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出來之後,引爆全網。
爆炸!
統統爆炸!
這個時期很多流行詞,基本上都是負麵的,或者偏中性的,少見褒義詞。
為什麽?
因為報道方向和選擇視角,掌握在媒體手中。
新聞、社會事件誕生的流行詞,絕大部分都是負麵的。
隻因媒體喜歡負麵。
地震的時候,出了一個“範跑跑”,性質非常惡劣。
他不隻是跑了,而且在驚魂已定之後還在自己的博客和電視節目中把逃跑說成是一種珍惜生命、追求自由的“高尚”行為。
等於明知故犯,蓄意要把不道德說成是道德。
在這件事上,媒體在這樣事關社會底線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本應該有鮮明的立場,擔負起維護社會道德底線的責任。
但卻沒有。
事實上許多媒體在報道、評論這一事件時模糊了焦點,反而認為“逃跑有理”,采取為範美忠(範跑跑)曲意開脫的立場。
如郭鬆民在做客鳳凰“一虎一席談”時,嚴詞痛斥這個人,直接被一些媒體按了個“郭跳跳”的外號。
反而網路世界自下而上,出來的流行詞,往往少見貶義,大多帶有一定趣味性。
如“打醬油”。
陳管西攝影展之後,廣州電視台采訪一位市民,問他的看法,這位市民說:“關我鳥事,我出來買醬油的。”這句話也因此流傳開來。
“很黃很暴力”。
tv采訪中,一位bj小女生在接受采訪時說:“上次我查資料,突然蹦出一個窗口,很黃很暴力,我趕快給關了。”
還有“雷人”之類的流行詞,都具有趣味性。
說白了,大部分人是日子人。
很多人不是對媒體各種騷操作沒有意見,隻是發聲渠道掌握在那些媒體手中。
製造出立場正常是不正常的,外向才是正常的氛圍。
用“五毛”“憤青”等詞汙名化正常的行為和立場。
在如此惡劣的輿論環境中,依然有大量“自幹五”。
沈三通的一張圖,戳中了無數人心坎。
太形象了!
發出來之後,半個小時就獲得了接近十萬轉發,大量人留言。
【做人不要太媒體人】
【有才,形象逼真,這就是真相】
【侮辱狗了】
【形象生動!比喻恰當!太有才了!】
【東大媒體人和外麵媒體人的相同點,都研究怎麽東大挑動矛盾。】
【一些媒體雷人操作太多,該管管了!】
【打醬油路過,這張圖絕了。】
史密斯探員得知這張圖的時候,狗圖已經在網絡空間掀起了一場風暴。
而且還誕生了一句流行詞【侮辱狗了】。
史密斯人都麻了。
沈三通有一種殺手直覺,對於輿論情緒很敏感。
媒體製造的批評聲浪,在這張圖麵前,如同熱刀切黃油被直接斬斷。
史密斯探員找熟悉的媒體人:“大家說說該怎麽辦?”
老胡整張臉都扭曲了。
和沈三通圖裏,對內齜牙咧嘴的狗子非常像。
“加大力度,不能再跟他客氣了。”
“消消氣,消消氣。”另一位主編勸。
老胡像被戳了肺管子:“必須打掉沈三通,他屢次三番和我們無冕之王對著幹,絕對不能讓他有好下場。”
老胡的話,得到在場的媒體人認可。
以往他們無冕之王,哪怕是造謠對當事人造成了極大傷害,公眾人物往往也隻是通過公關渠道,和媒體打招呼。
在公開場合,多是以自嘲方式回應。
公眾人物不敢得罪他們!
娛樂人物作為公眾人物的低端,06年竇為燒車針對的也是個別記者,本身竇為還是退圈狀態。
活躍的藝人哪個敢和傳媒圈對著幹?
老謀子各種被奚落也是受著。
就沈三通特殊!
“沈三通05年寫歌和我們翻臉,他存在一天,就是對我們的侮辱。”有人一針見血。
說話的人,麵相和老胡差不多。
麵相是心態的某種折射,麵相差的不一定心態扭曲,但心態扭曲的,往往麵相差。
在場媒體人,麵相都有相似的味道。
史密斯道:“說說,你們有什麽有效手段?”
聽老胡幾個人說了些手段。
史密斯很失望。
都是老掉牙的招,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打法。
史密斯打算把沈三通有一部涉及環保電影的消息,報上去,展現出更大的價值,先把工作保住再說。
米歇爾丈夫政府很重視環保和氣候。
前幾天,26日,國務卿拉鏈夫人任命托德·斯特恩為米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還將擔任米歇爾丈夫政府的國際氣候政策首席顧問以及首席氣候談判代表。
比史密斯想的還要重視,要當國策牌打了。
內心覺得很操蛋,玩這種虛的,但沒辦法這就是工作。
南都娛樂主編說道:“我們最好不要主動下場,擴大一些聲音就可以,恨沈三通的人很多,他們才最了解沈三通。”
“現在最恨沈三通的,一個是華夷,籌備多年的第一股,被沈三通拿走,真金白銀的損失。隨著內地娛樂市場擴大,合作關係在迅速瓦解。”
“另一個就是文藝電影那一派,這個比同行更恨,同行都是嫉妒、眼饞,文藝電影那幫人,是生死危機。”
“票房不行,靠的就是格調,沈三通在不斷擠壓他們,尤其是沈三通不僅會賺錢,還會營銷。”
一聽,史密斯連連點頭,很有道理。
老胡這些人各種社論寫傻了,還是娛樂主編嗅覺敏銳,同行更了解同行。
1月29日。
沈三通在山東路演。
助理道:“南都出了篇鼓吹寧昊的文章,稱他為第六代鬼才導演。”
“老板,你母校一些老師,也站出來,似乎有意將他定義在第六代,而不是你提的新一代。”
沈三通冷笑:“這就是把人當傻子,自己成了傻子。”
“《石頭》上映,這不都是批判寧昊的人嗎?”
有時候。
選擇了朋友就選擇了敵人。
同時。
選擇了敵人也就選擇了朋友。
沈三通一看就知道寧昊進入了某些人視野,這也是他想要的。
“寧昊有說什麽嗎?”沈三通問。
寧昊的態度,將決定沈三通是否將他作為一個一次性工具人。
助理道:“沒有,在專心做新片後期。”
沈三通笑了笑,《無人區》這部戲電影,就算邊疆沒有出事,也很難上映。
前世,推進到幾乎上映,又因為邊疆的事不能上,然後修改之後可以上。
關鍵是有韓三瓶代表的中影幫忙。
《隱秘的角落》也是韓三瓶做製片人,才一舉打開了相關題材電視劇的尺度。
沈三通作為業內人,很明白了審核是怎麽回事。
《無人區》是原版那樣,肯定過不了。
前世能走到“接近上映”,完全是寧昊是國產電影希望,又是年輕一代首位破億的導演,沒有這個地位,絕對沒法上院線。
寧昊在一步步進入沈三通預設的位置。
當然了,如果寧昊的敘事不是解構的,沈三通的盤算就要落空。
助理又道:“華夷兄弟和環亞的《遊龍戲鳳》要在明天上映,我們監測到片方有參與抹黑《囧途》。”
《遊龍戲鳳》,由劉偉牆執導,劉德化、舒琦、張涵宇、何韻是聯袂主演。
影片講述了三對地位、性格相差懸殊的男女跨越障礙,最終踏上紅毯走到一起的浪漫愛情故事。
題材和《非誠勿擾》有相似之處,又有舒琦出演,這部戲華夷挺重視的。
沈三通問:“華夷有公開下手?”
“沒有,饒了幾個彎,也就是王晶花在這方麵有人脈,我們才有發現。”助理道。
如今輿論場很混雜,主要是黑沈三通的勢力多。
不容易確定哪條線屬於哪條線。
沈三通道:“那就正常來,該怎麽辦就怎麽辦。”
說起來,華夷和環亞還欠他人情呢。
不過隨著時間發展,利益發生衝突。
華夷新一輪融資,沈三通的股份遭到了稀釋,理由冠冕堂皇。
實際上是國內娛樂市場擴大,港圈在逐步衰落,三通娛樂和華夷從合作在走向鬥爭。
助理問道:“華夷提的《風聲》合作?”
“張涵宇角色可以確定,周訊的,我要考慮考慮。”沈三通道。
沈三通沒有將華夷視為對手。
華夷也不配做他的對手。
從今年以後,傳統京圈會越來越衰落。
尤其是大放水之後,各路資本進入,傳統影視行業你爭我奪,小圈子京圈就不行了。
港台是隨著內地資本崛起,才加快衰落。
攝影展不是主要原因,連次要原因都不是。
而傳統京圈和港台圈的徹底衰落,要等14年互聯網大舉進場。
互聯網新勢力和傳統影視勢力展開龍爭虎鬥,擠壓其他有關方,港圈淪為邊角,大院小圈子也畫上終點。
港台圈和傳統影視勢力,徹底畫上終點,是24年,電影行業全線收縮。
《749局》失敗,華夷翻身機會沒了。
大陸自己都不好過,更沒有資源給港台。
沈三通真正的敵人是這個圈子的偏向。
24年才是分界點,凜冬將至。
觀眾心態質變。
從影視行業“也許是蠢貨”,變成了“純壞”。
現實層麵萬家燈火,放在09年,確實有很多毛病,但是24年,是真的各方麵都在變好。
文娛領域缺位了。
其他層麵,實際上把米國掀翻了。
拖鞋軍和米國紅海五五開,沙子和朗子世紀性的和解,然後中東和小以鬥,開竅了,懂得控製節奏,不斷加強度,沒有風洞卻遍地是高超。稍微給大毛開個權限,戰場就能穩住。
翻天覆地變化的激蕩時代,文娛一片絕望。
東大的喜事,成為了這個圈子裏的喪事,一個個哭喪著臉。
沈三通要讓觀眾知道,他和這個圈子裏的人不一樣。
同時也盡量少被其他人蹭。
不要因為他,就讓觀眾對這個圈子還有期望。
晚上。
沈三通帶著主創回到bj,明天慶功會結束,路演就算告一段落。
剛下飛機。
生活助理匯報道:“李鱈想要見你。”
沈三通想了想:“可以。”
這幾天,沈三通得到一個消息。
李鱈多了一個女兒,沈三通猜到發生了什麽。
沈三通在李兵兵想要去好萊塢後,就做好了措施。
如果孩子是他的,一定是偷著來的。
心情挺平靜的,沈三通沒有生氣,也沒有喜悅。
要是男女那點小事,他會糾結。
因為這是沈三通自己有意放開的。
其實男女那點事兒,隻要不違法,有實幹有成績,誰也搞不了他。
沈三通可以選擇給女人情緒價值,分清主次,後宮和諧,立個大婦什麽的。
不過那就退回了封建關係,沈三通不想要這樣的關係。
本質上,沈三通內心深處是不把這個當回事的,男女那點事兒放普通人裏其實都不是大事,放娛樂圈裏更是說都懶得說嘴。
故意留個口子。
無懈可擊、金身什麽的,維持難度太高了。
這就是邊際效用,越是接近完美需要付出的代價越大。
沈三通又不是真的改天換地,隻是拍個電影,做個公司而已。
根本沒必要,也不能這樣幹。
越完美,哪一天崩了的時候,碎的越厲害,跌的越慘。
登高必定跌重。
強子問題不是嫖了,而是此前人設太好。
沈三通從沒禁止過關於自己的花邊,就是不願意塑金身。
不光如此,他也會禁止塑金身,保持七成良好的輿論,三成壞的輿論,雙方對衝。
現在這個局麵其實就是沈三通喜歡的想要的。
媒體討厭他,而觀眾喜歡他。
媒體聲音大但是對票房影響小。
觀眾聲音小但是決定票房成績。
維持了一個平衡。
從電影,到公司,沈三通都堅持這個態度。
所以男女問題,沈三通不會解決,也不可能解決。
顏丹辰說的那些話,隻是她自己的想法,想要霸占他。
太多女人想要征服沈三通。
而強子那種事,很好解決。
不要客場開火。
做好這一點,然後臉皮夠厚,平時不立愛妻人設,屁事沒有。
沈三通之所以對李鱈有孩子很平靜,就是因為這不是一件小事。
車隊穿梭在街道之上。
沈三通目光望向窗外帶著一絲冷意,不是小事,他就沒有糾結。
心態很冷靜,甚至有些冰冷。
停車場。
李鱈對抱著孩子的李兵兵提醒:“小心點,不要讓狗仔拍到了。”
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如果狗仔能拍到一對當紅藝人手拉手逛街的照片,可以賣給八卦雜誌社上萬塊。
前提是,事件主人公是當紅的,照片足夠親密。
如果是一方有主,這個價格還會翻倍。
如果結婚,形象還很好,繼續翻倍。
李鱈很了解狗仔這個職業,她之前就是做李兵兵的經紀人,有時候還會和一些狗仔合作。
狗仔的工作,就是想辦法撕破明星的隱私。
不要提職業道德,狗仔幹的就是這行。
沈三通行走江湖多年,還沒石錘的照片問世。
他公開活動,隻在電影宣傳和路演期間,私人活動不曝光,太少機會拍到。
拍到沈三通的照片,價格直接就是幾十萬。
如果拍到沈三通的孩子,對標的不是沈三通的導演身份,而是商人身份。
李兵兵道:“照我說,不如讓狗仔拍你幾張照片,讓他沒有退路。”
“你不了解他。”李鱈道。
李兵兵心裏不舒服,她什麽沒見過:“什麽叫我不了解他?”
“真正的他接近於片場的狀態,從來都是吃軟不吃硬的。”李鱈智商比李兵兵高多了。
她在沈三通手底下工作過。
也忘不了,李兵兵要去好萊塢,她沒有提前報備,待遇上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種狀態之下的沈三通才接近本色,強硬、冰冷,帶著股血腥。
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扛起一輪又一輪的媒體風暴。
李兵兵逗自己的道:“我怎麽感覺你有了女兒,就忘了姐姐了,是吧,念念。”
李鱈心態確實有了些變化。
要個孩子,最初是很功利的,為了重新回到深海文化,也為了李兵兵的事業不受影響。
等有了孩子,心態就不一樣了。
接到通知,李兵兵抱著小孩下車,李鱈走在前麵,就見到坐在沙發上的沈三通。
沈三通很直接:“是我想的那樣嗎?”
“是的,我們有一個孩子。”
沈三通理解老娘的心態了。
哪蹦出來的啊!
“叫什麽名字?”沈三通問。
李鱈道:“沈念念。”
李兵兵插話:“叫李念念也行。”
沈三通接過沈念念,馬上哇哇的哭了起來。
“念念認生。”李鱈抱過來,顛了幾下,立刻不哭了。
大眼睛眨巴眨巴,好奇的望向沈三通。
沒眼淚,就是假哭。
沈三通問:“我看沒多大,幾個月?”
“10月1日生日,不到四個月。”李鱈道。
沈三通算了算。
應該是去年十月左右生的,07年12月到1月懷上的,《生快2》上映的時候。
沈三通覺得套套都要回收了。
以後開車真要注意,別弄出人命。
“華夷那邊知道嗎?”沈三通問。
李鱈道:“不知道,我保密的很好,但可能猜到了。”
沈三通道:“你們明天一塊參加《囧途》的慶功會吧。”
一起吃完晚飯。
單獨相處,李兵兵憋了一肚子問題問李鱈:“你也不問見不見父母,讓不讓你回深海文化的事,還有適合我的電影項目?”
“你問了反而沒有,不問才有可能有。”李鱈別有深意道。
1月30日。
《人在囧途》慶功會。
一塊紅布蓋住了一塊大冰雕。
主持人謝南恭賀道:“恭喜《人在囧途》票房破五億。”
沈三通和主創一塊砸了冰雕。
隨後的記者會,沈三通回答了電影方麵的問題。
“電影成績好我當然很高興,觀眾過年看的開心。”
“勞動仲裁,我們還是偏向勞動者的,勞動法也不是擺設,隻是輿論上,對此很輕視。”
有記者問到前兩天的圖:“沈導,那張圖片有很多人感覺不妥,你會不會刪除?”
“哪裏不妥?”
沈三通疑惑:“我看很多網友很開心,我身邊人,也幾乎都是覺得好笑。”
記者道:“但這有些冒犯他人。”
沈三通道:“這就有點石砸狗叫。”
記者問:“什麽意思?”
沈三通道:“所謂石砸狗叫,就是當一塊石頭扔進狗窩時,叫得最凶的狗通常是那塊石頭砸到的狗。”
“這個定律用來形容某些人在麵對批評或指責時,反應強烈的人往往是因為這些批評或指責觸動了他們的痛點。”
“我發那張圖,其實不是要諷刺誰,就是看看誰在叫,好在我身邊人沒有人叫。”
在場記者:“.”
其他的主創、嘉賓:“.”
原來狗圖之外還有埋伏!
很多人莫名感覺這個詞會爆!
心裏默默為抹黑沈三通的媒體默哀,沈三通是真的會貼標簽!
今天一更。
以後想大章節這樣寫,問一下大家意見。
兩千字小章,一天三更,作者君要花費很多時間構思小章節,寫完一章,思維又斷了。
然後寫著寫著下意識的水。
大章節能寫更多內容,大步推進劇情。
本書二百萬字是完結不了了,作者君的大綱、細綱,還有接近二十萬字,不設限了,邊寫邊看。
(本章完)
爆炸!
統統爆炸!
這個時期很多流行詞,基本上都是負麵的,或者偏中性的,少見褒義詞。
為什麽?
因為報道方向和選擇視角,掌握在媒體手中。
新聞、社會事件誕生的流行詞,絕大部分都是負麵的。
隻因媒體喜歡負麵。
地震的時候,出了一個“範跑跑”,性質非常惡劣。
他不隻是跑了,而且在驚魂已定之後還在自己的博客和電視節目中把逃跑說成是一種珍惜生命、追求自由的“高尚”行為。
等於明知故犯,蓄意要把不道德說成是道德。
在這件事上,媒體在這樣事關社會底線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本應該有鮮明的立場,擔負起維護社會道德底線的責任。
但卻沒有。
事實上許多媒體在報道、評論這一事件時模糊了焦點,反而認為“逃跑有理”,采取為範美忠(範跑跑)曲意開脫的立場。
如郭鬆民在做客鳳凰“一虎一席談”時,嚴詞痛斥這個人,直接被一些媒體按了個“郭跳跳”的外號。
反而網路世界自下而上,出來的流行詞,往往少見貶義,大多帶有一定趣味性。
如“打醬油”。
陳管西攝影展之後,廣州電視台采訪一位市民,問他的看法,這位市民說:“關我鳥事,我出來買醬油的。”這句話也因此流傳開來。
“很黃很暴力”。
tv采訪中,一位bj小女生在接受采訪時說:“上次我查資料,突然蹦出一個窗口,很黃很暴力,我趕快給關了。”
還有“雷人”之類的流行詞,都具有趣味性。
說白了,大部分人是日子人。
很多人不是對媒體各種騷操作沒有意見,隻是發聲渠道掌握在那些媒體手中。
製造出立場正常是不正常的,外向才是正常的氛圍。
用“五毛”“憤青”等詞汙名化正常的行為和立場。
在如此惡劣的輿論環境中,依然有大量“自幹五”。
沈三通的一張圖,戳中了無數人心坎。
太形象了!
發出來之後,半個小時就獲得了接近十萬轉發,大量人留言。
【做人不要太媒體人】
【有才,形象逼真,這就是真相】
【侮辱狗了】
【形象生動!比喻恰當!太有才了!】
【東大媒體人和外麵媒體人的相同點,都研究怎麽東大挑動矛盾。】
【一些媒體雷人操作太多,該管管了!】
【打醬油路過,這張圖絕了。】
史密斯探員得知這張圖的時候,狗圖已經在網絡空間掀起了一場風暴。
而且還誕生了一句流行詞【侮辱狗了】。
史密斯人都麻了。
沈三通有一種殺手直覺,對於輿論情緒很敏感。
媒體製造的批評聲浪,在這張圖麵前,如同熱刀切黃油被直接斬斷。
史密斯探員找熟悉的媒體人:“大家說說該怎麽辦?”
老胡整張臉都扭曲了。
和沈三通圖裏,對內齜牙咧嘴的狗子非常像。
“加大力度,不能再跟他客氣了。”
“消消氣,消消氣。”另一位主編勸。
老胡像被戳了肺管子:“必須打掉沈三通,他屢次三番和我們無冕之王對著幹,絕對不能讓他有好下場。”
老胡的話,得到在場的媒體人認可。
以往他們無冕之王,哪怕是造謠對當事人造成了極大傷害,公眾人物往往也隻是通過公關渠道,和媒體打招呼。
在公開場合,多是以自嘲方式回應。
公眾人物不敢得罪他們!
娛樂人物作為公眾人物的低端,06年竇為燒車針對的也是個別記者,本身竇為還是退圈狀態。
活躍的藝人哪個敢和傳媒圈對著幹?
老謀子各種被奚落也是受著。
就沈三通特殊!
“沈三通05年寫歌和我們翻臉,他存在一天,就是對我們的侮辱。”有人一針見血。
說話的人,麵相和老胡差不多。
麵相是心態的某種折射,麵相差的不一定心態扭曲,但心態扭曲的,往往麵相差。
在場媒體人,麵相都有相似的味道。
史密斯道:“說說,你們有什麽有效手段?”
聽老胡幾個人說了些手段。
史密斯很失望。
都是老掉牙的招,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打法。
史密斯打算把沈三通有一部涉及環保電影的消息,報上去,展現出更大的價值,先把工作保住再說。
米歇爾丈夫政府很重視環保和氣候。
前幾天,26日,國務卿拉鏈夫人任命托德·斯特恩為米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還將擔任米歇爾丈夫政府的國際氣候政策首席顧問以及首席氣候談判代表。
比史密斯想的還要重視,要當國策牌打了。
內心覺得很操蛋,玩這種虛的,但沒辦法這就是工作。
南都娛樂主編說道:“我們最好不要主動下場,擴大一些聲音就可以,恨沈三通的人很多,他們才最了解沈三通。”
“現在最恨沈三通的,一個是華夷,籌備多年的第一股,被沈三通拿走,真金白銀的損失。隨著內地娛樂市場擴大,合作關係在迅速瓦解。”
“另一個就是文藝電影那一派,這個比同行更恨,同行都是嫉妒、眼饞,文藝電影那幫人,是生死危機。”
“票房不行,靠的就是格調,沈三通在不斷擠壓他們,尤其是沈三通不僅會賺錢,還會營銷。”
一聽,史密斯連連點頭,很有道理。
老胡這些人各種社論寫傻了,還是娛樂主編嗅覺敏銳,同行更了解同行。
1月29日。
沈三通在山東路演。
助理道:“南都出了篇鼓吹寧昊的文章,稱他為第六代鬼才導演。”
“老板,你母校一些老師,也站出來,似乎有意將他定義在第六代,而不是你提的新一代。”
沈三通冷笑:“這就是把人當傻子,自己成了傻子。”
“《石頭》上映,這不都是批判寧昊的人嗎?”
有時候。
選擇了朋友就選擇了敵人。
同時。
選擇了敵人也就選擇了朋友。
沈三通一看就知道寧昊進入了某些人視野,這也是他想要的。
“寧昊有說什麽嗎?”沈三通問。
寧昊的態度,將決定沈三通是否將他作為一個一次性工具人。
助理道:“沒有,在專心做新片後期。”
沈三通笑了笑,《無人區》這部戲電影,就算邊疆沒有出事,也很難上映。
前世,推進到幾乎上映,又因為邊疆的事不能上,然後修改之後可以上。
關鍵是有韓三瓶代表的中影幫忙。
《隱秘的角落》也是韓三瓶做製片人,才一舉打開了相關題材電視劇的尺度。
沈三通作為業內人,很明白了審核是怎麽回事。
《無人區》是原版那樣,肯定過不了。
前世能走到“接近上映”,完全是寧昊是國產電影希望,又是年輕一代首位破億的導演,沒有這個地位,絕對沒法上院線。
寧昊在一步步進入沈三通預設的位置。
當然了,如果寧昊的敘事不是解構的,沈三通的盤算就要落空。
助理又道:“華夷兄弟和環亞的《遊龍戲鳳》要在明天上映,我們監測到片方有參與抹黑《囧途》。”
《遊龍戲鳳》,由劉偉牆執導,劉德化、舒琦、張涵宇、何韻是聯袂主演。
影片講述了三對地位、性格相差懸殊的男女跨越障礙,最終踏上紅毯走到一起的浪漫愛情故事。
題材和《非誠勿擾》有相似之處,又有舒琦出演,這部戲華夷挺重視的。
沈三通問:“華夷有公開下手?”
“沒有,饒了幾個彎,也就是王晶花在這方麵有人脈,我們才有發現。”助理道。
如今輿論場很混雜,主要是黑沈三通的勢力多。
不容易確定哪條線屬於哪條線。
沈三通道:“那就正常來,該怎麽辦就怎麽辦。”
說起來,華夷和環亞還欠他人情呢。
不過隨著時間發展,利益發生衝突。
華夷新一輪融資,沈三通的股份遭到了稀釋,理由冠冕堂皇。
實際上是國內娛樂市場擴大,港圈在逐步衰落,三通娛樂和華夷從合作在走向鬥爭。
助理問道:“華夷提的《風聲》合作?”
“張涵宇角色可以確定,周訊的,我要考慮考慮。”沈三通道。
沈三通沒有將華夷視為對手。
華夷也不配做他的對手。
從今年以後,傳統京圈會越來越衰落。
尤其是大放水之後,各路資本進入,傳統影視行業你爭我奪,小圈子京圈就不行了。
港台是隨著內地資本崛起,才加快衰落。
攝影展不是主要原因,連次要原因都不是。
而傳統京圈和港台圈的徹底衰落,要等14年互聯網大舉進場。
互聯網新勢力和傳統影視勢力展開龍爭虎鬥,擠壓其他有關方,港圈淪為邊角,大院小圈子也畫上終點。
港台圈和傳統影視勢力,徹底畫上終點,是24年,電影行業全線收縮。
《749局》失敗,華夷翻身機會沒了。
大陸自己都不好過,更沒有資源給港台。
沈三通真正的敵人是這個圈子的偏向。
24年才是分界點,凜冬將至。
觀眾心態質變。
從影視行業“也許是蠢貨”,變成了“純壞”。
現實層麵萬家燈火,放在09年,確實有很多毛病,但是24年,是真的各方麵都在變好。
文娛領域缺位了。
其他層麵,實際上把米國掀翻了。
拖鞋軍和米國紅海五五開,沙子和朗子世紀性的和解,然後中東和小以鬥,開竅了,懂得控製節奏,不斷加強度,沒有風洞卻遍地是高超。稍微給大毛開個權限,戰場就能穩住。
翻天覆地變化的激蕩時代,文娛一片絕望。
東大的喜事,成為了這個圈子裏的喪事,一個個哭喪著臉。
沈三通要讓觀眾知道,他和這個圈子裏的人不一樣。
同時也盡量少被其他人蹭。
不要因為他,就讓觀眾對這個圈子還有期望。
晚上。
沈三通帶著主創回到bj,明天慶功會結束,路演就算告一段落。
剛下飛機。
生活助理匯報道:“李鱈想要見你。”
沈三通想了想:“可以。”
這幾天,沈三通得到一個消息。
李鱈多了一個女兒,沈三通猜到發生了什麽。
沈三通在李兵兵想要去好萊塢後,就做好了措施。
如果孩子是他的,一定是偷著來的。
心情挺平靜的,沈三通沒有生氣,也沒有喜悅。
要是男女那點小事,他會糾結。
因為這是沈三通自己有意放開的。
其實男女那點事兒,隻要不違法,有實幹有成績,誰也搞不了他。
沈三通可以選擇給女人情緒價值,分清主次,後宮和諧,立個大婦什麽的。
不過那就退回了封建關係,沈三通不想要這樣的關係。
本質上,沈三通內心深處是不把這個當回事的,男女那點事兒放普通人裏其實都不是大事,放娛樂圈裏更是說都懶得說嘴。
故意留個口子。
無懈可擊、金身什麽的,維持難度太高了。
這就是邊際效用,越是接近完美需要付出的代價越大。
沈三通又不是真的改天換地,隻是拍個電影,做個公司而已。
根本沒必要,也不能這樣幹。
越完美,哪一天崩了的時候,碎的越厲害,跌的越慘。
登高必定跌重。
強子問題不是嫖了,而是此前人設太好。
沈三通從沒禁止過關於自己的花邊,就是不願意塑金身。
不光如此,他也會禁止塑金身,保持七成良好的輿論,三成壞的輿論,雙方對衝。
現在這個局麵其實就是沈三通喜歡的想要的。
媒體討厭他,而觀眾喜歡他。
媒體聲音大但是對票房影響小。
觀眾聲音小但是決定票房成績。
維持了一個平衡。
從電影,到公司,沈三通都堅持這個態度。
所以男女問題,沈三通不會解決,也不可能解決。
顏丹辰說的那些話,隻是她自己的想法,想要霸占他。
太多女人想要征服沈三通。
而強子那種事,很好解決。
不要客場開火。
做好這一點,然後臉皮夠厚,平時不立愛妻人設,屁事沒有。
沈三通之所以對李鱈有孩子很平靜,就是因為這不是一件小事。
車隊穿梭在街道之上。
沈三通目光望向窗外帶著一絲冷意,不是小事,他就沒有糾結。
心態很冷靜,甚至有些冰冷。
停車場。
李鱈對抱著孩子的李兵兵提醒:“小心點,不要讓狗仔拍到了。”
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如果狗仔能拍到一對當紅藝人手拉手逛街的照片,可以賣給八卦雜誌社上萬塊。
前提是,事件主人公是當紅的,照片足夠親密。
如果是一方有主,這個價格還會翻倍。
如果結婚,形象還很好,繼續翻倍。
李鱈很了解狗仔這個職業,她之前就是做李兵兵的經紀人,有時候還會和一些狗仔合作。
狗仔的工作,就是想辦法撕破明星的隱私。
不要提職業道德,狗仔幹的就是這行。
沈三通行走江湖多年,還沒石錘的照片問世。
他公開活動,隻在電影宣傳和路演期間,私人活動不曝光,太少機會拍到。
拍到沈三通的照片,價格直接就是幾十萬。
如果拍到沈三通的孩子,對標的不是沈三通的導演身份,而是商人身份。
李兵兵道:“照我說,不如讓狗仔拍你幾張照片,讓他沒有退路。”
“你不了解他。”李鱈道。
李兵兵心裏不舒服,她什麽沒見過:“什麽叫我不了解他?”
“真正的他接近於片場的狀態,從來都是吃軟不吃硬的。”李鱈智商比李兵兵高多了。
她在沈三通手底下工作過。
也忘不了,李兵兵要去好萊塢,她沒有提前報備,待遇上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種狀態之下的沈三通才接近本色,強硬、冰冷,帶著股血腥。
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扛起一輪又一輪的媒體風暴。
李兵兵逗自己的道:“我怎麽感覺你有了女兒,就忘了姐姐了,是吧,念念。”
李鱈心態確實有了些變化。
要個孩子,最初是很功利的,為了重新回到深海文化,也為了李兵兵的事業不受影響。
等有了孩子,心態就不一樣了。
接到通知,李兵兵抱著小孩下車,李鱈走在前麵,就見到坐在沙發上的沈三通。
沈三通很直接:“是我想的那樣嗎?”
“是的,我們有一個孩子。”
沈三通理解老娘的心態了。
哪蹦出來的啊!
“叫什麽名字?”沈三通問。
李鱈道:“沈念念。”
李兵兵插話:“叫李念念也行。”
沈三通接過沈念念,馬上哇哇的哭了起來。
“念念認生。”李鱈抱過來,顛了幾下,立刻不哭了。
大眼睛眨巴眨巴,好奇的望向沈三通。
沒眼淚,就是假哭。
沈三通問:“我看沒多大,幾個月?”
“10月1日生日,不到四個月。”李鱈道。
沈三通算了算。
應該是去年十月左右生的,07年12月到1月懷上的,《生快2》上映的時候。
沈三通覺得套套都要回收了。
以後開車真要注意,別弄出人命。
“華夷那邊知道嗎?”沈三通問。
李鱈道:“不知道,我保密的很好,但可能猜到了。”
沈三通道:“你們明天一塊參加《囧途》的慶功會吧。”
一起吃完晚飯。
單獨相處,李兵兵憋了一肚子問題問李鱈:“你也不問見不見父母,讓不讓你回深海文化的事,還有適合我的電影項目?”
“你問了反而沒有,不問才有可能有。”李鱈別有深意道。
1月30日。
《人在囧途》慶功會。
一塊紅布蓋住了一塊大冰雕。
主持人謝南恭賀道:“恭喜《人在囧途》票房破五億。”
沈三通和主創一塊砸了冰雕。
隨後的記者會,沈三通回答了電影方麵的問題。
“電影成績好我當然很高興,觀眾過年看的開心。”
“勞動仲裁,我們還是偏向勞動者的,勞動法也不是擺設,隻是輿論上,對此很輕視。”
有記者問到前兩天的圖:“沈導,那張圖片有很多人感覺不妥,你會不會刪除?”
“哪裏不妥?”
沈三通疑惑:“我看很多網友很開心,我身邊人,也幾乎都是覺得好笑。”
記者道:“但這有些冒犯他人。”
沈三通道:“這就有點石砸狗叫。”
記者問:“什麽意思?”
沈三通道:“所謂石砸狗叫,就是當一塊石頭扔進狗窩時,叫得最凶的狗通常是那塊石頭砸到的狗。”
“這個定律用來形容某些人在麵對批評或指責時,反應強烈的人往往是因為這些批評或指責觸動了他們的痛點。”
“我發那張圖,其實不是要諷刺誰,就是看看誰在叫,好在我身邊人沒有人叫。”
在場記者:“.”
其他的主創、嘉賓:“.”
原來狗圖之外還有埋伏!
很多人莫名感覺這個詞會爆!
心裏默默為抹黑沈三通的媒體默哀,沈三通是真的會貼標簽!
今天一更。
以後想大章節這樣寫,問一下大家意見。
兩千字小章,一天三更,作者君要花費很多時間構思小章節,寫完一章,思維又斷了。
然後寫著寫著下意識的水。
大章節能寫更多內容,大步推進劇情。
本書二百萬字是完結不了了,作者君的大綱、細綱,還有接近二十萬字,不設限了,邊寫邊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