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貶
夫君寵妾滅妻?行,這火坑讓你了 作者:一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有功勞自今日起發布皇榜昭示天下,讓所有老百姓同賀!”
皇上的話在大殿之上傳來,所有人全都心驚不已。
站在中間的商人,剛才還擔心皇上會問罪,在聽到皇上的話語之後,激動得熱淚盈眶。
商人本就低賤,他們能得皇上禦賜的牌匾,從今往後,誰人還敢看不起他們?!
這一趟買賣,是他們有史以來做得最劃算的一次!
大家的臉上布滿感激,紛紛跪下謝恩。
“草民謝主隆恩!”
皇上心情大好,雙手抬起來示意大家平身。
“無需多禮,你們說出實情有功,今日辛苦爾等,你們且先退下歇息,稍後會有人核對你們的借據,一一歸還你們。”
在景公公的帶領下,一百多人從太和殿中魚貫走出來。
正殿之上的氣氛很快恢複平靜,大家的心情也緩和許多。
隻見皇上龍顏大悅,似乎剛才絲毫沒有發生過不快之事。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皇甫清歌同雲玉的身上,笑容加深。
“清歌,今日朕特封你為太子殿下,朕希望你往後擔好儲君之位,不要讓朕失望。”
皇甫清歌雙手作揖,滿臉正色,“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望。”
皇後娘娘見此,眸色一深,很快恢複平靜。
皇上滿意地點點頭,突然話語一轉,笑道,“既然你已經被封為太子殿下,你和雲玉的婚期將至,也是時候安排你倆的婚事了!哈哈!太子府早已備好,不如就在迎娶太子妃那日一同搬遷入新府,雙喜臨門!”
話落,所有人的眸光一亮,全都看去。
皇甫清歌轉眸看向雲玉,眸中充滿柔情。
雲玉也回眸看著他,兩人眸光相對。
“回父皇,兒臣等這一日也等了許久,謹遵父皇之意!”
聞言,皇上朗聲一笑,“哈哈哈,好!既然如此,半月之後就是你們大婚,今日起朕會讓朝中大臣加緊籌辦你們的婚事,定然要隆重!”
隨著這一聲落下,太和殿上的氣氛恢複融洽,大家都隨著皇上的笑聲而添上笑容。
剛才緊張而又壓抑的一幕似乎沒有出現過,隻是在大家的心中,已經留下濃厚的一筆......
隨著慶功大典結束,文武百官離開宮殿。
在太和殿上發生的一幕,隨著大家離開皇宮而悄然掀起一番議論。
雖然大家沒有明麵上說出來,但是隨著大皇子被封儲君,三皇子關押在府而湧起一波波暗潮。
大家已然明白皇上的心思,三皇子這一脈,一開始皇上是準備留下情麵的。
可是隨著三皇子在太和殿上鬧的這一出,最後的情麵消失殆盡......
大家看明白之事,皇甫清歌也早就看清楚。
自慶功大典結束之後,他將雲玉帶了出來,單獨將她帶到一個風景優美之地,隻有他們兩人。
此刻皇甫清歌摟著雲玉,兩人的臉色是前所未有的放鬆。
趁著夜色,夜空布滿繁星,在這一刻是如此安寧,絲毫不像白日在朝堂之上的風雲湧動。
雲玉的心還有幾分餘悸,腦袋依靠在皇甫清歌的肩膀上,看著夜空中的繁星,低聲道,“清歌~今日在朝堂之上,皇上一開始是否想給皇甫和碩留一分情麵?”
聞言,皇甫清歌低眸看向她,眸中湧現思考。
“當日我跟父皇暗示得如此明白,父皇肯定明白我的話。父皇身為一國之君,他想要查之事,肯定早就查清楚。想來父皇是打算給他留下後路暗中處置的,畢竟他是父皇的血脈,隻是沒有想到三皇弟不思悔改,變本加厲竟想汙蔑我,父皇這才打消留給他的情麵。”
“我當著所有人的麵說出三皇弟的罪證,並讓一百多證人來到太和殿,其實就是想告訴父皇,所有事情我全都知道,包括他準備給三皇弟留退路。如果三皇弟沒有先做出此事,這些證人和我準備的所有事就不會當著所有人的麵出現。當我說出此話時,父皇就知道此事不可能善了,也不可能留給三皇弟退路。父皇正是看清此事,看懂我的心思,這才會默認我的做法。”
話落,皇甫清歌低眸看著雲玉,眉目間哪有往日的慵懶和不思進取?
他的眸中,除了對雲玉的眷戀,還有睿智。
雲玉點點頭,“我也猜想到,皇上必定是早就知道。三殿下落得這般下場,也是他咎由自取。”
皇甫清歌將雲玉摟入懷中,用鼻尖蹭著她的鼻子,低聲道,“不說他的事,現在難得獨處,你就沒有什麽想對我說的?”
雲玉的臉上掛上笑容,神情也放鬆幾分,聲音帶著笑意,說道,“我一時想不到有何話與你說,你想聽什麽?”
聞言,皇甫清歌的臉上佯裝委屈地黯然一下,隨後掛上狡黠的笑容。
“既然沒有話可說,那就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吧。”
話落,他低頭吻在雲玉的唇上,深情而纏綿......
兩人坐在樹下,夜空一片繁星,閃爍著明亮的光芒,似乎在為此刻的浪漫而伴奏......
當天夜裏,自慶功大典眾臣子離開皇宮之後,太和殿中發生的一切開始悄然傳出來。
尤其大批侍衛將三皇子殿下同齊誌宸押回各自的府中,不少人都看到了。
事關皇族的醜聞,大家不敢過於張揚地談論,隻有暗中議論,該知道的幾乎都知道。
尤其將軍府,府中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全都不敢說話,生怕惹禍上身。
那些觀望的世家,有些本來覬覦著將軍府少奶奶之位,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退,暗中慶幸他們沒來得及做什麽......
三天後,在皇上雷厲風行的徹查下,一切水落石出!
皇甫和碩沒有真正與番邦王子相通,本意是陷害皇甫清歌而故意走漏風聲,皇上念在他是自己的血脈而留他一命。
徹查結果沒有公布出來,隻道當日的事情有誤會,一道口諭將三皇子遣出上京。
在早朝上,皇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布三皇子即將派到永和王朝最西邊的邊境之地駐守,沒有皇命不可回上京。
大家深知,這就是皇上對三皇子的處罰。
說是駐守邊疆,其實就是被貶到苦寒之地,永無翻身之地......
皇上的話在大殿之上傳來,所有人全都心驚不已。
站在中間的商人,剛才還擔心皇上會問罪,在聽到皇上的話語之後,激動得熱淚盈眶。
商人本就低賤,他們能得皇上禦賜的牌匾,從今往後,誰人還敢看不起他們?!
這一趟買賣,是他們有史以來做得最劃算的一次!
大家的臉上布滿感激,紛紛跪下謝恩。
“草民謝主隆恩!”
皇上心情大好,雙手抬起來示意大家平身。
“無需多禮,你們說出實情有功,今日辛苦爾等,你們且先退下歇息,稍後會有人核對你們的借據,一一歸還你們。”
在景公公的帶領下,一百多人從太和殿中魚貫走出來。
正殿之上的氣氛很快恢複平靜,大家的心情也緩和許多。
隻見皇上龍顏大悅,似乎剛才絲毫沒有發生過不快之事。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皇甫清歌同雲玉的身上,笑容加深。
“清歌,今日朕特封你為太子殿下,朕希望你往後擔好儲君之位,不要讓朕失望。”
皇甫清歌雙手作揖,滿臉正色,“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望。”
皇後娘娘見此,眸色一深,很快恢複平靜。
皇上滿意地點點頭,突然話語一轉,笑道,“既然你已經被封為太子殿下,你和雲玉的婚期將至,也是時候安排你倆的婚事了!哈哈!太子府早已備好,不如就在迎娶太子妃那日一同搬遷入新府,雙喜臨門!”
話落,所有人的眸光一亮,全都看去。
皇甫清歌轉眸看向雲玉,眸中充滿柔情。
雲玉也回眸看著他,兩人眸光相對。
“回父皇,兒臣等這一日也等了許久,謹遵父皇之意!”
聞言,皇上朗聲一笑,“哈哈哈,好!既然如此,半月之後就是你們大婚,今日起朕會讓朝中大臣加緊籌辦你們的婚事,定然要隆重!”
隨著這一聲落下,太和殿上的氣氛恢複融洽,大家都隨著皇上的笑聲而添上笑容。
剛才緊張而又壓抑的一幕似乎沒有出現過,隻是在大家的心中,已經留下濃厚的一筆......
隨著慶功大典結束,文武百官離開宮殿。
在太和殿上發生的一幕,隨著大家離開皇宮而悄然掀起一番議論。
雖然大家沒有明麵上說出來,但是隨著大皇子被封儲君,三皇子關押在府而湧起一波波暗潮。
大家已然明白皇上的心思,三皇子這一脈,一開始皇上是準備留下情麵的。
可是隨著三皇子在太和殿上鬧的這一出,最後的情麵消失殆盡......
大家看明白之事,皇甫清歌也早就看清楚。
自慶功大典結束之後,他將雲玉帶了出來,單獨將她帶到一個風景優美之地,隻有他們兩人。
此刻皇甫清歌摟著雲玉,兩人的臉色是前所未有的放鬆。
趁著夜色,夜空布滿繁星,在這一刻是如此安寧,絲毫不像白日在朝堂之上的風雲湧動。
雲玉的心還有幾分餘悸,腦袋依靠在皇甫清歌的肩膀上,看著夜空中的繁星,低聲道,“清歌~今日在朝堂之上,皇上一開始是否想給皇甫和碩留一分情麵?”
聞言,皇甫清歌低眸看向她,眸中湧現思考。
“當日我跟父皇暗示得如此明白,父皇肯定明白我的話。父皇身為一國之君,他想要查之事,肯定早就查清楚。想來父皇是打算給他留下後路暗中處置的,畢竟他是父皇的血脈,隻是沒有想到三皇弟不思悔改,變本加厲竟想汙蔑我,父皇這才打消留給他的情麵。”
“我當著所有人的麵說出三皇弟的罪證,並讓一百多證人來到太和殿,其實就是想告訴父皇,所有事情我全都知道,包括他準備給三皇弟留退路。如果三皇弟沒有先做出此事,這些證人和我準備的所有事就不會當著所有人的麵出現。當我說出此話時,父皇就知道此事不可能善了,也不可能留給三皇弟退路。父皇正是看清此事,看懂我的心思,這才會默認我的做法。”
話落,皇甫清歌低眸看著雲玉,眉目間哪有往日的慵懶和不思進取?
他的眸中,除了對雲玉的眷戀,還有睿智。
雲玉點點頭,“我也猜想到,皇上必定是早就知道。三殿下落得這般下場,也是他咎由自取。”
皇甫清歌將雲玉摟入懷中,用鼻尖蹭著她的鼻子,低聲道,“不說他的事,現在難得獨處,你就沒有什麽想對我說的?”
雲玉的臉上掛上笑容,神情也放鬆幾分,聲音帶著笑意,說道,“我一時想不到有何話與你說,你想聽什麽?”
聞言,皇甫清歌的臉上佯裝委屈地黯然一下,隨後掛上狡黠的笑容。
“既然沒有話可說,那就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吧。”
話落,他低頭吻在雲玉的唇上,深情而纏綿......
兩人坐在樹下,夜空一片繁星,閃爍著明亮的光芒,似乎在為此刻的浪漫而伴奏......
當天夜裏,自慶功大典眾臣子離開皇宮之後,太和殿中發生的一切開始悄然傳出來。
尤其大批侍衛將三皇子殿下同齊誌宸押回各自的府中,不少人都看到了。
事關皇族的醜聞,大家不敢過於張揚地談論,隻有暗中議論,該知道的幾乎都知道。
尤其將軍府,府中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全都不敢說話,生怕惹禍上身。
那些觀望的世家,有些本來覬覦著將軍府少奶奶之位,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退,暗中慶幸他們沒來得及做什麽......
三天後,在皇上雷厲風行的徹查下,一切水落石出!
皇甫和碩沒有真正與番邦王子相通,本意是陷害皇甫清歌而故意走漏風聲,皇上念在他是自己的血脈而留他一命。
徹查結果沒有公布出來,隻道當日的事情有誤會,一道口諭將三皇子遣出上京。
在早朝上,皇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布三皇子即將派到永和王朝最西邊的邊境之地駐守,沒有皇命不可回上京。
大家深知,這就是皇上對三皇子的處罰。
說是駐守邊疆,其實就是被貶到苦寒之地,永無翻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