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聽了,也無奈地歎了口氣,他心裏又何嚐不知道家裏的情況呢。
家中的孩子數量眾多,最大的孫子周風才十二歲,最小的也就幾個月大。基本上都還沒到能夠真正幹活的年紀,一個個都隻能張著嘴等著吃飯呢。
但周江終究還是狠不下心來,他麵露難色地對馬氏說:“蘭花啊,我也知道家裏沒錢,可那畢竟是我大姐呀,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她因為借不到錢被姐夫休了。”
“更何況,大姐說得沒錯,她要是真的被休回到娘家了,到時候咱們家的幾個孩子說親肯定會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的。”
馬氏聽了這話更是氣惱,心裏想著,影響個屁呀,這會兒才知道說會影響娘家孩子了?那早之前都幹嘛去了?
再者說,她壓根就不相信周老婆子的那番話,什麽被兒媳婦騙。
她周老婆子能有那麽好心?多半是她自己不想交秋糧,被衙役給抓了個正著,所以才交的罰銀。
不得不說,馬氏確實猜到了真相。
然而這話她也不敢講給周江聽,周江就是個十足的傻子,隻知道看事情的表麵。
馬氏心中的苦楚一下子難以傾訴,氣得心口陣陣疼痛。
別人都道她命好,嫁進周家沒多久,婆婆就去世了。這年頭,沒有婆婆來刁難折磨的女人,那已經是極其幸福的了,更何況家裏又是她來掌管,村子裏以及娘家村子裏就沒有不羨慕她的。
可她著實苦啊,這個大姑子比起惡婆婆來又有什麽區別呢?
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在周江所說的那一大堆話語中,她敏銳地聽到了如果不借錢就會被休回娘家這一點。
啥也別說,影響孩子那都是以後的事兒。可要是周老婆子真被休回娘家了,到時候肯定得住在她家裏啊。
這豈不是會把她的家裏攪得雞犬不寧啊。
這都算是什麽事兒呀!
“大江,五兩銀子我們怎麽可能掏得出來?再說了,大姐也不是隻有你一個弟弟。”
馬氏這才想起,為何周老婆子在午時時分出門後,直至酉時又返回她家。
想必定是去了其他幾個兄弟家中,結果碰了壁,這才回來找周江這個最好說話的兄弟了。
周江作為大哥,一直以來被爹娘教導的就是當大哥的要幫助弟弟妹妹。當然,姐姐也是需要幫助的。
故而,他暫時還沒想到要幾個弟弟一個分擔一下周老婆子的事情。
周江也認為馬氏說得在理,他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去跟大姐說一說,今晚就讓她暫且在家裏歇息。我去柴房睡,你晚上和她湊合住一晚,晚上讓四頭去他爹娘那裏擠一擠。”
四頭是三兒子周黍的小兒子,去年臘月的時候周黍生了個小閨女,這樣一來這一家四口就不太好擠在一間屋子裏了,所以四頭一直都是跟著周江和馬氏這對夫妻一起睡。
“你看看,你看看,年後就說過要起一間屋子,可到現在都沒起。為啥?”
還不是因為沒錢。
周江被這麽一說,顯得有些難為情,土坯倒是已經湊齊了,可一想到購買瓦片需要不少銀錢,就這麽給耽擱下來了。
馬氏頗為無奈地長長歎了一口氣,她嫁給周江已然這麽多年了,自然是極為了解他的。回頭隻要那周老婆子掉下幾滴貓尿,哭訴幾下悲慘境遇,恐怕周江就會答應了。
於是,她搬出了幾個兒子,開口說道:“大江啊,這件事,你也得去詢問下周穀他們三個人。如今我們都已經漸漸老了,可別讓他們心裏不高興啊。”
周江想了想,就去找大兒子周穀了。
周江來到了院子之中,此時周穀正在專注地磨著鋤頭。
看到周江朝著他走來,周穀站起身來,開口問道:“爹,咋啦?”
周江將周老婆子來到家裏來的事情跟周穀說了一遍。
周穀聽完之後,並沒有立刻說話。而是喊來大兒子,讓大兒子去將他的兩個弟弟也一同喊了過來。
不一會兒,周穀的兩個弟弟周黍和周稷匆匆趕來。
周穀便將事情又同兩個弟弟說了一遍。
周穀率先開口:“爹,我覺得咱得先顧好自己家,咱也不寬裕呀。不是我不想幫助大姑,而是五兩銀子實在是太多了。雖然我管家,但我也曉得,家裏掏不出這麽大筆銀子。”
周黍和周稷也都點頭附和。他們家月餘才能吃上一頓葷菜,真要有錢,何至於摳摳索索。
周江聽了三個兒子的話,心中有些糾結。
一邊是自己的媳婦孩子,一邊是自己的大姐。於他而言,手心手背皆是肉,著實難以做出抉擇。
周江的內心實際上還是更傾向於幫助周老婆子,畢竟家裏的房子擠一擠總歸還是能住人的,建新房的事並不急於一時。
而倘若周老婆子沒能借到銀錢,真被陳老頭給休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搞不好要出人命,他總不能見死不救。
而且那人還是自己的親大姐。
他會良心不安的。
可就目前的狀況來看,三個兒子的態度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加以考慮。
萬一兒子對這個事情有意見,鬧著要分家可如何是好。
畢竟就在今年年後,三弟周湖家就是因著四個兒子對爹娘有意見,最後鬧得分家了。
並且,沒有一個兒子願意和他們住在一起,最終周湖老兩口隻能住在老宅,四個兒子全都搬了出去。
他不想自己也步三弟的後塵。
周穀見父親猶豫,繼續說道:“爹,大姑平日裏的為人,咱們心裏都跟明鏡似的。她向來都是借錢不還,您這五兩銀子要是借出去,恐怕是有去無回了。”
周黍也補充道:“爹,咱家本就不富裕,真要把這五兩銀子借出去,我們以後的日子可就更難了。”
周稷點頭同意:“爹,我們不能因為一時心軟讓全家受苦。大姑那邊,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是肉包子打狗。”
周稷說得也不假,之前就有過幾次。周老婆子說是孩子成親、生孩子,借了幾次,雖說不多,也就幾十文錢,可沒有一次歸還過。
周江自己去外頭打短工將這筆銀錢還了,嘴裏說是周老婆子還的,但家裏人都心知肚明,這銀錢到底是誰出的。
家中的孩子數量眾多,最大的孫子周風才十二歲,最小的也就幾個月大。基本上都還沒到能夠真正幹活的年紀,一個個都隻能張著嘴等著吃飯呢。
但周江終究還是狠不下心來,他麵露難色地對馬氏說:“蘭花啊,我也知道家裏沒錢,可那畢竟是我大姐呀,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她因為借不到錢被姐夫休了。”
“更何況,大姐說得沒錯,她要是真的被休回到娘家了,到時候咱們家的幾個孩子說親肯定會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的。”
馬氏聽了這話更是氣惱,心裏想著,影響個屁呀,這會兒才知道說會影響娘家孩子了?那早之前都幹嘛去了?
再者說,她壓根就不相信周老婆子的那番話,什麽被兒媳婦騙。
她周老婆子能有那麽好心?多半是她自己不想交秋糧,被衙役給抓了個正著,所以才交的罰銀。
不得不說,馬氏確實猜到了真相。
然而這話她也不敢講給周江聽,周江就是個十足的傻子,隻知道看事情的表麵。
馬氏心中的苦楚一下子難以傾訴,氣得心口陣陣疼痛。
別人都道她命好,嫁進周家沒多久,婆婆就去世了。這年頭,沒有婆婆來刁難折磨的女人,那已經是極其幸福的了,更何況家裏又是她來掌管,村子裏以及娘家村子裏就沒有不羨慕她的。
可她著實苦啊,這個大姑子比起惡婆婆來又有什麽區別呢?
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在周江所說的那一大堆話語中,她敏銳地聽到了如果不借錢就會被休回娘家這一點。
啥也別說,影響孩子那都是以後的事兒。可要是周老婆子真被休回娘家了,到時候肯定得住在她家裏啊。
這豈不是會把她的家裏攪得雞犬不寧啊。
這都算是什麽事兒呀!
“大江,五兩銀子我們怎麽可能掏得出來?再說了,大姐也不是隻有你一個弟弟。”
馬氏這才想起,為何周老婆子在午時時分出門後,直至酉時又返回她家。
想必定是去了其他幾個兄弟家中,結果碰了壁,這才回來找周江這個最好說話的兄弟了。
周江作為大哥,一直以來被爹娘教導的就是當大哥的要幫助弟弟妹妹。當然,姐姐也是需要幫助的。
故而,他暫時還沒想到要幾個弟弟一個分擔一下周老婆子的事情。
周江也認為馬氏說得在理,他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去跟大姐說一說,今晚就讓她暫且在家裏歇息。我去柴房睡,你晚上和她湊合住一晚,晚上讓四頭去他爹娘那裏擠一擠。”
四頭是三兒子周黍的小兒子,去年臘月的時候周黍生了個小閨女,這樣一來這一家四口就不太好擠在一間屋子裏了,所以四頭一直都是跟著周江和馬氏這對夫妻一起睡。
“你看看,你看看,年後就說過要起一間屋子,可到現在都沒起。為啥?”
還不是因為沒錢。
周江被這麽一說,顯得有些難為情,土坯倒是已經湊齊了,可一想到購買瓦片需要不少銀錢,就這麽給耽擱下來了。
馬氏頗為無奈地長長歎了一口氣,她嫁給周江已然這麽多年了,自然是極為了解他的。回頭隻要那周老婆子掉下幾滴貓尿,哭訴幾下悲慘境遇,恐怕周江就會答應了。
於是,她搬出了幾個兒子,開口說道:“大江啊,這件事,你也得去詢問下周穀他們三個人。如今我們都已經漸漸老了,可別讓他們心裏不高興啊。”
周江想了想,就去找大兒子周穀了。
周江來到了院子之中,此時周穀正在專注地磨著鋤頭。
看到周江朝著他走來,周穀站起身來,開口問道:“爹,咋啦?”
周江將周老婆子來到家裏來的事情跟周穀說了一遍。
周穀聽完之後,並沒有立刻說話。而是喊來大兒子,讓大兒子去將他的兩個弟弟也一同喊了過來。
不一會兒,周穀的兩個弟弟周黍和周稷匆匆趕來。
周穀便將事情又同兩個弟弟說了一遍。
周穀率先開口:“爹,我覺得咱得先顧好自己家,咱也不寬裕呀。不是我不想幫助大姑,而是五兩銀子實在是太多了。雖然我管家,但我也曉得,家裏掏不出這麽大筆銀子。”
周黍和周稷也都點頭附和。他們家月餘才能吃上一頓葷菜,真要有錢,何至於摳摳索索。
周江聽了三個兒子的話,心中有些糾結。
一邊是自己的媳婦孩子,一邊是自己的大姐。於他而言,手心手背皆是肉,著實難以做出抉擇。
周江的內心實際上還是更傾向於幫助周老婆子,畢竟家裏的房子擠一擠總歸還是能住人的,建新房的事並不急於一時。
而倘若周老婆子沒能借到銀錢,真被陳老頭給休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搞不好要出人命,他總不能見死不救。
而且那人還是自己的親大姐。
他會良心不安的。
可就目前的狀況來看,三個兒子的態度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加以考慮。
萬一兒子對這個事情有意見,鬧著要分家可如何是好。
畢竟就在今年年後,三弟周湖家就是因著四個兒子對爹娘有意見,最後鬧得分家了。
並且,沒有一個兒子願意和他們住在一起,最終周湖老兩口隻能住在老宅,四個兒子全都搬了出去。
他不想自己也步三弟的後塵。
周穀見父親猶豫,繼續說道:“爹,大姑平日裏的為人,咱們心裏都跟明鏡似的。她向來都是借錢不還,您這五兩銀子要是借出去,恐怕是有去無回了。”
周黍也補充道:“爹,咱家本就不富裕,真要把這五兩銀子借出去,我們以後的日子可就更難了。”
周稷點頭同意:“爹,我們不能因為一時心軟讓全家受苦。大姑那邊,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是肉包子打狗。”
周稷說得也不假,之前就有過幾次。周老婆子說是孩子成親、生孩子,借了幾次,雖說不多,也就幾十文錢,可沒有一次歸還過。
周江自己去外頭打短工將這筆銀錢還了,嘴裏說是周老婆子還的,但家裏人都心知肚明,這銀錢到底是誰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