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連環殺人案
破案:我可以拾取記憶碎片 作者:紅塵阡陌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入誠,你來介紹案情。”
林慕點名讓羅入誠來,畢竟他是新人,並沒有對之前的調查方向影響太多。
羅入誠點了點頭,開始介紹:
“總共3名死者,第一名是2012年的4月12號,死者是一名28歲女性,叫熊知茗,是一名地產公司的財務,住在香城小區。
4月12號上午8點半,她剛走出小區大門外的拐角處,突然摔倒在地,旁邊的人群都紛紛避讓,沒有人敢上前查看。
最後是保安報警,然後110和120同時趕到,熊知茗已經死亡。”
“當時的法醫鑒定,死者死於氰化物中毒,而且極有可能是噴霧導致的中毒。
因為在她的胃裏麵沒有找到任何氰化物的痕跡。”
“當時偵察民警的判斷是仇殺,可在熊知茗的人際關係當中排查了2個月,沒有定位到嫌疑人。
6月12號,另外一名死者又出現了。”
林慕連忙打斷他的介紹:“等等,下一個死者直接介紹案情,不要描述當時的偵查過程,歸零,全部歸零。”
“繼續。”
羅入誠應了一聲,繼續說:
“6月12號的死者,馮克晉,男,45歲,旁邊的芙蓉城小區的茶樓老板。
同樣死於氰化鉀,但是這一次是通過茶水喝下去的,死在牌桌上。
現場和他一起打牌的3個朋友現場報警,經過嚴密偵察,3個人基本排除嫌疑。”
羅入誠本來還想繼續說偵查經過,但是最後忍住了,繼續翻頁說下一個案子。
“2個案子的死者都是死於氰化物,並案調查後,最擔心的8月12號還是出事了。
死者叫盧建民,男,58歲,街道環衛工人,負責同一片區的衛生,住在這兩個小區不遠處的城中村。
盧建民死於肌肉注射氰化鉀,死亡時間是淩晨6點半,環衛工人剛出來上班。”
“這3個案子致死方式都是氰化物,死者之間沒有任何往來的記錄,唯一的關聯就是他們屬於一個片區。”
羅入誠沒有繼續說下去,看向林慕。
林慕對這個案子關注很久了,他也沒有找到這個案子的突破口,這一次開分析會就是讓大家暢所欲言。
但是不能被之前的調查方向所影響。
範聰這個積極分子,第一個舉手說:
“這個凶手有個特點,就是他毫不避諱自己殺人的方式,也毫不避諱3個案子都是他做的。
如果真的為了躲避偵察,完全沒有必要把作案時間都間隔2個月,或者說都選在12號這一天。
這個挑釁太明顯了。”
雖然這個論斷之前也有人說過,但是這個分析很合理,也確實是這個案子的特點。
在第2個案子發生之後,8月12號,從淩晨開始,附近安排了20多名便衣警察巡邏。
但是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對方下手的是一個環衛工人,而且使用的是飛針技術。
不知道用什麽方式發射的注射器,直接將氰化鉀注射進入死者體內。
因為劑量問題,很快死者便失去生命特征,現場發現了注射器,但是凶手早就沒了蹤影。
“確實是挑釁,但是我們自己沒有查到3個死者的關聯,是我們的問題,挨打就要立正。”
毛有斌開玩笑道。
會場氣氛也為之鬆快,眾人也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都是從3個人的關係進行分析。
“有一句話叫,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10個人聯係在一起。”
丁然鋒最後總結了一句,雖然很到位,但是等於沒說。
這句話確實可以實踐,但是都很牽強,根本就無法對案情有任何幫助。
林慕隨後便安排眾人繼續看卷宗,有想法都記錄下來,然後再討論。
現在這個情況,如果出去走訪也是徒勞無功,還不如每天一起頭腦風暴。
一周時間過去,眾人精疲力竭,把該想的辦法都想過了,還是沒有結果。
周五的案情討論會上,楚鬆垂頭喪氣地說:“會不會這3個人壓根就沒有任何關聯,他們隻是碰巧遇到一起,把這個凶手給惹到了?”
試過了各種可能,唯一這種可能沒有推導過。
林慕聽到這句話,笑道:
“或許真的有這種可能性!”
“周末的時候,大家都想一下,他們3個死者沒有任何關聯的話,會在什麽情況下聯係在一起,或者說在什麽地方見麵?”
安排完後,收拾下班,周末還是要好好休息的。
回到宿舍,林慕腦子裏一直回蕩著那句“3個死者沒有任何關聯”的話。
楚鬆算是1組的福將了,每次他都會憋出一兩句奇奇怪怪的話,雖然無厘頭,但是都有可能成為破案的關鍵。
這一次難道也不會例外?
如果這3個人真的沒有什麽關聯,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3個人在某個地方相遇,恰好對凶手做了什麽不利的事情。
那麽是一個什麽樣的契機,在什麽地方相遇呢?
熊知茗上下班的時間很固定,走的路線也很固定,每次都是從最近的地鐵口和小區之間,時間是上午8點半和下午6點20,這兩個時間點附近。
盧建民作為環衛工人,活動範圍也在這一個區域,他可能和熊知茗在任何地方相遇。
馮克晉是經營茶樓,上午根本就起不來,都是吃了午飯再出動。
如果他們3個人相遇,下午6點20左右的可能性更大。
之前沒有人往這方麵想,都想著這3個人本身的人際關係有往來。
現在看來並不是。
林慕決定第二天去一趟環衛,確認一下當年他們環衛工人的具體工作線路,以及有沒有當年的老照片,或許會有什麽新發現。
第二天周六早上6點,林慕已經來到了盧建民當時遇害的街道,這裏距離環衛辦公室不遠,順便來看看。
街道位於香城小區和芙蓉城的中間的丁字路口,這裏四通八達,但是早上6點卻沒有什麽人。
查了一下當年8月12號,天氣那麽熱,早上難得的涼快時間,都在家裏睡覺,街道上沒人很正常。
正想著,林慕已經來到環衛辦公室外。
林慕點名讓羅入誠來,畢竟他是新人,並沒有對之前的調查方向影響太多。
羅入誠點了點頭,開始介紹:
“總共3名死者,第一名是2012年的4月12號,死者是一名28歲女性,叫熊知茗,是一名地產公司的財務,住在香城小區。
4月12號上午8點半,她剛走出小區大門外的拐角處,突然摔倒在地,旁邊的人群都紛紛避讓,沒有人敢上前查看。
最後是保安報警,然後110和120同時趕到,熊知茗已經死亡。”
“當時的法醫鑒定,死者死於氰化物中毒,而且極有可能是噴霧導致的中毒。
因為在她的胃裏麵沒有找到任何氰化物的痕跡。”
“當時偵察民警的判斷是仇殺,可在熊知茗的人際關係當中排查了2個月,沒有定位到嫌疑人。
6月12號,另外一名死者又出現了。”
林慕連忙打斷他的介紹:“等等,下一個死者直接介紹案情,不要描述當時的偵查過程,歸零,全部歸零。”
“繼續。”
羅入誠應了一聲,繼續說:
“6月12號的死者,馮克晉,男,45歲,旁邊的芙蓉城小區的茶樓老板。
同樣死於氰化鉀,但是這一次是通過茶水喝下去的,死在牌桌上。
現場和他一起打牌的3個朋友現場報警,經過嚴密偵察,3個人基本排除嫌疑。”
羅入誠本來還想繼續說偵查經過,但是最後忍住了,繼續翻頁說下一個案子。
“2個案子的死者都是死於氰化物,並案調查後,最擔心的8月12號還是出事了。
死者叫盧建民,男,58歲,街道環衛工人,負責同一片區的衛生,住在這兩個小區不遠處的城中村。
盧建民死於肌肉注射氰化鉀,死亡時間是淩晨6點半,環衛工人剛出來上班。”
“這3個案子致死方式都是氰化物,死者之間沒有任何往來的記錄,唯一的關聯就是他們屬於一個片區。”
羅入誠沒有繼續說下去,看向林慕。
林慕對這個案子關注很久了,他也沒有找到這個案子的突破口,這一次開分析會就是讓大家暢所欲言。
但是不能被之前的調查方向所影響。
範聰這個積極分子,第一個舉手說:
“這個凶手有個特點,就是他毫不避諱自己殺人的方式,也毫不避諱3個案子都是他做的。
如果真的為了躲避偵察,完全沒有必要把作案時間都間隔2個月,或者說都選在12號這一天。
這個挑釁太明顯了。”
雖然這個論斷之前也有人說過,但是這個分析很合理,也確實是這個案子的特點。
在第2個案子發生之後,8月12號,從淩晨開始,附近安排了20多名便衣警察巡邏。
但是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對方下手的是一個環衛工人,而且使用的是飛針技術。
不知道用什麽方式發射的注射器,直接將氰化鉀注射進入死者體內。
因為劑量問題,很快死者便失去生命特征,現場發現了注射器,但是凶手早就沒了蹤影。
“確實是挑釁,但是我們自己沒有查到3個死者的關聯,是我們的問題,挨打就要立正。”
毛有斌開玩笑道。
會場氣氛也為之鬆快,眾人也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都是從3個人的關係進行分析。
“有一句話叫,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10個人聯係在一起。”
丁然鋒最後總結了一句,雖然很到位,但是等於沒說。
這句話確實可以實踐,但是都很牽強,根本就無法對案情有任何幫助。
林慕隨後便安排眾人繼續看卷宗,有想法都記錄下來,然後再討論。
現在這個情況,如果出去走訪也是徒勞無功,還不如每天一起頭腦風暴。
一周時間過去,眾人精疲力竭,把該想的辦法都想過了,還是沒有結果。
周五的案情討論會上,楚鬆垂頭喪氣地說:“會不會這3個人壓根就沒有任何關聯,他們隻是碰巧遇到一起,把這個凶手給惹到了?”
試過了各種可能,唯一這種可能沒有推導過。
林慕聽到這句話,笑道:
“或許真的有這種可能性!”
“周末的時候,大家都想一下,他們3個死者沒有任何關聯的話,會在什麽情況下聯係在一起,或者說在什麽地方見麵?”
安排完後,收拾下班,周末還是要好好休息的。
回到宿舍,林慕腦子裏一直回蕩著那句“3個死者沒有任何關聯”的話。
楚鬆算是1組的福將了,每次他都會憋出一兩句奇奇怪怪的話,雖然無厘頭,但是都有可能成為破案的關鍵。
這一次難道也不會例外?
如果這3個人真的沒有什麽關聯,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3個人在某個地方相遇,恰好對凶手做了什麽不利的事情。
那麽是一個什麽樣的契機,在什麽地方相遇呢?
熊知茗上下班的時間很固定,走的路線也很固定,每次都是從最近的地鐵口和小區之間,時間是上午8點半和下午6點20,這兩個時間點附近。
盧建民作為環衛工人,活動範圍也在這一個區域,他可能和熊知茗在任何地方相遇。
馮克晉是經營茶樓,上午根本就起不來,都是吃了午飯再出動。
如果他們3個人相遇,下午6點20左右的可能性更大。
之前沒有人往這方麵想,都想著這3個人本身的人際關係有往來。
現在看來並不是。
林慕決定第二天去一趟環衛,確認一下當年他們環衛工人的具體工作線路,以及有沒有當年的老照片,或許會有什麽新發現。
第二天周六早上6點,林慕已經來到了盧建民當時遇害的街道,這裏距離環衛辦公室不遠,順便來看看。
街道位於香城小區和芙蓉城的中間的丁字路口,這裏四通八達,但是早上6點卻沒有什麽人。
查了一下當年8月12號,天氣那麽熱,早上難得的涼快時間,都在家裏睡覺,街道上沒人很正常。
正想著,林慕已經來到環衛辦公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