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糧食也陸續運往災區。
接下來,便輪到“搶糧”了。
陛下的詔書,對百姓、周邊府衙和那些豪商來說的確有用,但對那些老奸巨猾的貪官汙吏而言,卻未必有用。他們背靠大樹,向來慣於和稀泥,要想從他們手裏要到糧食,無異於虎口奪食。
上次宋弈被姚元昭彈劾私練兵馬,而那些所謂的“兵馬”,實際上都是陛下讓他訓練的暗衛。然而,他們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暗衛,他們的真正任務,是搜集朝廷官員貪贓枉法的罪證。原本是為了日後一步一步清除國舅黨和鎮南王黨之用,但現在,不得不將計劃做些調整了。
宋弈整理了他們傳回的情報,專門羅列出其中涉及朝廷官員內部利益糾葛的部分,以及會導致他們內部矛盾分化的部分,又將其他分門別類整理好,想辦法留給了鄒桐和黃光祿他們。
第二日,宋弈便帶著他的籌碼去“搶糧”了。
陳府。
“陳大人,這些年你和姚大人背著國舅爺私自吞沒如此巨額的錢財,你猜猜若是國舅知道了,會怎麽處理你?”宋弈一邊轉著手裏的茶杯,一邊微笑著看向戶部侍郎陳恒。而陳恒的麵前,正放著一本賬冊。
陳恒抓起那賬冊正欲撕碎,“陳大人盡管撕,這種賬冊,我這裏多得是。”
陳恒氣急敗壞,“好你個宋弈,沒想到,你竟然如此深藏不露。你是誰的人?鎮南王?”
宋弈帶著能融化春日薄雪般的溫和笑容,開口道:“陳大人別猜了,我誰的人也不是。我隻是想籌集到賑災的糧食,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已。至於以後你們做什麽,與我無關,我也沒興趣。”
陳恒咬牙道:“那你能保證,賬冊不會落入國舅手中嗎?”
宋弈笑道:“當然。我隻是想要點糧食,糧食拿到了,有關陳大人的賬冊,自然會全部銷毀。”宋弈微微頓了一下,看著手裏的茶杯,幽幽道:“陳大人也別想著殺人滅口伺機報複什麽的,你若是動了我,你全家老小,一個也活不了。所以,我勸陳大人還是識趣一些得好。咱們今日合作愉快,日後互不相擾。”
陳恒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聽宋弈方才那語氣,恐怕宋弈背後是有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撐腰。那位大人物既然能為了他一個人對陳家全家人動手,那說明宋弈在那個人身邊的地位一定不低。
陳恒望了一眼站在門外的那些訓練有素的高手,最終還是隻能妥協。
“好,我答應你,你要多少?”陳恒咬牙問。
宋弈笑道:“不多,五萬兩。”
“你說什麽!”陳恒嚇得當即跳起來,“你幹脆殺了我得了!我哪裏有那麽多錢!”
“是要你全家人的性命,還是要這五萬兩白銀,陳大人自己掂量,我給你一炷香的時間。”宋弈使了個眼色,白時立即掏出一炷香,點燃了插在一旁的花盆裏。
陳恒牙咬得咯吱咯吱作響,指甲嵌進了肉裏,他低頭沉默許久,一直不吭聲。
宋弈坐在茶桌邊,悠然地品著茶,表麵上雲淡風輕,可他的後背全是冷汗。
一炷香很快就要燒完了,陳恒看了看那快要燃盡的香,又看了看門外,終究還是泄了氣。他當這個官,不就是為了一家人嗎?在性命麵前,錢財終究不過身外之物,不值一提。
“好,我答應你。但你如何保證,你一定能說到做到?”陳恒緊緊握著拳頭。
“陳大人若是不信,我也沒有辦法。但你今日若是不給錢,我保證,這本賬冊明日一早就會出現在國舅手上。”宋弈將茶杯輕輕放到桌上,起身在屋裏悠然漫起了步,“其實陳大人這些年賺的錢,遠不止於此,日後還會賺得更多,何必為了這點小錢,因小失大呢?陳大人說是不是?”
陳恒埋頭思索了片刻,道:“好。我答應你。但你最好說到做到!”
宋弈笑得溫文爾雅:“合作愉快,陳大人。”
“哼!”陳恒一甩袖子,別過臉去,氣得吹胡子瞪眼。
不一會兒,陳恒便取來一個木匣,“五萬兩銀票,都在這裏了。”
白時立即上前接過,打開查看了一番。
“大人,沒有問題。”白時道。
宋弈點點頭,笑道:“多謝陳大人慷慨解囊。那在下就先告辭了。”
陳恒氣得臉色鐵青,“好走,不送!”他現在簡直恨不能一刀捅死他。他以前都沒發現,這個宋弈竟然隱藏得這麽深。這朝堂裏,究竟還有多少這樣的人?
陳恒看了一眼地上的賬本,忙撿起來,放到燭火上點燃燒掉了。
出了陳府,坐上馬車,宋弈才稍稍緩過一口氣來。
白時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在馬車外對宋弈豎起了一個大拇指:“大人,你剛才演得可真好!那陳大人簡直嚇得屁股尿流!”
宋弈在車內道:“白時,這次多虧了你,你也幹得不錯。回去記得給今晚出來的兄弟們加餐,每個人多給些賞錢。”
“謝大人!”白時揮起馬鞭趕車,“不過,咱們今天晚上幹的這事,可真像那劫富濟貧的江湖俠客,太過癮了!”
宋弈歎了口氣,“過癮是過癮了,可苦頭還在後麵呢。”他敲了這麽大一筆,這些人又怎麽會輕易善罷甘休?
可事到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接下來的半個多月,宋弈便是這樣頻繁出入各朝廷官員的府邸,一家一家地去敲竹杠,把國舅黨的許多官員都得罪了個遍。
宋弈把湊到的銀錢數目及個官員所出銀兩的賬目呈給明德帝看,明德帝被那巨大的數字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後,他將那賬簿重重地摔到龍案上,“這些人,平日裏一個個人模狗樣的,沒想到竟如此膽大包天!”
宋弈拜道:“陛下息怒。”
明德帝問:“這九十七萬輛,你預計夠不夠?”
宋弈道:“先前已經運送了兩批賑災糧過去了,應是大差不差了。”
明德帝想了想,道,“辛苦你了,隻是你這次暴露出來,恐怕日後不會有安生日子了。”
宋弈拜道:“微臣明白,但賑災之事迫在眉睫,暫時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明德帝歎了口氣,“若百官人人都像你這樣,事事以百姓為先,朕就是死也瞑目了。”
宋弈忙跪拜:“陛下不可妄言。為陛下分憂,是臣子的本分,還請陛下莫要再說這樣的話,微臣擔當不起。”
“你起來吧。”明德帝道,“無論如何,朕不會讓你有事的。”
“謝陛下。”宋弈又拜了一拜,這才起身。
“那你先拿著這些錢去買糧吧,眼下最要緊的是災區。還有,”明德帝道,“梅晏殊向朕提了一件事,朕覺得有必要同你說。”
宋弈心下一驚,麵上卻並未顯露,“陛下請講。”
“他提到,災區本身受了災,若一直往災區運送賑災糧,也隻是治標不治本,還是得盡快盡快讓種子下地。現在天已經開始下雨了,隻要熬過這幾個月,等下一茬糧食長出來,這個坎兒也就過去了。”
“微臣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旱災持續太久,眼下百姓手中恐怕沒有足夠的糧種。”
明德帝頓了一下,道:“那就抄了姚元昭的家,這麽多年,他也撈了不少。能抄出來多少是多少,先買了種子分發下去。若是還不夠,再想辦法。”
宋弈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拜道:“是。”
第二日,雷厲風行的大理寺便將姚元昭的累累罪行查了個底朝天,早朝時一件一件如數家珍般地抖落出來,聽得滿朝文武觸目驚心。
因貪汙受賄數額巨大,明德帝本想砍了姚元昭,但又念及國舅,最後判了他抄家流放。在姚府,共抄出現銀六十餘萬兩,還有數不清的奇珍異寶,書畫文玩,全部充入國庫,緊接著便撥款給宋弈去購買種子。
旱災的事總算告一段落。
半個月後,宋弈因賑功勞巨大,官階連跳兩級,直接升任戶部侍郎。在早朝引起巨大震動,百官議論紛紛。
明德帝煩透了他們一遇到事就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有點好處就你爭我搶的醜陋嘴臉,氣得不行,當即怒問:“災情發生後,朕問過你們,誰願意去賑災,你們一個一個誰也不吭聲。現在好了,別人把事情幹了,問題解決了,得了點功勞,你們現在跳出來反對。朕問你們,你們早幹什麽去了!”
堂上一片鴉雀無聲。
“朕不光要賞宋弈,凡是參與這次賑災的一眾官員,朕都要重賞。朕就是要讓你們看看,隻有那些真正願意為國為民出力的人,才配得到嘉獎!”
下麵又是一片鴉雀無聲。
宋弈站在人群中,鎮定自若。
直到此時,朝堂上的這些人才後知後覺地發現,這個人,不知不覺間竟然已經成長到如此地步。
賑災結束後,鄒桐、黃光祿等四位出去賑災的中立官員,都得到了晉升,而鄒桐原先的職位,被楊懷謙頂上了。
但對宋弈而言,有一件壞得不能再壞的事:原先的戶部侍郎陳恒,頂替了姚元昭,成了他的頂頭上司。
接下來,便輪到“搶糧”了。
陛下的詔書,對百姓、周邊府衙和那些豪商來說的確有用,但對那些老奸巨猾的貪官汙吏而言,卻未必有用。他們背靠大樹,向來慣於和稀泥,要想從他們手裏要到糧食,無異於虎口奪食。
上次宋弈被姚元昭彈劾私練兵馬,而那些所謂的“兵馬”,實際上都是陛下讓他訓練的暗衛。然而,他們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暗衛,他們的真正任務,是搜集朝廷官員貪贓枉法的罪證。原本是為了日後一步一步清除國舅黨和鎮南王黨之用,但現在,不得不將計劃做些調整了。
宋弈整理了他們傳回的情報,專門羅列出其中涉及朝廷官員內部利益糾葛的部分,以及會導致他們內部矛盾分化的部分,又將其他分門別類整理好,想辦法留給了鄒桐和黃光祿他們。
第二日,宋弈便帶著他的籌碼去“搶糧”了。
陳府。
“陳大人,這些年你和姚大人背著國舅爺私自吞沒如此巨額的錢財,你猜猜若是國舅知道了,會怎麽處理你?”宋弈一邊轉著手裏的茶杯,一邊微笑著看向戶部侍郎陳恒。而陳恒的麵前,正放著一本賬冊。
陳恒抓起那賬冊正欲撕碎,“陳大人盡管撕,這種賬冊,我這裏多得是。”
陳恒氣急敗壞,“好你個宋弈,沒想到,你竟然如此深藏不露。你是誰的人?鎮南王?”
宋弈帶著能融化春日薄雪般的溫和笑容,開口道:“陳大人別猜了,我誰的人也不是。我隻是想籌集到賑災的糧食,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已。至於以後你們做什麽,與我無關,我也沒興趣。”
陳恒咬牙道:“那你能保證,賬冊不會落入國舅手中嗎?”
宋弈笑道:“當然。我隻是想要點糧食,糧食拿到了,有關陳大人的賬冊,自然會全部銷毀。”宋弈微微頓了一下,看著手裏的茶杯,幽幽道:“陳大人也別想著殺人滅口伺機報複什麽的,你若是動了我,你全家老小,一個也活不了。所以,我勸陳大人還是識趣一些得好。咱們今日合作愉快,日後互不相擾。”
陳恒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聽宋弈方才那語氣,恐怕宋弈背後是有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撐腰。那位大人物既然能為了他一個人對陳家全家人動手,那說明宋弈在那個人身邊的地位一定不低。
陳恒望了一眼站在門外的那些訓練有素的高手,最終還是隻能妥協。
“好,我答應你,你要多少?”陳恒咬牙問。
宋弈笑道:“不多,五萬兩。”
“你說什麽!”陳恒嚇得當即跳起來,“你幹脆殺了我得了!我哪裏有那麽多錢!”
“是要你全家人的性命,還是要這五萬兩白銀,陳大人自己掂量,我給你一炷香的時間。”宋弈使了個眼色,白時立即掏出一炷香,點燃了插在一旁的花盆裏。
陳恒牙咬得咯吱咯吱作響,指甲嵌進了肉裏,他低頭沉默許久,一直不吭聲。
宋弈坐在茶桌邊,悠然地品著茶,表麵上雲淡風輕,可他的後背全是冷汗。
一炷香很快就要燒完了,陳恒看了看那快要燃盡的香,又看了看門外,終究還是泄了氣。他當這個官,不就是為了一家人嗎?在性命麵前,錢財終究不過身外之物,不值一提。
“好,我答應你。但你如何保證,你一定能說到做到?”陳恒緊緊握著拳頭。
“陳大人若是不信,我也沒有辦法。但你今日若是不給錢,我保證,這本賬冊明日一早就會出現在國舅手上。”宋弈將茶杯輕輕放到桌上,起身在屋裏悠然漫起了步,“其實陳大人這些年賺的錢,遠不止於此,日後還會賺得更多,何必為了這點小錢,因小失大呢?陳大人說是不是?”
陳恒埋頭思索了片刻,道:“好。我答應你。但你最好說到做到!”
宋弈笑得溫文爾雅:“合作愉快,陳大人。”
“哼!”陳恒一甩袖子,別過臉去,氣得吹胡子瞪眼。
不一會兒,陳恒便取來一個木匣,“五萬兩銀票,都在這裏了。”
白時立即上前接過,打開查看了一番。
“大人,沒有問題。”白時道。
宋弈點點頭,笑道:“多謝陳大人慷慨解囊。那在下就先告辭了。”
陳恒氣得臉色鐵青,“好走,不送!”他現在簡直恨不能一刀捅死他。他以前都沒發現,這個宋弈竟然隱藏得這麽深。這朝堂裏,究竟還有多少這樣的人?
陳恒看了一眼地上的賬本,忙撿起來,放到燭火上點燃燒掉了。
出了陳府,坐上馬車,宋弈才稍稍緩過一口氣來。
白時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在馬車外對宋弈豎起了一個大拇指:“大人,你剛才演得可真好!那陳大人簡直嚇得屁股尿流!”
宋弈在車內道:“白時,這次多虧了你,你也幹得不錯。回去記得給今晚出來的兄弟們加餐,每個人多給些賞錢。”
“謝大人!”白時揮起馬鞭趕車,“不過,咱們今天晚上幹的這事,可真像那劫富濟貧的江湖俠客,太過癮了!”
宋弈歎了口氣,“過癮是過癮了,可苦頭還在後麵呢。”他敲了這麽大一筆,這些人又怎麽會輕易善罷甘休?
可事到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接下來的半個多月,宋弈便是這樣頻繁出入各朝廷官員的府邸,一家一家地去敲竹杠,把國舅黨的許多官員都得罪了個遍。
宋弈把湊到的銀錢數目及個官員所出銀兩的賬目呈給明德帝看,明德帝被那巨大的數字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後,他將那賬簿重重地摔到龍案上,“這些人,平日裏一個個人模狗樣的,沒想到竟如此膽大包天!”
宋弈拜道:“陛下息怒。”
明德帝問:“這九十七萬輛,你預計夠不夠?”
宋弈道:“先前已經運送了兩批賑災糧過去了,應是大差不差了。”
明德帝想了想,道,“辛苦你了,隻是你這次暴露出來,恐怕日後不會有安生日子了。”
宋弈拜道:“微臣明白,但賑災之事迫在眉睫,暫時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明德帝歎了口氣,“若百官人人都像你這樣,事事以百姓為先,朕就是死也瞑目了。”
宋弈忙跪拜:“陛下不可妄言。為陛下分憂,是臣子的本分,還請陛下莫要再說這樣的話,微臣擔當不起。”
“你起來吧。”明德帝道,“無論如何,朕不會讓你有事的。”
“謝陛下。”宋弈又拜了一拜,這才起身。
“那你先拿著這些錢去買糧吧,眼下最要緊的是災區。還有,”明德帝道,“梅晏殊向朕提了一件事,朕覺得有必要同你說。”
宋弈心下一驚,麵上卻並未顯露,“陛下請講。”
“他提到,災區本身受了災,若一直往災區運送賑災糧,也隻是治標不治本,還是得盡快盡快讓種子下地。現在天已經開始下雨了,隻要熬過這幾個月,等下一茬糧食長出來,這個坎兒也就過去了。”
“微臣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旱災持續太久,眼下百姓手中恐怕沒有足夠的糧種。”
明德帝頓了一下,道:“那就抄了姚元昭的家,這麽多年,他也撈了不少。能抄出來多少是多少,先買了種子分發下去。若是還不夠,再想辦法。”
宋弈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拜道:“是。”
第二日,雷厲風行的大理寺便將姚元昭的累累罪行查了個底朝天,早朝時一件一件如數家珍般地抖落出來,聽得滿朝文武觸目驚心。
因貪汙受賄數額巨大,明德帝本想砍了姚元昭,但又念及國舅,最後判了他抄家流放。在姚府,共抄出現銀六十餘萬兩,還有數不清的奇珍異寶,書畫文玩,全部充入國庫,緊接著便撥款給宋弈去購買種子。
旱災的事總算告一段落。
半個月後,宋弈因賑功勞巨大,官階連跳兩級,直接升任戶部侍郎。在早朝引起巨大震動,百官議論紛紛。
明德帝煩透了他們一遇到事就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有點好處就你爭我搶的醜陋嘴臉,氣得不行,當即怒問:“災情發生後,朕問過你們,誰願意去賑災,你們一個一個誰也不吭聲。現在好了,別人把事情幹了,問題解決了,得了點功勞,你們現在跳出來反對。朕問你們,你們早幹什麽去了!”
堂上一片鴉雀無聲。
“朕不光要賞宋弈,凡是參與這次賑災的一眾官員,朕都要重賞。朕就是要讓你們看看,隻有那些真正願意為國為民出力的人,才配得到嘉獎!”
下麵又是一片鴉雀無聲。
宋弈站在人群中,鎮定自若。
直到此時,朝堂上的這些人才後知後覺地發現,這個人,不知不覺間竟然已經成長到如此地步。
賑災結束後,鄒桐、黃光祿等四位出去賑災的中立官員,都得到了晉升,而鄒桐原先的職位,被楊懷謙頂上了。
但對宋弈而言,有一件壞得不能再壞的事:原先的戶部侍郎陳恒,頂替了姚元昭,成了他的頂頭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