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慢點說,不至於這麽激動。”


    “就是,咱們體量擺著呢,心裏有數。”


    兩位老總如此淡定,會計大姐也平穩下來,不好意思道:“咱們,咱們第一天流水是三十三萬多點。”


    “三十三萬……”


    倆人對視一眼,李程儒算了算:“那一個月就是九百多萬,一年一億出頭,不多不多。”


    “嗯,等新鮮勁過去,可能還會下滑一些。行了,你們也回去吧,辛苦了。”


    “月底算加班補貼。”


    “誒誒!”


    大姐滿懷感歎的出來,你瞅瞅人家,難怪能當老總呢!


    待辦公室門關上,誰也看不著了,倆貨同時揮揮拳頭,以茶代酒幹了一杯。


    在1979年,西單商場的年銷售額就有1億4千多萬,到了1993年,上升到11億7千多萬。


    賣方市場+實體購物時代,千萬別小覷商場的吸金能力。特別特的體量小,比較而言,也不過是12年前的水準。


    關鍵區分在於,絕大多數是國企,特別特可是私人的。


    “哎,我現在腦袋嗡嗡的,日進鬥金,日進鬥金!”


    “別大意,過段才是正常數值。”


    “明白,咱不讓他們歇著不就完了麽?”


    李程儒掰著手指頭算,“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兒童節、教師節,中秋國慶加重陽,小年大年帶元宵……全年活動,全年優惠,兒童六折,教師五折,你說他們買不買?肯定買,買了咱們也賺。”


    他撓著腦殼,歎道:“你說以前吧,就盼著掙點錢。現在錢來了,特麽的還迷茫了!”


    許非也興奮,從一個服裝店到服裝城,從日流水數千到數十萬,這種產業升級的感覺……直透毛孔的暢快。


    “咱們才剛開始,事兒多著呢。”


    他緩緩心情,也掰著指頭捋,“第一,稅,別鑽空子。第二,堅持質量和服務,不多說。第三,庫存你想過沒有?”


    “庫存?”


    李程儒砸吧下嘴,“以前我處理剩貨,要麽低價銷售,要麽分散下去。村裏有不少幹的,背個大包,挨家挨戶賣衣服。”


    “現在肯定不行,庫存量必會每月巨增,得有個長遠規劃。搞個批發市場怎麽樣?”


    “批,批發?勸業場那種?”


    “那算零售,我說的是服裝批發集散地。等咱們再攢點本錢,找個地界蓋棟樓,裏麵全是批發衣服的……”


    許老師頓了頓,笑道:“我看動物園就挺好。”


    ………………


    許總和李總盯了好幾天,開業大酬賓過後,銷售額果然下降,但也有二十幾萬。


    一個月,特別特名動京城,四句口號響當當。


    價格並非都那麽貴,除了風衣、運動服幾款走精品路線,鞋、襯衫、褲子什麽的,仍在人們接受範圍之內。


    同時,坊間議論也漸漸升級。


    因為私人買賣,老板還是明星。許非很少公開露麵,大家以為就一個老總。


    “媽,我要那鞋!”


    “哪個?喲,五十塊錢一雙啊,咱換一家看看。”


    “不,我就要那鞋!我們班男生都有,就我沒有,我就要那個!”


    “這你說……行行行,拿一雙吧。”


    這日中午,許非進樓,正瞧一個熊孩子喊著買鞋。


    特別特目前沒生產鞋,都從南方進的,這款樣式好,年輕人喜歡,每天能出貨二百多雙。


    他上到二樓辦公室,女秘書刷的站起來,“許總!”


    “嗯。”


    他應了聲,推開裏屋門,“老李不在啊?”


    “李總出去吃飯了。”


    “哦。”


    許非自顧自坐下,小秘書給倒茶,然後站旁邊不動。


    “你有事麽?”


    “沒,我看您還有什麽吩咐?”


    “我自己等會,你出去吧。”


    “……”


    小秘書抱著茶盤閃人,又回頭瞧一眼,抿抿嘴。


    她雖然是李總請來的,但是,許總太好看了啊啊啊!年少多金,瀟灑倜儻,腦袋上頂著四個大字:一匹好馬!


    可惜對自己不熱情,客客氣氣。


    等到一點多,李程儒滿嘴酒氣的回來,手裏拎個袋子。


    “跟誰吃去了?”


    “一個搞地產的,媽的最近總有些莫名其妙的人請吃飯,忒煩。”


    李程儒實則樂嗬,把袋子一扔,“你的大哥大。”


    “謝了。”


    許老師摸出一盒子,裏麵躺著塊板磚。他本不想買,但發現聯係真費勁,握在手裏試了試,搖搖頭。


    總有種暴發戶的趕腳。


    這可能是他和眼下富人最大的區別,心裏有譜,穩的一筆。


    李程儒幹了杯濃茶,靠沙發上緩著,道:“我最近吧,越琢磨越迷糊,生意怎麽這麽好做啊,錢來的也忒容易了。


    你說每天二十多萬的流水,利潤就算五成,每月也得三百多萬,到年底能有三千萬。


    照咱們事先分紅,百分之三十,能分個一千萬。哎,這還是長期買賣!”


    “等口碑徹底打出去,形成消費習慣,利潤還得漲,你現在算沒勁。”


    “就是啊!所以我納悶呢……”


    “納悶個屁,大環境問題,不是咱們能想的。”


    “你特麽是個事就說大環境,我還以為你啥都知道……”


    李程儒哼唧哼唧的,忽聽樓下一片吵嚷,秘書跑進來,“李總,許總!有個記者要拍攝,要不要下去看看?”


    “記者?”


    他一起身,被許非按住,“你醒酒吧,我去瞅瞅。”


    下樓一瞧,一個人扛著攝像機正跟服務員掰扯,上前問:“你好,有事兒麽?”


    “我想拍點素材,麻煩您行個方便。”


    “什麽素材,做什麽用?”


    “就是隨便拍點東西……”


    “哦,那不太方便,你要是拍個對我們不利的片子,哭都沒地方哭去。”


    “不會不會,我就是拍一拍商品。同誌請您配合一下,我們……”


    “行了,你直說哪個單位的,要幹什麽?”


    對方一噎,悻悻道:“呃,我是教委的,想拍個超前消費的小紀錄片。”


    “超前消費?”


    “就是,就是……”


    對方也整不明白,“現在社會上有盲目消費,追求名牌的現象,我們拍個片子抵製一下。”


    許非一咧嘴,這哥們新手吧?


    你到我們店裏拍抵製消費的片子,你覺得我們能同意麽?


    “哥們,我們這裏雖貴,但不是最貴的。你拍就得找最貴的店,我再建議你一點,偷偷摸摸的別打招呼,拍兩個鏡頭就走。


    你這麽大張旗鼓的,容易挨揍。”


    許老師把對方送出去,站在台階上看看西單大街,隻覺一片火熱。


    其實說的沒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今年市場好,生意比頭兩年好做。這個生意,不是指買個饅頭、吃碗麵,而是較高端的消費。


    就像商場賣的外國貨,甭管名不名牌,貼個法國服裝就敢賣一千,貼個意大利巧克力就敢賣幾十一盒。


    還有什麽外國爆米花,外國冰激淩,外國內衣,外國玩具……已迅速成為追捧的對象。


    仿佛經過前兩年的壓抑,亞運的催發,政策的穩定調整,把很多人的消費欲勾出來了。


    原因複雜,大有國家調控影響,小有個人心理作祟。


    比如一部分人,以前窮怕了,有點錢開始花天酒地。還有的互相攀比,人家穿一百塊一雙的皮鞋,你穿個五十塊的,你就沒麵子。


    包括農村也是,部分農民富裕了,開始蓋房子修墳,辦場婚禮都得幾千上萬……


    對至今仍然是個窮國的國家而言,這是一種新穎神奇的社會現象:消費主義。


    (還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1983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覺會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覺會變白並收藏從1983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