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宋硯聽說張大人情況好多了,便帶著縣衙一眾官員前來探望。
“張大人,現在感覺如何?”宋硯問。
“好多了,再有幾日,應當就能恢複了。多謝諸位同僚掛念。”
眾人也紛紛道:
“張大人這次受苦了。”
“張大人保重貴體啊。”
“這一次可真是太驚險了。”
……
一番寒暄之後,張大人便讓大家各自回去做各自的事,宋硯留了下來。
“請問現如今城中情況如何了?”張大人問。
宋硯道:“眼下情況基本已經控製住了,我們將未感染和已感染的百姓分別安置在城東和城西,未感染的百姓平日就在家中守著。所有醫官和醫者,也都在城西。”
張大人道:“如此甚好。幸虧你及時趕來,我先前就是未能及時發現有疫病發生,這才延誤了救治時機,導致疫情擴大,唉……”
宋硯道:“大人不必自責,早先洪災爆發,是大人您在這裏救災,還把自己累倒了,城中百姓都知曉。若是您身體無恙,必定能比在下做得更好。”
張大人道:“你就不要謙虛了,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控製住疫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宋硯道:“大人過獎了。”
“這次朝廷怎麽還派了個女大夫過來?太醫院有了女醫官嗎?”張大人問。
宋硯道:“哦,不是,那位給您醫治的女大夫,是萬醫穀穀主,名叫沈南依,她這次帶了百名萬醫穀的大夫前來協助朝廷賑疫。”
“原來如此,聽起來像是民間組織。”
“是。”宋弈道。
“太醫院這次來了多少人?”
“一共有十五位醫官來此。加上本地官醫的大夫們,一共有三十五人。”
“沈大夫這一次是幫了大忙了。”
正在這時,尤晉進來了。
“張大人,宋大人。”尤晉拜道。
“何事?”張大人問。
尤晉道:“太醫院的醫官們,和萬醫穀的沈大夫,因為醫治方法的問題,產生了分歧,目前鬧得有些僵。”
宋硯聽了一愣,“怎會如此?!”
尤大人歎氣道:“唉……太醫院的醫官們,平日裏在朝為官,都是給達官貴人們看病,自恃有身份有地位,哪裏肯聽沈大夫的?更何況,那沈大夫不過一介女子……”
張大人道:“沈大夫不是已經把我治好了嗎?難道不足以說明她的方子有效?”
“眼下情況如何?”宋硯問。
尤大人道:“現在,算是‘各自為政’。”
宋硯道:“我去看看。”說著便起身拜別張大人,“張大人先好生修養。”
“好,那就有勞你跑一趟。晚些時候我好些了再過去瞧瞧。”
宋硯去時,沈南依正在給病人檢查身體,他便在他身邊等著。
她掰開那人的眼睛看了看,又讓他伸出舌頭瞧了瞧,接著給他探脈,“情況已經好多了,再吃兩日藥,調理幾日,便可痊愈了。”
“多謝大夫。”
宋硯見她忙完了,這才開口問:“你們這邊情況如何了?”
沈南依道:“從昨日中午開始用的藥,目前嘔吐、腹瀉的情況已經好多了。也沒再出現高熱和抽搐的情況。”
“人手可還夠?我聽說你們也有人感染了。”
“感染了十幾個人,目前暫時還夠用。不過,我們萬醫穀精於針法的醫者太少了,若是能多幾個人就好了……”萬醫穀的醫者,學醫統共也才兩年多,雖然他們平日裏每天都在勤加練習,但她平日裏傳授他們最多的是如何辨識草藥,看診,開藥,配藥,製藥……針灸之法需要更精準的把握,沒練好基本功,她不敢輕易傳授。而今到了緊要關頭,卻人手不足。
“好,那你先忙,我去太醫院那邊看看。”
“嗯。”
宋硯從沈南依那裏出來,便轉身去了太醫院那邊。
“郝大人,”宋硯道,“請問你們這邊情況如何了?”
郝大人道:“目前已有一部分病人情穩定下來了。嘔吐、腹瀉的症狀也有所緩解,隻是高熱和抽搐一直反複,用過了藥,但效果有限。”
宋硯道:“沈大夫的方子,可有同眾位大人交流過?”
郝大人道:“我們看過她那方子,那路子太邪門了,裏麵有好幾味猛藥,雖然效果可能的確明顯一些,但感染了疫症的病人,身體本就虛弱,多半經不起折騰。”
眾人紛紛附和道:
“是啊!哪有這樣開方子的!”
“簡直是拿人命當兒戲!”
“野醫就是野醫,下手連個輕重都沒有!”
……
宋硯勸道:“眾位大人稍安勿躁,大家既然看過沈大夫的方子,又覺得猛藥不可用,能否換成溫和一些的藥材?”
眾人陡然止了聲,過了一會兒,郝大人道:“我們想過這個法子,但卻發現一旦換了藥材,那藥方便用不成了。”
“是啊是啊!”眾人道。
宋硯道:“那不如我讓沈大夫過來,和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看能否得出更好的法子?”
眾人沉默不語。
宋硯便轉身去尋沈南依。
“切,不過是個流放犯,憑什麽在這裏對我們指手畫腳!”
“我看那姓沈的多半是想立功想瘋了,竟然開出那樣的方子!簡直是草菅人命!”
“他們想搶咱們的功勞,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不過幾個野醫而已,還真拿自己當根蔥了!”
“你們難道沒發現,那些萬醫穀的大夫,個個脾氣古怪,不愛搭理人?”
“對,就跟誰欠他們好多錢似的。”
“我們不跟他們一般見識。”
……
沈南依和宋硯一同過來時,恰好聽到了他們一部分對話。
宋硯握了握她的手,“這些能進太醫院的,醫術都不弱,隻是他們從前隻給達官貴人看病,膽子小,又心氣兒高,用藥都要反複斟酌。”
“嗯。”沈南依應道。
宋硯站在遠處,佯裝咳嗽了一聲,這才走過來。
眾人紛紛噤了聲。
“各位大人,有什麽問題,便問吧。”沈南依淡淡道。
又有人開始竊竊私語,“你看看,他們萬醫穀的,都這樣拿鼻孔看人,瞧不起誰呢?”
“就是!”
宋硯早已習慣了她的說話方式,但這些醫官卻一時還難以適應,宋硯怕引起誤會,趕忙道:“眾位大人,我今日一早去看過張大人了,他已經痊愈。隻是大病了一場,身體還有些虛弱,說再休養幾日,就過來看望大家。張大人還讓我代他向各位表示謝意,說這次辛苦大家了,待回了京,定會向陛下秉明各位大人嘔心瀝血救助百姓的事跡。”
眾醫官一聽,臉色當即好了不少。
“你那個方子,我們看過了,感染的病人身體弱,那些猛藥用不得,他們身體遭不住。即便熬住了,也要吃些苦頭。”郝大人道。
沈南依道:“那方子,的確是目前我能開出的最有效的方子。對於城中百姓而言,眼下最要緊的是能在最短時間內控製住疫情,至於眾位大人所說的情況,也不是沒辦法解決。”
“如何解決?”郝大人問。
沈南依道:“可以配合針法。但萬醫穀缺少針法純熟的大夫,目前我們隻有八個人能用。”
宋硯忙道:“眾位大人都是太醫院的醫官,想必針法必已爐火純青。”
“那是自然!”眾醫官道。
“眾位大人,那不若讓萬醫穀的大夫們按照沈大夫的方子抓藥、煎藥、送藥,眾位大人就用大家精妙的針法進行治療,大家通力合作,爭取早日結束疫情!”
眾醫官思忖了片刻,紛紛點頭。
“張大人,現在感覺如何?”宋硯問。
“好多了,再有幾日,應當就能恢複了。多謝諸位同僚掛念。”
眾人也紛紛道:
“張大人這次受苦了。”
“張大人保重貴體啊。”
“這一次可真是太驚險了。”
……
一番寒暄之後,張大人便讓大家各自回去做各自的事,宋硯留了下來。
“請問現如今城中情況如何了?”張大人問。
宋硯道:“眼下情況基本已經控製住了,我們將未感染和已感染的百姓分別安置在城東和城西,未感染的百姓平日就在家中守著。所有醫官和醫者,也都在城西。”
張大人道:“如此甚好。幸虧你及時趕來,我先前就是未能及時發現有疫病發生,這才延誤了救治時機,導致疫情擴大,唉……”
宋硯道:“大人不必自責,早先洪災爆發,是大人您在這裏救災,還把自己累倒了,城中百姓都知曉。若是您身體無恙,必定能比在下做得更好。”
張大人道:“你就不要謙虛了,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控製住疫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宋硯道:“大人過獎了。”
“這次朝廷怎麽還派了個女大夫過來?太醫院有了女醫官嗎?”張大人問。
宋硯道:“哦,不是,那位給您醫治的女大夫,是萬醫穀穀主,名叫沈南依,她這次帶了百名萬醫穀的大夫前來協助朝廷賑疫。”
“原來如此,聽起來像是民間組織。”
“是。”宋弈道。
“太醫院這次來了多少人?”
“一共有十五位醫官來此。加上本地官醫的大夫們,一共有三十五人。”
“沈大夫這一次是幫了大忙了。”
正在這時,尤晉進來了。
“張大人,宋大人。”尤晉拜道。
“何事?”張大人問。
尤晉道:“太醫院的醫官們,和萬醫穀的沈大夫,因為醫治方法的問題,產生了分歧,目前鬧得有些僵。”
宋硯聽了一愣,“怎會如此?!”
尤大人歎氣道:“唉……太醫院的醫官們,平日裏在朝為官,都是給達官貴人們看病,自恃有身份有地位,哪裏肯聽沈大夫的?更何況,那沈大夫不過一介女子……”
張大人道:“沈大夫不是已經把我治好了嗎?難道不足以說明她的方子有效?”
“眼下情況如何?”宋硯問。
尤大人道:“現在,算是‘各自為政’。”
宋硯道:“我去看看。”說著便起身拜別張大人,“張大人先好生修養。”
“好,那就有勞你跑一趟。晚些時候我好些了再過去瞧瞧。”
宋硯去時,沈南依正在給病人檢查身體,他便在他身邊等著。
她掰開那人的眼睛看了看,又讓他伸出舌頭瞧了瞧,接著給他探脈,“情況已經好多了,再吃兩日藥,調理幾日,便可痊愈了。”
“多謝大夫。”
宋硯見她忙完了,這才開口問:“你們這邊情況如何了?”
沈南依道:“從昨日中午開始用的藥,目前嘔吐、腹瀉的情況已經好多了。也沒再出現高熱和抽搐的情況。”
“人手可還夠?我聽說你們也有人感染了。”
“感染了十幾個人,目前暫時還夠用。不過,我們萬醫穀精於針法的醫者太少了,若是能多幾個人就好了……”萬醫穀的醫者,學醫統共也才兩年多,雖然他們平日裏每天都在勤加練習,但她平日裏傳授他們最多的是如何辨識草藥,看診,開藥,配藥,製藥……針灸之法需要更精準的把握,沒練好基本功,她不敢輕易傳授。而今到了緊要關頭,卻人手不足。
“好,那你先忙,我去太醫院那邊看看。”
“嗯。”
宋硯從沈南依那裏出來,便轉身去了太醫院那邊。
“郝大人,”宋硯道,“請問你們這邊情況如何了?”
郝大人道:“目前已有一部分病人情穩定下來了。嘔吐、腹瀉的症狀也有所緩解,隻是高熱和抽搐一直反複,用過了藥,但效果有限。”
宋硯道:“沈大夫的方子,可有同眾位大人交流過?”
郝大人道:“我們看過她那方子,那路子太邪門了,裏麵有好幾味猛藥,雖然效果可能的確明顯一些,但感染了疫症的病人,身體本就虛弱,多半經不起折騰。”
眾人紛紛附和道:
“是啊!哪有這樣開方子的!”
“簡直是拿人命當兒戲!”
“野醫就是野醫,下手連個輕重都沒有!”
……
宋硯勸道:“眾位大人稍安勿躁,大家既然看過沈大夫的方子,又覺得猛藥不可用,能否換成溫和一些的藥材?”
眾人陡然止了聲,過了一會兒,郝大人道:“我們想過這個法子,但卻發現一旦換了藥材,那藥方便用不成了。”
“是啊是啊!”眾人道。
宋硯道:“那不如我讓沈大夫過來,和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看能否得出更好的法子?”
眾人沉默不語。
宋硯便轉身去尋沈南依。
“切,不過是個流放犯,憑什麽在這裏對我們指手畫腳!”
“我看那姓沈的多半是想立功想瘋了,竟然開出那樣的方子!簡直是草菅人命!”
“他們想搶咱們的功勞,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不過幾個野醫而已,還真拿自己當根蔥了!”
“你們難道沒發現,那些萬醫穀的大夫,個個脾氣古怪,不愛搭理人?”
“對,就跟誰欠他們好多錢似的。”
“我們不跟他們一般見識。”
……
沈南依和宋硯一同過來時,恰好聽到了他們一部分對話。
宋硯握了握她的手,“這些能進太醫院的,醫術都不弱,隻是他們從前隻給達官貴人看病,膽子小,又心氣兒高,用藥都要反複斟酌。”
“嗯。”沈南依應道。
宋硯站在遠處,佯裝咳嗽了一聲,這才走過來。
眾人紛紛噤了聲。
“各位大人,有什麽問題,便問吧。”沈南依淡淡道。
又有人開始竊竊私語,“你看看,他們萬醫穀的,都這樣拿鼻孔看人,瞧不起誰呢?”
“就是!”
宋硯早已習慣了她的說話方式,但這些醫官卻一時還難以適應,宋硯怕引起誤會,趕忙道:“眾位大人,我今日一早去看過張大人了,他已經痊愈。隻是大病了一場,身體還有些虛弱,說再休養幾日,就過來看望大家。張大人還讓我代他向各位表示謝意,說這次辛苦大家了,待回了京,定會向陛下秉明各位大人嘔心瀝血救助百姓的事跡。”
眾醫官一聽,臉色當即好了不少。
“你那個方子,我們看過了,感染的病人身體弱,那些猛藥用不得,他們身體遭不住。即便熬住了,也要吃些苦頭。”郝大人道。
沈南依道:“那方子,的確是目前我能開出的最有效的方子。對於城中百姓而言,眼下最要緊的是能在最短時間內控製住疫情,至於眾位大人所說的情況,也不是沒辦法解決。”
“如何解決?”郝大人問。
沈南依道:“可以配合針法。但萬醫穀缺少針法純熟的大夫,目前我們隻有八個人能用。”
宋硯忙道:“眾位大人都是太醫院的醫官,想必針法必已爐火純青。”
“那是自然!”眾醫官道。
“眾位大人,那不若讓萬醫穀的大夫們按照沈大夫的方子抓藥、煎藥、送藥,眾位大人就用大家精妙的針法進行治療,大家通力合作,爭取早日結束疫情!”
眾醫官思忖了片刻,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