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獨擋
夫君寵妾滅妻?行,這火坑讓你了 作者:一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如果在之前,定然會遭受眾人的非議。
但是自雲玉同將軍府義絕之後被封為縣主再封為郡主,受到百姓的愛戴,大家對女子的看法就開始發生變化。
這半年以來,女子出府已經不受約束,就連出府也不再戴麵紗。
現在德妃娘娘當著眾人的麵說出此事,重新拾起女子儀德,所有人的心中一震。
這在以前,德妃娘娘斷不會說出這樣的事......因為她自己就是女子啊!
她說出這樣的話,可不就是認同女子應該受到束縛嗎?!
大家驚訝的同時,暗暗打量皇上的臉色。
隻見皇上閉緊嘴巴,臉上沒有多大的表情,從微微蹙起的眉頭,可以看出他的不悅。
皇甫清歌的眸色一沉,身上的氣息變冷,渾身上下散發著不滿。
雲玉的小手輕輕放在他的手上,對著他輕輕搖了搖頭。
“放心,我來~”
她可不是躲在男子身後的女子,盡管對方是貴妃娘娘,她也無懼。
雲玉抬眸,眸光變得堅韌起來。
“臣女所尋醫者清高不重名聲,不喜對外宣揚。臣女曾答應他,不會透露有關他的事,想必德妃娘娘也不會逼迫臣女做那等言而失信之人吧?至於臣女離京尋醫,實屬無奈。皇上聖明,不計較於世俗,允臣女離京尋醫,臣女心中感激。我朝有這樣聖明的君主是臣女及百姓之幸。”
雲玉一向說話委婉含蓄,極少當著眾人的麵恭維皇上。
但是這樣幾句話,讓大家明白,雲玉離開上京,得到皇上的應允。
連皇上都應允之事,德妃雖為貴妃,也高不了皇上去!
話音落下,雲玉站起身對著皇上盈盈一拜,表達謝意。
她離京之後曾聽父親說過,他進宮跟皇上說過此事,既已知道,沒有阻止,她權當皇上默許了。
默許之事,再加上她是清歌的未來正妃,她相信皇上會給她這個麵子。
在場隻有皇上能夠壓製德妃娘娘!
見著這一幕,皇上朗聲一笑,“無需言謝!你這是因疾離京,可以理解。”
有了皇上這句話,盡管德妃想發難,也無從說起。
德妃娘娘的臉色鐵青,看著雲玉無畏的眸光,咬緊牙關。
沒等她開口說話,從宮殿門口傳來一道柔美的聲音。
“皇上英明,女子儀德在人命麵前,不過是過眼雲煙,如果因儀德而丟失性命,實屬說不過去,德妃姐姐身為女子且為貴妃,這麽簡單的道理應該懂才對。”
大家看去,見到淑妃娘娘款款走來。
她的臉上掛滿欣慰的笑容,在看到雲玉的身影時,終於放下心來。
剛才聽到雲玉回來的消息,她盡最快的速度趕來,生怕這個消息是假的,直到聽到玉兒清冷的聲音,她才相信她真的回來了。
淑妃娘娘在宮殿門口就把雲玉同德妃的話聽得清清楚楚,對於德妃想刁難雲玉的心思很是明白。
她趕緊站出來為雲玉出頭,回眸看德妃一眼,身為貴妃的威嚴也顯露無疑。
同為貴妃,她可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淑妃娘娘說完之後大步走來,來到皇甫清歌同雲玉的身邊坐下,眸中熾熱地看著雲玉。
雲玉也看著自己姑母,見她好好的,嘴角勾起笑容。
兩人相依而坐,看著對方互視一笑,眸中含著同樣的笑意。
德妃娘娘被淑妃這話氣得不行,本想說幾句什麽話,在看到皇上看來警告的眼神,她的眸光縮一下,雙拳緊握著不敢繼續說話。
當初被禁在宮殿的日子,她想想還是有幾分後怕......
見著德妃娘娘收斂起來,安將軍等將士互視一眼,眸光有幾分微妙,深感在宮中的複雜。
其他人的臉色也好看一些,默默看著皇上。
隨著皇上收回目光,他的臉上掛上笑容,目光環視一圈,最後落在皇甫清歌同雲玉的身上,如同沒有發生過不快,朗聲大笑。
“哈哈哈!我軍大捷歸來,是可喜可賀一大喜事!今日朕設宴為眾位將領將士慶功,大家同賀,今晚盡興而歸!”
皇上開口說話,緊接著太後娘娘也滿臉笑容,說道,“哀家不懂行軍打仗,但是卻明白行軍打仗的不易。我朝有謀有勇的將士輩出,這是我朝一大幸事!”
皇上同太後娘娘開口之後,文武百官馬上知道怎麽做,不少人開始恭維起來。
“皇上英明,皆因皇上的英明神武,我朝的能人將士才有機會大放光彩!”
“我朝的年輕將領青出於藍,這是我朝的福氣!”
“大皇子才進軍營短短時日,就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實在讓微臣佩服!”
“安將軍帶領大戰也有功,這才會讓這次的大戰如此順利。”
“......”
各位大臣一人一句說著恭維的話,所有將領都誇了一遍,唯獨沒有人誇讚三皇子同齊誌宸。
當初喜報回來那日,他們清楚記得皇上發怒的臉色,三皇子殿下同齊誌宸可是惹了大禍的人。
皇上沒有發話,他們不敢胡亂稱讚。
一輪稱讚下來,大家突然同時安靜下來,有幾分突兀。
皇上似乎看不出有何不妥,笑聲越來越明顯,看著安將軍同趙俊等人,哈哈大笑。
“沒錯!這次安將軍同各位副將有功,來!朕敬各位將領一杯,大家辛苦了!”
皇上舉起酒杯,豪爽地一飲而盡,將酒杯反過來,杯中酒已經飲盡。
皇上如此重視,讓在場的將領很是激動。
他們拚命打仗,身懷保家衛國的忠心,如果能得到皇上的肯定,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
安將軍同趙俊對視一眼,兩人懷著滿腔激動,也舉起酒杯,對著皇上一飲而盡。
“臣能保家衛國,是微臣之幸!”
“沒錯!微臣能為朝廷盡心盡力,是微臣最大的幸事!”
安將軍同趙俊及其他副將一同表忠心,文武百官也絲毫不吝嗇讚美。
似乎沒有人關注皇甫和碩同齊誌宸,也絲毫沒有人提一句他們。
皇甫和碩同齊誌宸的的臉色低沉得可怕,沉著臉沒有說話。
但是自雲玉同將軍府義絕之後被封為縣主再封為郡主,受到百姓的愛戴,大家對女子的看法就開始發生變化。
這半年以來,女子出府已經不受約束,就連出府也不再戴麵紗。
現在德妃娘娘當著眾人的麵說出此事,重新拾起女子儀德,所有人的心中一震。
這在以前,德妃娘娘斷不會說出這樣的事......因為她自己就是女子啊!
她說出這樣的話,可不就是認同女子應該受到束縛嗎?!
大家驚訝的同時,暗暗打量皇上的臉色。
隻見皇上閉緊嘴巴,臉上沒有多大的表情,從微微蹙起的眉頭,可以看出他的不悅。
皇甫清歌的眸色一沉,身上的氣息變冷,渾身上下散發著不滿。
雲玉的小手輕輕放在他的手上,對著他輕輕搖了搖頭。
“放心,我來~”
她可不是躲在男子身後的女子,盡管對方是貴妃娘娘,她也無懼。
雲玉抬眸,眸光變得堅韌起來。
“臣女所尋醫者清高不重名聲,不喜對外宣揚。臣女曾答應他,不會透露有關他的事,想必德妃娘娘也不會逼迫臣女做那等言而失信之人吧?至於臣女離京尋醫,實屬無奈。皇上聖明,不計較於世俗,允臣女離京尋醫,臣女心中感激。我朝有這樣聖明的君主是臣女及百姓之幸。”
雲玉一向說話委婉含蓄,極少當著眾人的麵恭維皇上。
但是這樣幾句話,讓大家明白,雲玉離開上京,得到皇上的應允。
連皇上都應允之事,德妃雖為貴妃,也高不了皇上去!
話音落下,雲玉站起身對著皇上盈盈一拜,表達謝意。
她離京之後曾聽父親說過,他進宮跟皇上說過此事,既已知道,沒有阻止,她權當皇上默許了。
默許之事,再加上她是清歌的未來正妃,她相信皇上會給她這個麵子。
在場隻有皇上能夠壓製德妃娘娘!
見著這一幕,皇上朗聲一笑,“無需言謝!你這是因疾離京,可以理解。”
有了皇上這句話,盡管德妃想發難,也無從說起。
德妃娘娘的臉色鐵青,看著雲玉無畏的眸光,咬緊牙關。
沒等她開口說話,從宮殿門口傳來一道柔美的聲音。
“皇上英明,女子儀德在人命麵前,不過是過眼雲煙,如果因儀德而丟失性命,實屬說不過去,德妃姐姐身為女子且為貴妃,這麽簡單的道理應該懂才對。”
大家看去,見到淑妃娘娘款款走來。
她的臉上掛滿欣慰的笑容,在看到雲玉的身影時,終於放下心來。
剛才聽到雲玉回來的消息,她盡最快的速度趕來,生怕這個消息是假的,直到聽到玉兒清冷的聲音,她才相信她真的回來了。
淑妃娘娘在宮殿門口就把雲玉同德妃的話聽得清清楚楚,對於德妃想刁難雲玉的心思很是明白。
她趕緊站出來為雲玉出頭,回眸看德妃一眼,身為貴妃的威嚴也顯露無疑。
同為貴妃,她可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淑妃娘娘說完之後大步走來,來到皇甫清歌同雲玉的身邊坐下,眸中熾熱地看著雲玉。
雲玉也看著自己姑母,見她好好的,嘴角勾起笑容。
兩人相依而坐,看著對方互視一笑,眸中含著同樣的笑意。
德妃娘娘被淑妃這話氣得不行,本想說幾句什麽話,在看到皇上看來警告的眼神,她的眸光縮一下,雙拳緊握著不敢繼續說話。
當初被禁在宮殿的日子,她想想還是有幾分後怕......
見著德妃娘娘收斂起來,安將軍等將士互視一眼,眸光有幾分微妙,深感在宮中的複雜。
其他人的臉色也好看一些,默默看著皇上。
隨著皇上收回目光,他的臉上掛上笑容,目光環視一圈,最後落在皇甫清歌同雲玉的身上,如同沒有發生過不快,朗聲大笑。
“哈哈哈!我軍大捷歸來,是可喜可賀一大喜事!今日朕設宴為眾位將領將士慶功,大家同賀,今晚盡興而歸!”
皇上開口說話,緊接著太後娘娘也滿臉笑容,說道,“哀家不懂行軍打仗,但是卻明白行軍打仗的不易。我朝有謀有勇的將士輩出,這是我朝一大幸事!”
皇上同太後娘娘開口之後,文武百官馬上知道怎麽做,不少人開始恭維起來。
“皇上英明,皆因皇上的英明神武,我朝的能人將士才有機會大放光彩!”
“我朝的年輕將領青出於藍,這是我朝的福氣!”
“大皇子才進軍營短短時日,就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實在讓微臣佩服!”
“安將軍帶領大戰也有功,這才會讓這次的大戰如此順利。”
“......”
各位大臣一人一句說著恭維的話,所有將領都誇了一遍,唯獨沒有人誇讚三皇子同齊誌宸。
當初喜報回來那日,他們清楚記得皇上發怒的臉色,三皇子殿下同齊誌宸可是惹了大禍的人。
皇上沒有發話,他們不敢胡亂稱讚。
一輪稱讚下來,大家突然同時安靜下來,有幾分突兀。
皇上似乎看不出有何不妥,笑聲越來越明顯,看著安將軍同趙俊等人,哈哈大笑。
“沒錯!這次安將軍同各位副將有功,來!朕敬各位將領一杯,大家辛苦了!”
皇上舉起酒杯,豪爽地一飲而盡,將酒杯反過來,杯中酒已經飲盡。
皇上如此重視,讓在場的將領很是激動。
他們拚命打仗,身懷保家衛國的忠心,如果能得到皇上的肯定,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
安將軍同趙俊對視一眼,兩人懷著滿腔激動,也舉起酒杯,對著皇上一飲而盡。
“臣能保家衛國,是微臣之幸!”
“沒錯!微臣能為朝廷盡心盡力,是微臣最大的幸事!”
安將軍同趙俊及其他副將一同表忠心,文武百官也絲毫不吝嗇讚美。
似乎沒有人關注皇甫和碩同齊誌宸,也絲毫沒有人提一句他們。
皇甫和碩同齊誌宸的的臉色低沉得可怕,沉著臉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