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土山城不算太遠的位置,有一座臨時搭建的城寨,這裏就是此次南下北莽軍的中軍所在了。
主帥方大同居然沒有親臨指揮這場精心策劃的圍殲戰,而是悠閑的坐在大帳中端著茶水注視著麵前的沙盤。
這沙盤足足占據了中軍帳一半的麵積,其上精確標注了土山城以及附近的地形和雙方各軍的動向。
當然了,地形地貌可能不會改變。不過這雙方兵馬的調動可是隨時改變的。所以沙盤附近還圍著一群親兵。這些人正忙不迭的根據隨時傳回來的戰報移動沙盤上代表各軍位置的小號模型。其中最為顯眼的自然是那些攻城塔了。
如今的天氣可算不上涼爽,大帳內顯得有些悶熱。親兵和同樣坐在兩旁觀看戰場形勢的軍中將領們因為穿戴太過齊整,都已經開始冒汗了。
可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沙盤上,並沒有留意到自家主帥似乎並沒有受到這悶熱的影響。甚至還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熱茶。
同樣沒有受到天氣影響的還有方大同身邊的貼身護衛們。這些忠誠的衛士們甚至是頂盔摜甲,將自己圍的是嚴嚴實實。可卻不見一滴汗珠自他們身上滴落。
若是蘇心劍或者其他經曆過臨江鎮劫難的人在此,定會一眼認出,那些護衛門們的鎧甲樣式居然與突襲臨江鎮的那些黑騎一般學無二。
其實這大帳中還有另一點不同尋常。那就是沙盤上並非所有的單位都需要親兵根據戰報適時移動,而是有許多散發著微光的小點在自行運動。這大大減輕了親兵們的負擔,可同時也透著詭異。
沙盤上代表著方文化所部的模型中就有一些這樣自行移動的光點。可比例卻是不多。
有偵騎入賬稟報說少將軍丟了戰馬和兵器,好在人沒事。
大帳之內一片嘩然。有將領表示少將軍還是太過年輕,貿然單騎對敵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也有人說少將軍膽識過人,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挫敗了敵方三營兵馬的增援行動,同時沉重打擊了守軍士氣。應記一大功。
隻不過高坐主位的方大同卻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應。隻是點了下頭示意他知道了。
下麵一些將領不由得佩服主帥的沉穩。要知道剛剛遇險的可是他的親兒子。一般人怎能如此淡定。
此刻方大同身側一位身穿黑袍謀士樣的人低聲開口道:“大帥,如今雖是大局為重。可險些傷了少將軍的人也不能就這麽放過。請大帥將其交給在下處理。”
方大同抿了口滾燙的茶水,嗯了一聲。似乎這隻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黑衣謀士在一名黑甲衛士耳畔耳語了幾句。那衛士就走出了大帳,不知去安排什麽了。
大帳中沒有人注意,那黑衣謀士可以不通過大帥直接指揮大帥的衛士其實是有些問題的。
另一處戰場,準備攔截蘇心劍的遊騎開始以弓箭點射。隻不過這些箭矢並不密集,因為遊騎們不想傷到少將軍的馬。
稀稀疏疏的飛矢對於蘇心劍來說並沒有什麽威脅。墨光劍擋下即可。很快,雙方就到了短兵相接的距離。
衝在最前麵的兩名北莽遊騎忽然左右一分,竟然讓開了接戰正麵,向兩側奔去。
若是尋常人,可能還看不出這其中的門道,仍然傻愣愣的衝過去。可蘇心劍的眼力極好,他已經看出那兩名遊騎其實是拉著一根細線。而這細線就如同薄刃一般直接橫切了過來。
細線的材質蘇心劍不知道,可想來必是極其堅韌的,至少可以切開輕騎兵的甲胄。而且這線不容易被察覺,拉扯高度剛好是蘇心劍的胸部以下。略微高過馬頭。這樣的位置幾乎是避無可避。
“小心,有線。”蘇心劍身後的陸小青當先出言提醒。不過隨後她的聲音戛然而止,可能是咬到舌頭了。
蘇心劍沒想到陸小青的眼力也不錯。可他無需提醒,墨光劍已經豎在身前。
陸小青已經探手去抓方文化掛在馬上的那杆長槍了。她覺得那長槍材質堅硬,可以擋下那根細線。隻不過她的速度慢了些。
墨光劍輕易的就切開了那根細線。蘇心劍看到那些阻擊的遊騎明顯目光一滯。這是完全沒想到細線就這麽斷了。
也難怪那些遊騎驚愕,細線被切斷後自然向兩側蹦飛。其路線上奔跑的遊騎也就遭了殃。
就連蘇心劍也沒想到這細線的威力竟然如此巨大。四名遊騎被蹦飛的細線直接斬成了兩截。即便他們已經有所防備,有人將兵器豎在身前。有人提起了圓盾。可所有的一切都被那細線削斷。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遊騎們有些慌亂。蘇心劍已經趁著這個機會與遊騎們錯身而過。墨光劍又劃傷了三人兩馬。
蘇心劍並沒有能擊殺一人。那是因為這些遊騎都很聰明,接戰的距離保持的非常好。遊騎們的馬刀比墨光劍略長,遊騎們就是利用這不算太多的長度優勢選擇了稍遠的錯身接戰。使得蘇心劍即便能夠在短暫交手中贏過,也無法帶給他們致命傷。
當然蘇心劍其實可以控馬稍微調整方向以改變接戰距離的。可惜他的騎術實在是一般,對於這等微調是有心無力。
不得不說,蘇心劍在劍術上贏了。可他在騎術上卻輸給了那些遊騎。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可以讓蘇心劍滿意了。他成功突破了遊騎們的防禦,而負傷的遊騎們其實也算是失去了戰鬥力。可能還會給北莽軍的後勤帶來更嚴重的壓力。
其他遊騎們不甘心的掉頭追趕。可終究是徒勞的。他們胯下戰馬比蘇心劍搶來的這匹黑馬差上許多。多到不是騎術可以彌補的。即便黑馬馱著兩個人。這也是蘇心劍要搶這匹馬的原因了。
飛矢點射而來。陸小青抽出自己的刀將之擋下。
遊騎們不敢射方文化的戰馬。蘇心劍和陸小青就這麽突破了第一道防線。不過前麵還有第二道阻礙。
為了防止土山城的道緣軍突圍,北莽軍在自家營寨之間挖了不淺的壕溝。壕溝下有木刺隱藏在水下。要說這水是哪來的。千山界夜裏多雨,下幾天就有水了。隻不過這水滲透能力也不弱,不會將整個壕溝填滿。
這壕溝的寬度一般戰馬是跳不過去的。所以大部分壕溝地段無人看守。蘇心劍眼前的這段就是。
蘇心劍輕輕撫摸戰馬的皮毛,毫不減速直接就衝了過去。也許普通戰馬跳不過這壕溝。可這匹黑馬一定可以。
戰馬似乎是明白了蘇心劍的意思,居然跑的更歡了。
壕溝前,黑色戰馬一躍而起。一步躍過足有三丈多寬的壕溝。繼續前進。倒是那些在他們身後緊追的北莽遊騎,不得不勒馬。
再往前不遠就是官道了。蘇心劍打算直接沿著官道跑到方圓城。那裏已經距離道法宗的山門一丈山不遠了。北莽軍再怎麽囂張也不至於去騷擾道法宗吧!
黑馬的馬蹄終於踏到了官道上。平坦的大道讓蘇心劍兩人的速度足足快了三成。後麵剛開始還有北莽軍叫喊著追擊。可漸漸的也沒了動靜。似乎他們就這麽完成了突圍。
陸小青很想說話,不過她先前咬到了舌頭,嘴中還隱隱作痛,也就作罷了。
蘇心劍則有些納悶。他們這次突圍,似乎有些太容易了。北莽軍完全沒組織什麽像樣的阻攔。當然這其中有許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北莽軍正忙著打大仗。他們兩人實在是有些微不足道。可他還是覺得有些不太對。
黑馬雖是寶駒,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衝刺。跑了一陣後速度就降了下來。此時天色已經漸晚。看來今晚要連夜趕路了。
遮蔽天光的雲層如期而至。今夜還會有雨。
主帥方大同居然沒有親臨指揮這場精心策劃的圍殲戰,而是悠閑的坐在大帳中端著茶水注視著麵前的沙盤。
這沙盤足足占據了中軍帳一半的麵積,其上精確標注了土山城以及附近的地形和雙方各軍的動向。
當然了,地形地貌可能不會改變。不過這雙方兵馬的調動可是隨時改變的。所以沙盤附近還圍著一群親兵。這些人正忙不迭的根據隨時傳回來的戰報移動沙盤上代表各軍位置的小號模型。其中最為顯眼的自然是那些攻城塔了。
如今的天氣可算不上涼爽,大帳內顯得有些悶熱。親兵和同樣坐在兩旁觀看戰場形勢的軍中將領們因為穿戴太過齊整,都已經開始冒汗了。
可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沙盤上,並沒有留意到自家主帥似乎並沒有受到這悶熱的影響。甚至還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熱茶。
同樣沒有受到天氣影響的還有方大同身邊的貼身護衛們。這些忠誠的衛士們甚至是頂盔摜甲,將自己圍的是嚴嚴實實。可卻不見一滴汗珠自他們身上滴落。
若是蘇心劍或者其他經曆過臨江鎮劫難的人在此,定會一眼認出,那些護衛門們的鎧甲樣式居然與突襲臨江鎮的那些黑騎一般學無二。
其實這大帳中還有另一點不同尋常。那就是沙盤上並非所有的單位都需要親兵根據戰報適時移動,而是有許多散發著微光的小點在自行運動。這大大減輕了親兵們的負擔,可同時也透著詭異。
沙盤上代表著方文化所部的模型中就有一些這樣自行移動的光點。可比例卻是不多。
有偵騎入賬稟報說少將軍丟了戰馬和兵器,好在人沒事。
大帳之內一片嘩然。有將領表示少將軍還是太過年輕,貿然單騎對敵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也有人說少將軍膽識過人,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挫敗了敵方三營兵馬的增援行動,同時沉重打擊了守軍士氣。應記一大功。
隻不過高坐主位的方大同卻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應。隻是點了下頭示意他知道了。
下麵一些將領不由得佩服主帥的沉穩。要知道剛剛遇險的可是他的親兒子。一般人怎能如此淡定。
此刻方大同身側一位身穿黑袍謀士樣的人低聲開口道:“大帥,如今雖是大局為重。可險些傷了少將軍的人也不能就這麽放過。請大帥將其交給在下處理。”
方大同抿了口滾燙的茶水,嗯了一聲。似乎這隻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黑衣謀士在一名黑甲衛士耳畔耳語了幾句。那衛士就走出了大帳,不知去安排什麽了。
大帳中沒有人注意,那黑衣謀士可以不通過大帥直接指揮大帥的衛士其實是有些問題的。
另一處戰場,準備攔截蘇心劍的遊騎開始以弓箭點射。隻不過這些箭矢並不密集,因為遊騎們不想傷到少將軍的馬。
稀稀疏疏的飛矢對於蘇心劍來說並沒有什麽威脅。墨光劍擋下即可。很快,雙方就到了短兵相接的距離。
衝在最前麵的兩名北莽遊騎忽然左右一分,竟然讓開了接戰正麵,向兩側奔去。
若是尋常人,可能還看不出這其中的門道,仍然傻愣愣的衝過去。可蘇心劍的眼力極好,他已經看出那兩名遊騎其實是拉著一根細線。而這細線就如同薄刃一般直接橫切了過來。
細線的材質蘇心劍不知道,可想來必是極其堅韌的,至少可以切開輕騎兵的甲胄。而且這線不容易被察覺,拉扯高度剛好是蘇心劍的胸部以下。略微高過馬頭。這樣的位置幾乎是避無可避。
“小心,有線。”蘇心劍身後的陸小青當先出言提醒。不過隨後她的聲音戛然而止,可能是咬到舌頭了。
蘇心劍沒想到陸小青的眼力也不錯。可他無需提醒,墨光劍已經豎在身前。
陸小青已經探手去抓方文化掛在馬上的那杆長槍了。她覺得那長槍材質堅硬,可以擋下那根細線。隻不過她的速度慢了些。
墨光劍輕易的就切開了那根細線。蘇心劍看到那些阻擊的遊騎明顯目光一滯。這是完全沒想到細線就這麽斷了。
也難怪那些遊騎驚愕,細線被切斷後自然向兩側蹦飛。其路線上奔跑的遊騎也就遭了殃。
就連蘇心劍也沒想到這細線的威力竟然如此巨大。四名遊騎被蹦飛的細線直接斬成了兩截。即便他們已經有所防備,有人將兵器豎在身前。有人提起了圓盾。可所有的一切都被那細線削斷。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遊騎們有些慌亂。蘇心劍已經趁著這個機會與遊騎們錯身而過。墨光劍又劃傷了三人兩馬。
蘇心劍並沒有能擊殺一人。那是因為這些遊騎都很聰明,接戰的距離保持的非常好。遊騎們的馬刀比墨光劍略長,遊騎們就是利用這不算太多的長度優勢選擇了稍遠的錯身接戰。使得蘇心劍即便能夠在短暫交手中贏過,也無法帶給他們致命傷。
當然蘇心劍其實可以控馬稍微調整方向以改變接戰距離的。可惜他的騎術實在是一般,對於這等微調是有心無力。
不得不說,蘇心劍在劍術上贏了。可他在騎術上卻輸給了那些遊騎。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可以讓蘇心劍滿意了。他成功突破了遊騎們的防禦,而負傷的遊騎們其實也算是失去了戰鬥力。可能還會給北莽軍的後勤帶來更嚴重的壓力。
其他遊騎們不甘心的掉頭追趕。可終究是徒勞的。他們胯下戰馬比蘇心劍搶來的這匹黑馬差上許多。多到不是騎術可以彌補的。即便黑馬馱著兩個人。這也是蘇心劍要搶這匹馬的原因了。
飛矢點射而來。陸小青抽出自己的刀將之擋下。
遊騎們不敢射方文化的戰馬。蘇心劍和陸小青就這麽突破了第一道防線。不過前麵還有第二道阻礙。
為了防止土山城的道緣軍突圍,北莽軍在自家營寨之間挖了不淺的壕溝。壕溝下有木刺隱藏在水下。要說這水是哪來的。千山界夜裏多雨,下幾天就有水了。隻不過這水滲透能力也不弱,不會將整個壕溝填滿。
這壕溝的寬度一般戰馬是跳不過去的。所以大部分壕溝地段無人看守。蘇心劍眼前的這段就是。
蘇心劍輕輕撫摸戰馬的皮毛,毫不減速直接就衝了過去。也許普通戰馬跳不過這壕溝。可這匹黑馬一定可以。
戰馬似乎是明白了蘇心劍的意思,居然跑的更歡了。
壕溝前,黑色戰馬一躍而起。一步躍過足有三丈多寬的壕溝。繼續前進。倒是那些在他們身後緊追的北莽遊騎,不得不勒馬。
再往前不遠就是官道了。蘇心劍打算直接沿著官道跑到方圓城。那裏已經距離道法宗的山門一丈山不遠了。北莽軍再怎麽囂張也不至於去騷擾道法宗吧!
黑馬的馬蹄終於踏到了官道上。平坦的大道讓蘇心劍兩人的速度足足快了三成。後麵剛開始還有北莽軍叫喊著追擊。可漸漸的也沒了動靜。似乎他們就這麽完成了突圍。
陸小青很想說話,不過她先前咬到了舌頭,嘴中還隱隱作痛,也就作罷了。
蘇心劍則有些納悶。他們這次突圍,似乎有些太容易了。北莽軍完全沒組織什麽像樣的阻攔。當然這其中有許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北莽軍正忙著打大仗。他們兩人實在是有些微不足道。可他還是覺得有些不太對。
黑馬雖是寶駒,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衝刺。跑了一陣後速度就降了下來。此時天色已經漸晚。看來今晚要連夜趕路了。
遮蔽天光的雲層如期而至。今夜還會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