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中旬,種冬小麥的最佳時機已過,但陳宛白不想再錯失良機。


    她打算先把地備好,雖然種冬小麥已經遲了些,仍可以考慮種上一畝蘿卜、大蒜、或者一些耐寒的蔬菜。


    至於其餘幾畝地,她計劃在這段時間裏,先整治一番,漚肥養地,把地力調養得更好,為來年春耕做好準備。


    老文書點點頭,示意她在對麵坐下,隨即從櫃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冊子,翻開幾頁,問道:“你想買多少地?又是在何處?”


    陳宛白便將地的所在之處,大小麵積,都一一細細說來。


    老文書待她說完,便從案上的魚鱗冊中抽出那塊地的冊子,仔細核對了地塊的位置和麵積。


    確認無誤後,老文書提筆在紙張上寫下了陳宛白的買地申請,他讓陳宛白提供一些必要的個人信息。老文書記錄完畢後,將文件遞給陳宛白,讓她在上麵簽字並按上手印,以確認購地意向。


    “這地原是上等田,不過到底荒了幾年。我且給你算成中等田,七兩銀子一畝,你可有這麽多銀錢?”


    陳宛白聽後,像是一臉欣喜,下一秒又是一臉糾結,眉頭皺了皺。片刻後,到底咬了咬牙,艱難點頭:“有。”


    老文書有些驚訝,問道:“丫頭,這麽大一筆錢,你哪來的?你還欠著你原來爺奶家五十兩銀子呢。”


    陳宛白歎了口氣,緩緩說道:“爺爺,這也是沒法子。我把我外祖家的方子給賣了。不買地我們今後就沒有糧食吃了,荒地不肥,種出的糧食根本不夠吃,這買糧食價格可不便宜。欠的錢,也隻能來年再還了,不是期限還沒到嗎。”


    “也是,如此甚好。”老文書點點頭,心裏越發覺得這丫頭聰明。


    陳宛白從懷裏掏出了荷包,數出了三十六兩和五十個銅板,而後遞了過去。


    老文書接過銀子,卻沒有如之前一般放進抽屜,而是盯著她看了好幾眼。


    陳宛白有些奇怪,難道自己算錯了?她在心裏又算了一遍:三五十五,三三得九,就是一零五零,沒錯啊。


    她試探性地問道:“爺爺,可是稅率變了?”


    老文書搖了搖頭:“沒變,還是十取三分。”


    “這個數,你怎麽算出來的?”


    他自己都要拿算盤,陳宛白怎麽這麽快就能在心裏頭算出來,他十分的驚訝。


    陳宛白一愣,隨即笑道:“我爹閑時除了教我識文斷字,偶會教一些算數之法。如今又是這樣過日子,需要精打細算,熟能生巧了。”


    老文書聽後,眼裏流露出一絲同情,將銀子放進抽屜。而後在魚鱗冊上登記了陳宛白購買土地的詳細信息。


    魚鱗冊是那種一頁一頁、每頁都有編號的冊子,用於記錄土地交易和其他相關事務。


    老文書詳細地在冊子上記下了土地的位置、麵積及陳宛白的個人信息,然後在地契上加蓋了縣衙的印章,以確認土地的合法所有權。


    所有手續辦理妥當後,老文書將正式的土地契約遞給陳宛白。


    陳宛白接過地契,心中才感到了一絲欣慰。果然無論在什麽年代,有房有地,才踏實。


    她將地契放入了布袋裏,從袋中掏出一個竹製便當盒,這盒子和她之前給熊掌櫃的一模一樣,放在了桌上。


    “爺爺,今日多謝您了。這是我做的一些吃食,請不要拒絕。”她說完,小跑著離開了房間。


    陳宛白離開縣衙後,拉著牛車沿著街道向前走。縣城的街道不同於鎮上,不光主街上鋪設著整齊的青石板,即便是輔街和居民巷,也都是青石板路麵。


    街道上顯得格外熱鬧。


    商鋪林立,包子鋪、麵館、糕點鋪幾乎是家家相連,一條街上甚至能看見兩三家同樣類型的鋪子。


    與鎮上相比,縣城的街道顯得更加寬敞和整潔。商鋪的招牌大多寫得工整漂亮,有的用金字鑲邊,遠遠就能看到;而鎮上的商鋪則多是簡樸的木牌。


    陳宛白打算去雜貨鋪,因為雜貨鋪基本啥都賣。


    拐了一條街,在一條輔街的中間,她看見了一家兩開間的雜貨鋪。雜貨鋪門口掛著一塊木製招牌,上麵寫著“胡記雜貨”,店門口擺著各式日常用品:竹籃、竹筐、藤簍等等,還有幾捆草繩、麻繩。


    陳宛白將牛車停在了鋪子旁邊,抬腳跨進了店裏。店內比門外還要熱鬧,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生活用具、農具刀具、甚至連文房四寶、古董玩具都能看見。


    掌櫃的是一個中年男子,正在招呼顧客。見陳宛白進門,扭頭看了一眼,衝著她笑了一下,點頭示意她隨意看看。


    陳宛白微笑一下, 便在店內閑逛起來,看看有沒有自己需要的東西。


    她想著冬日將至,家裏需要補充一些日常用品,雖然鎮上也能買到,但若縣裏的品質更好,價格更低,順便帶些回去也是劃算的。


    進門處油鹽醬醋的貨架,她先挑選了起來。發現縣裏的鹽比鎮上的要白淨許多,質量顯然更勝一籌。


    鹽堆上插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九文”,看來是九文一斤,比鎮上的七文一斤略貴。


    她湊近聞了聞,發現鹽中的土腥味比鎮上的淡了許多,看來質量確實不錯。想到家裏醃製臘肉時幾乎用光了存鹽,她打算等會兒稱幾斤帶回去。


    鹽旁邊擺放著幾個小壇子,上麵寫著“豆醬”。陳宛白看著來了興致,想起小時候跟著奶奶學做黃豆醬的場景,雖然當時沒學會,但她記得那味道極好。於是她決定買上兩壇,做菜時放些進去,滋味必定更好。


    等陳宛白逛到了生活用品的時候,掌櫃已經忙完走了過來。


    他帶著幾分歉意地笑道:“小哥,抱歉讓你久等了,你想要買些啥?”


    陳宛白正好就看見了一個手爐,她打算買回去給柳氏。這個手爐小巧輕便,正好適合冬天用來暖手。


    她指著那個手爐問道:“這個怎麽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朝暮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胖子圓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胖子圓滾滾並收藏朝暮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