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胤敬王
穿成不良從業者後我帶全員從良 作者:2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二:“那等這件事結束,我納你……”
“以後莫要說這話,傷了你跟你夫人的情分。”芸娘道:“我知道你不是寡情之人,所以我也沒想過要參與到你們之間破壞你們的感情,隻是實在沒辦法了才尋你幫助,並未有其他心思。”
不然也不會這麽多年避而不見了。
芸娘繼續道:“隻要東家平安出來,我在樊樓的日子過的不要太逍遙自在,東家不需要我接客,隻需要我每日彈琴一個時辰即可。
我是煙花之地的人,一日踏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對於我這等身份的人來說,樊樓就是我最好的歸屬了。”
芸娘起身,對他盈盈一拜:“芸娘在此多謝郎君了。”
李二本想扶她想起,但想起她說的話,心頭雖有不舍,但也沒有碰她,隻虛虛一扶:“我定會如實稟告敬王,如果他不管,我定會聯絡禦史參他從女勾結官員,與民爭利。”
芸娘:“多謝。”
說完沒有再看他,起身離開。
大力跟紫薇就在門口等著,等芸娘出來,大力緊張的看了她一眼,又看到屋裏一看就不凡的那人一眼。
接觸到對方目光後,大力下意識閃躲了下,隨即想到什麽又看了回去,還瞪了對方一眼,這才跟在後麵離開了。
另一頭,天黑後桂姨也見到了陸辛夷,把事情的經過以及芸娘的分析都跟她說了說。
陸辛夷讚賞道:“芸娘說的對,我拋出誘餌想讓他們救我,可他們既想吃餌,又不想出全力,哪裏有這麽好的事。”
“我告訴你三個菜譜,你再寫一封信,就說這三個方子是感謝他們提供證據的,既然不能救我出來,那合作就此打住。”
桂姨:“那要是他們不肯呢?”
陸辛夷:“不肯又如何,有本事進來揍我啊。”
聽著小娘子說出這般話來,桂姨有些好笑:“也是,他們既想得到好處,又不肯使勁兒,哪裏有這般好的事情。”
“看看芸娘那邊情況如何,如果那邊也沒動靜,還是要去開封府。”
“如果開封府不管,那就說明我陸辛夷過不了這一關,是我的劫數,你把錢財留好,將樊樓賣了,帶著大家夥就去鄉下好好過日子,那些錢和和地,夠你們養老了。”
“小娘子莫說這些,我不愛聽。”桂姨道:“真有那一天,我把她們安頓好就來陪您,正好我也想娘子了。”
陸辛夷抱住了桂姨,桂姨也抱住了她。
站在角落裏的範大人歎息一聲。
他走了出來。
陸辛夷跟桂姨分開。
範大人道:“我手裏有這些年徐大人在諸京暑貪汙的證據,如果敬王那邊不管,你可以拿著這些證據去開封府。
不管如何,先把姓徐的拿下,你家東家還能在這裏多待一段時間,人隻要不死,在哪裏沒所謂,下一位上任的大人肯定不會聽榮昌縣主的了,到時候你們再使使勁。”
桂姨眼睛一亮,又看向陸辛夷,等著她說話。
“那大人您所求是什麽?”陸辛夷問。
範大人搖搖頭:“我隻是想還你娘的恩情,這次你平安出去,那這個情我就還完了。”
陸辛夷點點頭,起身恭敬對他行了一禮:“多謝大人。”
桂姨是帶著證據走的。
回到家,芸娘也已經回來了。
兩人把兩邊的事情一說,都笑了。
可算是見到一點光亮了。
第二日正好是大朝會,卯時左右,文德殿門口就站了不少人。
來得早的都是官職不算太大的,真正的大人物,是需要壓軸出場的。
李玉等在門口,不少經過的人看到他後紛紛打招呼。
“李博士……”
李玉是國子監博士,正五品,平時也不上朝,隻大朝會的時候來。
李玉也紛紛跟其他人打招呼。
眾人見李玉一直等在門口,也知道他是在等人,所以也沒人不識相的待在那不走。
直到還有一刻鍾就要上朝了,大胤的敬王才姍姍來遲。
這位敬王平日是不來的,也隻有大朝會的時候會露個臉。要是碰到他心情不好,就連大朝會也不高興來。
所以李玉也沒有把握今天就能見到敬王。
要是見不到,他就打算散朝後去找了。
好在,敬王來了。
李玉上前行禮:“見過敬王。”
敬王連個眼神都沒給他,隻嗯了一聲表示了下就走了。
給了個嗯就算不錯了,前麵那些打招呼的,連個嗯都沒得到。
李玉見狀,立刻快走幾步攔在敬王跟前。
敬王有些腫的眼睛終於睜大了一些,皺眉看他,一副有話快說有屁快放的表情。
李玉知道敬王不喜歡那些彎彎繞,所以也沒有鋪墊直接遞上證據道:“王爺,您的義女榮昌縣主強搶別人的未婚夫婿後又勾結諸京暑官員對對方進行打壓,人家現在把證據遞到微臣這裏來了,微臣不知該如何處置,想問王爺討個辦法。”
敬王皺著眉消化完了李玉的話後冷哼一聲:“大胤律第一頁就是太祖皇帝寫的一句話: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一個博士沒讀過大胤律?還需要本王告訴你?”
說完這句就走了。
李玉琢磨了下,敬王這意思就是他不管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是吧?
等下朝後,李玉親自來了一趟樊樓。
看到李玉登門,芸娘十分意外,但還是把人迎了進來。
“我是來告訴你一聲的,我見到敬王了,王爺的意思是按照大胤律法來。你們有證據的話,可以去開封府告狀。”說著把證據還給他們。
芸娘大喜,桂姨聞言也高興起來,隻要敬王不給那個臭不要臉的撐腰,他們還是可以搏一搏的。
當天上午巳時,開封府許久沒響過的鳴冤鼓被人敲響。
周圍的人聽到後還以為聽錯了,確定真是開封府的鳴冤鼓聲後,大家奔走相告,去開封府看好戲去了。
秦硯等人聽到鼓聲也愣了下,隨即立刻起身去換官服。
其他差役們立刻忙了起來,不一會兒,秦硯就端坐正堂,目視前方,他一拍驚堂木:“升堂,帶原告。”
衙役們敲著殺威棒,喊著威武。
門口有衙役扯著嗓子喊:“升堂……帶原告……”
“以後莫要說這話,傷了你跟你夫人的情分。”芸娘道:“我知道你不是寡情之人,所以我也沒想過要參與到你們之間破壞你們的感情,隻是實在沒辦法了才尋你幫助,並未有其他心思。”
不然也不會這麽多年避而不見了。
芸娘繼續道:“隻要東家平安出來,我在樊樓的日子過的不要太逍遙自在,東家不需要我接客,隻需要我每日彈琴一個時辰即可。
我是煙花之地的人,一日踏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對於我這等身份的人來說,樊樓就是我最好的歸屬了。”
芸娘起身,對他盈盈一拜:“芸娘在此多謝郎君了。”
李二本想扶她想起,但想起她說的話,心頭雖有不舍,但也沒有碰她,隻虛虛一扶:“我定會如實稟告敬王,如果他不管,我定會聯絡禦史參他從女勾結官員,與民爭利。”
芸娘:“多謝。”
說完沒有再看他,起身離開。
大力跟紫薇就在門口等著,等芸娘出來,大力緊張的看了她一眼,又看到屋裏一看就不凡的那人一眼。
接觸到對方目光後,大力下意識閃躲了下,隨即想到什麽又看了回去,還瞪了對方一眼,這才跟在後麵離開了。
另一頭,天黑後桂姨也見到了陸辛夷,把事情的經過以及芸娘的分析都跟她說了說。
陸辛夷讚賞道:“芸娘說的對,我拋出誘餌想讓他們救我,可他們既想吃餌,又不想出全力,哪裏有這麽好的事。”
“我告訴你三個菜譜,你再寫一封信,就說這三個方子是感謝他們提供證據的,既然不能救我出來,那合作就此打住。”
桂姨:“那要是他們不肯呢?”
陸辛夷:“不肯又如何,有本事進來揍我啊。”
聽著小娘子說出這般話來,桂姨有些好笑:“也是,他們既想得到好處,又不肯使勁兒,哪裏有這般好的事情。”
“看看芸娘那邊情況如何,如果那邊也沒動靜,還是要去開封府。”
“如果開封府不管,那就說明我陸辛夷過不了這一關,是我的劫數,你把錢財留好,將樊樓賣了,帶著大家夥就去鄉下好好過日子,那些錢和和地,夠你們養老了。”
“小娘子莫說這些,我不愛聽。”桂姨道:“真有那一天,我把她們安頓好就來陪您,正好我也想娘子了。”
陸辛夷抱住了桂姨,桂姨也抱住了她。
站在角落裏的範大人歎息一聲。
他走了出來。
陸辛夷跟桂姨分開。
範大人道:“我手裏有這些年徐大人在諸京暑貪汙的證據,如果敬王那邊不管,你可以拿著這些證據去開封府。
不管如何,先把姓徐的拿下,你家東家還能在這裏多待一段時間,人隻要不死,在哪裏沒所謂,下一位上任的大人肯定不會聽榮昌縣主的了,到時候你們再使使勁。”
桂姨眼睛一亮,又看向陸辛夷,等著她說話。
“那大人您所求是什麽?”陸辛夷問。
範大人搖搖頭:“我隻是想還你娘的恩情,這次你平安出去,那這個情我就還完了。”
陸辛夷點點頭,起身恭敬對他行了一禮:“多謝大人。”
桂姨是帶著證據走的。
回到家,芸娘也已經回來了。
兩人把兩邊的事情一說,都笑了。
可算是見到一點光亮了。
第二日正好是大朝會,卯時左右,文德殿門口就站了不少人。
來得早的都是官職不算太大的,真正的大人物,是需要壓軸出場的。
李玉等在門口,不少經過的人看到他後紛紛打招呼。
“李博士……”
李玉是國子監博士,正五品,平時也不上朝,隻大朝會的時候來。
李玉也紛紛跟其他人打招呼。
眾人見李玉一直等在門口,也知道他是在等人,所以也沒人不識相的待在那不走。
直到還有一刻鍾就要上朝了,大胤的敬王才姍姍來遲。
這位敬王平日是不來的,也隻有大朝會的時候會露個臉。要是碰到他心情不好,就連大朝會也不高興來。
所以李玉也沒有把握今天就能見到敬王。
要是見不到,他就打算散朝後去找了。
好在,敬王來了。
李玉上前行禮:“見過敬王。”
敬王連個眼神都沒給他,隻嗯了一聲表示了下就走了。
給了個嗯就算不錯了,前麵那些打招呼的,連個嗯都沒得到。
李玉見狀,立刻快走幾步攔在敬王跟前。
敬王有些腫的眼睛終於睜大了一些,皺眉看他,一副有話快說有屁快放的表情。
李玉知道敬王不喜歡那些彎彎繞,所以也沒有鋪墊直接遞上證據道:“王爺,您的義女榮昌縣主強搶別人的未婚夫婿後又勾結諸京暑官員對對方進行打壓,人家現在把證據遞到微臣這裏來了,微臣不知該如何處置,想問王爺討個辦法。”
敬王皺著眉消化完了李玉的話後冷哼一聲:“大胤律第一頁就是太祖皇帝寫的一句話: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一個博士沒讀過大胤律?還需要本王告訴你?”
說完這句就走了。
李玉琢磨了下,敬王這意思就是他不管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是吧?
等下朝後,李玉親自來了一趟樊樓。
看到李玉登門,芸娘十分意外,但還是把人迎了進來。
“我是來告訴你一聲的,我見到敬王了,王爺的意思是按照大胤律法來。你們有證據的話,可以去開封府告狀。”說著把證據還給他們。
芸娘大喜,桂姨聞言也高興起來,隻要敬王不給那個臭不要臉的撐腰,他們還是可以搏一搏的。
當天上午巳時,開封府許久沒響過的鳴冤鼓被人敲響。
周圍的人聽到後還以為聽錯了,確定真是開封府的鳴冤鼓聲後,大家奔走相告,去開封府看好戲去了。
秦硯等人聽到鼓聲也愣了下,隨即立刻起身去換官服。
其他差役們立刻忙了起來,不一會兒,秦硯就端坐正堂,目視前方,他一拍驚堂木:“升堂,帶原告。”
衙役們敲著殺威棒,喊著威武。
門口有衙役扯著嗓子喊:“升堂……帶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