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之後,楊懷謙和一批其他同榜考生同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直到那時,他才看到去年到他家裏看望和幫助他的那個朝廷官員——新晉翰林院從四品侍讀學士宋弈。
楊懷謙看到宋弈,簡直說不出地激動。
之前幫過他的人,他都一一上門道過謝了,隻有這位宋大人和當初隨他一起的那位姑娘,他一直沒找到人。他正想上去打個招呼,忽見有人走到宋弈跟前,“宋大人,好久不見!”
宋弈笑道:“南舟,恭喜恭喜啊!我早先在榜上看到了你的名字,一直沒見到你的人,也不知你們住在哪裏。今日可叫我碰見了!”
“自上次一別,也有兩年多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沈南舟道。
宋弈道:“等散值了,你隨我一同回家,我父親母親見了你,必定高興。”
“我早就打算去拜見伯父伯母的,可之前一直忙著準備春闈,也就沒來得及去。”沈南舟道。
宋弈道:“以後有得是時間,可以常來。”
沈南舟道:“好,一定!”
楊懷謙聽著二人一番交談,得知他們二人相熟,也就沒好上去打擾,默默地走開了。
他們的談吐氣韻,和他是不同的。他一眼就看得出,他們都是富貴人家的公子。他原本也隻是想表達一下謝意,並沒有高攀的意思。
當日散值後,宋弈便將沈南舟請回了家。
宋父宋母得知沈南舟這次也考上了,也跟著高興。
席間,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說著往事,陡然便聊起了沈南依。
提起沈南依,宋母愧疚不已,“南依是個好孩子,硯兒當時去南荒,她非要跟著去,我們也舍不得她去受苦,但又實在拗不過她……”
沈南舟尷尬地笑道:“伯母不必放在心上,那是她自己的選擇。”
宋淵道:“是我們對不住你們沈家,好好的姑娘,還沒進門,就跟著君實到那種地方去受苦。”
沈南舟實在不想聊這個話題,分明是宋硯他們自己偷梁換柱,可他卻莫名覺得有些心虛,“她能重情義,家父家母也很欣慰。伯父就不必在意了。”
宋淵道:“沈家可真是教出了兩個好孩子,現在南舟也出息了,等過幾年南依和君實從南荒回來,你們幾個就又聚到一起了。”
沈南舟偷偷咽了一口口水,尷尬地笑了笑,“是……是啊,哈哈。”
他自然知曉,那個“沈南依”並不是真正的沈南依,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宋家這幾個人到現在看上去都還不知情,那宋硯他知道嗎?
“南舟,吃菜。”宋弈給他夾了些菜。他發覺,沈南舟今日好像有些心不在焉。
沈南舟驀地回神,“哦,好,多謝。”
“南舟,你現在是一個人在京師嗎?可安頓好了?”宋淵問。
沈南舟道:“這次是我先一個人過來參加春闈的,我父親說,若是考上了,待我安頓下來,他們就一起搬過來。”
宋淵驚喜道:“你爹娘也要一起過來?當真?!”
沈南舟道:“是的。我已經向家裏去了信,再過不久,他們應當就能知道了。”
宋淵一拍大腿:“好!太好了!我原本還想著,我們這兩個老家夥這輩子怕是都很難見幾麵了,沒想到你們也要搬來。那日後我們就可以常來常往了。”宋淵對宋母道:“親家母也要來,你可有伴兒了!”
宋母笑道:“那是!”
飯桌上,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飯後,沈南舟堅持要回去,宋弈要送他,他堅持推辭說不必,宋弈隻好讓白時去送他。
看到熟悉的人,宋弈難免覺得有些親切。
沈南舟這次能考上,還真是多虧了陛下。南舟才入官場,對朝堂的情況一無所知,日後他還是得想辦法多幫襯幫襯他才是。他這樣想著,便開始盤算後麵該怎麽幫他。
幾日後,楊懷謙趁著宋弈散值的空檔,終於找到了機會去道謝。
“宋大人。”楊懷謙拜道。
宋弈對這個人隱約有些印象,但又記不太清,“你是……”
楊懷謙又拱手拜道:“在下楊懷謙,新晉庶吉士,去年宋大人雪中送炭幫過在下,在下還沒來得及向大人道謝,今日特來感謝。”
宋弈這才想起來他是誰,“哦,原來是楊公子,”話一出口,宋弈又發覺不對,忙改口道:“哦不,現在應該改口叫楊大人了。”
楊懷謙笑道:“宋大人見笑了,在下這次能考上,還多虧了大人去年幫忙,不勝感激。”說著,楊懷謙還要再拜,宋弈忙一把拉住他,“楊大人不必如此客氣,不如,在下請楊大人去吃杯茶,慢慢聊?”
楊懷謙一愣,笑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楊大人請。”
“宋大人請。”
二人便一路往聞香樓去。
宋弈叫了一壺茶,又點了四個菜。
楊懷謙見他點菜,突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原本聽他說來喝茶,也就欣然答應了,沒想到他還點了菜。
“讓宋大人破費了。”楊懷謙道。
宋弈笑道:“楊大人客氣了。”
楊懷謙聽著他們兩個人“大人”過來“大人”過去,頗有些不好意思,便道:“宋大人若是不嫌棄,還是叫我‘子厚’吧。”
宋弈笑道:“好,子厚,那你也別叫我‘宋大人’了,叫我子碁吧。”
楊懷謙笑道:“好,子碁。”
他發現,宋弈身上一點沒有貴公子的架子,反而謙遜溫和,待人誠懇。
菜上了桌,楊懷謙端起茶杯,“子碁,上次的事,實在是多謝了,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宋弈也端起茶杯:“舉手之勞,不必客氣。我聽麵館的大叔大娘說,子厚你頗有才學,你能考上,本就是在情理之中。我也沒幫到什麽忙。”
楊懷謙聽他這樣說,當即放下茶杯,“子厚,你錯了。”
宋弈一愣,“錯了?”
楊懷謙拿起公筷,給他夾菜,“其實我之前考了兩次,卻都名落孫山,心中頗感苦悶。但去年你到寒舍,告訴我莫要辜負陛下的期望,我就突然又有了幹勁兒,雖然我心裏清楚,陛下不可能認得我,但我就是覺得,隻要再拚一把勁兒,或許就真的達成所願了呢?你走時,又給了我娘那些錢,我這才能一心一意讀書,一鼓作氣挺到春闈。你的大恩,我楊懷謙終生銘記在心!”楊懷謙說著,眼眶有些微微發紅。
宋弈原本也隻是無心插柳,沒想到他會這樣記在心裏,突然生了感觸,“子厚,陛下確實看重寒門士子,也願意給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隻是如今的朝堂環境,對寒門士子而言,並不容易。”
楊懷謙聽出了他話裏的弦外之音,道:“子碁,若是有什麽用得著在下的地方,你盡管開口。”
宋弈笑道:“子厚果然是個爽快人!不過,暫時先不急,等你熟悉了環境,我再慢慢和你分說。”
楊懷謙笑道:“好。”
直到那時,他才看到去年到他家裏看望和幫助他的那個朝廷官員——新晉翰林院從四品侍讀學士宋弈。
楊懷謙看到宋弈,簡直說不出地激動。
之前幫過他的人,他都一一上門道過謝了,隻有這位宋大人和當初隨他一起的那位姑娘,他一直沒找到人。他正想上去打個招呼,忽見有人走到宋弈跟前,“宋大人,好久不見!”
宋弈笑道:“南舟,恭喜恭喜啊!我早先在榜上看到了你的名字,一直沒見到你的人,也不知你們住在哪裏。今日可叫我碰見了!”
“自上次一別,也有兩年多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沈南舟道。
宋弈道:“等散值了,你隨我一同回家,我父親母親見了你,必定高興。”
“我早就打算去拜見伯父伯母的,可之前一直忙著準備春闈,也就沒來得及去。”沈南舟道。
宋弈道:“以後有得是時間,可以常來。”
沈南舟道:“好,一定!”
楊懷謙聽著二人一番交談,得知他們二人相熟,也就沒好上去打擾,默默地走開了。
他們的談吐氣韻,和他是不同的。他一眼就看得出,他們都是富貴人家的公子。他原本也隻是想表達一下謝意,並沒有高攀的意思。
當日散值後,宋弈便將沈南舟請回了家。
宋父宋母得知沈南舟這次也考上了,也跟著高興。
席間,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說著往事,陡然便聊起了沈南依。
提起沈南依,宋母愧疚不已,“南依是個好孩子,硯兒當時去南荒,她非要跟著去,我們也舍不得她去受苦,但又實在拗不過她……”
沈南舟尷尬地笑道:“伯母不必放在心上,那是她自己的選擇。”
宋淵道:“是我們對不住你們沈家,好好的姑娘,還沒進門,就跟著君實到那種地方去受苦。”
沈南舟實在不想聊這個話題,分明是宋硯他們自己偷梁換柱,可他卻莫名覺得有些心虛,“她能重情義,家父家母也很欣慰。伯父就不必在意了。”
宋淵道:“沈家可真是教出了兩個好孩子,現在南舟也出息了,等過幾年南依和君實從南荒回來,你們幾個就又聚到一起了。”
沈南舟偷偷咽了一口口水,尷尬地笑了笑,“是……是啊,哈哈。”
他自然知曉,那個“沈南依”並不是真正的沈南依,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宋家這幾個人到現在看上去都還不知情,那宋硯他知道嗎?
“南舟,吃菜。”宋弈給他夾了些菜。他發覺,沈南舟今日好像有些心不在焉。
沈南舟驀地回神,“哦,好,多謝。”
“南舟,你現在是一個人在京師嗎?可安頓好了?”宋淵問。
沈南舟道:“這次是我先一個人過來參加春闈的,我父親說,若是考上了,待我安頓下來,他們就一起搬過來。”
宋淵驚喜道:“你爹娘也要一起過來?當真?!”
沈南舟道:“是的。我已經向家裏去了信,再過不久,他們應當就能知道了。”
宋淵一拍大腿:“好!太好了!我原本還想著,我們這兩個老家夥這輩子怕是都很難見幾麵了,沒想到你們也要搬來。那日後我們就可以常來常往了。”宋淵對宋母道:“親家母也要來,你可有伴兒了!”
宋母笑道:“那是!”
飯桌上,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飯後,沈南舟堅持要回去,宋弈要送他,他堅持推辭說不必,宋弈隻好讓白時去送他。
看到熟悉的人,宋弈難免覺得有些親切。
沈南舟這次能考上,還真是多虧了陛下。南舟才入官場,對朝堂的情況一無所知,日後他還是得想辦法多幫襯幫襯他才是。他這樣想著,便開始盤算後麵該怎麽幫他。
幾日後,楊懷謙趁著宋弈散值的空檔,終於找到了機會去道謝。
“宋大人。”楊懷謙拜道。
宋弈對這個人隱約有些印象,但又記不太清,“你是……”
楊懷謙又拱手拜道:“在下楊懷謙,新晉庶吉士,去年宋大人雪中送炭幫過在下,在下還沒來得及向大人道謝,今日特來感謝。”
宋弈這才想起來他是誰,“哦,原來是楊公子,”話一出口,宋弈又發覺不對,忙改口道:“哦不,現在應該改口叫楊大人了。”
楊懷謙笑道:“宋大人見笑了,在下這次能考上,還多虧了大人去年幫忙,不勝感激。”說著,楊懷謙還要再拜,宋弈忙一把拉住他,“楊大人不必如此客氣,不如,在下請楊大人去吃杯茶,慢慢聊?”
楊懷謙一愣,笑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楊大人請。”
“宋大人請。”
二人便一路往聞香樓去。
宋弈叫了一壺茶,又點了四個菜。
楊懷謙見他點菜,突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原本聽他說來喝茶,也就欣然答應了,沒想到他還點了菜。
“讓宋大人破費了。”楊懷謙道。
宋弈笑道:“楊大人客氣了。”
楊懷謙聽著他們兩個人“大人”過來“大人”過去,頗有些不好意思,便道:“宋大人若是不嫌棄,還是叫我‘子厚’吧。”
宋弈笑道:“好,子厚,那你也別叫我‘宋大人’了,叫我子碁吧。”
楊懷謙笑道:“好,子碁。”
他發現,宋弈身上一點沒有貴公子的架子,反而謙遜溫和,待人誠懇。
菜上了桌,楊懷謙端起茶杯,“子碁,上次的事,實在是多謝了,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宋弈也端起茶杯:“舉手之勞,不必客氣。我聽麵館的大叔大娘說,子厚你頗有才學,你能考上,本就是在情理之中。我也沒幫到什麽忙。”
楊懷謙聽他這樣說,當即放下茶杯,“子厚,你錯了。”
宋弈一愣,“錯了?”
楊懷謙拿起公筷,給他夾菜,“其實我之前考了兩次,卻都名落孫山,心中頗感苦悶。但去年你到寒舍,告訴我莫要辜負陛下的期望,我就突然又有了幹勁兒,雖然我心裏清楚,陛下不可能認得我,但我就是覺得,隻要再拚一把勁兒,或許就真的達成所願了呢?你走時,又給了我娘那些錢,我這才能一心一意讀書,一鼓作氣挺到春闈。你的大恩,我楊懷謙終生銘記在心!”楊懷謙說著,眼眶有些微微發紅。
宋弈原本也隻是無心插柳,沒想到他會這樣記在心裏,突然生了感觸,“子厚,陛下確實看重寒門士子,也願意給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隻是如今的朝堂環境,對寒門士子而言,並不容易。”
楊懷謙聽出了他話裏的弦外之音,道:“子碁,若是有什麽用得著在下的地方,你盡管開口。”
宋弈笑道:“子厚果然是個爽快人!不過,暫時先不急,等你熟悉了環境,我再慢慢和你分說。”
楊懷謙笑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