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的戰術極其簡單,他親率六百精騎,在近黃昏時,衝擊楊沂中的大營,一戰踏破四千餘人。


    王倫稱帝後,手下軍隊便大擴軍,收編宋朝禁軍、挑選接受了軍事訓練的新兵、民兵入伍,故而步兵在事實上已經不再推行精兵路線。


    但馬政初建,僅靠著與遼、金的互市貿易,騎兵的規模始終不大,隻維持在三萬多,故而能入選騎兵的,那可都是真正的精兵。


    嶽飛再從精兵中挑選精銳,六百騎正麵衝陣,攪擾得楊沂中前軍根本無法形成阻攔陣型,於是楊沂中就這麽收獲了一場慘敗。


    等著他的,還有迂回到後方的朱仝所領騎兵,以及黃鉞所領虎蹲炮兵。


    看到楊沂中隻領著不到五百殘部狼狽逃回,張俊大吃一驚,楊沂中的本事如何他很清楚,居然連一個回合都撐不住嗎?


    等到第二天一早,張俊再次大吃一驚,因為嶽飛已經領兵出現在了他的大營外數裏,朱仝再次迂回到了他的側翼。


    大宋缺馬,張俊部下多為步兵,加之從軍以來基本打的都是剿匪一類的治安戰,張俊等眾將的軍事思維快要固化了,畢竟他從來都沒有遇到過如此迅捷的土匪不是?


    既然不能後撤,那就打!


    張俊認為自己比楊沂中強一些,於是先造飯,讓士卒吃飽後,便列陣迎戰。


    張俊擺出了一個偏重防禦的陣形,他也害怕嶽飛領的騎兵,但率先交手的,卻是黃鉞的虎蹲炮兵、投擲兵,以及李忠帶領的山地作戰兵和弓弩手。


    宋朝軍隊建設思維,被王倫沿用的,大約隻有弓弩手了。


    張俊不怕與敵軍對射,這一點大宋軍隊建設的確是相當不錯,但可惜的是,他遇到了梁山軍特有的虎蹲炮。


    虎蹲炮已經不追求直接殺死敵人,而是轉而追求製造傷殘,畢竟黑火藥再怎麽改進,威力上限就擺在那裏。


    靠著比弓弩更遠的射程,虎蹲炮輪番發射,每一輪發射,就有數千枚鵝卵石劈頭蓋臉地砸來,砸得張俊部下士卒頭破血流,不得不暫時退出戰場接受包紮。


    張俊氣得咬牙切齒,他何曾遇到過這種無賴式的打法?


    盡管此前朝廷戰報講過梁山軍有一種火器,但他也是第一次親眼看見虎蹲炮的實戰表現,這武器實在太惡心人了!


    虎蹲炮在穩步前推,梁山軍的弓弩手則跟在後麵推進,哪怕隻推進五步,帶來的效果都是壓倒式的。


    張俊心中大恨,當初他到鄂州時,還以為尋到寶了,隻覺得荊楚百姓剽悍,實在是選為士卒的優秀兵源,畢竟楚人從周朝時期就喊出了“不服周”,主打一個敢打敢拚、不服就幹!


    勇氣無法彌補遠程武器的射程差距,實際上鄂州兵比朝廷禁軍表現得可太好了,至少沒有說放了三矢轉身便逃,張俊部下與嶽飛部對射了十餘輪,也不得不逐步後退。


    嶽飛一直在觀察,他敏銳地找到了戰機,當即帶領騎兵突襲,側翼騎兵衝出,朱仝也聞聽號角殺奔而出,張俊部頓時潰散。


    當陽之戰,張俊所部大軍,頓去其半,不得不向江陵府退去。


    嶽飛也一戰成名,以不足五千人,擊破張俊三萬餘大軍,京西南路、荊湖北路諸州縣原本還在觀望,戰後紛紛向東京城獻表投降。


    嶽飛於是領兵直入江陵府,將梁楊祖、張俊、楊沂中等人包圍在了城中。


    江陵城池堅固,當初若非王慶自動放棄,童貫也難以輕易奪下。嶽飛也沒有第一時間發起攻城,而是截斷了上下遊的船隻往來,同時勸降城內。


    勸降迅速收到了效果,楊沂中的祖父楊宗閔,原本據守永興軍路的環、慶二州,不肯投降,但種師道出麵,親自勸說,楊宗閔審時度勢,就此投降,仍舊負責永興軍路西北方向對西夏的防務。


    楊宗閔與兒子楊震便分別寫了一封信,向江陵城送來。


    比這封信更早趕到嶽飛帳下聽令的,是從東京城趕來的楊溫。


    天波府楊家並未被王倫為難,實際上東京城內大多數將門之家,都沒有被王倫過分苛待。


    大宋的開國功勳將領,少有能夠延續到數代人之久的,反而是西北那裏,迫於遼國和西夏的壓力,將門受歧視少,能夠延續得更長一些。


    郝思文被王倫任命為北衙禁軍都指揮使,楊誌則領了十二個營,與唐斌分屬郝思文部下。


    所以在楊誌勸說之後,天波府楊家歸降,楊溫此前就曾出任鄂州江夏軍的節度使,此番他是受命前來安撫地方的。


    嶽飛對江陵府圍而不攻,先分兵四周,招降州縣,荊湖北路多半州縣皆歸順,等到楊溫趕來後,鄂州也不情不願地投降,複州被收回,於是梁楊祖手中,就隻有小半個江陵府了。


    收到祖父、父親寫來的勸降信,被張俊打發去守衛鬆滋縣的楊沂中傻了眼,由於消息不通,他以為祖、父會死守關中,誓為大宋守節的。


    但是看到種師道都重新出山,楊沂中也隻能長歎一聲,以種家的威望,連種師道都投降了,他們這些小的將門之家,繼續堅持還有什麽意思呢?


    楊沂中投降,意味著江陵縣城西南門戶洞開,張俊大罵不已,又命部將田師中增援公安縣。


    此時嶽飛並沒有趁機攻打,而是領兵西去,在歸州攔住了一支大軍的去路。


    這支軍隊是從蜀地四路的利州路出發的,由於消息不通,嶽飛不知道對方是敵是友,若是前來響應援助梁楊祖的前宋官兵,那就正好圍點打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回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