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第一位職業打假人,95年3月份出道,首次出手是在隆福大廈。


    現在大都匯最火,幫隆福擋了。


    在媒體炒作下,汪海很快火了,社會大討論。


    部分機構、官員、群眾公開支持,稱之為打假鬥士。因為時下的假貨太多了,老百姓深惡痛絕。


    還有部分人,主力是商家,斥為“鑽法律漏洞”“刁民”,甚至威脅恐嚇。


    媒體推波助瀾,拿錢讓他打假,然後跟拍報道。


    汪海成了全國紅人,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授予其“中國打假第一人”,並獎勵5000元。


    第二年更開了打假公司,有償勞動。《實話實說》第一期就請的他,可以去看看。


    辯證看:他自己承認是為了索賠,打法律擦邊球。同時也確實打掉了很多造假售假,增強了消費者保護意識。


    隻能說,此乃社會之怪現狀。


    …………


    區工商局接了投訴,立刻聯係大都匯。


    這種體量的企業跟部門關係非常好,快要有名字的程總莫名其妙,問:“他說先買兩副,又買了十副?”


    “對。”


    “全部賠償?”


    “對。”


    “……”


    程總皺著眉,問:“我知道一賠二的規定,但知假買假算怎麽回事?”


    “我臨來還特意查了文件,沒寫。”工商人員也苦惱。


    嘖!最怕這種灰色地帶。


    他本想自行處理,謹慎起見還是給張儷打了個電話。


    “我的意思是,先買的兩個,我們按規定賠償。後買的十個,既然法律無界定,我們隻退不賠。”


    那邊沉吟片刻,道:“你去匯賓一趟,我們到那邊匯合。”


    “好!”


    程總立刻出發,坐著桑塔納來到匯賓大廈,上七樓。


    他曉得老板的朋友圈,第一次來很好奇,鬼鬼祟祟的想瞄一眼林黛玉。等了一會,張儷也到了。


    白色牛仔褲,高跟皮鞋,30歲的溫柔大姐姐,一亮相就受到了全體同仁的熱情招待。


    “哎呀,稀客稀客!”


    “快快,請上座!上好茶!”


    “張總您太好看了,聞名不如見麵,見麵就繞梁三日!”


    嘴叭叭的,跟自己老板一樣一樣。


    倆人進辦公室,小旭正在拿捏,起身握手:“遠道而來,久仰久仰。”


    張儷翻了個白眼,簡單把事情一說,道:“我想這是個宣傳的好機會,找你商量商量,具體怎麽處理?”


    “那個汪海,兩張購物票都留著呢?”小旭問。


    “對,上麵有日期,工商拍了照片,這就是他知假買假的證據。”程總道。


    “工商能解決麽?”


    “索賠不歸他們管,真要杠到底就得走法院。”


    程總出主意,道:“我們可以起訴他敲詐,跟法官溝通好,直接扔進去得了。”


    “因為十副耳機就把人送監獄?我們名聲還要不要了?”張儷否決。


    “你動動腦子!剛頒布新《消法》,你就來這出,給政府上眼藥呢?”


    小旭轉了兩圈椅子,道:“這樣,你們主動找媒體,把這件事說出去。等熱度起來,再找京台做期節目,現場對話。


    哎,你對假貨怎麽處理的?”


    “我準備全部下架,配合部門追查造假商。”


    “可以,你就這麽說。這是件小事,產生的矛盾點卻是大事,關鍵不在於我們怎麽賠,而是怎麽利用。”小旭道。


    “大都匯要表明態度,對假貨絕不姑息,歡迎消費者監督。同時倡議一下,希望政府盡快完善規定,知假買假到底該怎麽辦?


    部門發聲後,我們照章辦事就可以了。”


    張儷想了想,道:“甚至那個汪海也可以聯係一下,幫我們追查假貨,伊蓮現在的假貨太多了。”


    “嗯,說得好。”


    小旭拍手,衝程總道:“你去外麵找小蔣,他負責危機公關。”


    “危機……公關?”


    程總不懂,也不敢問,悶頭閃人。


    門一關,小旭拍拍大腿,“來!”


    “別鬧,我上去看看。”


    嘁!


    在陳老板的吃醋中,張儷上八樓,又是一波熱烈歡迎。許非是真驚訝,問:“你怎麽來了?”


    她一說,許老板也沒當回事,道:“可以,他掀不起什麽風浪。我正想給你打電話呢……來!”


    他也拍拍大腿。


    張儷扶額無語,腫麽藍盆友鋁盆友都這德行?


    “謝導的《鴉片戰爭》已經談好了,就在象山取景。省裏都很重視,你趁機再貸點款,酒店該搞起來了。


    從二星到五星,目標是成立酒店集團。咱們先蓋個三星,條件中上,房間一定要多。”


    “你確定能有那麽多劇組?”


    “我有內部消息……”


    許非關好門,低聲道:“廣電要發文了,電視劇實行許可證製,分長期許可證、臨時許可證。民營企業可以申請臨時許可證。”


    “電視劇又搶先一步了?”張儷驚訝。


    “後娘養的嘛!得虧政策寬鬆,不然哪有我們飯碗?總之文件一下,民營資本必定大量湧入,年產量激增,象山就該崛起了。”


    張儷點點頭,問:“酒店有方案麽?”


    “我記著寫個草稿,我找找……”


    許非一通亂翻,本就不整潔的辦公桌更是一團糟,連那盒金瓜子都隨意甩著。


    張儷看的難受,道:“你也不收拾收拾。”


    “平時小江收拾,可能最近忙,沒空理。”


    “那你請個秘書呀。”


    “為這點事請秘書?不值,我又不能讓她鑽桌子底下。”


    “你這人!”


    張儷沒好氣。


    “哎哎……”


    許非跟發現新大陸似的,“你看你就懂了,她就不懂!”


    …………


    幾天後。


    一個叫汪海的人忽然火了起來。


    最早源自《中國消費者報》的新聞,講述了索賠事件,題為《刁民?聰明的消費者?》。


    跟著又連發三篇評論,迅速引起熱潮,收到大量的讀者來信和電話。更多許多矛頭指向大都匯:


    “拒不賠償”“店大欺客”“目無消費者”雲雲。


    於是一場公開辯論在京台播出。


    程總義正言辭:“大都匯秉承誠信友愛,顧客至上的原則,對假貨絕不姑息。


    那些耳機我們已經全部下架,並主動補償之前的購買者,同時配合部門追查廠家,一定追責到底!


    大都匯在此承諾,打造無假商場,歡迎顧客監督,一經確認,皆可按《消法》加倍賠償。


    汪海同誌的前兩副耳機,我們已經按規定賠償,至於後十副耳機,有待商榷。


    《消法》規定‘消費者有監督權’。


    那消費者如何行使監督權?知假買假再舉報,算監督還是牟利?可不可以要求加倍賠償?商家可不可以訴之為敲詐?


    商家被廠家欺瞞,不知假而賣假又該如何做?


    這些皆有模糊之處,希望相關部門出台指導意見……”


    播出後,報紙轉載內容,全國大討論。


    汪海比曆史上早紅了幾個月,大都匯更是屢見報端,最低的成本,最刺激的廣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1983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覺會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覺會變白並收藏從1983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