邊地形。
劉啟在射擊場周圍踱步,目光敏銳地審視著每一處細節。
他注意到射擊場後方有一片茂密的樹林,如果從那裏潛入,也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射擊場內部。
於是,劉啟便開始仔細觀察這片樹林周邊的環境,並在心裏暗暗計劃著如何利用它來突破防線。
在經過一番觀察後,劉啟開始在附近尋找是否有人居住。
畢竟,如果能找到居住在附近的人,他也好問下射擊場的情況,他想確認一下這個射擊場有多久沒見營業了。
說不定會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幫助。然而,讓他感到遺憾的是,附近似乎並沒有人居住,找不到人的劉啟隻能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既然如此,他便不再糾結於此,而是選擇騎上摩托車繼續去上班。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劉啟如往常一樣順利完成了巡視任務,並未發生任何意外情況。
下班後,他順路購買了兩桶汽油帶回家,簡單吃過晚飯之後,他再次騎上摩托車,換了另一條路前往射擊場。
當劉啟到達射擊場時,他發現這裏依舊大門緊閉,沒有絲毫要開門營業的跡象。
這讓劉啟更加堅信,韋胖子這位朋友應該已經離開了,就如同韋胖子一樣。
接下來的幾天裏,劉啟白天正常上班、囤積更多物資,晚上則前往射擊場踩點。
最終,劉啟確定射擊場確實不會再開業了,因此,他決定準備展開行動。
然而,命運似乎對他展現了一絲別樣的眷顧,在最為關鍵的時刻,韋胖子猶如一道劃破黑暗的曙光,給了他一些至關重要的提示。
憑借著這些提示,劉啟以他那敏銳的思維和堅定的決心,在那些看似毫無關聯、雜亂無章的線索中艱難探尋。
每一條線索都如同拚圖的碎片,他用心拚湊,試圖還原出事情的全貌。
當他終於觸摸到事情的真相時,內心最初還存有一絲幻想。
他天真地期待著國家能夠挺身而出,想出一個拯救所有人的萬全之策。
畢竟,國家在他心中一直是強大而無所不能的象征。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記沉重的打擊。
韋胖子和於瘋子兩家的決然離去,仿佛是一份無聲卻又殘酷的宣告,讓他清晰地看到了國家想到的應對辦法的所謂“標準答案”。
那就是冷酷地放棄大多數普通民眾,而全力保住一部分被認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說得直白且難聽些,就是保住那些權貴以及能夠為權貴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助力的人。
這個真相如同一把尖銳的匕首,無情地刺痛了劉啟的心。
在最初得知這一令人絕望的真相後,劉啟也曾陷入深深的憤怒和不甘之中。
但很快,他反而冷靜了下來。因為他憑借自己的知識和計算,發現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他計算得出,兩顆星球並非正麵碰撞,而隻是擦肩而過。
如果藍星能夠承受住另一顆星球帶來的巨大衝擊力,那麽藍星上的一部分人應該能夠存活下來,尤其是那些擁有安全庇護所的人們。
想到這些,劉啟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堅定的光芒。
他深知,抱怨和憤怒無濟於事,隻有做好最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成為那幸運的存活者之一。
劉啟緊皺著眉頭,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他很清楚,這件事情國家也隱瞞不了多久。
現在,那顆神秘的星球離藍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沒有專業的天文知識、沒有精良的天文望遠鏡,暫時都難以察覺到這一潛在的巨大威脅。
然而,當兩顆星球的距離逐漸拉近,情況就會截然不同。
即使是那些對天文現象不太關注的民眾,也會敏銳地察覺到周圍環境的異樣。
到那時,國家必然要站出來向公眾解釋這一前所未有的危機。
劉啟深知,當所有人都知道真相時,整個人類社會必將陷入無法控製的混亂之中。
恐慌、絕望、爭鬥,各種負麵情緒和行為可能會如潮水般湧現。
他開始為自己未來的安全問題憂心忡忡,雖然他所居住的房屋安全性能很高,采用了先進的防護材料和堅固的結構設計,但在極端情況下,他也不敢掉以輕心。
特別是他家那幾扇窗戶,盡管使用的是防彈級別的鋼化玻璃,可世間萬物都並非絕對完美,總有其弱點和克星。
萬一真的碰上手段高明的能人,說不定真能突破這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線,直接撬開他家的門,或者想辦法打破窗戶闖入。
想到這些,劉啟越發覺得,到時候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多給自己增加生存的機會。
強大自身可以從兩方麵入手,一個就是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強壯、更敏捷。
比如練武,通過日複一日的刻苦訓練,掌握精湛的格鬥技巧和防禦能力;
比如多鍛煉,增強自己的體能和力量,提高耐力和爆發力。
但劉啟也明白,這個方法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積累,絕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
而另一個方向就是利用工具,所謂的工具無疑就是武器。
像傳統的刀槍劍戟,在近身搏鬥中或許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代,有一個最快捷、最具威懾力的工具,那就是槍。
有了槍,三歲的小孩都有可能殺死一個成年人,更別說經過訓練的成年人。
隻要有了槍,在同樣麵對普通人時,有槍的人總是占有優勢。
麵對如今這種特殊時期,劉啟心中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想方設法獲得槍支。
他深知在華國,這並非易事,但強烈的求生欲望驅使著他不顧一切地去嚐試。
正在劉啟絞盡腦汁地思索著能從何處搞到槍支時,突然一段回憶在他腦海中浮現。
就在半年前,韋胖子帶他去東郊的一個射擊場玩槍,那是一段令他印象深刻的經曆,因為在這之前他都沒得打過真槍,哪怕是之前軍訓也沒能實彈打靶。
他還記得韋胖子提及,這個射擊場是他一位朋友所開,而這位朋友的父親竟然在政府工作,且從韋胖子的語氣中能夠感覺到,其職位級別還不低。
這一信息讓劉啟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他不禁琢磨,如果韋胖子的這位朋友也像韋胖子家一樣已經轉移,那麽他會不會把射擊場裏的槍帶走呢?
正常情況下,人們自然會選擇帶走槍支以保障自身安全。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不正常的情況,如果他們都是國家統一轉移,統一安排,劉啟相信,國家是不會允許他們帶槍。
如果他們走得比較匆忙,或許韋胖子朋友還真來不及處理射擊場的槍支,盡管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對於迫切需要槍支的劉啟來說,哪怕隻有一絲希望,他也決定要去嚐試。
說幹就幹,劉啟在當天晚上 8 點,騎上他那輛破舊但還算可靠的摩托車,向著韋胖子朋友的射擊場疾馳而去。
他心裏清楚,這一去或許是徒勞無功,但他必須要親自去查看一下情況,才能讓自己徹底死心。
夜晚的風在他耳邊呼嘯,吹得他的頭發肆意飛舞。
經過 40 分鍾的艱難騎行,劉啟終於離開了喧囂繁華的市區,來到了東郊附近。
這裏的道路他並不熟悉,憑借著之前模糊的記憶,他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期間,他走錯了兩個路口,不得不兜兜轉轉,花費了不少時間。
終於,劉啟找到了韋胖子朋友的那家射擊場。
他將摩托車停在一旁,緩緩走向射擊場的大門。
透過玻璃門向裏望去,裏麵漆黑一片,寂靜無聲,仿佛一個沉睡的巨獸。
劉啟不死心,騎著摩托車圍著射擊場轉了兩三圈。
他仔細觀察著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的線索。
然而,結果卻令他失望,他確定今晚射擊場並沒有營業。
但劉啟不敢掉以輕心,槍這東西在華國實在是太過敏感,他不能僅憑一晚的觀察就輕易下結論。
為了保險起見,劉啟決定明天繼續來查看射擊場是否營業。
他擔心隻是今晚射擊場有事才臨時歇業,所以他打算多觀察幾天,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天,劉啟特意早起了一個小時,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他就騎上摩托車再次出發去韋胖子朋友的射擊場。
當他抵達射擊場時,大門依舊緊閉,顯然還沒有開門營業。
其實他心裏也明白,射擊場通常不會開這麽早的門,但他此次前來的目的並非是等待營業,而是想在白天觀察一下附近有沒有人,順便好好了解一下情況,仔細研究射擊場的周邊地形。
劉啟在射擊場周圍踱步,目光敏銳地審視著每一處細節。
他注意到射擊場後方有一片茂密的樹林,如果從那裏潛入,也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射擊場內部。
於是,劉啟便開始仔細觀察這片樹林周邊的環境,並在心裏暗暗計劃著如何利用它來突破防線。
在經過一番觀察後,劉啟開始在附近尋找是否有人居住。
畢竟,如果能找到居住在附近的人,他也好問下射擊場的情況,他想確認一下這個射擊場有多久沒見營業了。
說不定會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幫助。然而,讓他感到遺憾的是,附近似乎並沒有人居住,找不到人的劉啟隻能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既然如此,他便不再糾結於此,而是選擇騎上摩托車繼續去上班。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劉啟如往常一樣順利完成了巡視任務,並未發生任何意外情況。
下班後,他順路購買了兩桶汽油帶回家,簡單吃過晚飯之後,他再次騎上摩托車,換了另一條路前往射擊場。
當劉啟到達射擊場時,他發現這裏依舊大門緊閉,沒有絲毫要開門營業的跡象。
這讓劉啟更加堅信,韋胖子這位朋友應該已經離開了,就如同韋胖子一樣。
接下來的幾天裏,劉啟白天正常上班、囤積更多物資,晚上則前往射擊場踩點。
最終,劉啟確定射擊場確實不會再開業了,因此,他決定準備展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