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虎要在宋硯處接受啟蒙,宋硯打算到鎮上去一趟,給他帶些書,順便自己也買一些回來。
臨行前,他去找沈南依。
沈南依枕在院子裏擺弄她的藥材。
“沈姑娘。”宋硯站在籬笆外麵叫她。
沈南依抬起頭,“何事?”
宋硯早已習慣了她那副不冷不熱的性子,“我要去鎮上買些書回來,你有什麽要帶的嗎?”
“買書?”沈南依這才從她那堆藥材裏直起身看向宋硯。
“嗯。我要教阿虎識字了,順便也想買幾本書。你若有什麽需要帶的,我順路給你帶回來。”
“我也去。”沈南依解下圍腰,從井裏汲了一桶水洗了手,又將手在棉布上擦幹淨,進了屋一趟,很快便出來了。
宋硯一直站在籬笆外等她。
姑娘家的東西,他或許還真不好帶,還是她自己去挑得好。
沈南依關院門時,宋硯從背後叫她:“沈姑娘,有件事想麻煩你……”
“何事?”沈南依轉身問。
宋硯遲疑了一下,有些尷尬地開口道:“你……有錢嗎?可否借我一些?”他初來南荒,剛剛安頓下來,蓋房子的錢還是阿虎家幫忙墊付的。而今身無分文。但他畢竟身為男子,又飽讀詩書,和姑娘開口借錢,多少有些難堪。可他也不好再去找阿虎家借了。
他而今才深切體會到,什麽叫做“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沈南依聽他如此說,微微一愣。
隨即又打開院門,進屋去了。
再出來,她伸手遞了個東西給宋硯。
宋硯抬起手去接,待沈南依鬆手,宋硯便看見手心臥著大概五兩的碎銀。
宋硯拱手拜道:“多謝。”
沈南依道:“不謝。你娘給的。”說著,便轉身走了。
“啊?”宋硯一愣,但隨即又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離京時,家中無人來相送,但父親母親和兄長想必也記掛著他。
難怪一路上沈姑娘一直幫他墊付銀錢。
宋硯和沈南依到阿牛家時,阿牛正在哭鬧。
原來是阿牛的爹娘要去鎮上賣些山貨,換些鹽巴回來。阿牛鬧著要跟去。但每次帶他去,他都要鬧著買東西。家裏沒有閑錢,鎮上人多,孩子每次都鬧得倆夫妻臉上臊得慌,漸漸也就不帶他去了。
阿牛哭鬧得他爹心煩,阿牛爹抄起一旁的扁擔要去打他。
宋硯趕忙阻止,“李大哥,消消氣,讓阿牛跟我們一起吧。我和沈姑娘正好也到鎮上去買些東西,阿牛可以跟著我們去看看。”
阿牛爹一聽,這才放下扁擔,“他就是欠收拾!”
阿牛躲到宋硯身後,壯著膽子道:“爹,宋哥哥都說帶我去了。”
宋硯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阿牛到鎮上去,是想買什麽東西嗎?”
“宋哥哥,鎮上可好玩兒了!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阿牛神采飛揚地講著,眼睛亮晶晶的。
阿牛爹揚起手來打他,阿牛猛地往宋硯身後一躲。
“爹,你又打我做甚!”
“成天就光曉得吃,光曉得玩!宋兄弟喊我李大哥,你喊他宋哥哥,你想跟你老子稱兄道弟還是咋地!”
“那我喊啥子嘛!”阿牛囁嚅道。
“喊宋叔不會喊?喊啥子宋哥哥!我‘宋’你一耳刮子!”
阿牛趕緊抱著頭繞著宋硯跑。
“李大哥,別跟孩子一般見識。我們早些起程,也能早些回來。”宋硯幫著打圓場。
阿牛爹這才套上牛車,一行人坐上牛車往鎮上去了。
牛車搖搖晃晃地在鄉間小路上緩緩行進,天已有些寒冷,風呼呼地吹著,沈南依縮了縮脖子,搓了搓手,又搓了搓臉。
宋硯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沈姑娘,冷嗎?”
沈南依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沒吭聲。
“我們相互坐近一些,會暖和一點。”說著,宋硯朝阿牛招招手,“阿牛,到我這裏來。”有阿牛這麽個孩子坐在中間隔著,才不至於覺著別扭。
誰知,阿牛滿腦子裝的都是鎮上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宋哥哥,我不冷。”
阿牛娘若有所悟地一笑,攬過沈南依的肩膀,“貼著我吧,暖和些。”
阿牛娘手觸碰到沈南依肩膀的那一刻,沈南依驀地一僵,手指猛地屈起。那是典型的防備狀態。
雖然隻有短短的片刻,卻恰巧落進了宋硯眼中。
宋硯心下疑惑,沈姑娘怎地戒心如此之重?她似乎不願同別人產生肢體接觸。
宋硯再抬眼看時,她已經放鬆下來了。
他記憶裏那個軟糯嬌俏又膽小羞怯的沈南依,和眼前這個沈南依差別太大了。雖說都一樣是個悶性子,但這個沈南依很明顯隻是不愛與人親近。可畢竟他們十幾年未見,長大後性格也必定與幼時有所不同。
牛車晃晃悠悠將近兩個時辰,才趕到鎮上。
阿牛爹娘去山貨,宋硯要帶著阿牛去找書肆。
“沈姑娘,我們要去書肆,你同我們一起嗎?”宋硯問。
“嗯。”沈南依應道。
“那好。”說著,宋硯牽起阿牛,“跟緊了,可別走丟了。”阿牛畢竟是愛吃愛玩的年紀,宋硯不放心他一個人走。
沈南依不經意間看了一眼宋硯牽著阿牛的手,想起不久前的那個夢,夢裏也有一個人這樣牽著她。夢裏的她似乎比阿牛現在的年紀還要小一些。
僅僅隻是一瞬,她暗淡的眼神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宋硯一路走一路打聽,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間書肆。那書肆被擠在一堆簡陋的鋪子當中,門麵極小,極易被忽略。鋪子內部空間也不大,書也少得可憐,隻有少數常見的孩童啟蒙讀物,以及極少的其他雜書。店裏還順帶賣些粗陋的筆墨紙硯,另兼賣一些雜七雜八的物什。總之,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
宋硯不由想起從前在京師,那些書肆寬敞明亮,幹淨整潔,各類書冊應有盡有。京師是學子們的聖地,尤其每當趕考季來臨,學子雲集,各類講學論道遍布京師的各大客棧茶樓,蔚為壯觀。
突然億及舊事,宋硯有些傷懷,連忙將思緒拉回。
宋硯先給阿虎要了《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啟蒙讀物,自己又挑了幾冊大約勉強能入眼的書。這裏畢竟比不得京師,他有許多想買的書,這裏卻找不到。他想了想,問店家可有空白書冊。
店家在櫃台後看了他一眼,向西北方的角落裏努了努嘴。
宋硯便往那裏去,好不容易才翻出四冊,亦是布滿灰塵。
有了這空白書冊,即便買不到好書,他也能自己默下從前記誦過的。念及此,他的心情頓然好了不少。
宋硯一轉身,看見沈南依也在挑書。他扭頭看了一眼阿牛,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翻看一冊極簡易的圖畫版《山海經》,便走到沈南依身邊,看看她挑了什麽書。
“沈姑娘想買什麽書?”宋硯見她翻著懷裏的書,約莫是放得太久了無人問津,兩本書上都蒙著厚厚的灰塵,內部書頁黃得很是老舊,像是存放了上百年似的,書名已看不清了。沈南依漫不經心地翻看著,她白皙的手指上沾染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隨便看看。”沈南依拍了拍手中塵土飛揚的書,宋硯嗆得咳了兩聲,抬手扇了扇麵前飛舞的灰塵。待灰塵散去,宋硯才看清,她手裏拿的,一冊是《傷寒雜病論》,另一冊則是《黃帝內經》。
“都是醫書?沈姑娘對醫學似乎很有興趣。”宋硯漫不經心道。小時候怎麽一點也沒看出,她膽子那樣小,長大後竟會醉心醫學?
沈南依沒有接話。
宋硯轉身去看阿牛,見他還在興致勃勃地翻著那冊《山海經》,問道:“喜歡嗎?”
阿牛抬頭道:“宋哥哥,這是什麽書?”
宋硯笑道:“是《山海經》,你想要嗎?”
阿牛咬著嘴唇低頭不說話。
宋硯猜到了他的心思,“喜歡就拿著吧。”
阿牛猛地抬頭,眼睛亮晶晶的看著宋硯:“真的嗎?”
宋硯笑著點點頭,又抬手摸了摸他的腦袋,“等回去了,我給你講這上麵的故事。”
“哇!真的嗎?!”阿牛的眼睛瞬間睜得又大又亮,一頭撲進宋硯懷裏,“謝謝宋哥哥,你太好啦!”
“還有別的想要的嗎?”宋硯問。
阿牛搖搖頭,看著手裏的《山海經》笑得合不攏嘴。
臨行前,他去找沈南依。
沈南依枕在院子裏擺弄她的藥材。
“沈姑娘。”宋硯站在籬笆外麵叫她。
沈南依抬起頭,“何事?”
宋硯早已習慣了她那副不冷不熱的性子,“我要去鎮上買些書回來,你有什麽要帶的嗎?”
“買書?”沈南依這才從她那堆藥材裏直起身看向宋硯。
“嗯。我要教阿虎識字了,順便也想買幾本書。你若有什麽需要帶的,我順路給你帶回來。”
“我也去。”沈南依解下圍腰,從井裏汲了一桶水洗了手,又將手在棉布上擦幹淨,進了屋一趟,很快便出來了。
宋硯一直站在籬笆外等她。
姑娘家的東西,他或許還真不好帶,還是她自己去挑得好。
沈南依關院門時,宋硯從背後叫她:“沈姑娘,有件事想麻煩你……”
“何事?”沈南依轉身問。
宋硯遲疑了一下,有些尷尬地開口道:“你……有錢嗎?可否借我一些?”他初來南荒,剛剛安頓下來,蓋房子的錢還是阿虎家幫忙墊付的。而今身無分文。但他畢竟身為男子,又飽讀詩書,和姑娘開口借錢,多少有些難堪。可他也不好再去找阿虎家借了。
他而今才深切體會到,什麽叫做“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沈南依聽他如此說,微微一愣。
隨即又打開院門,進屋去了。
再出來,她伸手遞了個東西給宋硯。
宋硯抬起手去接,待沈南依鬆手,宋硯便看見手心臥著大概五兩的碎銀。
宋硯拱手拜道:“多謝。”
沈南依道:“不謝。你娘給的。”說著,便轉身走了。
“啊?”宋硯一愣,但隨即又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離京時,家中無人來相送,但父親母親和兄長想必也記掛著他。
難怪一路上沈姑娘一直幫他墊付銀錢。
宋硯和沈南依到阿牛家時,阿牛正在哭鬧。
原來是阿牛的爹娘要去鎮上賣些山貨,換些鹽巴回來。阿牛鬧著要跟去。但每次帶他去,他都要鬧著買東西。家裏沒有閑錢,鎮上人多,孩子每次都鬧得倆夫妻臉上臊得慌,漸漸也就不帶他去了。
阿牛哭鬧得他爹心煩,阿牛爹抄起一旁的扁擔要去打他。
宋硯趕忙阻止,“李大哥,消消氣,讓阿牛跟我們一起吧。我和沈姑娘正好也到鎮上去買些東西,阿牛可以跟著我們去看看。”
阿牛爹一聽,這才放下扁擔,“他就是欠收拾!”
阿牛躲到宋硯身後,壯著膽子道:“爹,宋哥哥都說帶我去了。”
宋硯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阿牛到鎮上去,是想買什麽東西嗎?”
“宋哥哥,鎮上可好玩兒了!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阿牛神采飛揚地講著,眼睛亮晶晶的。
阿牛爹揚起手來打他,阿牛猛地往宋硯身後一躲。
“爹,你又打我做甚!”
“成天就光曉得吃,光曉得玩!宋兄弟喊我李大哥,你喊他宋哥哥,你想跟你老子稱兄道弟還是咋地!”
“那我喊啥子嘛!”阿牛囁嚅道。
“喊宋叔不會喊?喊啥子宋哥哥!我‘宋’你一耳刮子!”
阿牛趕緊抱著頭繞著宋硯跑。
“李大哥,別跟孩子一般見識。我們早些起程,也能早些回來。”宋硯幫著打圓場。
阿牛爹這才套上牛車,一行人坐上牛車往鎮上去了。
牛車搖搖晃晃地在鄉間小路上緩緩行進,天已有些寒冷,風呼呼地吹著,沈南依縮了縮脖子,搓了搓手,又搓了搓臉。
宋硯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沈姑娘,冷嗎?”
沈南依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沒吭聲。
“我們相互坐近一些,會暖和一點。”說著,宋硯朝阿牛招招手,“阿牛,到我這裏來。”有阿牛這麽個孩子坐在中間隔著,才不至於覺著別扭。
誰知,阿牛滿腦子裝的都是鎮上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宋哥哥,我不冷。”
阿牛娘若有所悟地一笑,攬過沈南依的肩膀,“貼著我吧,暖和些。”
阿牛娘手觸碰到沈南依肩膀的那一刻,沈南依驀地一僵,手指猛地屈起。那是典型的防備狀態。
雖然隻有短短的片刻,卻恰巧落進了宋硯眼中。
宋硯心下疑惑,沈姑娘怎地戒心如此之重?她似乎不願同別人產生肢體接觸。
宋硯再抬眼看時,她已經放鬆下來了。
他記憶裏那個軟糯嬌俏又膽小羞怯的沈南依,和眼前這個沈南依差別太大了。雖說都一樣是個悶性子,但這個沈南依很明顯隻是不愛與人親近。可畢竟他們十幾年未見,長大後性格也必定與幼時有所不同。
牛車晃晃悠悠將近兩個時辰,才趕到鎮上。
阿牛爹娘去山貨,宋硯要帶著阿牛去找書肆。
“沈姑娘,我們要去書肆,你同我們一起嗎?”宋硯問。
“嗯。”沈南依應道。
“那好。”說著,宋硯牽起阿牛,“跟緊了,可別走丟了。”阿牛畢竟是愛吃愛玩的年紀,宋硯不放心他一個人走。
沈南依不經意間看了一眼宋硯牽著阿牛的手,想起不久前的那個夢,夢裏也有一個人這樣牽著她。夢裏的她似乎比阿牛現在的年紀還要小一些。
僅僅隻是一瞬,她暗淡的眼神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宋硯一路走一路打聽,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間書肆。那書肆被擠在一堆簡陋的鋪子當中,門麵極小,極易被忽略。鋪子內部空間也不大,書也少得可憐,隻有少數常見的孩童啟蒙讀物,以及極少的其他雜書。店裏還順帶賣些粗陋的筆墨紙硯,另兼賣一些雜七雜八的物什。總之,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
宋硯不由想起從前在京師,那些書肆寬敞明亮,幹淨整潔,各類書冊應有盡有。京師是學子們的聖地,尤其每當趕考季來臨,學子雲集,各類講學論道遍布京師的各大客棧茶樓,蔚為壯觀。
突然億及舊事,宋硯有些傷懷,連忙將思緒拉回。
宋硯先給阿虎要了《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啟蒙讀物,自己又挑了幾冊大約勉強能入眼的書。這裏畢竟比不得京師,他有許多想買的書,這裏卻找不到。他想了想,問店家可有空白書冊。
店家在櫃台後看了他一眼,向西北方的角落裏努了努嘴。
宋硯便往那裏去,好不容易才翻出四冊,亦是布滿灰塵。
有了這空白書冊,即便買不到好書,他也能自己默下從前記誦過的。念及此,他的心情頓然好了不少。
宋硯一轉身,看見沈南依也在挑書。他扭頭看了一眼阿牛,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翻看一冊極簡易的圖畫版《山海經》,便走到沈南依身邊,看看她挑了什麽書。
“沈姑娘想買什麽書?”宋硯見她翻著懷裏的書,約莫是放得太久了無人問津,兩本書上都蒙著厚厚的灰塵,內部書頁黃得很是老舊,像是存放了上百年似的,書名已看不清了。沈南依漫不經心地翻看著,她白皙的手指上沾染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隨便看看。”沈南依拍了拍手中塵土飛揚的書,宋硯嗆得咳了兩聲,抬手扇了扇麵前飛舞的灰塵。待灰塵散去,宋硯才看清,她手裏拿的,一冊是《傷寒雜病論》,另一冊則是《黃帝內經》。
“都是醫書?沈姑娘對醫學似乎很有興趣。”宋硯漫不經心道。小時候怎麽一點也沒看出,她膽子那樣小,長大後竟會醉心醫學?
沈南依沒有接話。
宋硯轉身去看阿牛,見他還在興致勃勃地翻著那冊《山海經》,問道:“喜歡嗎?”
阿牛抬頭道:“宋哥哥,這是什麽書?”
宋硯笑道:“是《山海經》,你想要嗎?”
阿牛咬著嘴唇低頭不說話。
宋硯猜到了他的心思,“喜歡就拿著吧。”
阿牛猛地抬頭,眼睛亮晶晶的看著宋硯:“真的嗎?”
宋硯笑著點點頭,又抬手摸了摸他的腦袋,“等回去了,我給你講這上麵的故事。”
“哇!真的嗎?!”阿牛的眼睛瞬間睜得又大又亮,一頭撲進宋硯懷裏,“謝謝宋哥哥,你太好啦!”
“還有別的想要的嗎?”宋硯問。
阿牛搖搖頭,看著手裏的《山海經》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