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柴萬裏的講述
破案:我可以拾取記憶碎片 作者:紅塵阡陌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柴萬裏此刻心情煩悶,最近的催收電話打到父母那裏就算了,還打到了前妻的父母家。
他和前妻離婚後,女兒判給了前妻,本來他每個月要給前妻1000的撫養費,但是他到現在為止一次都沒有支付。
這些事,前妻那邊也沒有深究,結果現在催收電話打到那邊去了,麵子上完全掛不住。
不過他也沒有辦法,不可能抽出那麽多錢去解決這些問題,隻能一個人來喝悶酒。
一抬頭,服務員給他端過來一杯紅酒,說:“吧台那位先生給你點的。”
柴萬裏看槍吧台方向,是一個年輕人,他端起酒杯向對方示意。
林慕也端起酒杯示意後,朝對方的角落走去。
“一個人喝悶酒?”林慕先開口。
“你也是?”
“我是工作上遇到一點小麻煩,喝點酒消遣消遣。”
“好啊。”柴萬裏點了點頭,他之前還以為林慕有其他想法,現在看來就算單純地想找個人喝酒,笑道:
“我是人生遇到困難了,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
林慕看了這麽久,也沒有在他頭上看到記憶碎片,已經確定他不是那個凶手,給他點一杯酒是真的想和他喝一杯。
據林慕的調查,他和他前妻離婚是法院起訴離婚,起訴書上寫的他並不是過錯方,兩個人是因為經濟原因導致的感情破裂。
柴萬裏為了在蓉城買房,把自己僅有的積蓄拿出來投資餐飲,然後還借了錢。
結果餐飲虧錢不說,他還不認栽,一直投入,才有了後來的負債。
他老婆也是因此和他經常吵架,兩個人才走到離婚的地步。
“人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錢沒了可以再賺,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世道不可能餓死。”
林慕隨口一句,柴萬裏連連點頭,和林慕碰杯。
“說的好,我有一件一直不敢做的事,怕這怕那,我現在都這樣了,不可能再差了,幹就完了。”
柴萬裏一杯幹掉紅酒說道。
柴萬裏其實一直有一個做木雕師的夢想,而且他自己也經常練習,但是沒有機會係統性學習。
聽林慕這麽一說,他已經下定決心前往雲南學習木雕,那邊包吃包住,又學習了技術,又遠離世事紛擾。
可這話聽到林慕的耳朵裏,林慕的第一反應就是他要幹大事了!
本來他不是凶手,這句話說完,出去幹掉一兩個讓他不順心的人,自己就罪過大了。
“兄弟,你三思啊,千萬別想不開啊。”
“啊?”
柴萬裏一頭霧水地看著林慕。
良久後,他才反應過來,把自己要去雲南學習木雕的事情給林慕講了。
林慕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隻要不想不開就好。
不然,蓉城會因為自己多一個犯罪分子,那就是罪過了。
不過現在柴萬裏不是凶手,看來得去看看龐且方和藍生樹。
在去找這兩個人之前,林慕準備從這個柴萬裏身上再問點其他問題。
這個時候,林慕選擇表明身份。
“柴萬裏先生,我是人民警察,今天來是向你了解一下盧建民的情況。”
林慕說完把自己的人民警察證放在桌上。
柴萬裏見到林慕的人民警察證,臉色尷尬:
“民警同誌,你不會是懷疑我和那個連環殺人案有關吧?”
“沒有。”林慕搖頭,然後解釋道:“這個案子已經12年了,現在我們要從最基本的了解每一個受害人,去重新整理信息。
你2012年是在環衛開垃圾清運車,想必對盧建民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也了解一些,方便的話多聊聊。”
柴萬裏喝了林慕的酒,自然也不好意思拒絕,然後娓娓道來。
盧建民在工作當中還算認真,但是他本人對什麽事都有防備之心,不願意和人多說話。
在環衛工人當中,屬於那種不喜歡說話,沒事了就去看別人下棋的那種人。
而且,盧建民的兒子和他關係也不好。
據說,盧建民之前是在一個國有單位外包裏麵做門衛,相對穩定,待遇也好一些。
但是他有天下班的時候,扶了一個摔倒的老奶奶,從此就被訛上了,最後把工作搞掉了,還賠了20多萬。
最後他兒子還幫他出了10多萬,就因為這個他和他兒子吵了一架,關係也不好了。
工作丟了之後,就來當環衛工人。
“有沒有當年訛他那家人的信息?”
“這個真沒有,不過那家人肯定不是害他的人,他已經被榨幹了,那家人害他幹嘛?”
柴萬裏說得很自然,林慕越聽越氣。
這個世道就算這樣,訛人的有道理,就算是現在監控已經普及,查出來是訛人,很多執法者對這些老人沒有做出處罰。
因為執法部門也怕被老人堵門,拉橫幅。
這也是世風日下的原因。
林慕暗自下決心,要推動對訛人的老人進行嚴厲判刑的法律條文的建立。
如果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十年,總有一天要讓這項法案推行。
最起碼,要讓任何人敢於去扶老人,而不怕被訛。
訛人的人事先要想好,能不能承受法律的後果,如果不能最好就別想訛人。
聊到最後,柴萬裏還開玩笑地說:
“之前那邊有個小區的一個老大爺摔倒,這個盧建民當時就在旁邊不敢扶,還被自媒體拍了照片發在網上,去膈應那些訛人的老人。”
“好在最後那個公眾號把文章刪了,才沒事的。”
“環衛工人待遇低,不好招人,要是換了其他單位,早就把他開了。”
林慕聽到這句話,剛開始並沒有往心裏去,不過這個柴萬裏說的東西,之前在調查報告中基本都沒有看到。
畢竟,死者的人際關係簡單,調查也不會調查到那麽詳細。
三個死者當中,開茶館的馮克晉關係網最繁瑣,和他有點仇的人也多,是這個案子中調查最多的。
相比之下,盧建民的調查就少的多。
不過家庭狀況倒是調查的很仔細,關於盧建民的兒子,在他死後也很配合調查工作。
林慕決定去見見當年的另外2個司機,如果還是沒有結果,再找個機會去見見盧建民的兒子。
他和前妻離婚後,女兒判給了前妻,本來他每個月要給前妻1000的撫養費,但是他到現在為止一次都沒有支付。
這些事,前妻那邊也沒有深究,結果現在催收電話打到那邊去了,麵子上完全掛不住。
不過他也沒有辦法,不可能抽出那麽多錢去解決這些問題,隻能一個人來喝悶酒。
一抬頭,服務員給他端過來一杯紅酒,說:“吧台那位先生給你點的。”
柴萬裏看槍吧台方向,是一個年輕人,他端起酒杯向對方示意。
林慕也端起酒杯示意後,朝對方的角落走去。
“一個人喝悶酒?”林慕先開口。
“你也是?”
“我是工作上遇到一點小麻煩,喝點酒消遣消遣。”
“好啊。”柴萬裏點了點頭,他之前還以為林慕有其他想法,現在看來就算單純地想找個人喝酒,笑道:
“我是人生遇到困難了,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
林慕看了這麽久,也沒有在他頭上看到記憶碎片,已經確定他不是那個凶手,給他點一杯酒是真的想和他喝一杯。
據林慕的調查,他和他前妻離婚是法院起訴離婚,起訴書上寫的他並不是過錯方,兩個人是因為經濟原因導致的感情破裂。
柴萬裏為了在蓉城買房,把自己僅有的積蓄拿出來投資餐飲,然後還借了錢。
結果餐飲虧錢不說,他還不認栽,一直投入,才有了後來的負債。
他老婆也是因此和他經常吵架,兩個人才走到離婚的地步。
“人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錢沒了可以再賺,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世道不可能餓死。”
林慕隨口一句,柴萬裏連連點頭,和林慕碰杯。
“說的好,我有一件一直不敢做的事,怕這怕那,我現在都這樣了,不可能再差了,幹就完了。”
柴萬裏一杯幹掉紅酒說道。
柴萬裏其實一直有一個做木雕師的夢想,而且他自己也經常練習,但是沒有機會係統性學習。
聽林慕這麽一說,他已經下定決心前往雲南學習木雕,那邊包吃包住,又學習了技術,又遠離世事紛擾。
可這話聽到林慕的耳朵裏,林慕的第一反應就是他要幹大事了!
本來他不是凶手,這句話說完,出去幹掉一兩個讓他不順心的人,自己就罪過大了。
“兄弟,你三思啊,千萬別想不開啊。”
“啊?”
柴萬裏一頭霧水地看著林慕。
良久後,他才反應過來,把自己要去雲南學習木雕的事情給林慕講了。
林慕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隻要不想不開就好。
不然,蓉城會因為自己多一個犯罪分子,那就是罪過了。
不過現在柴萬裏不是凶手,看來得去看看龐且方和藍生樹。
在去找這兩個人之前,林慕準備從這個柴萬裏身上再問點其他問題。
這個時候,林慕選擇表明身份。
“柴萬裏先生,我是人民警察,今天來是向你了解一下盧建民的情況。”
林慕說完把自己的人民警察證放在桌上。
柴萬裏見到林慕的人民警察證,臉色尷尬:
“民警同誌,你不會是懷疑我和那個連環殺人案有關吧?”
“沒有。”林慕搖頭,然後解釋道:“這個案子已經12年了,現在我們要從最基本的了解每一個受害人,去重新整理信息。
你2012年是在環衛開垃圾清運車,想必對盧建民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也了解一些,方便的話多聊聊。”
柴萬裏喝了林慕的酒,自然也不好意思拒絕,然後娓娓道來。
盧建民在工作當中還算認真,但是他本人對什麽事都有防備之心,不願意和人多說話。
在環衛工人當中,屬於那種不喜歡說話,沒事了就去看別人下棋的那種人。
而且,盧建民的兒子和他關係也不好。
據說,盧建民之前是在一個國有單位外包裏麵做門衛,相對穩定,待遇也好一些。
但是他有天下班的時候,扶了一個摔倒的老奶奶,從此就被訛上了,最後把工作搞掉了,還賠了20多萬。
最後他兒子還幫他出了10多萬,就因為這個他和他兒子吵了一架,關係也不好了。
工作丟了之後,就來當環衛工人。
“有沒有當年訛他那家人的信息?”
“這個真沒有,不過那家人肯定不是害他的人,他已經被榨幹了,那家人害他幹嘛?”
柴萬裏說得很自然,林慕越聽越氣。
這個世道就算這樣,訛人的有道理,就算是現在監控已經普及,查出來是訛人,很多執法者對這些老人沒有做出處罰。
因為執法部門也怕被老人堵門,拉橫幅。
這也是世風日下的原因。
林慕暗自下決心,要推動對訛人的老人進行嚴厲判刑的法律條文的建立。
如果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十年,總有一天要讓這項法案推行。
最起碼,要讓任何人敢於去扶老人,而不怕被訛。
訛人的人事先要想好,能不能承受法律的後果,如果不能最好就別想訛人。
聊到最後,柴萬裏還開玩笑地說:
“之前那邊有個小區的一個老大爺摔倒,這個盧建民當時就在旁邊不敢扶,還被自媒體拍了照片發在網上,去膈應那些訛人的老人。”
“好在最後那個公眾號把文章刪了,才沒事的。”
“環衛工人待遇低,不好招人,要是換了其他單位,早就把他開了。”
林慕聽到這句話,剛開始並沒有往心裏去,不過這個柴萬裏說的東西,之前在調查報告中基本都沒有看到。
畢竟,死者的人際關係簡單,調查也不會調查到那麽詳細。
三個死者當中,開茶館的馮克晉關係網最繁瑣,和他有點仇的人也多,是這個案子中調查最多的。
相比之下,盧建民的調查就少的多。
不過家庭狀況倒是調查的很仔細,關於盧建民的兒子,在他死後也很配合調查工作。
林慕決定去見見當年的另外2個司機,如果還是沒有結果,再找個機會去見見盧建民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