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1日。


    元旦有一天假,再加下個月春節,不少人出來逛街購物。在西單北大街109號,一家店門前人滿為患。


    一條紅地毯長長鋪開,兩側全是假花花籃。門口拉著一條紅綢,係著朵大團花,正上方一塊用紅布蒙著的招牌。


    雖然之前等廣告,店名已經暴露了,但該有的程序還得有。


    這些東西在後世司空見慣,此時可驚天動地。圍了裏三層外三層,當然更多是看旁邊那幫扭秧歌的。


    許非、張桂琴,來幫忙的趙寶鋼、馮褲子等人,外加三個女服務員,都在裏麵哆哆嗦嗦。


    凍的。


    這年頭商鋪哪有暖氣,也不能燒爐子。裝修上他花了大價錢,可也沒舍得買一台空調,太貴,還得托關係。


    而且是那種窗式的,就是裝在窗戶上麵,跟厚背電視機一樣,旋轉開關,比拖拉機還響。


    “媽的,也不知道藍波希島出來沒?”


    許非瞅瞅時間,差不多了,“準備準備,開張了!”


    三個服務員嗖地站起來,撲了撲了衣服,張桂琴守著收銀台,幾個老爺們扛著機器出去。


    門一開,攝像機一亮,哇,全場驚呼。


    “這是電視台的吧?”


    “我看那標誌是京台的,怎麽還管開業啊?”


    “打廣告了吧。”


    “哎,我聽說這家老板是黛玉和寶釵。”


    “盡瞎扯,黛玉能……臥槽,還真是!”


    攝像機架好之後,櫥窗上又亮出幾張大照片,小旭、張儷、劉貝和戴著可愛暖耳的曹影小姑娘。


    都沒來,許非可以借用她們的名氣,卻不想真讓她們跟商品似的在這站台。至於那攝像機,是他投的半分鍾廣告,準備在京台播放。


    總之下了血本。


    “大家靜一靜啊!”


    許非拿著麥克風,連著長長的線,開口道:“今天是本店開張大喜,歡迎各位鄉親父老光臨。


    本店專售時尚女裝,所有款式均為自主設計,市麵上您絕對找不到重樣的,除非都在我這買。今兒開張第一天,全場八折優惠,還有贈品活動,凡購物滿五十元的,均可獲贈一份小禮品。


    全場八折,為期三天,大家抓緊時機!至於我手裏這個東西,叫剪彩,討個吉利的意思。好了,我不多說!”


    他一揚手,趙寶鋼和馮褲子扔出幾掛鞭炮,劈裏啪啦,紅屑飛濺,秧歌隊也重新扭起來。在一陣喧天熱鬧中,哢嚓一剪子,剪斷了紅綢。


    跟著一扯紅布,露出伊蓮服飾的招牌。


    “……”


    眾人瞧這氣氛,不自覺的往前湊。有的想看衣服,有的想見識見識,居然形成了一支不小的隊伍。


    最前頭是一個母親帶著四五歲的兒子,剛踏進門,眼前水靈靈三個大姑娘,“歡迎光臨!”


    艾瑪!


    女人嚇一跳,“呃,你,你們好。”


    “請問您想看點什麽?大衣外套在那邊,褲子在那邊,圍巾手套在這邊。”


    王柏琳伸手指引,露出標準的八顆牙齒。


    “我隨便看看行麽?”


    “當然可以,您請。”


    女人拉著小孩進來,這會才仔細打量,見麵積頗大,上下台階,利用鏡子和一些擺設的襯托,使得空間感愈加明顯。


    黑白底色,本為冷清,但裏麵加裝了暖色調的燈,中和後的光線非常舒服。牆上貼著薄木板,也是暖色調,一件件衣服掛在上麵,大方得體。


    女人不懂設計美學,但不自覺產生了一種高端有品質的感覺。


    她轉了一圈,才開始看衣服,西單自己常來,發現款式真的不一樣,漂亮又洋氣。本來無心買,結果看到一件紅色大衣時,就再也走不動。


    翻了翻標牌,上麵有個被劃掉的原價:140元。下麵有個優惠價:112元。


    嗯,懂的都懂。


    “……”


    女人十分糾結。


    這年頭衣服賤的賊賤,比如夏天夜市,一件短袖才幾塊錢。貴的又極貴,那些大商場的外國品牌,都得幾百上千。


    112塊錢的一件大衣,比王府井的便宜,比西單的略貴。剛好掐在心尖上,撓心撓肺。


    “同,同誌,我能試試麽?”


    “可以,您穿多大尺碼的?”


    王柏琳過來招待,給找了一件合適的。


    女人穿上,走到鏡子前一瞧,覺得自己好像不那麽臃腫了,大紅又襯的臉蛋很有氣色,頓時滿意。


    這鏡子是獨立鏡框,長兩米,寬七十,稍稍有點斜。


    棚頂專門有一隻燈,暖白色的光線。


    她極為意動,但還是問了句,“好看麽?”


    王柏琳表麵淡定,心裏慌得一筆,“您身材比例很好,皮膚又顯白,穿紅色的中長款正合適。”


    “是麽,我覺得還湊合。”


    女人又扭了半天,終於決定買下這件相等於一個多月工資的大衣,作為給自己的新春禮物。


    “裝起來吧,哪裏結賬?”


    “好嘞!”


    王柏琳樂的連語氣詞都出來了,忙道:“您一共消費了112,達到150元可以獲得三份禮品。我們那邊有自己設計的暖耳、帽子和圍巾,很適合這位小朋友。”


    “暖耳?哦,耳罩啊,這東西我給他做一個……”


    女人不以為意,結果兒子溜溜跑過去,“媽,我要這個!”


    雖是女裝店,但孩子沒啥區別,這小男孩就拿起一個暖耳愛不釋手。材料沒有後世豐富,主要是棉花,外麵包著厚實的布,像耳機似的。


    女人覺得不太實用,勝在新穎好看,問價五塊錢,索性買了倆,又挑了頂帽子。


    花冒了,有點心疼,但大過年的……


    王柏琳捧著紙箱過來,“您消費150元,可以挑選三份禮品。”


    許非本想搞有獎銷售的,後來被人勸住。


    有獎銷售在前些年特別火,大名鼎鼎的傻子瓜子就在85年搞了一次,兩周內賣掉230萬公斤。不過當時市場混亂,很多人以次充好,以偽亂真,上麵突然來了道禁令,禁止一切相關活動。


    於是便改成了小禮品,稀爛賤。


    女人挑了一本田字格、一套書簽、一個發夾,挺著一張滿足了購物欲而充滿快感的臉走了——話說現在還有田字格這東西麽?


    耶!


    如果可以,王柏琳一定揮拳慶祝,老板在正式的福利待遇中可說了,每月有業績考核,誰賣的多,拿的獎金也多。


    她四處瞅瞅,兩位小夥伴也正盡情忽悠著,便顧不得閑,急忙又迎上一位客人。


    服裝店名聲不小,從早上到傍晚,始終沒斷過人。大部分湊熱鬧,少部分才是顧客,但隻要肯留下,基本都能買。


    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完全是賣方市場,隻要手裏有貨,根本不擔心銷路。


    這會服裝的利潤超過100%,許非的製作成本較高,售價卻不離譜,主要麵向那些有點肉痛但還買得起的女性。


    在後世市場,這叫輕奢。


    外麵天色漆黑,張桂琴忙了一天完全不累,看著一抽屜人民幣精神抖擻。


    好容易能喘口氣,三個服務員癱在椅子上,王柏琳道:“姨,您可別給我記錯了,少一件差不少事呢。”


    “嗯嗯,可關係到我們獎金呢。”


    “錯不了,要不咱再對一遍。”


    四人核對了一下各自業績,都很滿足,然後又吐槽:


    “老板也真是的,露一臉兒就沒影了。”


    “就是,萬一生意不好咋辦?”


    “興許人家有信心呢……哎,回來了。”


    門一開,許非冒著風寒進屋,張桂琴抱怨道:“你幹嘛去了,自己店都不看著?”


    “人家過來幫忙,不得招待招待?還跟台裏談談廣告的事兒,給我個最低價。哎這會沒人吧,走咱們下館子去,慶祝慶祝。”


    三個姑娘拍手叫好,簡單收拾了一下店鋪,關門閃人。


    就在西單的飯館吃,幾人順著大街往南走,人流依舊可觀。還有一家新開的“大巴黎麵包房”,掛著彩燈,寫著“happy new year”。


    看著稍帶後世印記的熟悉感,許非一時恍惚,遂年複一年的感歎:


    過的真快啊,才二百章就五年了!


    (還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1983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覺會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覺會變白並收藏從1983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