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喜報
夫君寵妾滅妻?行,這火坑讓你了 作者:一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是我們提前進攻,但是我們也是為了打番邦一個措手不及,初心是好的!現在損失的是我們的精兵,而不是你們的。”
皇甫和碩說出此話,讓在場眾多副將全都驚訝地瞪眸。
雖然那些精兵不是他們麾下的,但也是一條人命啊!
況且培養精兵花費的精力巨大,這一下子損失一萬精兵,如何能不心痛?
就算是他們旁人也是無法理解的,更何況是他們作為帶領人?!
齊誌宸的眸光閃爍一下,在皇甫和碩說出此話時,他就知道他們輸了。
果然!
皇甫清歌的麵容冷峻,看著他冷聲說道,“誰說我沒有收獲軍糧的?上次被他們劫走的軍糧,這次全都已經搶回來!番邦剩下的軍糧所剩無幾,過不了五日,他們必敗!”
“鑒於擔心多人知道多一份危險,所以軍糧我已經讓士兵運到安全之地,隻有安將軍同趙將軍知道此事。”
“三皇弟,沒有如你所願,是不是很失望?!你到此時還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難不成你以為軍營是隨你心意而行的地方?!軍營最重要的就是服從軍令!”
“同樣的事情已經跟你們說過多遍,既然你同齊將軍一意孤行,那就不適合留在邊疆!往後的戰役,不需你們參與!”
皇甫清歌鏗鏘有力的一番話,讓在場所有人心中激昂。
想到番邦的軍糧頂不了五日,他們的臉上滿是激動!
這就意味著,他們馬上就要勝利!
在場的副將全都朗聲大笑!
隻有齊誌宸同皇甫和碩一臉難看,看著皇甫清歌說道,“皇兄有何權利不讓我們上戰場?說到底,你在軍營不過是安將軍的副將,甚至還比不上齊將軍。”
齊誌宸也出聲附和,“三殿下所言在理!我們受皇上之令來邊疆支援,聽從的是安將軍指令,大殿下未免太自以為是了。”
他們兩人的聲音落下,安將軍在一旁冷冷發話,打破他們最後的念想。
“清歌剛才所言,正是本將想要說的話!軍營中最忌諱不聽從軍令的將士,你們二人因為自己的一意孤行,讓一萬精兵喪命敵軍刀下,這樣的損失,比我們這次大戰的損失還要重!”
“這件事的後果必須你們二人來背!接下來的日子你們在營帳思過,此事本將也必將一五一十告知皇上!”
安將軍的聲音落下,齊誌宸同皇甫和碩雙拳緊握,一臉不甘。
“安將軍,你憑什麽這樣......”
他們反抗的聲音還沒說完,就被安將軍厲聲打斷。
“就憑本將是軍營的主將,所有將士都需聽從本將之令!就算你們不服,這也是事實。”
趙將軍滿臉嚴肅地附和,“如果安將軍一人之令不夠,本將也是邊疆大軍主將,也認同安將軍做法!”
這下,他們兩人再也無話可說。
兩名士兵迅速走出來,來到皇甫和碩同齊誌宸的身邊,一臉嚴肅地請他們離開。
這次商議他們不歡而散,被安將軍派出來的士兵請回營帳,守在門口寸步不讓他們離開,作為對這次大戰私自行動的懲罰。
齊誌宸本來麾下的士兵就不多,這次更是直接折損一萬精兵,讓他氣得不行!
盡管他們兩人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
在他們走後,大家繼續商議接下來的進一步戰役。
沒有了齊誌宸同皇甫清歌在場,大家的商議異常順利。
接下來的幾日,他們繼續乘勝追擊,準備將番邦大軍趕出邊疆!
商議過後,安將軍當晚就將戰役的情況一五一十寫下來傳回上京......
接下來的數日,果然如他們所想那般,逼著番邦連連敗退。
番邦本來就因為軍糧不足而軍心不穩,再加上兵營區損壞嚴重,就算士兵想修補,也不及對方大軍突襲的速度快!
加上幾個月以來的戰役,他們幾乎都是落敗,更加打擊他們的士氣。
而安將軍這邊的將士,則是越戰越勇,絲毫沒有疲憊之態!
照這樣打下去,永和王朝大軍勝利不過是指日可待!
次日,安將軍的戰報終於傳回上京!
侍衛舉著象征喜報的書信一路狂奔,從宮門口開始高呼,“邊疆喜報!”
“邊疆喜報!”
這一聲聲喜悅的聲音,在皇宮中很快傳開。
隨著侍衛來到議事殿,文武百官全都回頭看去,臉上滿是喜色。
皇上的眉頭一挑,臉上大喜,整個人挺直背脊,等著侍衛將喜報送到。
打了幾個月的仗,這是第一次傳來喜報!
喜報一來,基本可以斷定此次戰役的勝利,所以大家的心滿是激動。
大家的目光隨著侍衛的走動而移動,最後落在皇上的方向。
侍衛一臉喜色,來不及喘口氣就雙手恭敬呈上喜報。
景公公趕緊接過,滿臉高興遞到皇上的手中。
皇上迫不及待打開,威嚴的臉上快速添上笑容。
不過看了幾眼,他的眉頭一擰,半晌再次笑容加深......
文武百官全都看著皇上,見他這個表情,心中滿是疑惑,猜想不到喜報的內容。
照理說,喜報報的是喜,皇上看到應該高興才對,為何會皺眉頭?
沒等他們想出個所以然來,皇上“啪”一聲將喜報合起來,臉上大喜。
“太好了!清歌他們昨夜主動出擊,將番邦打了個落花流水,不僅重毀他們的軍營,還將丟失的軍糧全都搶回來,番邦死傷無數,照這樣下去,打勝仗將番邦趕出邊疆指日可待!”
“安將軍昨夜將邊疆戰事一五一十詳細記載,言明這一切全都是清歌的謀略,清歌在此戰役中占了頭功!”
“哈哈哈哈!太好了!打了這麽久的戰役,終於可以結束,朕就等著他們凱旋歸來!哈哈哈!”
皇上爽朗的笑聲在偌大的議事殿上回蕩。
文武百官全都鬆一口氣,笑著附和。
“大殿下頗得皇上真傳,一如皇上當年英勇不凡,帶軍勇闖敵軍軍營,將敵軍打得片甲不留!”
“沒錯!大殿下乃皇上帶大的皇子,不僅聰慧,在軍事謀略上最像皇上。”
皇甫和碩說出此話,讓在場眾多副將全都驚訝地瞪眸。
雖然那些精兵不是他們麾下的,但也是一條人命啊!
況且培養精兵花費的精力巨大,這一下子損失一萬精兵,如何能不心痛?
就算是他們旁人也是無法理解的,更何況是他們作為帶領人?!
齊誌宸的眸光閃爍一下,在皇甫和碩說出此話時,他就知道他們輸了。
果然!
皇甫清歌的麵容冷峻,看著他冷聲說道,“誰說我沒有收獲軍糧的?上次被他們劫走的軍糧,這次全都已經搶回來!番邦剩下的軍糧所剩無幾,過不了五日,他們必敗!”
“鑒於擔心多人知道多一份危險,所以軍糧我已經讓士兵運到安全之地,隻有安將軍同趙將軍知道此事。”
“三皇弟,沒有如你所願,是不是很失望?!你到此時還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難不成你以為軍營是隨你心意而行的地方?!軍營最重要的就是服從軍令!”
“同樣的事情已經跟你們說過多遍,既然你同齊將軍一意孤行,那就不適合留在邊疆!往後的戰役,不需你們參與!”
皇甫清歌鏗鏘有力的一番話,讓在場所有人心中激昂。
想到番邦的軍糧頂不了五日,他們的臉上滿是激動!
這就意味著,他們馬上就要勝利!
在場的副將全都朗聲大笑!
隻有齊誌宸同皇甫和碩一臉難看,看著皇甫清歌說道,“皇兄有何權利不讓我們上戰場?說到底,你在軍營不過是安將軍的副將,甚至還比不上齊將軍。”
齊誌宸也出聲附和,“三殿下所言在理!我們受皇上之令來邊疆支援,聽從的是安將軍指令,大殿下未免太自以為是了。”
他們兩人的聲音落下,安將軍在一旁冷冷發話,打破他們最後的念想。
“清歌剛才所言,正是本將想要說的話!軍營中最忌諱不聽從軍令的將士,你們二人因為自己的一意孤行,讓一萬精兵喪命敵軍刀下,這樣的損失,比我們這次大戰的損失還要重!”
“這件事的後果必須你們二人來背!接下來的日子你們在營帳思過,此事本將也必將一五一十告知皇上!”
安將軍的聲音落下,齊誌宸同皇甫和碩雙拳緊握,一臉不甘。
“安將軍,你憑什麽這樣......”
他們反抗的聲音還沒說完,就被安將軍厲聲打斷。
“就憑本將是軍營的主將,所有將士都需聽從本將之令!就算你們不服,這也是事實。”
趙將軍滿臉嚴肅地附和,“如果安將軍一人之令不夠,本將也是邊疆大軍主將,也認同安將軍做法!”
這下,他們兩人再也無話可說。
兩名士兵迅速走出來,來到皇甫和碩同齊誌宸的身邊,一臉嚴肅地請他們離開。
這次商議他們不歡而散,被安將軍派出來的士兵請回營帳,守在門口寸步不讓他們離開,作為對這次大戰私自行動的懲罰。
齊誌宸本來麾下的士兵就不多,這次更是直接折損一萬精兵,讓他氣得不行!
盡管他們兩人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
在他們走後,大家繼續商議接下來的進一步戰役。
沒有了齊誌宸同皇甫清歌在場,大家的商議異常順利。
接下來的幾日,他們繼續乘勝追擊,準備將番邦大軍趕出邊疆!
商議過後,安將軍當晚就將戰役的情況一五一十寫下來傳回上京......
接下來的數日,果然如他們所想那般,逼著番邦連連敗退。
番邦本來就因為軍糧不足而軍心不穩,再加上兵營區損壞嚴重,就算士兵想修補,也不及對方大軍突襲的速度快!
加上幾個月以來的戰役,他們幾乎都是落敗,更加打擊他們的士氣。
而安將軍這邊的將士,則是越戰越勇,絲毫沒有疲憊之態!
照這樣打下去,永和王朝大軍勝利不過是指日可待!
次日,安將軍的戰報終於傳回上京!
侍衛舉著象征喜報的書信一路狂奔,從宮門口開始高呼,“邊疆喜報!”
“邊疆喜報!”
這一聲聲喜悅的聲音,在皇宮中很快傳開。
隨著侍衛來到議事殿,文武百官全都回頭看去,臉上滿是喜色。
皇上的眉頭一挑,臉上大喜,整個人挺直背脊,等著侍衛將喜報送到。
打了幾個月的仗,這是第一次傳來喜報!
喜報一來,基本可以斷定此次戰役的勝利,所以大家的心滿是激動。
大家的目光隨著侍衛的走動而移動,最後落在皇上的方向。
侍衛一臉喜色,來不及喘口氣就雙手恭敬呈上喜報。
景公公趕緊接過,滿臉高興遞到皇上的手中。
皇上迫不及待打開,威嚴的臉上快速添上笑容。
不過看了幾眼,他的眉頭一擰,半晌再次笑容加深......
文武百官全都看著皇上,見他這個表情,心中滿是疑惑,猜想不到喜報的內容。
照理說,喜報報的是喜,皇上看到應該高興才對,為何會皺眉頭?
沒等他們想出個所以然來,皇上“啪”一聲將喜報合起來,臉上大喜。
“太好了!清歌他們昨夜主動出擊,將番邦打了個落花流水,不僅重毀他們的軍營,還將丟失的軍糧全都搶回來,番邦死傷無數,照這樣下去,打勝仗將番邦趕出邊疆指日可待!”
“安將軍昨夜將邊疆戰事一五一十詳細記載,言明這一切全都是清歌的謀略,清歌在此戰役中占了頭功!”
“哈哈哈哈!太好了!打了這麽久的戰役,終於可以結束,朕就等著他們凱旋歸來!哈哈哈!”
皇上爽朗的笑聲在偌大的議事殿上回蕩。
文武百官全都鬆一口氣,笑著附和。
“大殿下頗得皇上真傳,一如皇上當年英勇不凡,帶軍勇闖敵軍軍營,將敵軍打得片甲不留!”
“沒錯!大殿下乃皇上帶大的皇子,不僅聰慧,在軍事謀略上最像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