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廣山說道:“老婆子,是小白丫頭發現了一種能賣錢的長得跟樹根一樣的吃食,咱們明兒個跟她一起上山挖。”
趙老婆子放下碗,皺眉問道:“樹根能賣錢?”
陳宛白隻能拿起山藥又解釋了一番,趙老婆子一聽,眉頭一皺,衝著萬廣山和萬朝貴就罵:“你們怎麽好意思占這個便宜,要不是人家大安,阿貴你現在還不曉得投胎多少回了。這事你們隻能去幫忙,不能想著一塊兒賺錢。”
萬廣山不敢說話,萬朝貴也有些臉紅。
陳宛白心下一暖,笑道:“趙奶奶,一碼歸一碼,咱們兩家關係這麽好,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這賺錢的買賣,哪裏能我一家獨占,讓你們幫忙做事,怎麽都沒這個理是吧。”
然後,陳宛白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說了一大堆,才總算是說通了趙老婆子。
趙老婆子這人認死理,覺得陳大安救了萬朝貴,這萬朝貴就得幫陳宛白。更何況,她還有些其他的心裏想法,這就更不好意思占便宜了。
她還是有些猶豫,但見陳宛白堅持,就沒再說什麽了。
陳宛白見事情已經談好了,便準備離開。
她忽然想起什麽,又說道:“哦,對了,萬叔叔,我明兒個早上要去鎮上送薯蕷,可能需要借一下你們家的牛車,我家那牛還拉不動車。”
“沒問題,明兒個一早,叔就送你去。”萬朝貴爽快點頭答應。
陳宛白準備離開的時候,趙老婆子將方才端進來的碗塞她手裏:“小白,你說家裏做了飯,奶奶就不留你了。這碗菜端回去,和你娘一起吃。”
陳宛白想了想,方才自己說了那麽多鄰裏一家親,自己要是拒絕不是打自己的臉嗎,於是就謝過接下了。
次日一早,萬朝貴就趕著牛車來到陳宛白家門口,正巧陳宛白拉著吃飽了的小牛犢回牛棚。
小牛犢一見到了同類,立刻就興奮起來,哞哞叫個不停。
“萬叔叔,這麽早,吃了沒?”
“吃過了。”
“那萬叔叔你等我一會兒,我好快。”
陳宛白說著,就試圖將不樂意的小牛犢拉回牛棚。不樂意就是不樂意,小牛犢不肯走,非要湊到萬朝貴家的大牛身上去。
“凱西,快回家,不然不給你吃草了。”陳宛白放話威脅。
小牛凱西聽了,雖然有些不情願,但還是三步一回頭地走了。
陳宛白是一個取名廢,腦海裏第一反應就是小牛凱西,所以就給取了這麽個廣告名。不得不說,廣告打得好,千家萬戶都知道。
萬朝貴在門口的牛車上等著,沒下去。直到看見陳宛白兩手端著一個背簍,有些吃力地從灶房出來,這才跳下了牛車幫忙。
“哎,你也不說一句。”萬朝貴邊說邊將背簍放上牛車,想到她昨兒個說了送貨,是自己忘了,”還有多少?
陳宛白是不太喜歡麻煩人,想著沒多少,就自己搬得了。
“沒事,不重,沒多少。”
萬朝貴放好了一簍子,又朝著灶房去,見到了還有兩簍子:“這兩個全部拿走嗎?”
“嗯,就兩簍子了。”
兩人將東西放好,要出發了,柳氏才站到堂屋門口同兩人打招呼。
牛車一路晃晃悠悠,很快就到了青石鎮。
“哪一家?”萬朝貴問道。
青石鎮有兩家茶館,一家“清雅茶館”一家“瑞香”茶館,兩家差不多,不過另一家瑞香茶館應該不在西街,當時她隻在西街看到了一家清雅茶館。
“西街,清雅茶館。”
牛車緩緩停在了茶館門口,門口的小夥計不是之前的狗子。他不認識陳宛白,見牛車停在了茶館門口,連忙上前。
“大哥,這裏不能停車。你拉到那邊樹底下去。”
萬朝貴看了看小夥計,又看了看陳宛白:“小白,走錯了?”
陳宛白見這小夥計眼生,但態度也還好,不是那種勢利眼。
“小哥,我是來李掌櫃送貨的。”陳宛白指著牛車上的東西說道。
小夥計看了一眼牛車上的東西他不認識,但既然對方說了是李掌櫃讓送貨的,他也沒問,反正他沒啥見識。
“那你們跟我到後頭來。”
說著,扭頭喊了一聲,“狗子,你到門口來,我去後門了。”
狗子還沒出來,小夥計就引著陳宛白兩人往後門去。
做生意的鋪子,尤其像他們這種左右不沾邊的單獨鋪子,不是有後門就是有側門,為的就是方便卸貨和拉泔水。
清雅茶館的後門就是後側門,拐個彎進了巷子就到了。
“你們拿上東西,跟我進去吧。”小夥計說道。
兩人應下,拿上東西就跟著小夥計進了後院。
“你們在這等下,我去喊掌櫃。”說完,就跑了。
不多時,李掌櫃出來了,看見了陳宛白十分高興。
“東西呢?”
“今兒個就這麽多,李掌櫃你看看。”陳宛白指著院子裏的三個大簍子說道。
李掌櫃看著幾簍子樹根有些發愣,心裏但犯起嘀咕:這玩意兒……能吃嗎?這真的是昨兒個那吃著香甜軟糯的糕點?
看著李掌櫃一張地鐵老人手機臉,陳宛白隻能再次開口解釋。
巴拉巴拉一通解釋,李掌櫃總算是將信將疑。
“這灰撲撲的東西,怎麽變成那白乎乎的糕點?”雖說方子裏寫了做法,但他看著還是有些不確定。
陳宛白見他還是一臉猶豫,便主動提議:“李掌櫃,要是方便的話,我操作一遍,你喊上師傅親眼看看。”
李掌櫃一聽,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他點點頭:好好好,去後廚。”
陳宛白拿了一根山藥,跟著李掌櫃去了後廚。
後廚不大,一目了然。
這是她第一次見到真的古代商鋪廚房,還挺新奇的,她眼神四下打量著。
廚下炊煙嫋嫋,幾個點心師傅正在忙著做糕點。有的在揉麵,有的在調配餡料,還有的在捏花型。
靠牆是一排木質櫥櫃,裏麵整齊擺放著炊具和食材。爐灶裏炭火旺盛,旁邊有銅質蒸鍋和幾個竹編蒸籠。灶台上放著鐵鍋和銅勺。
一張老榆木案板擺在中間,上麵有不少刀痕。角落裏,麵粉袋挨著裝滿糖、蜜餞和果仁的陶罐,還有幾個木製模具。
牆上掛著香草和香料,地上有裝清水的水缸。
趙老婆子放下碗,皺眉問道:“樹根能賣錢?”
陳宛白隻能拿起山藥又解釋了一番,趙老婆子一聽,眉頭一皺,衝著萬廣山和萬朝貴就罵:“你們怎麽好意思占這個便宜,要不是人家大安,阿貴你現在還不曉得投胎多少回了。這事你們隻能去幫忙,不能想著一塊兒賺錢。”
萬廣山不敢說話,萬朝貴也有些臉紅。
陳宛白心下一暖,笑道:“趙奶奶,一碼歸一碼,咱們兩家關係這麽好,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這賺錢的買賣,哪裏能我一家獨占,讓你們幫忙做事,怎麽都沒這個理是吧。”
然後,陳宛白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說了一大堆,才總算是說通了趙老婆子。
趙老婆子這人認死理,覺得陳大安救了萬朝貴,這萬朝貴就得幫陳宛白。更何況,她還有些其他的心裏想法,這就更不好意思占便宜了。
她還是有些猶豫,但見陳宛白堅持,就沒再說什麽了。
陳宛白見事情已經談好了,便準備離開。
她忽然想起什麽,又說道:“哦,對了,萬叔叔,我明兒個早上要去鎮上送薯蕷,可能需要借一下你們家的牛車,我家那牛還拉不動車。”
“沒問題,明兒個一早,叔就送你去。”萬朝貴爽快點頭答應。
陳宛白準備離開的時候,趙老婆子將方才端進來的碗塞她手裏:“小白,你說家裏做了飯,奶奶就不留你了。這碗菜端回去,和你娘一起吃。”
陳宛白想了想,方才自己說了那麽多鄰裏一家親,自己要是拒絕不是打自己的臉嗎,於是就謝過接下了。
次日一早,萬朝貴就趕著牛車來到陳宛白家門口,正巧陳宛白拉著吃飽了的小牛犢回牛棚。
小牛犢一見到了同類,立刻就興奮起來,哞哞叫個不停。
“萬叔叔,這麽早,吃了沒?”
“吃過了。”
“那萬叔叔你等我一會兒,我好快。”
陳宛白說著,就試圖將不樂意的小牛犢拉回牛棚。不樂意就是不樂意,小牛犢不肯走,非要湊到萬朝貴家的大牛身上去。
“凱西,快回家,不然不給你吃草了。”陳宛白放話威脅。
小牛凱西聽了,雖然有些不情願,但還是三步一回頭地走了。
陳宛白是一個取名廢,腦海裏第一反應就是小牛凱西,所以就給取了這麽個廣告名。不得不說,廣告打得好,千家萬戶都知道。
萬朝貴在門口的牛車上等著,沒下去。直到看見陳宛白兩手端著一個背簍,有些吃力地從灶房出來,這才跳下了牛車幫忙。
“哎,你也不說一句。”萬朝貴邊說邊將背簍放上牛車,想到她昨兒個說了送貨,是自己忘了,”還有多少?
陳宛白是不太喜歡麻煩人,想著沒多少,就自己搬得了。
“沒事,不重,沒多少。”
萬朝貴放好了一簍子,又朝著灶房去,見到了還有兩簍子:“這兩個全部拿走嗎?”
“嗯,就兩簍子了。”
兩人將東西放好,要出發了,柳氏才站到堂屋門口同兩人打招呼。
牛車一路晃晃悠悠,很快就到了青石鎮。
“哪一家?”萬朝貴問道。
青石鎮有兩家茶館,一家“清雅茶館”一家“瑞香”茶館,兩家差不多,不過另一家瑞香茶館應該不在西街,當時她隻在西街看到了一家清雅茶館。
“西街,清雅茶館。”
牛車緩緩停在了茶館門口,門口的小夥計不是之前的狗子。他不認識陳宛白,見牛車停在了茶館門口,連忙上前。
“大哥,這裏不能停車。你拉到那邊樹底下去。”
萬朝貴看了看小夥計,又看了看陳宛白:“小白,走錯了?”
陳宛白見這小夥計眼生,但態度也還好,不是那種勢利眼。
“小哥,我是來李掌櫃送貨的。”陳宛白指著牛車上的東西說道。
小夥計看了一眼牛車上的東西他不認識,但既然對方說了是李掌櫃讓送貨的,他也沒問,反正他沒啥見識。
“那你們跟我到後頭來。”
說著,扭頭喊了一聲,“狗子,你到門口來,我去後門了。”
狗子還沒出來,小夥計就引著陳宛白兩人往後門去。
做生意的鋪子,尤其像他們這種左右不沾邊的單獨鋪子,不是有後門就是有側門,為的就是方便卸貨和拉泔水。
清雅茶館的後門就是後側門,拐個彎進了巷子就到了。
“你們拿上東西,跟我進去吧。”小夥計說道。
兩人應下,拿上東西就跟著小夥計進了後院。
“你們在這等下,我去喊掌櫃。”說完,就跑了。
不多時,李掌櫃出來了,看見了陳宛白十分高興。
“東西呢?”
“今兒個就這麽多,李掌櫃你看看。”陳宛白指著院子裏的三個大簍子說道。
李掌櫃看著幾簍子樹根有些發愣,心裏但犯起嘀咕:這玩意兒……能吃嗎?這真的是昨兒個那吃著香甜軟糯的糕點?
看著李掌櫃一張地鐵老人手機臉,陳宛白隻能再次開口解釋。
巴拉巴拉一通解釋,李掌櫃總算是將信將疑。
“這灰撲撲的東西,怎麽變成那白乎乎的糕點?”雖說方子裏寫了做法,但他看著還是有些不確定。
陳宛白見他還是一臉猶豫,便主動提議:“李掌櫃,要是方便的話,我操作一遍,你喊上師傅親眼看看。”
李掌櫃一聽,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他點點頭:好好好,去後廚。”
陳宛白拿了一根山藥,跟著李掌櫃去了後廚。
後廚不大,一目了然。
這是她第一次見到真的古代商鋪廚房,還挺新奇的,她眼神四下打量著。
廚下炊煙嫋嫋,幾個點心師傅正在忙著做糕點。有的在揉麵,有的在調配餡料,還有的在捏花型。
靠牆是一排木質櫥櫃,裏麵整齊擺放著炊具和食材。爐灶裏炭火旺盛,旁邊有銅質蒸鍋和幾個竹編蒸籠。灶台上放著鐵鍋和銅勺。
一張老榆木案板擺在中間,上麵有不少刀痕。角落裏,麵粉袋挨著裝滿糖、蜜餞和果仁的陶罐,還有幾個木製模具。
牆上掛著香草和香料,地上有裝清水的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