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說來聽聽。”明德帝道。
“陛下,有一位大人,才學過人,為人剛正不阿,為官幾十年,恪盡職守,功績無數,曾兩次主持恩科,得到過先帝的大加讚賞,還曾是陛下的老師……”韓少傑拜道:“微臣以為,讓這位大人主持恩科,再好不過。”
“什麽!”
“他?”
“此人是哪裏冒出來的?”
“他怎麽敢提那個人!”
“怕是又要一石激起千層浪。”
……
眾人又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愛卿說的,難道是曾經的太子太傅,而今的殿閣大學士,季聞卿季大人?”
“陛下聖明,正是。”韓少傑再拜道。
“你莫不是忘了,季大人的得意門生宋硯,去年才因涉嫌謀反而被流放?”一人站出來道。
韓少傑道:“這位大人此言差矣,宋硯被流放,是宋硯的事,與季大人何幹?季大人門生眾多,若每個人犯點錯就怪罪到季大人頭上,那季大人哪裏擔當得起?況且,陛下也是季大人的學生,大人說這話,豈不是在拐彎抹角地指責陛下?”
“我可沒這麽說!你別血口噴人!”那人臉色一白,忙退了回去。
韓少傑接著道:“陛下,微臣以為,既然對於兩位大人是否擔任主考,各位大人眾說紛紜,意見難以達成一致,不如由季大人來主持。季大人的品性,曾多次受到先帝的稱讚,定然能服眾。”
“這……”
眾人麵麵相覷,又開始竊竊私語。
“陛下,微臣以為王大人所言極是。”有人站出來支持道。
“陛下,微臣也推舉季大人。”
“陛下,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時間,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呼聲一邊倒地傾向了季聞卿。先前還在爭吵不休的雙方陡然亂了陣腳。他們始料未及,不知這是哪裏殺出來的程咬金。
明德帝道:“既然眾位愛卿沒有別的意見,那便暫定為季大人吧。咦?”明德帝看向季聞卿的位置,“季大人今日又沒來上朝?”
“回陛下,季大人身體不適,已告過假了。”一旁的太監回稟道。
明德帝道:“哦,好,那便讓季大人好生修養。”
早朝剛罷,聖旨便已到了季聞卿府中。
季聞卿接過聖旨,立即收拾了些衣物,便跟隨宮人入了宮。按照慣例,從此刻開始,他便要偏居在西北角的幽蘭宮,直至春闈,期間不得再與外人接觸。
散朝後,明德帝才走到禦花園,太後便匆匆趕來,臉色難看得很,張口便道:“燁兒,哀家聽聞,你定了季聞卿為本屆春闈主考?”
“母後,”明德帝行了一禮,“非是孩兒要定季大人,實在是朝中大臣眾口一詞,孩兒實在是沒有辦法……”
太後冷冷道:“這麽大的事,你也不同母後商量商量,就擅自做了決定,果然是孩子長大了……”
明德帝忙拜道:“母後息怒,今日朝堂之上,大臣們一個個都推舉季大人,口水都快要把孩兒淹死了。況且,孩兒一時間也沒有想到什麽理由反駁,隻得暫時答應了,還望母後見諒。”
太後盯著明德帝,麵上微微笑著,語氣發冷,“燁兒,母後並不是想幹涉你的決定,隻是春闈有關國運命脈,須得慎之又慎,萬不可草率決定。”
“孩兒明白。可是,今日早朝已經定了季大人,總不能朝令夕改……”
太後笑道:“看來,是母後老了,不中用了,燁兒的翅膀硬了……”眼中卻全無笑意。
“母後恕罪!”明德帝忙跪下,磕頭道,“早朝時,也有人提出另外兩名人選,隻是爭論不休,到最後也沒爭出個結果。恐怕是兩位大人還沒有能夠完全服眾。加之後來有人推舉季聞卿,又無人反駁,這才暫定了他……”
明德帝咽了一口口水,接著道:“誠如母後所言,春闈乃是大事,關乎國運,孩兒必得慎之又慎,綜合考量各方意見。畢竟孩兒是母後教導出來的,若是任性妄為,一意孤行,他人定要說是母後沒有把孩兒教導好,那母後豈不是受了天大的冤枉?孩兒實在不忍心母後受這樣委屈。萬一有些個強牛蠢蛋,再鬧到母後這裏來,不慎驚擾了母後,那孩兒豈不是罪過?孩兒一片孝心,還望母後明鑒。”
太後神色這才微微緩和了一些,伸手扶起明德帝,“起來吧,母後也不是怪你,隻是此事幹係重大,不該草率決定。”
“孩兒明白,孩兒是怕母後為此而憂心。孩兒隻願母後鳳體安康,與天同壽,永遠陪伴在孩兒身邊。”明德帝咧開嘴笑起來,笑得有幾分傻氣。
“你這孩子,淨說些好聽的話來哄騙哀家。”太後神色終於溫和起來,隨之又正色道:“但是,你舅舅恐怕沒有哀家這麽好糊弄。”
明德帝低下頭,“孩兒明白,舅舅也是擔心孩兒處事太過武斷……”
“你知道就好。燁兒一定要記住,母後和舅舅才是你的親人。無論任何時候,我們也是你的靠山,會一直在你身旁支持你,幫助你。”
明德帝暗暗咬了咬牙,麵上卻依舊笑容燦爛,“母後,孩兒知道的,母後和舅舅最好啦!”
太後不禁失笑,“你這孩子,都二十四歲的人了,怎麽還跟個孩子似的。”太後笑著歎了口氣,“不過,在母後這裏,你永遠是母後的孩子。”
“嘿嘿。”明德帝挽起太後的胳膊,“母後累不累,孩兒送您回宮,再給您揉揉肩。”
“有你這句話,母後就不累了。”太後拍拍明德帝挽在她手臂上的手背。
明德帝偷偷看了她一眼,試探著問:“母後,那舅舅那邊……”
太後道:“母後會同他好好說,但你可要記住,以後切莫再如此草率做決斷了,若是拿不定主意,就多找母後和舅舅商量。”
“謝謝母後,孩兒記住了。孩兒就知道,母後最疼我了!”明德帝把腦袋放在太後胳膊上蹭了蹭。
太後伸出食指,戳著腦門兒把他頂開,笑著嗔怪道:“老大不小的人了,穩重些才好,怎麽還跟孩童一般沒心沒肺。”
明德帝撒嬌道:“母後方才還說,孩兒永遠是母後的孩兒呢!”
太後無奈地搖了搖頭。
送太後回了宮,明德帝鞍前馬後侍奉左右,好不容易伺候太後睡下,這才出來。
甫一出門,明德帝陡然換了一副麵孔,雙眸變得冷峻犀利。
回到勤政殿,明德帝對宮人道:“去叫宋弈來陪朕下棋。”
宋弈到時,明德帝正在研究一盤殘局。
“參見陛下。”宋硯跪拜道。
“宋卿請起,來,幫朕看看這局該如何破!”
“是。”宋弈起身,走到棋盤旁邊。
看了許久,宋弈道:“陛下,這局看似無解,但實則暗藏轉機。”
“哦?說來聽聽。”
宋硯便指著棋盤道:“陛下請看此處,看似乃困獸之象,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但周圍這些散子,看似散亂,但隻需稍加利用,比如這樣,”宋弈落下一子,“如此一來,或可形成破圍之勢。”
明德帝一拍大腿,“妙啊!宋卿果真是個妙人!”明德帝對宮人道:“你們先下去吧,朕再和宋大人研究研究這盤棋。”
宮人應聲出去,並帶上了門。
明德帝將手中的子放入棋盒裏,“韓少傑這一次兵行險著,雖然凶險,時機卻把握得恰到好處。”
“韓大人這次挺身而出,往後的日子,恐怕不會安寧了……”宋弈歎道。
“成大事者,犧牲在所難免。”明德帝沉默片刻,道:“你最近找個由頭,參他一本,朕順水推舟,貶他到外地去,暫避一陣吧。切不可讓其他人先動手。”
宋弈握著棋子的手緊了緊,“是。”
“往後的路,恐怕會更加艱難。”明德帝望著眼前的棋盤,目光幽深,“朕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眼看到天下海晏河清。”
“會有那一日的,陛下,總會有無盡的人願意為了天下黎民赴湯蹈火,為了家國慷慨赴義。”宋弈抬頭望著明德帝。
明德帝看向宋弈道:“是啊,總會有的。比如宋卿,明知前路凶險,卻還是願意陪朕去闖。”
“陛下言重了。”宋弈忙拜道。
“陛下,有一位大人,才學過人,為人剛正不阿,為官幾十年,恪盡職守,功績無數,曾兩次主持恩科,得到過先帝的大加讚賞,還曾是陛下的老師……”韓少傑拜道:“微臣以為,讓這位大人主持恩科,再好不過。”
“什麽!”
“他?”
“此人是哪裏冒出來的?”
“他怎麽敢提那個人!”
“怕是又要一石激起千層浪。”
……
眾人又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愛卿說的,難道是曾經的太子太傅,而今的殿閣大學士,季聞卿季大人?”
“陛下聖明,正是。”韓少傑再拜道。
“你莫不是忘了,季大人的得意門生宋硯,去年才因涉嫌謀反而被流放?”一人站出來道。
韓少傑道:“這位大人此言差矣,宋硯被流放,是宋硯的事,與季大人何幹?季大人門生眾多,若每個人犯點錯就怪罪到季大人頭上,那季大人哪裏擔當得起?況且,陛下也是季大人的學生,大人說這話,豈不是在拐彎抹角地指責陛下?”
“我可沒這麽說!你別血口噴人!”那人臉色一白,忙退了回去。
韓少傑接著道:“陛下,微臣以為,既然對於兩位大人是否擔任主考,各位大人眾說紛紜,意見難以達成一致,不如由季大人來主持。季大人的品性,曾多次受到先帝的稱讚,定然能服眾。”
“這……”
眾人麵麵相覷,又開始竊竊私語。
“陛下,微臣以為王大人所言極是。”有人站出來支持道。
“陛下,微臣也推舉季大人。”
“陛下,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時間,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呼聲一邊倒地傾向了季聞卿。先前還在爭吵不休的雙方陡然亂了陣腳。他們始料未及,不知這是哪裏殺出來的程咬金。
明德帝道:“既然眾位愛卿沒有別的意見,那便暫定為季大人吧。咦?”明德帝看向季聞卿的位置,“季大人今日又沒來上朝?”
“回陛下,季大人身體不適,已告過假了。”一旁的太監回稟道。
明德帝道:“哦,好,那便讓季大人好生修養。”
早朝剛罷,聖旨便已到了季聞卿府中。
季聞卿接過聖旨,立即收拾了些衣物,便跟隨宮人入了宮。按照慣例,從此刻開始,他便要偏居在西北角的幽蘭宮,直至春闈,期間不得再與外人接觸。
散朝後,明德帝才走到禦花園,太後便匆匆趕來,臉色難看得很,張口便道:“燁兒,哀家聽聞,你定了季聞卿為本屆春闈主考?”
“母後,”明德帝行了一禮,“非是孩兒要定季大人,實在是朝中大臣眾口一詞,孩兒實在是沒有辦法……”
太後冷冷道:“這麽大的事,你也不同母後商量商量,就擅自做了決定,果然是孩子長大了……”
明德帝忙拜道:“母後息怒,今日朝堂之上,大臣們一個個都推舉季大人,口水都快要把孩兒淹死了。況且,孩兒一時間也沒有想到什麽理由反駁,隻得暫時答應了,還望母後見諒。”
太後盯著明德帝,麵上微微笑著,語氣發冷,“燁兒,母後並不是想幹涉你的決定,隻是春闈有關國運命脈,須得慎之又慎,萬不可草率決定。”
“孩兒明白。可是,今日早朝已經定了季大人,總不能朝令夕改……”
太後笑道:“看來,是母後老了,不中用了,燁兒的翅膀硬了……”眼中卻全無笑意。
“母後恕罪!”明德帝忙跪下,磕頭道,“早朝時,也有人提出另外兩名人選,隻是爭論不休,到最後也沒爭出個結果。恐怕是兩位大人還沒有能夠完全服眾。加之後來有人推舉季聞卿,又無人反駁,這才暫定了他……”
明德帝咽了一口口水,接著道:“誠如母後所言,春闈乃是大事,關乎國運,孩兒必得慎之又慎,綜合考量各方意見。畢竟孩兒是母後教導出來的,若是任性妄為,一意孤行,他人定要說是母後沒有把孩兒教導好,那母後豈不是受了天大的冤枉?孩兒實在不忍心母後受這樣委屈。萬一有些個強牛蠢蛋,再鬧到母後這裏來,不慎驚擾了母後,那孩兒豈不是罪過?孩兒一片孝心,還望母後明鑒。”
太後神色這才微微緩和了一些,伸手扶起明德帝,“起來吧,母後也不是怪你,隻是此事幹係重大,不該草率決定。”
“孩兒明白,孩兒是怕母後為此而憂心。孩兒隻願母後鳳體安康,與天同壽,永遠陪伴在孩兒身邊。”明德帝咧開嘴笑起來,笑得有幾分傻氣。
“你這孩子,淨說些好聽的話來哄騙哀家。”太後神色終於溫和起來,隨之又正色道:“但是,你舅舅恐怕沒有哀家這麽好糊弄。”
明德帝低下頭,“孩兒明白,舅舅也是擔心孩兒處事太過武斷……”
“你知道就好。燁兒一定要記住,母後和舅舅才是你的親人。無論任何時候,我們也是你的靠山,會一直在你身旁支持你,幫助你。”
明德帝暗暗咬了咬牙,麵上卻依舊笑容燦爛,“母後,孩兒知道的,母後和舅舅最好啦!”
太後不禁失笑,“你這孩子,都二十四歲的人了,怎麽還跟個孩子似的。”太後笑著歎了口氣,“不過,在母後這裏,你永遠是母後的孩子。”
“嘿嘿。”明德帝挽起太後的胳膊,“母後累不累,孩兒送您回宮,再給您揉揉肩。”
“有你這句話,母後就不累了。”太後拍拍明德帝挽在她手臂上的手背。
明德帝偷偷看了她一眼,試探著問:“母後,那舅舅那邊……”
太後道:“母後會同他好好說,但你可要記住,以後切莫再如此草率做決斷了,若是拿不定主意,就多找母後和舅舅商量。”
“謝謝母後,孩兒記住了。孩兒就知道,母後最疼我了!”明德帝把腦袋放在太後胳膊上蹭了蹭。
太後伸出食指,戳著腦門兒把他頂開,笑著嗔怪道:“老大不小的人了,穩重些才好,怎麽還跟孩童一般沒心沒肺。”
明德帝撒嬌道:“母後方才還說,孩兒永遠是母後的孩兒呢!”
太後無奈地搖了搖頭。
送太後回了宮,明德帝鞍前馬後侍奉左右,好不容易伺候太後睡下,這才出來。
甫一出門,明德帝陡然換了一副麵孔,雙眸變得冷峻犀利。
回到勤政殿,明德帝對宮人道:“去叫宋弈來陪朕下棋。”
宋弈到時,明德帝正在研究一盤殘局。
“參見陛下。”宋硯跪拜道。
“宋卿請起,來,幫朕看看這局該如何破!”
“是。”宋弈起身,走到棋盤旁邊。
看了許久,宋弈道:“陛下,這局看似無解,但實則暗藏轉機。”
“哦?說來聽聽。”
宋硯便指著棋盤道:“陛下請看此處,看似乃困獸之象,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但周圍這些散子,看似散亂,但隻需稍加利用,比如這樣,”宋弈落下一子,“如此一來,或可形成破圍之勢。”
明德帝一拍大腿,“妙啊!宋卿果真是個妙人!”明德帝對宮人道:“你們先下去吧,朕再和宋大人研究研究這盤棋。”
宮人應聲出去,並帶上了門。
明德帝將手中的子放入棋盒裏,“韓少傑這一次兵行險著,雖然凶險,時機卻把握得恰到好處。”
“韓大人這次挺身而出,往後的日子,恐怕不會安寧了……”宋弈歎道。
“成大事者,犧牲在所難免。”明德帝沉默片刻,道:“你最近找個由頭,參他一本,朕順水推舟,貶他到外地去,暫避一陣吧。切不可讓其他人先動手。”
宋弈握著棋子的手緊了緊,“是。”
“往後的路,恐怕會更加艱難。”明德帝望著眼前的棋盤,目光幽深,“朕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眼看到天下海晏河清。”
“會有那一日的,陛下,總會有無盡的人願意為了天下黎民赴湯蹈火,為了家國慷慨赴義。”宋弈抬頭望著明德帝。
明德帝看向宋弈道:“是啊,總會有的。比如宋卿,明知前路凶險,卻還是願意陪朕去闖。”
“陛下言重了。”宋弈忙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