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手中怎會沒有虎符?
那虎符在哪兒?
若是沒有虎符,調不了兵,北境可怎麽辦?
季聞卿皺皺眉道:“陛下,現在已是子時,太後娘娘那裏不便打擾,隻能等明日早朝了。”
明德帝沉思不語,緊緊攥著拳頭。
武清霜這才明白,原來虎符竟然在太後那裏。
“那先這麽辦吧。武清霜,”明德帝道。
武清霜拜道:“臣女在!”
“明日一早,你在宮門外候著,隨時聽候調遣!”
武清霜忙磕頭:“是!謝陛下!”
季聞卿便又帶著武清霜出了宮門。
回家後,武清霜幾乎一夜未眠,她一邊著急北境局勢,一邊又憂心宋弈的情況。他一介書生,牢獄之苦他能受得住嗎?雖說元宵節的事她的確很傷心也很生氣,但眼下事關生死,她也不計較那麽多了。況且,這次她若是回了北境,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來。還有什麽可計較的呢?原本,也隻是她自己一廂情願罷了,怨不得別人。
第二日一早,武清霜深夜入宮麵聖之事連帶著北境的軍情,在早朝上炸開了鍋。
“現如今,京中有哪些將領可率軍支援北境?”明德帝問。
下麵一片支支吾吾。
朝中誰人不知,鎮北大將軍武正嶽是個出了名的暴脾氣。京中這些將領,絕大多數平日隻負責巡防,並沒有幾個真正上過戰場。眼下北境正遭遇北狄和西戎聯軍的攻打,危在旦夕,就連武正嶽都吃不消,他們這些人就更別提了。
再說了,說是去支援,實際上到了北境不就是去供武正嶽驅使?到時候,若是勝了,戰功大多是別人的,若是敗了,前去支援的將領還得背鍋。更何況,搞不好還會送枉送了性命!這等吃力不討好又危險萬分的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誰願意去幹?
明德帝揉著太陽穴,怒道:“一群窩囊廢,還不如人家一個女子!宣武清霜上殿!”明德帝原本並不十分信任武清霜,他以為京中這麽多武將,多少能有幾個有血性的,沒想到竟一個也沒有!這就是國舅他們養出來的窩囊東西!有點好處就你爭我搶,一有點風險就置身事外!
姚元昭一聽宣了武家那姑娘,頓時警覺起來。這時候,陛下宣她作甚?
不久,武清霜被宮人領著進了殿。
武清霜跪拜:“鎮北大將軍武正嶽之女武清霜叩見陛下!”
“起來吧。”明德帝抬手,“今日你也在場,朕且問你,你可願領兵支援北境?”
“回陛下,臣女願意!”武清霜抱拳道。
“陛下!”吏部尚書站出來道:“對於武大將軍的信件,微臣暫且持懷疑態度。如此緊急的軍情,為何陛下沒有接到奏報,卻以家書的形式麵達天聽?此事疑點頗多,還請陛下查清之後再做決斷。”吏部尚書看著武清霜道,“畢竟向北境增兵,可不是小事。”
武清霜向他拜了一拜道:“這位大人,大將軍信中明確提到,他曾多次向朝廷遞交奏報,均未收到回應。”
“那也隻是一麵之詞,真假尚未可知,還是查清之後再做決斷更好。”吏部尚書道。
“大人,您等得及,可北境的百姓等不及!從北境到京師,一路上一馬平川,倘若北境破了,北狄和西戎聯軍便可直抵京師,兵臨城下,這樣的後果,誰來承擔?”武清霜不卑不亢道。
“你今年才多大?這等家國大事,豈是你一個女子能參與的!還是回家繡花兒去吧。”人群中有人開始發出嘲笑。
武清霜走到那個官員麵前,昂首挺胸:“回這位大人,小女子年方二十一,比年歲,小女子的確比不過大人。但小女子十歲起便跟著父兄為國征戰,六年間曾親手砍下數百名敵軍將領的首級,十六歲回京師時,已是五品裨將。敢問大人,和您這樣隻敢龜縮在京中養尊處優的達官貴人相比,我這樣的小女子,是否更有資格討論軍情?”
“你……你……”那人被反駁得啞口無言,氣得吹胡子瞪眼,“簡直不可理喻!”
明德帝眯了眯眼,道:“刑部章卓何在?”
刑部尚書聽到點名,忙站出來:“回陛下,臣在。”
“朕給你三天時間,查出究竟是誰壓下了北境的軍報。若是查不出,這刑部尚書就換個人來當吧!”明德帝淡淡道。
章卓忙跪地拜道:“臣……領旨……”
“武清霜!”明德帝聲如洪鍾。
“末將在!”武清霜跪地應道。看陛下這意思,應是打算用她了。
“你且先回去,隨時待命,等候刑部核查結果。”
武清霜抱拳道:“末將遵命!”
武清霜起身,退出大殿。
早朝後,明德帝急忙去拜見了太後。
“母後,京中沒有合適的將領,朕建議還是讓那武家姑娘領兵前去。”明德帝一邊給太後捏肩,一邊柔聲道。
“但那武家母女身份特殊,放她回去,恐怕無異於放虎歸山。”太後悠悠道。
“母後,武夫人不還在京師嗎?再者,兒臣聽說武正嶽還有個幼子,才六歲,不如拿那幼子來換武清霜,母後以為如何?”明德帝試探道。
太後斟酌了一下,道:“如此倒也不是不行。但此事尚存疑點,皇兒還是查清楚之後再行決斷,可莫要被人誆騙了去。但你要記住,即便是支援,京師最多隻能抽調出五萬兵馬。總不能把京中的兵馬都調去北境。能守住當然最好,萬一北境出了什麽岔子,我們也必須想好退路。”
明德帝眯了眯眼睛,眼中閃過一抹寒光,嘴上卻笑道:“母後說得是,兒臣記住了。隻是,不知是誰壓下了北境的軍報,如此大事,兒臣覺得必須徹查到底。這次幸好武正嶽用了家書把軍報送了進來,若是母後和朕一直被蒙在鼓裏,恐怕就連北狄和西戎的聯軍打到皇城下了,我們都不會知道!”
“此事,哀家會讓你舅舅全力協助調查。”
“多謝母後。那虎符……”
“若查清了北境確係有難,母後便把虎符交給你。畢竟,北境不能有失,否則京師也將在劫難逃。”
明德帝走到太後身側,坐到地上,將頭放在太後膝蓋上,委屈巴巴道:“母後,孩兒隻想咱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希望母後能一直陪在孩兒身邊。”他說著,又緩緩抬起頭,堅定道:“母後放心,若是有一天母後遇到危險,孩兒一定會拚了命保護你的!”
太後抬手摸了摸明德帝的頭,“哀家知道,你向來孝順。不過,都這麽多年了,你這些後宮的妃嬪們也不見有個一兒半女,還是讓太醫再給你瞧瞧吧。”
明德帝囁嚅道:“母後,太醫都瞧了那麽多次了,不也什麽都沒瞧出來?孩兒知道母後是關心孩兒,隻是子嗣之事,恐怕還是要講究緣分。”
“哀家聽說,你這半年很少去後宮歇息。這孩子是努力得來的,你連後宮都不去,怎麽會有孩子?”
明德帝神情一凜,瞬間心思百轉,麵上卻依舊笑著,“母後,孩兒每天那麽多奏折,都要批到很晚,實在分不出精力。等過些日子不忙了,孩兒會去找她們的。”後宮那些妃嬪,都是太後給他安排的。他現在根基未穩,絕不能有子嗣。否則,他的孩子必將重複和他一樣的命運。而他一旦有了子嗣,隻要他表現出不順從,極有可能隨時被他們拋棄。
太後突然看著明德帝,“你跟母後說實話,你是不是不喜歡後宮那些嬪妃?”
明德帝搖頭:“沒有。”
“那你是不是不喜歡……女子?”太後問,“哀家曾聽人說,你曾經留男子在勤政殿過夜。”
明德帝一驚,慌忙搖頭,“母後,那都是他們瞎傳的,孩兒沒有不喜歡女子。是那段時日那些朝臣天天拿一堆破事來煩孩兒,孩兒感到焦頭爛額,無力應付,又怕母後看到會憂心,不敢打攪,這才留那些天天沒事找事的朝臣陪孩兒下棋,借此故意整他們的。”
“哦~”太後仿佛恍然大悟,“不過,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怎地做出如此幼稚之事?”
“母後……”明德帝撒嬌道:“我們要那些朝臣,不就是讓他們幹事情的嘛,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他們都要拿來煩孩兒,孩兒真的不堪其擾。孩兒寧願待在母後身旁伺候,討母後開心。母後開心,孩兒也就開心。”
“你這孩子,真是一副小孩子心性!”太後敲了一下明德帝的額頭,“你是一國之君,怎能隻想著天天賴在母後這裏,成何體統!”
明德帝抬起頭,睜著一雙清澈的眼睛看著太後:“孩兒不管!孩兒隻想陪著母後,下輩子,孩兒還要投胎到母後肚子裏,再孝順母後。”說著,明德帝又將側臉貼在太後的膝蓋上,眼睫微微垂下,眼中幽邃冰冷。
那虎符在哪兒?
若是沒有虎符,調不了兵,北境可怎麽辦?
季聞卿皺皺眉道:“陛下,現在已是子時,太後娘娘那裏不便打擾,隻能等明日早朝了。”
明德帝沉思不語,緊緊攥著拳頭。
武清霜這才明白,原來虎符竟然在太後那裏。
“那先這麽辦吧。武清霜,”明德帝道。
武清霜拜道:“臣女在!”
“明日一早,你在宮門外候著,隨時聽候調遣!”
武清霜忙磕頭:“是!謝陛下!”
季聞卿便又帶著武清霜出了宮門。
回家後,武清霜幾乎一夜未眠,她一邊著急北境局勢,一邊又憂心宋弈的情況。他一介書生,牢獄之苦他能受得住嗎?雖說元宵節的事她的確很傷心也很生氣,但眼下事關生死,她也不計較那麽多了。況且,這次她若是回了北境,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來。還有什麽可計較的呢?原本,也隻是她自己一廂情願罷了,怨不得別人。
第二日一早,武清霜深夜入宮麵聖之事連帶著北境的軍情,在早朝上炸開了鍋。
“現如今,京中有哪些將領可率軍支援北境?”明德帝問。
下麵一片支支吾吾。
朝中誰人不知,鎮北大將軍武正嶽是個出了名的暴脾氣。京中這些將領,絕大多數平日隻負責巡防,並沒有幾個真正上過戰場。眼下北境正遭遇北狄和西戎聯軍的攻打,危在旦夕,就連武正嶽都吃不消,他們這些人就更別提了。
再說了,說是去支援,實際上到了北境不就是去供武正嶽驅使?到時候,若是勝了,戰功大多是別人的,若是敗了,前去支援的將領還得背鍋。更何況,搞不好還會送枉送了性命!這等吃力不討好又危險萬分的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誰願意去幹?
明德帝揉著太陽穴,怒道:“一群窩囊廢,還不如人家一個女子!宣武清霜上殿!”明德帝原本並不十分信任武清霜,他以為京中這麽多武將,多少能有幾個有血性的,沒想到竟一個也沒有!這就是國舅他們養出來的窩囊東西!有點好處就你爭我搶,一有點風險就置身事外!
姚元昭一聽宣了武家那姑娘,頓時警覺起來。這時候,陛下宣她作甚?
不久,武清霜被宮人領著進了殿。
武清霜跪拜:“鎮北大將軍武正嶽之女武清霜叩見陛下!”
“起來吧。”明德帝抬手,“今日你也在場,朕且問你,你可願領兵支援北境?”
“回陛下,臣女願意!”武清霜抱拳道。
“陛下!”吏部尚書站出來道:“對於武大將軍的信件,微臣暫且持懷疑態度。如此緊急的軍情,為何陛下沒有接到奏報,卻以家書的形式麵達天聽?此事疑點頗多,還請陛下查清之後再做決斷。”吏部尚書看著武清霜道,“畢竟向北境增兵,可不是小事。”
武清霜向他拜了一拜道:“這位大人,大將軍信中明確提到,他曾多次向朝廷遞交奏報,均未收到回應。”
“那也隻是一麵之詞,真假尚未可知,還是查清之後再做決斷更好。”吏部尚書道。
“大人,您等得及,可北境的百姓等不及!從北境到京師,一路上一馬平川,倘若北境破了,北狄和西戎聯軍便可直抵京師,兵臨城下,這樣的後果,誰來承擔?”武清霜不卑不亢道。
“你今年才多大?這等家國大事,豈是你一個女子能參與的!還是回家繡花兒去吧。”人群中有人開始發出嘲笑。
武清霜走到那個官員麵前,昂首挺胸:“回這位大人,小女子年方二十一,比年歲,小女子的確比不過大人。但小女子十歲起便跟著父兄為國征戰,六年間曾親手砍下數百名敵軍將領的首級,十六歲回京師時,已是五品裨將。敢問大人,和您這樣隻敢龜縮在京中養尊處優的達官貴人相比,我這樣的小女子,是否更有資格討論軍情?”
“你……你……”那人被反駁得啞口無言,氣得吹胡子瞪眼,“簡直不可理喻!”
明德帝眯了眯眼,道:“刑部章卓何在?”
刑部尚書聽到點名,忙站出來:“回陛下,臣在。”
“朕給你三天時間,查出究竟是誰壓下了北境的軍報。若是查不出,這刑部尚書就換個人來當吧!”明德帝淡淡道。
章卓忙跪地拜道:“臣……領旨……”
“武清霜!”明德帝聲如洪鍾。
“末將在!”武清霜跪地應道。看陛下這意思,應是打算用她了。
“你且先回去,隨時待命,等候刑部核查結果。”
武清霜抱拳道:“末將遵命!”
武清霜起身,退出大殿。
早朝後,明德帝急忙去拜見了太後。
“母後,京中沒有合適的將領,朕建議還是讓那武家姑娘領兵前去。”明德帝一邊給太後捏肩,一邊柔聲道。
“但那武家母女身份特殊,放她回去,恐怕無異於放虎歸山。”太後悠悠道。
“母後,武夫人不還在京師嗎?再者,兒臣聽說武正嶽還有個幼子,才六歲,不如拿那幼子來換武清霜,母後以為如何?”明德帝試探道。
太後斟酌了一下,道:“如此倒也不是不行。但此事尚存疑點,皇兒還是查清楚之後再行決斷,可莫要被人誆騙了去。但你要記住,即便是支援,京師最多隻能抽調出五萬兵馬。總不能把京中的兵馬都調去北境。能守住當然最好,萬一北境出了什麽岔子,我們也必須想好退路。”
明德帝眯了眯眼睛,眼中閃過一抹寒光,嘴上卻笑道:“母後說得是,兒臣記住了。隻是,不知是誰壓下了北境的軍報,如此大事,兒臣覺得必須徹查到底。這次幸好武正嶽用了家書把軍報送了進來,若是母後和朕一直被蒙在鼓裏,恐怕就連北狄和西戎的聯軍打到皇城下了,我們都不會知道!”
“此事,哀家會讓你舅舅全力協助調查。”
“多謝母後。那虎符……”
“若查清了北境確係有難,母後便把虎符交給你。畢竟,北境不能有失,否則京師也將在劫難逃。”
明德帝走到太後身側,坐到地上,將頭放在太後膝蓋上,委屈巴巴道:“母後,孩兒隻想咱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希望母後能一直陪在孩兒身邊。”他說著,又緩緩抬起頭,堅定道:“母後放心,若是有一天母後遇到危險,孩兒一定會拚了命保護你的!”
太後抬手摸了摸明德帝的頭,“哀家知道,你向來孝順。不過,都這麽多年了,你這些後宮的妃嬪們也不見有個一兒半女,還是讓太醫再給你瞧瞧吧。”
明德帝囁嚅道:“母後,太醫都瞧了那麽多次了,不也什麽都沒瞧出來?孩兒知道母後是關心孩兒,隻是子嗣之事,恐怕還是要講究緣分。”
“哀家聽說,你這半年很少去後宮歇息。這孩子是努力得來的,你連後宮都不去,怎麽會有孩子?”
明德帝神情一凜,瞬間心思百轉,麵上卻依舊笑著,“母後,孩兒每天那麽多奏折,都要批到很晚,實在分不出精力。等過些日子不忙了,孩兒會去找她們的。”後宮那些妃嬪,都是太後給他安排的。他現在根基未穩,絕不能有子嗣。否則,他的孩子必將重複和他一樣的命運。而他一旦有了子嗣,隻要他表現出不順從,極有可能隨時被他們拋棄。
太後突然看著明德帝,“你跟母後說實話,你是不是不喜歡後宮那些嬪妃?”
明德帝搖頭:“沒有。”
“那你是不是不喜歡……女子?”太後問,“哀家曾聽人說,你曾經留男子在勤政殿過夜。”
明德帝一驚,慌忙搖頭,“母後,那都是他們瞎傳的,孩兒沒有不喜歡女子。是那段時日那些朝臣天天拿一堆破事來煩孩兒,孩兒感到焦頭爛額,無力應付,又怕母後看到會憂心,不敢打攪,這才留那些天天沒事找事的朝臣陪孩兒下棋,借此故意整他們的。”
“哦~”太後仿佛恍然大悟,“不過,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怎地做出如此幼稚之事?”
“母後……”明德帝撒嬌道:“我們要那些朝臣,不就是讓他們幹事情的嘛,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他們都要拿來煩孩兒,孩兒真的不堪其擾。孩兒寧願待在母後身旁伺候,討母後開心。母後開心,孩兒也就開心。”
“你這孩子,真是一副小孩子心性!”太後敲了一下明德帝的額頭,“你是一國之君,怎能隻想著天天賴在母後這裏,成何體統!”
明德帝抬起頭,睜著一雙清澈的眼睛看著太後:“孩兒不管!孩兒隻想陪著母後,下輩子,孩兒還要投胎到母後肚子裏,再孝順母後。”說著,明德帝又將側臉貼在太後的膝蓋上,眼睫微微垂下,眼中幽邃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