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約佟麗丫吃烤鴨。


    正經的烤鴨。


    佟麗丫邊卷餅邊問:“明天《生快2》要首映,競爭好激烈啊。”


    今年賀歲檔,媒體稱之為電影商業化以來,最強賀歲檔,神仙打架。


    古裝大片、戰爭大戲、青春喜劇。


    沈三通張開嘴,一口吃下卷好的餅:“我的戲可是影史續集,媒體瞎炒作,這些天我看開了,以後再無幻想。”


    佟麗丫抽出手指,羞澀又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有什麽煩心事,還看開了,什麽難得到你?”


    沈三通從《南京》劇組出來,真對一些事看開了:“就是覺得解構挺沒意思的。”


    “真不如好好做電影,至少有踏實的感覺。”


    “就說今年賀歲檔。”


    “媒體強造懸念,港島導演和大陸導演的對撞。”


    “我代表的新一代,和大陸老一代商業導演代表馮小剛的對撞。”


    “各種解讀之下,賦予了這個賀歲檔不同的意涵。”


    “而實際上,我第一部《超市》,在《天下無賊》和《功夫》之後上映,最終成績超過了它們。”


    “那一次不是對撞嗎?”


    “然而很多媒體有意無意的忽略這個事實。”


    “好一點的,找各種理由。”


    “什麽《超市》作為處女作觀眾要求低,過度炒作,媚俗,諂媚觀眾,利用了觀眾對於國產電影的期待,塞了不是很搭的主題曲、插曲,加上《乾元大帝》積累的人氣,電影本身還是有差距的。”


    “還有,連理由都不找,直接忽視。”


    “《超市》之外,有《生快1》,還有我監製的《石頭》,瘋狂第三部《賽車》。”


    “早就證明了大陸班底的強大,大陸演員一樣有號召力。”


    “可媒體就不願意提及這些電影的意義。”


    “從《超市》開始,主流媒體,聲音大的媒體,不待見我。”


    “今年賀歲檔,媒體自己設定了議程,之前不叫對撞,撞了也不算,現在才是。”


    沈三通累了。


    劉翔奪冠,哪個媒體完全解讀了其中意義?


    黑成了一坨翔。


    對,翔和屎掛上鉤,和同誌、小姐、小粉紅一樣汙名化。


    後世認為是一名叫“軍神李翔”的網友,在貼吧裏舌戰群雄三天三夜,弄出來的。


    但其實08年就有。


    猜猜指誰,誰在汙名化?


    哪怕是後世,又有多少媒體說清楚孫楊稱霸自由泳的意義?


    11年,那個氛圍,有人說國和d沒有關係,孫楊在微博回了一句,我覺得有關係。


    甚至到了24年,潘展樂成為遊的最快的人類,也沒有媒體深挖。


    無視了。


    佟麗丫想了想確實如此,吐槽道:“這些媒體太過分了!做成了一些事,媒體不蓋章,好像也沒有什麽。”


    沈三通見她氣鼓鼓的,不由樂了:“是啊,好像做成了不算什麽,失敗了也沒有什麽,都沒有意義。”


    “《投名狀》有這個表現,還不是我給陳克辛上了壓力?”


    “媒體在吹港星有票房號召力,甚至還吹起了周閏發有國際號召力!他都沒出演!”


    “李蓮傑能賣碟片就算了,周閏發有什麽?”


    “但因為港台在娛樂行業的先發優勢,和一些影視公司、電視台、媒體報紙有深厚合作關係,就默認了。”


    前世,《投名狀》表現非常差。


    但宣發投入很大。


    光是首映式就在bj、上海、香港、泰國、新加坡五地舉辦。


    每到一處陳克辛和吳君茹,李蓮傑、劉德化一起出席,捧場的明星也很多,稱得上每一場都是明星雲集。


    東南亞市場,《投名狀》正麵迎上了《我是傳奇》,慘敗。


    首映一千萬,低於最低預期。


    發行方各種吹逼,《投名狀》通吃整個華語地區,首周末大陸票房9800萬,超過之前《黃金甲》9600萬首周票房。


    特意強調,除了票房好,《投名狀》口碑也好,叫好又叫座。


    實際上,人為製造觀影熱潮,騙人入場。


    最後韓三瓶為了收回成本,強製院線給排片,使了很多不好看的招。


    看電影沒選擇,隻能看這個,才破了兩億票房,收回中影投資。


    這一世,有了沈三通,陳克辛這部真·《投名狀》,好了很多。


    相比前世,陳克辛不敢玩的太過分。


    但要是細究,依然很多問題,票房不及《集結號》。


    不過因為是港島導演,媒體就很寬容,各種吹噓。


    佟麗丫狐疑道:“《投名狀》和你有關?不會吧,哼哼,感覺你在騙人。”


    沈三通沒做解釋。


    他最近在反思,慶幸沒改《南京》。


    沒必要摻和進去,顯得他太那啥,多管閑事,還有點憋屈。


    就算改了,恐怕也是吃力不討好。


    真·《投名狀》也算是個教訓,陳克辛麵目要等下一部戲才能暴露。


    至於陳克辛不坑,變了個人?


    不可能,本性難移。


    甚至因為這版投名狀還算可以,大概率會坑的更大。


    其實爛東西就該讓其爛掉。


    話說回來,《投名狀》那麽明顯坑錢坑人,說句話也正常。


    《南京》這樣的題材,有可能改變,他總要試試。


    《色,戒》是不是一種引導?


    確實是。


    前世沒有《臥虎藏龍》那麽成功,但也做到了。


    《色,戒》之後的很多戲,《南京》《拉貝日記》《金陵十三釵》《赤壁》,都要加床戲。


    這是總局發了明文規定,不準炒作床戲,不準用激情戲做賣點的情況下。


    《南京》是陸釧關係深厚。


    《金陵》是老謀子。


    《赤壁》是國際大導吳語森。


    《拉貝日記》是中米合拍片,華夷出品。


    各有各的關係,都是關係深厚的妖怪。


    總局不踩刹車,不做規定的話,絕對一水三級。


    會和《臥虎藏龍》一樣,跟著指揮棒走。


    仔細想想,裏麵還有博弈的影子。


    自貿區要合作,米國就引導來拍大屠殺題材,引導情緒。


    往裏麵瘋狂塞私貨,最有名的就是《金陵》弄了出白人和倪尼的床戲,白人救世主。


    可這些都是支流。


    主流是大陸製作崛起,電影類型逐漸多樣。


    有時候,必須要承認時代的局限性。


    就說《集結號》這部戲。


    沈三通覺得劇情埋了很多私貨,明褒實貶。


    隻要對戰史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軍號不是撤退的,從來沒有吹號撤退。


    事先都會計劃幾點幾分總攻,幾點幾分撤退。


    子弟兵要堅守一塊陣地,根本不需要靠欺騙,隻要下命令就可以了。


    守到什麽時候,會明明白白說好,不會把人放那裏然後走了。


    坑隊友是國軍的傳統。


    後世自媒體發展,大眾有了話語權,這個評價成為主流,《集結號》,屬於抗著棋子反棋子,公知電影,抹黑。


    但是當下,紙媒影響力巨大,主流不是這個。


    《集結號》這部戲已經讓一些人受不了。


    各種找缺點,批評張力不足。


    想要什麽張力?


    沒有對戰爭的反思,也沒抬高國軍,馮曉剛沒有正麵描述國軍一筆。


    批判電影管製。


    大銀幕紅色軍旅題材迷你電視劇,一部主旋律化了的真人同人,隻能說該煽情的地方給到了。


    甚至有說,一沒情節二沒情緒,還不如《夜宴》。


    相比這些聲音,《集結號》在當下至少反應了一部分的心聲,讓更多人了解了這段曆史,知道了什麽叫做壯烈。


    沈三通也是連續被《色,戒》《南京》解構刺激了,有點被帶了節奏。


    和這個鬥,沒有意義。


    解構的反饋機製太短了,拆穿就完了。


    拆穿了,也沒什麽太大意義。


    一些媒體死不承認,都不一定是屁股歪,可能就是為了引戰賣銷量。


    沒建構,沒解決問題。


    沈三通回頭看,理解了韓三瓶的提醒。


    做好電影最重要,其他時機不成熟,產業才是第一位的。


    打嘴仗一萬次,不如拍好一部戲,給觀眾帶來好的文化作品,也給讓自己賺錢。


    同時,對於一些酸雞來說,這才是最大的懲罰。


    所以沈三通要把節奏拉回來,回歸電影。


    和解構的鬥智鬥勇,不如把精力放在拍電影上,閑暇的時候,鋤鋤草皮。


    佟麗丫嗚嗚的推開了他:“還沒吃完飯呢,讓我休息”


    沈三通把皮分開,吃了起來:“我就吃鴨鴨。”


    來個雙鴨套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荒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荒仙人並收藏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