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撚須而笑;“困獸猶鬥。”人在絕境中會爆發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陛下之意是以最小的犧牲殲滅盡可能多的匈奴,況且,軍臣單於帶來的十萬人漢軍一時間也吃不下。 李廣又命衛青率精銳繞到匈奴兩側,在撤退之路上追擊,揀些調隊的傷兵殘勇,帶走數千敵兵。 匈奴的可怕之處,在於機動性,突襲而來,疾馳而去,打的多是閃電戰。他們抱著打劫的野心,雖然遭遇埋伏,但仍有十五萬餘的戰力,再加上嚴冬將至,若是空手而回,沒有糧食,大本營裏的老弱婦孺將熬不過這個冬天。 軍臣單於重傷昏迷,軍權落在其弟左穀蠡王伊稚斜的手上,此人沒有花時間為兄長的傷勢擔憂,而是以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立刻撲向大漢的養馬場——上穀郡。 盡管早有準備,上穀郡還是險些若如敵手,若不是郡守及屬官們浴血廝殺,恐怕早已城破人亡。 上穀郡這個地名對李廣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上郡的前沿,景帝時期,李廣曾在此擔任太守。後來,他被調回長安,由被太皇太後看不順眼慘遭貶謫的郅都接任。 商議之後,漢軍兵分四路,分別由李廣、衛青、韓嫣與灌夫統領。出灌夫駐守為援外,其它三路各有各的方向。 為了表示自己大公無私,李廣把自己的親孫子派為先鋒,屈居於衛青麾下。 李陵蹲在牆角畫圈,對家長都死光光的衛青道:“我好羨慕你。” 衛青:“……” 衛青按計劃,直奔邊境關市,先把關市的匈奴駐軍掃蕩了再說。 尼瑪!還想和我們邊打邊做生意? 早就受夠了,大漢要變強攻! 漢朝長年不動幹戈,除了休養生息的原因以外,還因為缺乏拿得出手的大將軍。這是自劉恒以來一直埋在漢朝人心裏最大的隱痛。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所有大將軍,都是血雨裏一點一點拚殺出來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怕萬骨枯,隻怕萬骨枯了,將軍也隨著枯下去。 現在四名統帥,有三個都是年輕將軍,機會就擺在麵前,前途是無量還是無亮,就看各自的實力與運氣了。 這四人當中,衛青也許不是最具實力的那個,卻無疑是最幸運的。腦袋上頂著“大神親兒子”五個大字。 他的兵馬一到關市,放開手腳,逮著匈奴一頓痛打。這個姐控要證明給世界看,曾經被異母兄弟欺負,被人看不起的平陽侯府騎奴,是有能力保護姐姐的。等他成了大將軍,就再也不用看太皇太後的臉色了。 李陵本來就憋著氣,從小玩到大的都飛黃騰達了,連衛青這種半途插隊的也混得風生水起,就他,因為有個親爺爺而低人一等。他此行可是專門掙軍功來的,回去就算有了正經事業,可以名正言順地把秋蟬娶進門當媳婦。沒有匈奴的人頭,怎麽置辦聘禮呢? 於是,他們的部隊,像瘋狗一樣,看到匈奴就追著咬。 匈奴見過蠻的,見過橫的,但就是沒見過瘋的。 麵對衛青的騎軍,他們隻有發揮騎兵機動性極高的特長——能進就能退,能打就能逃! 匈奴人在前麵瘋跑,衛青李陵在後頭瘋追。 這一追,就追到了龍城。 龍城,匈奴的著名碉堡,由於匈奴一族在此地祭祀龍神,故名龍城。 其實說起來瘋狂,衛青所率領的騎軍斬首的,不過千餘人。 像那種揮揮手數萬人頭落地的大招,凡人世界是沒有的。即便是馬邑的那場伏擊戰,大漢也折損了兩萬兵馬,二比一的戰績,已經算是大捷了。 此時,一千多的頭顱,被衛青帶出的一萬兵馬一分,十個人一顆人頭,聽著都臉紅。 衛青用憨厚無比的目光遙望守備空虛的龍城。 “幹不幹?”他低聲問。 “幹! ”李陵擲地有聲地回答。 “幹了! ”他身後的士卒齊聲應和。 這是一場奇異的攻城戰,從來隻有據城死守的漢軍將匈奴城池團團圍住,雙方的角色徹底調了個。沒有了馬上優勢,令人聞風喪膽的匈奴也隻是兩條腿一個腦袋,和普通士兵沒什麽差別。更何況單於出兵搶劫創收,城中守備空虛,糧草不足,沒幾天就被衛青拿下了。 漢軍損失不小,卻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以內。 入城之後,指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痛痛快快當一回強盜的漢軍傻眼了。 祭祀龍神的聖地,就破成這樣?怪不得龍神一直沒顯靈…… 衛青道:“搶不了錢,那就搶人! ”讓匈奴公主給姐姐當丫鬟?不錯不錯。 李陵再也不敢小瞧這個麵相敦厚的姐控。 爺爺,咱李家搶軍功搶不過他,嗚嗚%>_<% 除了衛青進展順利外,其他三路的戰績平平。韓嫣將軍隊化整為零,打起遊擊戰,不斷騷擾匈奴側翼,雖然取得了極大的戰略效果,但殲敵數目有限。李廣老將軍承受來自匈奴的正麵攻擊,他成名已久,匈奴對他百般忌憚,拿出了十分的精神應對,所以雙方交戰,不取巧,不用計,隻能硬碰硬。 且不說匈奴生在馬上死在馬上的彪悍血統,即便漢軍騎兵與匈奴的單兵戰力相當,匈奴大軍的人數遠超李廣。曆史上的勝仗,十之八九都是以多勝少,老將軍不敵也是可以理解的。隻不過,李廣敗了倒是其次,他身為主帥,竟然還被匈奴活捉了去。 奉命守城的灌夫每天站在牆頭,望著連匈奴的毛都沒有的前方發呆,在夕陽中感慨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也不知老郭怎麽樣了,在長安也無聊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打了匈奴,平了西南,再生個包子 終於看到這個坑快要填平的那一天了~ 因為劇情已經大變樣,而電視劇後麵兩部劉徹完全渣掉了,所以決定不寫 番外的話會出韓嫣的 還想看神馬? 第八十二章 老郭脫險 劉徹沒有把郭舍人出使西南的消息告訴灌夫,一來是怕泄露朝中困境,導致前方軍心不穩,二來擔心老灌做出什麽衝動的傻事來,殃及無辜,壞了大局。 這麽做,於國於公都無懈可擊,可從私情上來講,卻是說不過去的。 由於信息不通,劉徹隻知道李廣軍敗下落不明,韓嫣收攏殘部退守上郡,衛青與李陵孤軍深入杳無音訊。北方噩耗連連,西南又傳來異族造反的消息,朝廷上一陣失聲,再度出現了和親的聲音。 上至丞相下至百官,麵上都籠了一層憂色,更有幾個見風使舵的,不識趣地去求見竇太皇太後,老太太門前又開始熱鬧了起來。 連美人娘,也不得不以太後的身份規勸劉徹,切勿逞一時益氣。 劉徹已經很久沒去長樂宮了,收到竇老太的懿旨,厭惡地皺起眉頭:“子夫,你去。” “可太皇太後特別吩咐,說有關乎江山社稷的要事相商,無論如何都要奴婢將陛下請到。”衛子夫跪伏於地。 “要事?無非是老子道家那一套,證明朕對匈奴用兵是多麽滑稽可笑的一件事。”劉徹毫不掩飾自己對親祖母居然還沒死的不解,他說:“子夫,你說是不是禍害活千年?” 衛子夫不敢出聲。 劉徹失笑,若是東方朔在場,必然會放肆地嘲笑皇家無情,劉徹笑了幾聲,覺得自己的幽默無人欣賞,無趣地閉上嘴。 低頭看了兩眼奏折,心裏還比較滿意,沒有太多人哭著喊著要議和,倒是很多高官委婉地建議要做兩手準備,其中也包括太史公司馬談。 衛子夫沒有得到答複,仍然不敢起身。 “朝上朝下都擔憂前方戰事,你覺得呢?” “奴婢不敢妄言。” “朕恕你無罪。” “喏,”衛子夫想了想,語氣沉穩,說道,“奴婢以為陛下勵精圖治,推賢選能,漢師麾下皆驍勇善戰,定能凱旋而歸。” “你是變著法兒地誇你弟弟呢……”接著,劉徹不屑道:“滿朝文武的見識,還不如你一介女官。”桌上的公文看著無趣,劉徹看衛子夫還跪著,決定不讓她夾在自己與老太太之間為難,靈機一動。“朕記得沒錯的話,你是東方朔的學生?” “是。” 劉徹招手讓她上前,衛子夫滿懷疑惑地從命。 劉徹指著近千斤的竹簡,漫步經心道:“把裏麵與匈奴相關的挑出來,分作兩堆,右邊放議和的,左邊的放其它。” “後宮不得幹政的呀……”衛子夫表情慌亂,要是被大臣們知道,一定千刀萬剮不得好死的結局。 罪名她都想好了——牝雞司晨。 母雞代替公雞打鳴,還不得鬧翻天? “又不是讓你批閱奏折,隻是看看而已。”劉徹給衛子夫一顆甜棗:“朕也不好叫你為難,好些日子沒見祖母了,趁此機會走動走動,省得她總罰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竇老太積威數十年,在前朝遺臣和藩王侯爵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衛子夫明麵上還是太皇太後的人,埋在劉徹身邊的暗刺。 大概最近的消息都很好,老太太精神矍鑠,劉徹向她問了安,聲音恭謹,臉上卻滿不在乎。 那些仆人心腹,一個個低著頭,沒有膽子對老太太報告真相。 誰都看出太皇太後是一隻腳踏進棺材的人了,無論這顆太陽的光芒如何閃耀過,都是日薄西山,暮氣沉沉,哪裏還敢為了她和當今天子作對? “聽說前方戰事不順利。”老太太雙目無神,看不到孫子,就親切和藹地抓住劉徹的手。劉徹清楚她是想借此判斷自己的真實反應。 他穩當當地說道:“皇祖母多慮了,大漢已經斬了匈奴四萬人頭,戰績斐然,諸事順利。皇祖母無需擔心,養好身體頤養天年才是。”他語氣轉冷,道:“朕倒想知道,究竟是哪個居心叵測之人多嘴,竟敢攪了皇祖母的清淨。” “本宮就算想管,也管不動了,”竇老太語重心長地說:“陛下,你還年輕,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經驗不足。” “皇祖母說的是。”劉徹聲音誠懇,目光卻心不在焉地移到了一旁的盆栽上。 這時,仆從告罪而入,城上八百裏加急的戰報。 老太太故作擔憂,假惺惺地說道:“別瞞著本宮,無論什麽壞消息,皇祖母都幫你擔著。” 劉徹飛快掃了兩眼,大喜:“皇祖母,孫兒念給您聽。” “……衛青奇襲敵後,直搗龍城,擄十萬人口,牛羊無數。李廣亦轉危為安……原來飛將軍(指李廣)被俘後佯死,被拖了十幾裏地,趁機奪馬逃亡,好在有驚無險,順利回到上郡……” “等等,怎麽敢有勞皇帝,”竇老太神情變了數變,突然打斷劉徹,手往旁邊胡亂一指:“你給本宮讀! ”觀其神色,明顯不相信劉徹的話。 被選中的奴婢一臉倒黴相,竇老太看不到,劉徹淡淡一笑,將戰報放到她顫顫巍巍的手上。 “不得有一字疏漏,否則……”太皇太後冷聲威脅,雖然眼神空洞,可臉上的猙獰卻依舊令人心悸。 然而事實就是事實,不管換了幾個人讀,答案都是一樣的。 老太太如何也不相信一個黃毛小子能把前兩朝皇帝驅逐匈奴還我河山的夢想實現,劉徹即位才多久?難不成,這真是天意? 不…… 一定是這些狗奴才見風使舵,合起夥來騙我!都是群喂不熟的小畜生!! 老太太固執地認為自己遭到了無恥的背叛,脾氣越發不好了,終日疑神疑鬼,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苛責下人,身邊再忠心的奴婢也漸漸與她離心。 “子夫,長樂宮你今後不用再去了。” 劉徹臉上柔和的表情讓衛子夫愣了一下。接著,她徹底鬆了一口氣 終於不用夾在虎姑婆和大老虎中間擔心什麽時候被吃掉了…… 隨戰報一同會長安的,還有幾封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