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在最開始組建梁山軍隊時,對大宋朝的官兵還是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的。
因為他總是下意識地認為,總歸是國家級別的軍隊,即便達不到人民解放軍的標準,再低個兩三個層次,那也是一支像模像樣的軍隊吧。
經過幾次大戰之後,王倫意識到他錯得離譜了。他不應該用現代化的軍隊當作某種衡量標準,因為“弱宋”之弱當真是名副其實。
反而是他下意識地以人民軍隊的標準來組建、訓練梁山軍隊,盡管同樣低了好幾個層次,卻在現如今的大宋朝顯得獨樹一幟了。
當西門外,梁山大軍展開了進攻的架勢後,守城的濟州兵不少士兵就開始瑟瑟發抖了起來,連弓箭都拿不穩了。
黃安時代,濟州兵就被梁山擊潰了一次,等到董平操練了一支新兵,卻又再次在梁山泊南被擊潰,王倫不願吸納這些俘虜,全數放回,也隻有少數士兵肯再次入軍,為的隻是混口飯吃。
而張叔夜履新不久,也就勉強將本州兵馬招募齊全,操練不足,兵甲不全,無論是濟州兵的戰鬥力和兵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遠不如梁山。
但張叔夜也無可奈何,他倒是有心整頓,但與鄆州那位烏知州一樣,又得給王黼主持的應奉局搜刮民間,又得轉運本州賦稅財貨,哪裏還有餘錢整頓州兵?
隻是西門外梁山大軍一動,其餘三門守將也紛紛來報,都說梁山賊寇要發作了。
這讓張叔夜頓時覺得很不對勁,濟州城再低矮,那也是城池,哪裏有四麵一起攻打的?
他可不認為這是梁山不懂如何攻城,隻是見梁山並未挖掘地道,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便將大兒子張伯奮派到了南門,那裏防守相對薄弱。
眼看梁山派出一支步兵,雖然列成散兵陣型,但步步逼近,隨著梁山的擂鼓鼓點,也讓許多守城的官兵心髒砰砰跳了起來。
眼看距城牆尚且有二百餘步,城頭的幾具床弩開始射擊,但這種巨弩目標太明顯,城下的梁山步兵在指揮下,很輕易地就躲開了。
甚至有幾個官兵,被梁山的鼓點驚得手抖、腿抖,手一撒就將弓箭胡亂射了出來,頓時引來軍官的嗬斥和鞭打。
張叔夜攀在城頭,二兒子張仲熊持盾緊張地護衛在一旁,卻看到梁山攻來的步兵,就不遠不近地停在了百餘步的距離,就紛紛掏出弓弩,先發射了一輪。
張叔夜頓時心驚,因為不少步兵射了一箭後,就又扛起雲梯開始衝鋒。
梁山的這一輪箭雨,對城頭守軍本沒有多少威脅,但不少官兵還是伏下身子,舉起藤牌護在了頭頂。
張叔夜拔出寶劍,撥開了一支力竭的流矢,又探出頭看,看到梁山士卒已經奔得近了,連忙大喊:“射箭!”
然而後麵推進的梁山大軍,已經在弓弩攻擊的範圍內停下,前排支盾,後排射箭,一輪接著一輪射來。
張叔夜頓時叫苦不迭,他如何看不出來,梁山的箭陣,根本就不追求準頭,甚至也不刻意追求有效殺傷距離,就是單純追求覆蓋率,從而對城頭官兵進行壓製。
這種戰術若遇著久經訓練的官兵,自然用處不大,但王倫敢排出這樣的攻擊手段,自然是對濟州兵的戰力極為了解的。
於是明明城頭城下對射,城頭反而被壓製了,很快就有十數具雲梯的搭鉤就搭在了城牆之上。古代的攻城梯,大多是前段設有鐵質的大彎鉤,攻城的士卒隻要將彎鉤鉤在城頭,將梯子往後一拉,就固定得死死的。
張叔夜也顧不得許多,揮著寶劍在那裏大呼指揮,他看到許多平日裏訓練過的官兵,此時手忙腳亂,諸多防守器械也派不上用場,心裏又氣又急。
混亂之中,他臉頰被一支流矢擦破,頓時血流滿麵,這卻更將周圍的官兵嚇壞了,連知州都受傷了,他們這些小兵豈能幸免?
在張叔夜的指揮下,好容易城頭的官兵們掀翻了兩三架雲梯,卻有更多的雲梯搭在了城頭,這時卻有一個軍官滿臉惶恐地衝上城樓,對著張叔夜大喊:“太守,南門被攻破了!”
張叔夜大驚,一把抓住他,問:“怎麽這麽快就丟了南門?”
那軍官帶著哭腔說:“南門那裏賊寇攻得急,城頭傷亡慘重,又有一夥賊寇從城內殺出,將南門士兵殺散,就此奪了,城門已經大開,大公子陷在那裏,隻命下官來報!”
張叔夜身子不由得一晃,看到身邊不少聽聞南門被破的官兵,臉上都顯出懼意,握著寶劍大呼:“朝廷養爾等,正為今日,殺賊,殺賊!”又拉過二兒子,說:“你快去調青壯趕去南門!”
他還抱著一絲期望,若能將賊寇驅趕出城,至少還能堅守幾日的。
但不遠處的城頭突然亂了起來,原來是雷橫咬著腰刀、舉著藤牌,強行衝了上來,很快殺出一小片空地,於是越來越多的梁山士卒攀登跳上了城牆。
那邊金鼎也衝上了城頭,恰遠遠看到張叔夜被一群官兵圍在中間,便大吼:“活捉張叔夜!”掄著刀就是亂砍,驚得七八個官兵和青壯不住後退,發一聲喊,丟了兵器就四散逃走。
薛永也跟著衝上了城頭,聽見金鼎大喊,就帶著三四個士卒衝了過來,他用的是一杆兩端裹了鐵的木棒,杆頭鐵皮上有數個拇指粗細的鐵疙瘩,恰似一個放大版的鐵骨朵。
有個官兵舉著盾擋在了麵前,被薛永一棒將那盾敲得粉碎,頓時又嚇跑了幾個官兵和青壯。
眼看左右兩側二三十個“賊人”大呼著朝自己衝殺而來,張叔夜滿眼絕望,放眼看去,至少一二十股賊寇已經攀登上城,官兵被打得節節敗退,反而被賊軍分割成數批,彼此不能聚在一處了。
他是個性格剛烈的人,眼看事不可為,心想我為一州之長官,如何能陷入賊手?舉起寶劍,便朝脖子抹去。
因為他總是下意識地認為,總歸是國家級別的軍隊,即便達不到人民解放軍的標準,再低個兩三個層次,那也是一支像模像樣的軍隊吧。
經過幾次大戰之後,王倫意識到他錯得離譜了。他不應該用現代化的軍隊當作某種衡量標準,因為“弱宋”之弱當真是名副其實。
反而是他下意識地以人民軍隊的標準來組建、訓練梁山軍隊,盡管同樣低了好幾個層次,卻在現如今的大宋朝顯得獨樹一幟了。
當西門外,梁山大軍展開了進攻的架勢後,守城的濟州兵不少士兵就開始瑟瑟發抖了起來,連弓箭都拿不穩了。
黃安時代,濟州兵就被梁山擊潰了一次,等到董平操練了一支新兵,卻又再次在梁山泊南被擊潰,王倫不願吸納這些俘虜,全數放回,也隻有少數士兵肯再次入軍,為的隻是混口飯吃。
而張叔夜履新不久,也就勉強將本州兵馬招募齊全,操練不足,兵甲不全,無論是濟州兵的戰鬥力和兵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遠不如梁山。
但張叔夜也無可奈何,他倒是有心整頓,但與鄆州那位烏知州一樣,又得給王黼主持的應奉局搜刮民間,又得轉運本州賦稅財貨,哪裏還有餘錢整頓州兵?
隻是西門外梁山大軍一動,其餘三門守將也紛紛來報,都說梁山賊寇要發作了。
這讓張叔夜頓時覺得很不對勁,濟州城再低矮,那也是城池,哪裏有四麵一起攻打的?
他可不認為這是梁山不懂如何攻城,隻是見梁山並未挖掘地道,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便將大兒子張伯奮派到了南門,那裏防守相對薄弱。
眼看梁山派出一支步兵,雖然列成散兵陣型,但步步逼近,隨著梁山的擂鼓鼓點,也讓許多守城的官兵心髒砰砰跳了起來。
眼看距城牆尚且有二百餘步,城頭的幾具床弩開始射擊,但這種巨弩目標太明顯,城下的梁山步兵在指揮下,很輕易地就躲開了。
甚至有幾個官兵,被梁山的鼓點驚得手抖、腿抖,手一撒就將弓箭胡亂射了出來,頓時引來軍官的嗬斥和鞭打。
張叔夜攀在城頭,二兒子張仲熊持盾緊張地護衛在一旁,卻看到梁山攻來的步兵,就不遠不近地停在了百餘步的距離,就紛紛掏出弓弩,先發射了一輪。
張叔夜頓時心驚,因為不少步兵射了一箭後,就又扛起雲梯開始衝鋒。
梁山的這一輪箭雨,對城頭守軍本沒有多少威脅,但不少官兵還是伏下身子,舉起藤牌護在了頭頂。
張叔夜拔出寶劍,撥開了一支力竭的流矢,又探出頭看,看到梁山士卒已經奔得近了,連忙大喊:“射箭!”
然而後麵推進的梁山大軍,已經在弓弩攻擊的範圍內停下,前排支盾,後排射箭,一輪接著一輪射來。
張叔夜頓時叫苦不迭,他如何看不出來,梁山的箭陣,根本就不追求準頭,甚至也不刻意追求有效殺傷距離,就是單純追求覆蓋率,從而對城頭官兵進行壓製。
這種戰術若遇著久經訓練的官兵,自然用處不大,但王倫敢排出這樣的攻擊手段,自然是對濟州兵的戰力極為了解的。
於是明明城頭城下對射,城頭反而被壓製了,很快就有十數具雲梯的搭鉤就搭在了城牆之上。古代的攻城梯,大多是前段設有鐵質的大彎鉤,攻城的士卒隻要將彎鉤鉤在城頭,將梯子往後一拉,就固定得死死的。
張叔夜也顧不得許多,揮著寶劍在那裏大呼指揮,他看到許多平日裏訓練過的官兵,此時手忙腳亂,諸多防守器械也派不上用場,心裏又氣又急。
混亂之中,他臉頰被一支流矢擦破,頓時血流滿麵,這卻更將周圍的官兵嚇壞了,連知州都受傷了,他們這些小兵豈能幸免?
在張叔夜的指揮下,好容易城頭的官兵們掀翻了兩三架雲梯,卻有更多的雲梯搭在了城頭,這時卻有一個軍官滿臉惶恐地衝上城樓,對著張叔夜大喊:“太守,南門被攻破了!”
張叔夜大驚,一把抓住他,問:“怎麽這麽快就丟了南門?”
那軍官帶著哭腔說:“南門那裏賊寇攻得急,城頭傷亡慘重,又有一夥賊寇從城內殺出,將南門士兵殺散,就此奪了,城門已經大開,大公子陷在那裏,隻命下官來報!”
張叔夜身子不由得一晃,看到身邊不少聽聞南門被破的官兵,臉上都顯出懼意,握著寶劍大呼:“朝廷養爾等,正為今日,殺賊,殺賊!”又拉過二兒子,說:“你快去調青壯趕去南門!”
他還抱著一絲期望,若能將賊寇驅趕出城,至少還能堅守幾日的。
但不遠處的城頭突然亂了起來,原來是雷橫咬著腰刀、舉著藤牌,強行衝了上來,很快殺出一小片空地,於是越來越多的梁山士卒攀登跳上了城牆。
那邊金鼎也衝上了城頭,恰遠遠看到張叔夜被一群官兵圍在中間,便大吼:“活捉張叔夜!”掄著刀就是亂砍,驚得七八個官兵和青壯不住後退,發一聲喊,丟了兵器就四散逃走。
薛永也跟著衝上了城頭,聽見金鼎大喊,就帶著三四個士卒衝了過來,他用的是一杆兩端裹了鐵的木棒,杆頭鐵皮上有數個拇指粗細的鐵疙瘩,恰似一個放大版的鐵骨朵。
有個官兵舉著盾擋在了麵前,被薛永一棒將那盾敲得粉碎,頓時又嚇跑了幾個官兵和青壯。
眼看左右兩側二三十個“賊人”大呼著朝自己衝殺而來,張叔夜滿眼絕望,放眼看去,至少一二十股賊寇已經攀登上城,官兵被打得節節敗退,反而被賊軍分割成數批,彼此不能聚在一處了。
他是個性格剛烈的人,眼看事不可為,心想我為一州之長官,如何能陷入賊手?舉起寶劍,便朝脖子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