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囧途》劇組專場快本播出,沈三通投入到《人在囧途》宣發。


    《風聲》項目,交給已經成熟的團隊推進。


    前期工作完成大半,莊園建好,拍攝細節需要薑微打磨。


    場景全部集中在一個莊園,如何讓故事高潮迭起,就非常重要。


    這版劇本和原版不同,也和原著不同,需要薑微投入自己的創作。


    沈三通看重的是薑微狀態正好,《潛伏》達到了職業高點,創作理念趨於成熟。


    前世沒有好機會,這一世,趁熱打鐵,手感還在,把《風聲》拍出來,在懸疑、諜戰類型電影中占有一席之地。


    當然,完全交給薑微也不合適。


    拿到電影指導權,導演會變。


    國內學習歐洲文藝電影一味拔高導演地位,強調作者電影理念泛濫,沈三通肯定要防著薑微陷進去。


    至於選角,沈三通指定大方向,但不急於設置條條框框,讓薑微在熟悉項目中去捕捉靈感。


    沈三通全部重心投入《囧途》之中。


    一些媒體報道唱衰《囧途》,也不看好他開辟春節檔。


    接連上映了《梅蘭芳》《葉問》《非誠勿擾》大家該看的都看了,錢包也癟了。


    另外,春節,誰去電影院看電影啊?


    沈三通不會因為和媒體不對付,就無視媒體所有報道,還是很重視,全力以赴。


    和宣傳、發行部門開會。


    宣發總決戰。


    “囧途”係列,沈三通非常看重,堅定道:“《囧途》是打響三通娛樂院線的第一槍。”


    “是春節檔的第一槍,也是係列電影的第一槍,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囧途”係列事關沈三通未來電影戰略布局。


    國內走公路片的路子,東大如此之大,有太多故事可以發掘。


    國外走國別研究的路子。


    奧運之後,東大對世界敞開懷抱,哪怕以後會失望,發現所謂國際社會、發達國家很狹隘,並不大方,但依然會對世界好奇。


    與其說奧運會帶動了這種好奇心,不如說近代史之後,憋的太久。


    對於走入世界中心,重新回到目之所及的天下中央,有著非常非常非常強烈的渴望。


    曆史的必然。


    按照沈三通的設想,未來幾年,“囧途”是和“曆史人物映像”並列的係列電影,也是兩座金礦。


    做好這兩個係列,手頭上就有兩張保底係列。


    曆史大片,或者說曆史傳記大片,是沈三通想要搞的偶像化人物。


    《曹操》《諸葛亮》成功的話,曆史人物映像的大門轟然打開。


    秉持著曆史和文化自信,以中國視角,解讀曆史人物,在祖先開辟的道路上前進。


    熱度高的,始皇帝、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改革先鋒“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道長皇帝嘉靖.


    拍去吧,根本拍不完。


    往往這些人物一部容不下,不是故意為了票房,是真的內容太多,需要兩部、三部。


    更不用說,這兩個係列隻是一個引子,會有大量衍生。


    “囧途”外國係列,國別類的,能延伸出探案懸疑類型《唐人街探案》,軍事類型退伍特種兵救世電影。


    國別類和曆史類結合,還能衍生出“奇葩小國”“硬核狠人”。


    成本控製在幾千萬之內,等到院線、製作成熟之後,票房隻要有幾千萬就不會虧,而且能夠豐富電影類型。


    曆史係列也可以衍生。


    帝王映像轉入到其他高光人物,或者專注於曆史有趣的細節。


    作為係列電影,不會有超級英雄類型出現靈感枯竭,套路重複的情況。


    東大文化資源過於豐富。


    從曆史角度。


    曆史、人文是座超級富礦,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太富了,挖都挖不完。


    從現實角度。


    東大人普遍接受精英教育,放眼全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解一元二次方程,超過世界大部分人。


    而且東大本身對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第一想的不是征服,不狹隘,也不二元對立。


    願意去了解其他文明和國家。


    這種平和健康的心態,也決定了國別類電影的壽命。


    隻要不像現在流行的合拍片,充滿私心,各種洗米,老老實實用中國視角講外國故事,受眾少不了。


    長期來看。


    隨著一帶一路發展,電影可以追隨國家的腳步。


    去看看什麽是正人君子之國,看一看菲律賓底層的生活,回收吃完的雞肉,洗一洗再用地溝油炸了吃。


    注意,能吃到這種肉已經不錯了,底層還能大致吃上東西,相比於更落後的地方,也算可以。


    見得多了,就知道什麽是大缺大德的殖民主義。


    所謂的“早殖民三百年”之類的論調,不僅自卑自賤,為殖民招魂更是滿身罪孽。


    當然。


    這些都是電影戰略想法,沈三通也隻是有個想法,具體落實需要時間,他心裏有多個係列計劃。


    “囧途”“曆史人物映像”開始啟動,而“超凡宇宙”“神話係列”“三體宇宙”等係列,八字沒一撇。


    “國別”“曆史”之後,下一步才是神話和科幻。


    神話係列開啟之作,《大聖歸來》還在做。


    立項從06年開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快被搬空了,前世原版的導演田小鵬也加入。


    不過沈三通精益求精,結合電腦技術,團隊是邊學邊做,還要等幾年才能上映,全周期要跨越六七年,非常長。


    現階段主要目標是做好“囧途”係列。


    沈三通自己搞三部,一部國內,一部國外,再回到國內,然後交給需要證明自己的徐征。


    這個係列基本成熟,之後可以放慢速度,兩年甚至三年一部。


    在“囧途”係列總結了經驗,以後的係列電影,沈三通隻需要弄出第一部,就可以放手。


    會場。


    負責人介紹道:“春節影院合家歡,看電影過大年的物料鋪了出去。”


    “我們通過合作夥伴,中移動、工商銀行等四十幾家大品牌聯合推廣,實際投入兩千萬,資源置換上億。”


    宣發部門進一步介紹最後階段宣發重點:“從年初開始我們就在推行‘囧’流行,恰好網絡社群本身就有這種群體情緒。”


    “‘囧’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絡聊天、論壇、微博、博客中使用最頻繁的字之一。”


    “隨著高強度的《囧途》宣發,我們發起‘囧’挑戰,大家接力尋找生活中的‘囧’字。”


    沈三通道:“要注意‘囧’字的含義,在輿論場上,有很多人在散播消極的情緒。“


    “要避免‘囧’字和‘鬱悶、悲傷、無奈,窘迫’掛鉤,盡可能將之打造成一種自嘲和自我寬容,更放鬆,更具喜劇色彩。”


    “隨著《囧途》上映,我們就要推進對這個字更多樂觀的注入。”


    沈三通想過弄一張姚名“囧”笑的圖,隨後覺得有些刻意。


    而且他的電影有口碑積累,按部就班宣發就好。


    當然,主題曲必不可少。


    主題曲推廣非常好用,沈三通《赤壁》也有主題曲推廣,很多電影都有。


    吳語森《赤壁》電影也是,阿蘭唱的主題曲。


    爛片出神曲。


    影片質量很爛,但主題曲很好聽。


    吳語森《赤壁》上映之前誰也沒想到撲的這麽慘,阿蘭能唱主題曲,這是很大的一塊餅,因為阿蘭簽約了艾回,也就是澄天最大資方,才能吃到。


    《囧途》主題曲《一路隨行》,許鬆製作,譚靜演唱。


    前世沒有的歌,很好聽。


    接下來幾年是許鬆音樂才華展露,也是最流行的時期。


    昨天,1月10日許鬆發行了專輯《自定義》,他包攬了《自定義》的作詞、作曲、編曲、演奏、製作乃至錄音、混音等一切工作。


    《人在囧途》的插曲也由沈三通旗下音樂平台的音樂人搞定,許鬆也出力了,當然他負責作曲和編曲。


    有一說一。


    沈三通很喜歡許鬆的歌,但他勝在創作,唱功連周潔論都不如,放在電影裏沒有質感。


    弄青春電影,可以讓許鬆唱主題曲,其他類型電影,不是很適合。


    隨著最後階段的宣發資源轟炸,1月15日。


    《人在囧途》在bj展覽館舉行首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荒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荒仙人並收藏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