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心劍已經有些後悔把這條破漁船推到高處了。這不是明顯的目標嗎?他不知道這隊騎兵來臨江鎮是什麽目的。可加點小心總不會錯。於是他出得漁船,藏身附近一塊大石頭後麵。
蘇心劍打算先看清楚這些騎兵的來頭。軍隊都會打出旗號,表明自己的身份,有些部隊甚至會打主將的旗號,那就更好判斷了。
可惜蘇心劍失望了,雨夜中他還沒看清騎兵的鎧甲製式,一片飛矢就覆蓋了他精心打掃的漁船。不算太厚實的船板瞬間就被箭矢撕碎,隻留下一地的殘骸。
蘇心劍很確信騎兵們應該是也沒看清漁船。直接就是箭雨覆蓋了,根本不問那裏是不是有人。看來這隊人馬來者不善呀。
騎兵披甲行軍的動靜實在是太大。蘇心劍聽的到,臨江鎮客棧裏的道法宗準外門弟子們自然也聽得到。幾道身影持火把飛身縱躍而來。就停步在距離蘇心劍藏身的大石不遠。
這裏是通往臨江鎮的主路,卻也趕不上官道寬敞。五人一字排開就將路擋住。
借助火把的光亮,蘇心劍看得清楚。這五人為首的正是曾經與他同行過一段路的王俊山。這位可是嶺南王家的大公子,身份顯赫,地位超凡。再加其一身功夫也是不弱,手持火把大馬金刀的立在路中央也算很有派頭。
王俊山身邊幾人除了一直跟著他的張珍珍外蘇心劍都不認識。不過看這些人都有些麵熟,應該也是這一路見過。
王俊山似乎是沒看到剛剛被羽箭射毀的破漁船。他長劍拄地朗聲道:“來者止步,此地道法宗辦事,無關者退。”
王俊山聲音不大,再加又有夜雨之聲和騎兵踏地巨響。想來對麵的人馬是很難聽的真切的。可在這許多嘈雜之聲中,王俊山的聲音居然異常的清晰。使得蘇心劍很確信騎兵們應該是聽到了。
可騎兵們並沒有減速的意思。正當王俊山自己也懷疑可能是對方沒聽清楚,打算再說一遍時。無數的飛矢衝破雨幕,襲向擋路的五人。
一般這種距離的飛矢直射,應該先聽到弓弦聲才對。王俊山幾人可能自持能夠聞聲躲閃,明顯防備不足。因為他們並沒有聽到弓弦之聲。不止是他們,就是躲在一旁大石頭後的蘇心劍也沒聽到。
王俊山確實有些本事,最先發覺不對的他大喊一聲:“小心。”就拔劍格擋。接連擋下三支飛矢後還是被一箭射中左肩。
跟隨王俊山來探查的那些青年才俊就沒這麽好的運氣了。除了張珍珍聽到提醒立即往王俊山身後躲避外,其餘三人皆中箭倒地。
王俊山知道不好,扔掉了火把轉身就走。他雖然中了一箭,卻強忍著沒有倒下。張珍珍比他逃的更快。
其實中箭倒地的那三名道法宗準外門弟子並沒有立即殞命。他們也都會些功夫,關鍵時刻避開要害還是做得到的。隻可惜他們臨陣對敵的經驗太少,沒有咬牙挺住。這也就失去了逃命的最後機會。
被扔掉的火把就在這三人身旁繼續燃燒著。將他們的身形暴露無遺。又一陣飛矢攢射。這三人立時就變成了刺蝟。徹底死透。
這一幕看得蘇心劍也是心驚不已。他原以為這些騎兵若是出自北莽,就算是最糟糕的結果了。可沒想到會更糟。
在這千山界,世俗朝廷是無法和修行宗門掰手腕的。就算道法宗算是道緣國的修行宗門。可那也不是北莽國惹得起的。道法宗的名頭應該能起點作用。可很明顯蘇心劍錯了。
這隊騎兵不是碰巧襲擾到這裏的。他們此行應該有著明確的目標,不管這臨江鎮中有誰,恐怕都是他們抹除的對象。
而且此時蘇心劍已經看清了這些騎兵的裝束,所有人馬具甲,甲胄純黑,打磨的卻是異常的光亮,在火把的映襯下熠熠生輝。騎士還裝備了麵甲,拉來下後看不清他們的容貌。這就是一隊黑甲死神,殺氣騰騰的衝向臨江鎮。
蘇心劍還注意到這隊騎兵並沒有打出任何旗號。這是不想人們知道其所屬的明證。今夜臨江鎮要遭殃。
蘇心劍很明智的沒有立即去救曹心欣。他的位置距離騎兵太近了,一有動作很容易被發現。敢於挑戰道法宗的騎兵怎能沒有些大殺器。他可不想去嚐試。
蘇心劍相信江白應該已經知道了騎兵來襲。這位道法宗當代大師兄會作何反應呢。他手下那些準外門弟子也不是白給的,戰力聚集之下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這不會也是道法宗入門考核的一部分吧。蘇心劍忽然就冒出了這個想法。不過很快他自己就否決了。因為地上已經躺著三具屍體了。
一柄劍自臨江鎮方向飛射而來。直接將靠前的一名騎兵穿喉,兵士墜馬。後麵的騎兵動作嫻熟的左右一分就讓開了那斃命的軍士,繼續前進。
青衣江白隨後而至。很明顯他是想以一己之力阻一阻這些騎兵。可那些騎兵似乎並不想與他纏鬥。
江白麵對眾多騎兵毫不畏懼,孤身衝入陣型之中,並一把拔出了插在殞命兵士喉嚨上的劍。
蘇心劍不由得佩服江白的膽識。這明顯是給了騎兵圍攻的機會,沒有一點自信怕是幹不出這種事來。同時這也是牽製騎兵的最好方法,有人闖陣了,你們圍還是不圍。圍了自然就成功牽製了大隊兵馬。不圍,難不成還要讓這闖陣之人在軍陣中橫行嗎。
騎兵們沒有圍殺江白,他們策馬自旁邊通過。
江白也沒有在騎兵軍陣中橫衝直撞大殺四方,因為在他的麵前還有一位黑甲騎士已經停馬。
這名黑甲騎士翻身下馬,動作嫻熟輕巧,絲毫沒有身著重甲的累贅感。同時抽出一柄寬刃劍,緩緩朝江白走去。這明顯是要單挑的意思。
江白凝神以對。
主動放棄了戰馬的黑甲騎士開始奔跑,寬刃劍被其雙手持握著,劃破黑夜中的雨幕。
剛才江白還想著利用其他騎兵的遮擋與對麵騎士周旋。可現在他改變了主意。因為他感受到了那騎士帶給他的壓力,還有被鎖定的感覺。
“每個人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江白大喊道。他這話似乎是對著身後臨江鎮眾多準外門弟子說的。不過這裏距離臨江鎮還有些距離,怕是難以被人聽到。
蘇心劍聽到了。他也猜出這是江白對他說的。他不認為江白已經看破了他的藏身之地。不過他很清楚,他選這破漁船當做暫時的棲身之所是瞞不過江白的。監視所有可能威脅的動向是掌控全局者應有的素質。換他也必然會這麽做。所以江白一定知道他就在附近。這麽說就是告訴他,他家的曹三小姐現在需要保護,是護衛盡職的時候了。
蘇心劍暗歎了一聲。他轉身就走,也顧不得身影會被騎兵們發現了。原本打算拖住敵人的江白反而被拖住。他必須親自動手,回去救人了。
騎兵們立即就發現了蘇心劍。飛矢的點射隨後就到。
好在蘇心劍身形飄忽,再加夜色黑暗,飛矢沒有命中。
兩支箭矢被拋射到天空,也不知是用了什麽箭頭,居然燃燒放出光亮。而且下落的速度極其緩慢。雨澆不滅。
蘇心劍的身形被這兩點亮光照亮。可他隨即也射出兩箭,精準的將那兩點亮光射滅。
在眾多騎兵的眼中,蘇心劍的身影隻亮了一下,就又消失在黑暗中了。
兩騎脫離大隊,往蘇心劍消失的方向搜索而來。可他們注定一無所獲。因為蘇心劍已經離開了河岸。直接用出踏雲步,在江麵上急行。
相比江岸,水麵自然要平整的多。雨水的聲音還可以幫助掩蓋踏水之聲。蘇心劍這一手聲東擊西算是成功騙過了騎兵的追索。
蘇心劍的目標也很明確,不是什麽臨江客棧,他要去碼頭的那條大船上。這邊如此大的動靜,臨江客棧眾人肯定已經聽到了。逃跑是最明智的選擇。可怎麽逃,在地麵上誰敢說一定跑得贏騎兵。那麽那條大船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蘇心劍打算先看清楚這些騎兵的來頭。軍隊都會打出旗號,表明自己的身份,有些部隊甚至會打主將的旗號,那就更好判斷了。
可惜蘇心劍失望了,雨夜中他還沒看清騎兵的鎧甲製式,一片飛矢就覆蓋了他精心打掃的漁船。不算太厚實的船板瞬間就被箭矢撕碎,隻留下一地的殘骸。
蘇心劍很確信騎兵們應該是也沒看清漁船。直接就是箭雨覆蓋了,根本不問那裏是不是有人。看來這隊人馬來者不善呀。
騎兵披甲行軍的動靜實在是太大。蘇心劍聽的到,臨江鎮客棧裏的道法宗準外門弟子們自然也聽得到。幾道身影持火把飛身縱躍而來。就停步在距離蘇心劍藏身的大石不遠。
這裏是通往臨江鎮的主路,卻也趕不上官道寬敞。五人一字排開就將路擋住。
借助火把的光亮,蘇心劍看得清楚。這五人為首的正是曾經與他同行過一段路的王俊山。這位可是嶺南王家的大公子,身份顯赫,地位超凡。再加其一身功夫也是不弱,手持火把大馬金刀的立在路中央也算很有派頭。
王俊山身邊幾人除了一直跟著他的張珍珍外蘇心劍都不認識。不過看這些人都有些麵熟,應該也是這一路見過。
王俊山似乎是沒看到剛剛被羽箭射毀的破漁船。他長劍拄地朗聲道:“來者止步,此地道法宗辦事,無關者退。”
王俊山聲音不大,再加又有夜雨之聲和騎兵踏地巨響。想來對麵的人馬是很難聽的真切的。可在這許多嘈雜之聲中,王俊山的聲音居然異常的清晰。使得蘇心劍很確信騎兵們應該是聽到了。
可騎兵們並沒有減速的意思。正當王俊山自己也懷疑可能是對方沒聽清楚,打算再說一遍時。無數的飛矢衝破雨幕,襲向擋路的五人。
一般這種距離的飛矢直射,應該先聽到弓弦聲才對。王俊山幾人可能自持能夠聞聲躲閃,明顯防備不足。因為他們並沒有聽到弓弦之聲。不止是他們,就是躲在一旁大石頭後的蘇心劍也沒聽到。
王俊山確實有些本事,最先發覺不對的他大喊一聲:“小心。”就拔劍格擋。接連擋下三支飛矢後還是被一箭射中左肩。
跟隨王俊山來探查的那些青年才俊就沒這麽好的運氣了。除了張珍珍聽到提醒立即往王俊山身後躲避外,其餘三人皆中箭倒地。
王俊山知道不好,扔掉了火把轉身就走。他雖然中了一箭,卻強忍著沒有倒下。張珍珍比他逃的更快。
其實中箭倒地的那三名道法宗準外門弟子並沒有立即殞命。他們也都會些功夫,關鍵時刻避開要害還是做得到的。隻可惜他們臨陣對敵的經驗太少,沒有咬牙挺住。這也就失去了逃命的最後機會。
被扔掉的火把就在這三人身旁繼續燃燒著。將他們的身形暴露無遺。又一陣飛矢攢射。這三人立時就變成了刺蝟。徹底死透。
這一幕看得蘇心劍也是心驚不已。他原以為這些騎兵若是出自北莽,就算是最糟糕的結果了。可沒想到會更糟。
在這千山界,世俗朝廷是無法和修行宗門掰手腕的。就算道法宗算是道緣國的修行宗門。可那也不是北莽國惹得起的。道法宗的名頭應該能起點作用。可很明顯蘇心劍錯了。
這隊騎兵不是碰巧襲擾到這裏的。他們此行應該有著明確的目標,不管這臨江鎮中有誰,恐怕都是他們抹除的對象。
而且此時蘇心劍已經看清了這些騎兵的裝束,所有人馬具甲,甲胄純黑,打磨的卻是異常的光亮,在火把的映襯下熠熠生輝。騎士還裝備了麵甲,拉來下後看不清他們的容貌。這就是一隊黑甲死神,殺氣騰騰的衝向臨江鎮。
蘇心劍還注意到這隊騎兵並沒有打出任何旗號。這是不想人們知道其所屬的明證。今夜臨江鎮要遭殃。
蘇心劍很明智的沒有立即去救曹心欣。他的位置距離騎兵太近了,一有動作很容易被發現。敢於挑戰道法宗的騎兵怎能沒有些大殺器。他可不想去嚐試。
蘇心劍相信江白應該已經知道了騎兵來襲。這位道法宗當代大師兄會作何反應呢。他手下那些準外門弟子也不是白給的,戰力聚集之下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這不會也是道法宗入門考核的一部分吧。蘇心劍忽然就冒出了這個想法。不過很快他自己就否決了。因為地上已經躺著三具屍體了。
一柄劍自臨江鎮方向飛射而來。直接將靠前的一名騎兵穿喉,兵士墜馬。後麵的騎兵動作嫻熟的左右一分就讓開了那斃命的軍士,繼續前進。
青衣江白隨後而至。很明顯他是想以一己之力阻一阻這些騎兵。可那些騎兵似乎並不想與他纏鬥。
江白麵對眾多騎兵毫不畏懼,孤身衝入陣型之中,並一把拔出了插在殞命兵士喉嚨上的劍。
蘇心劍不由得佩服江白的膽識。這明顯是給了騎兵圍攻的機會,沒有一點自信怕是幹不出這種事來。同時這也是牽製騎兵的最好方法,有人闖陣了,你們圍還是不圍。圍了自然就成功牽製了大隊兵馬。不圍,難不成還要讓這闖陣之人在軍陣中橫行嗎。
騎兵們沒有圍殺江白,他們策馬自旁邊通過。
江白也沒有在騎兵軍陣中橫衝直撞大殺四方,因為在他的麵前還有一位黑甲騎士已經停馬。
這名黑甲騎士翻身下馬,動作嫻熟輕巧,絲毫沒有身著重甲的累贅感。同時抽出一柄寬刃劍,緩緩朝江白走去。這明顯是要單挑的意思。
江白凝神以對。
主動放棄了戰馬的黑甲騎士開始奔跑,寬刃劍被其雙手持握著,劃破黑夜中的雨幕。
剛才江白還想著利用其他騎兵的遮擋與對麵騎士周旋。可現在他改變了主意。因為他感受到了那騎士帶給他的壓力,還有被鎖定的感覺。
“每個人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江白大喊道。他這話似乎是對著身後臨江鎮眾多準外門弟子說的。不過這裏距離臨江鎮還有些距離,怕是難以被人聽到。
蘇心劍聽到了。他也猜出這是江白對他說的。他不認為江白已經看破了他的藏身之地。不過他很清楚,他選這破漁船當做暫時的棲身之所是瞞不過江白的。監視所有可能威脅的動向是掌控全局者應有的素質。換他也必然會這麽做。所以江白一定知道他就在附近。這麽說就是告訴他,他家的曹三小姐現在需要保護,是護衛盡職的時候了。
蘇心劍暗歎了一聲。他轉身就走,也顧不得身影會被騎兵們發現了。原本打算拖住敵人的江白反而被拖住。他必須親自動手,回去救人了。
騎兵們立即就發現了蘇心劍。飛矢的點射隨後就到。
好在蘇心劍身形飄忽,再加夜色黑暗,飛矢沒有命中。
兩支箭矢被拋射到天空,也不知是用了什麽箭頭,居然燃燒放出光亮。而且下落的速度極其緩慢。雨澆不滅。
蘇心劍的身形被這兩點亮光照亮。可他隨即也射出兩箭,精準的將那兩點亮光射滅。
在眾多騎兵的眼中,蘇心劍的身影隻亮了一下,就又消失在黑暗中了。
兩騎脫離大隊,往蘇心劍消失的方向搜索而來。可他們注定一無所獲。因為蘇心劍已經離開了河岸。直接用出踏雲步,在江麵上急行。
相比江岸,水麵自然要平整的多。雨水的聲音還可以幫助掩蓋踏水之聲。蘇心劍這一手聲東擊西算是成功騙過了騎兵的追索。
蘇心劍的目標也很明確,不是什麽臨江客棧,他要去碼頭的那條大船上。這邊如此大的動靜,臨江客棧眾人肯定已經聽到了。逃跑是最明智的選擇。可怎麽逃,在地麵上誰敢說一定跑得贏騎兵。那麽那條大船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