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上午,臨近午飯,明德帝的詔書便已送到了宋家。
宋父宋母一聽是讓剛從南荒回來的小兒子到災區賑疫,當即便嚇掉了半條魂。
傳召的宮人一走,宋母當即眼淚便落了下來。
“你這才剛回來,身體都尚未修養好,陛下……陛下他怎能讓你去賑災?那可是瘟疫啊!萬一不慎染上了,是可能會要了性命的!陛下他怎麽忍心這樣對你……”
宋淵扶住宋母,手掌放在她背後輕輕拍著,“事已至此,說再多都無用,倒如先想想法子怎麽快些治理疫情。”
宋硯也開解道:“母親,我剛回來,陛下有意用我,是好事。若是沒有此次機會,我若想再入朝,恐怕不易。您放心,這次南依也跟著我去,不會有事的。”
宋母聽了又是一驚:“怎麽南依也要去?她不是還沒回京嗎?”
宋硯道:“南依已經回京了,今日早朝還得到了陛下召見,她領著百名大夫,協助我這次賑疫。南依她醫術高超,有她在,我不會有事。我稍後去戶部查看往年賑疫的卷宗,隻要用法得當,有效控製住疫情,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回來。”
“你說什麽?南依她竟然學了醫,怎麽我們一點也不知道?”宋母驚問。
“母親,這些事以後再說,我們明日一早便要出發,現在時間緊急,我還有一事想拜托您和父親。”宋硯耐心道。
“好,你說。”
宋硯道:“我和南依,原本五年前就該成親,之前出了事,一直拖到了今日。我允諾過她,等回了京,我們就成親。現在雖然回來了,但我們得先去賑災,還得勞煩您和父親幫忙挑個好日子,早做準備,待我們回來就完婚。此事不能再拖了,南依今年已有二十五歲,我本就虧欠她良多,必須讓她早日安心。”
宋淵道:“對對對,此事的確不可再耽擱了。”
宋母道:“好,此事你不必掛心,我和你父親必定為你準備妥當。你此去凶險,可一定要保重好自己……”
“兒子知道,多謝父親母親。”宋硯撲通一聲跪下:“父親母親養育我二十餘年,未曾盡孝,過去五年還讓你們為我牽腸掛肚,擔驚受怕,是兒子對不住你們……”
宋父宋母忙扶他起身。
宋淵道:“你這是做什麽!快快起來!我們都知道,不是你的錯,你哥也都同我們講了,以後會想辦法為你翻案,洗雪冤屈。”
“此次回來,原本打算好好陪陪父親母親的,可眼下事態緊急,還請父親母親多擔待。”宋硯又拜了一拜。
宋母強抑住內心的不舍,道:“此事不怨你,你既已從南荒回來,往後有得是時間團聚,你先去辦正事。我和你父親就在家中,等你回來。”
“好。”宋硯說完,便往戶部去。
第二日一早,宋硯便帶著太醫院派出的十五名醫官一同前往城外與沈南依會合。
元州洪災爆發後,戶部曾委派一位張大人前去賑災,但張大人沒料到會發生瘟疫,而且還因為連日忙於賑災,不幸成為第一批感染者。
宋硯到時,張大人已經起不來床了,上吐下瀉,高燒不止,還伴隨著偶發的抽搐,也就無法和他交接疫情的情況。好在張大人的副手尤晉一直跟著張大人,對情況較為了解。
“張大人發病時,城中還沒多少人染病,我們那時還不知是疫病,隻當風寒治了。可後來感染的人越來越多,沒多久就開始死人了,我們才知道是瘟疫。可那時張大人已經倒下了,我們沒有治理瘟疫的經驗,就隻能等待朝廷支援。”
“現在情況如何?可有統計城中現在有多少人感染疫病?”宋硯問。
尤晉搖搖頭,“還未有確切數字,但應當不低於三成。”
“好,我知道了,這樣,你迅速帶人清查感染人數,將已染病和未染病的人分開,已感染的全部遷往城西集中治療,未染病的暫時都留在家中觀察,每日核查,一旦出現感染症狀,立即帶去城西。”
尤晉道:“好,我這就去辦。”說著,便下去了。
“眼下這情況,恐怕得盡快拿出有效的藥方,及時控製疫情。”為首的郝太醫道。
另一醫官道:“先得燃艾草,灑艾水,祛除汙穢。”
“張大人這情況看起來不妙,得想法子先退熱,止瀉,否則時間久了恐將有性命之憂。”
其他人跟著點頭。
沈南依一直站在人後,沒有吭聲。
宋硯看了她一眼,發現她似乎在思考,就沒有打擾她。
宋硯拱手道:“眾位大人,情況緊急,滿城百姓的性命,可都握在眾位大人手中了,還請各位盡快商量出治療方法。眾位大人一路舟車勞頓,先去前廳歇息片刻,飲些茶水,順便商量一下對策。”
眾人便魚貫而出。
沈南依站在不遠處望著床上的張大人,一動不動。
“南依,你可有什麽法子?”宋硯問。
沈南依道:“我隻有大致的猜想,得先仔細檢查,才能得出結論。”
“好,那你檢查,我在一旁守著。”宋硯道。
沈南依便從懷裏掏出麵巾戴好,上前查看。
宋硯見她仔仔細細把張大人從頭到腳都檢查了一遍,忍不住問:“南依,張大人情況如何?”
沈南依走到一旁淨手,“不容樂觀,他這個情況已經持續至少有四天了,再拖下去,恐怕會危及性命。”
“可有法子治?”宋硯問。
“我試試。”沈南依道。
“好。”沈南依掏出銀針包給張大人紮針。
宋硯守在一旁。
這時,冷月進來了,他看見沈南依在專心診治,也就未曾打擾,自覺退到了一邊。
不久,沈南依收了銀針,用袖子擦了擦汗。
宋硯趕忙從懷裏掏出帕子遞給她,“情況如何?”
沈南依接過帕子,緩緩呼出一口氣,探了探張大人的額頭,“暫時退燒了,今晚可能還會再發高熱,我先開個方子,先給他把藥喂下去。今晚我先守著他。”
“要不我守著吧,你先去休息。”宋硯道。
沈南依道:“這裏大事小事都得你操心,你好生歇著,別像張大人一樣累垮了。”
宋硯權衡了一下,歎氣道:“那就辛苦你了。那我多陪你一會兒,晚點再回去。”
沈南依道:“你還是莫要在這房裏待得太久。這裏剛剛發生過洪災,人畜的屍體未必都清理幹淨了,我先前看見還有不少被的地方都還有積水。你最好先著人把積水清理幹淨。除了方才太醫們所說的用艾草,我建議最好還要撒上石灰粉。”
宋硯道:“好,我這就去辦。”
“讓他們都帶上麵巾。”沈南依叮囑道。
“好。”宋硯轉身出去,忽地看到站在一旁的冷月,目不轉睛地望著沈南依。宋硯驀地一愣,問沈南依:“南依,這位是……?”
沈南依正欲開口,冷月道:“我是穀主的手下。”
沈南依接著寫藥方,沒有否認。
宋硯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他怎麽覺得這個人的聲音好像在哪裏聽過?此人說是南依的手下,他應是沒見過才是。
眼下事多且雜,他暫時沒有心力考慮那麽多,便先出去了。
宋父宋母一聽是讓剛從南荒回來的小兒子到災區賑疫,當即便嚇掉了半條魂。
傳召的宮人一走,宋母當即眼淚便落了下來。
“你這才剛回來,身體都尚未修養好,陛下……陛下他怎能讓你去賑災?那可是瘟疫啊!萬一不慎染上了,是可能會要了性命的!陛下他怎麽忍心這樣對你……”
宋淵扶住宋母,手掌放在她背後輕輕拍著,“事已至此,說再多都無用,倒如先想想法子怎麽快些治理疫情。”
宋硯也開解道:“母親,我剛回來,陛下有意用我,是好事。若是沒有此次機會,我若想再入朝,恐怕不易。您放心,這次南依也跟著我去,不會有事的。”
宋母聽了又是一驚:“怎麽南依也要去?她不是還沒回京嗎?”
宋硯道:“南依已經回京了,今日早朝還得到了陛下召見,她領著百名大夫,協助我這次賑疫。南依她醫術高超,有她在,我不會有事。我稍後去戶部查看往年賑疫的卷宗,隻要用法得當,有效控製住疫情,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回來。”
“你說什麽?南依她竟然學了醫,怎麽我們一點也不知道?”宋母驚問。
“母親,這些事以後再說,我們明日一早便要出發,現在時間緊急,我還有一事想拜托您和父親。”宋硯耐心道。
“好,你說。”
宋硯道:“我和南依,原本五年前就該成親,之前出了事,一直拖到了今日。我允諾過她,等回了京,我們就成親。現在雖然回來了,但我們得先去賑災,還得勞煩您和父親幫忙挑個好日子,早做準備,待我們回來就完婚。此事不能再拖了,南依今年已有二十五歲,我本就虧欠她良多,必須讓她早日安心。”
宋淵道:“對對對,此事的確不可再耽擱了。”
宋母道:“好,此事你不必掛心,我和你父親必定為你準備妥當。你此去凶險,可一定要保重好自己……”
“兒子知道,多謝父親母親。”宋硯撲通一聲跪下:“父親母親養育我二十餘年,未曾盡孝,過去五年還讓你們為我牽腸掛肚,擔驚受怕,是兒子對不住你們……”
宋父宋母忙扶他起身。
宋淵道:“你這是做什麽!快快起來!我們都知道,不是你的錯,你哥也都同我們講了,以後會想辦法為你翻案,洗雪冤屈。”
“此次回來,原本打算好好陪陪父親母親的,可眼下事態緊急,還請父親母親多擔待。”宋硯又拜了一拜。
宋母強抑住內心的不舍,道:“此事不怨你,你既已從南荒回來,往後有得是時間團聚,你先去辦正事。我和你父親就在家中,等你回來。”
“好。”宋硯說完,便往戶部去。
第二日一早,宋硯便帶著太醫院派出的十五名醫官一同前往城外與沈南依會合。
元州洪災爆發後,戶部曾委派一位張大人前去賑災,但張大人沒料到會發生瘟疫,而且還因為連日忙於賑災,不幸成為第一批感染者。
宋硯到時,張大人已經起不來床了,上吐下瀉,高燒不止,還伴隨著偶發的抽搐,也就無法和他交接疫情的情況。好在張大人的副手尤晉一直跟著張大人,對情況較為了解。
“張大人發病時,城中還沒多少人染病,我們那時還不知是疫病,隻當風寒治了。可後來感染的人越來越多,沒多久就開始死人了,我們才知道是瘟疫。可那時張大人已經倒下了,我們沒有治理瘟疫的經驗,就隻能等待朝廷支援。”
“現在情況如何?可有統計城中現在有多少人感染疫病?”宋硯問。
尤晉搖搖頭,“還未有確切數字,但應當不低於三成。”
“好,我知道了,這樣,你迅速帶人清查感染人數,將已染病和未染病的人分開,已感染的全部遷往城西集中治療,未染病的暫時都留在家中觀察,每日核查,一旦出現感染症狀,立即帶去城西。”
尤晉道:“好,我這就去辦。”說著,便下去了。
“眼下這情況,恐怕得盡快拿出有效的藥方,及時控製疫情。”為首的郝太醫道。
另一醫官道:“先得燃艾草,灑艾水,祛除汙穢。”
“張大人這情況看起來不妙,得想法子先退熱,止瀉,否則時間久了恐將有性命之憂。”
其他人跟著點頭。
沈南依一直站在人後,沒有吭聲。
宋硯看了她一眼,發現她似乎在思考,就沒有打擾她。
宋硯拱手道:“眾位大人,情況緊急,滿城百姓的性命,可都握在眾位大人手中了,還請各位盡快商量出治療方法。眾位大人一路舟車勞頓,先去前廳歇息片刻,飲些茶水,順便商量一下對策。”
眾人便魚貫而出。
沈南依站在不遠處望著床上的張大人,一動不動。
“南依,你可有什麽法子?”宋硯問。
沈南依道:“我隻有大致的猜想,得先仔細檢查,才能得出結論。”
“好,那你檢查,我在一旁守著。”宋硯道。
沈南依便從懷裏掏出麵巾戴好,上前查看。
宋硯見她仔仔細細把張大人從頭到腳都檢查了一遍,忍不住問:“南依,張大人情況如何?”
沈南依走到一旁淨手,“不容樂觀,他這個情況已經持續至少有四天了,再拖下去,恐怕會危及性命。”
“可有法子治?”宋硯問。
“我試試。”沈南依道。
“好。”沈南依掏出銀針包給張大人紮針。
宋硯守在一旁。
這時,冷月進來了,他看見沈南依在專心診治,也就未曾打擾,自覺退到了一邊。
不久,沈南依收了銀針,用袖子擦了擦汗。
宋硯趕忙從懷裏掏出帕子遞給她,“情況如何?”
沈南依接過帕子,緩緩呼出一口氣,探了探張大人的額頭,“暫時退燒了,今晚可能還會再發高熱,我先開個方子,先給他把藥喂下去。今晚我先守著他。”
“要不我守著吧,你先去休息。”宋硯道。
沈南依道:“這裏大事小事都得你操心,你好生歇著,別像張大人一樣累垮了。”
宋硯權衡了一下,歎氣道:“那就辛苦你了。那我多陪你一會兒,晚點再回去。”
沈南依道:“你還是莫要在這房裏待得太久。這裏剛剛發生過洪災,人畜的屍體未必都清理幹淨了,我先前看見還有不少被的地方都還有積水。你最好先著人把積水清理幹淨。除了方才太醫們所說的用艾草,我建議最好還要撒上石灰粉。”
宋硯道:“好,我這就去辦。”
“讓他們都帶上麵巾。”沈南依叮囑道。
“好。”宋硯轉身出去,忽地看到站在一旁的冷月,目不轉睛地望著沈南依。宋硯驀地一愣,問沈南依:“南依,這位是……?”
沈南依正欲開口,冷月道:“我是穀主的手下。”
沈南依接著寫藥方,沒有否認。
宋硯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他怎麽覺得這個人的聲音好像在哪裏聽過?此人說是南依的手下,他應是沒見過才是。
眼下事多且雜,他暫時沒有心力考慮那麽多,便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