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三四天的功夫過去了。
這幾天裏,對於劉邦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且值得拿出來慶祝的幾天,因為發生了許多好事。
蕭何在這幾天裏把劉邦需要的工具全給送來了。
呂雉在這幾天的一頓飯桌上,吃著吃著,突然就嘔吐了,劉太公一見立馬笑了。劉邦確實被嚇住了,因為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事,他連飯都顧不上吃,就去叫老郎中過來給呂雉把脈,等老郎中來了,並替呂雉把了把脈之後,一時間喜笑顏開,跟劉邦說呂雉有喜了。
劉邦聽了,拾起碗中的酒,一股腦地對著自己灌了下去,接著便哇哇大叫,開始唱跳。
“劉季,地裏的活,忙完了嗎?”
劉太公麵色嚴肅地看著劉邦,說道。
一大清早,劉邦站在院子裏,瞧著蕭何送來的牛跟木材,正好,劉太公也從自己的屋裏走了出來,與劉邦對視。老實巴交的劉喜也挑著擔子,正準備出院子。
“老爺子,地裏的活,早就忙完了,不信你去看看?”
劉太公並沒有搭理他,而是看向一旁的劉喜,將劉喜叫住:“老二,老三地裏的活都幹完了嗎?”
劉喜回頭,他這個人倒是老實,這幾日劉太公雖然沒有去地裏,但是暗地裏囑咐了劉喜,讓劉喜每日在天黑的時候,抽空去劉邦的那塊地看看,看看較於前一天有沒有什麽變化。
“老爺子,老三地裏的活,確實做了不少,他一天幹的活,都快比得上我七天幹的活了。”
劉喜一聽問的是劉邦的事,笑了,笑的跟個孩子似的,因為劉邦確實做的不錯,做二哥的哪能不開心。
劉太公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對劉喜揮揮手,示意劉喜去地裏忙活,然後又看向劉邦,捋了捋白花花的胡須,笑道:“嘿喲,沒想到啊老三,這才娶了新媳婦幾天,就變化這麽大。”
“老爺子,您就別笑話我了,我哪裏比得上二哥。”
劉邦老臉一紅,被劉太公說得有些不好意思。
事實上,本來蕭何是答應劉邦將紡車造好之後,讓那些囚犯繼續回去蹲監獄,可是呢,不要臉的劉邦愣是不要臉的跟蕭何說——
“蕭大人,你看啊,讓他們回去也沒什麽用,我覺得,倒不如讓他們在這裏做點好事,救贖一下之前犯下的過錯,這樣他們走的時候也走的安逸一些。”
蕭何卻是跟劉邦翻了一個白眼,他當然知道劉邦是什麽意思,不過此事放在平常他當然不會同意,但是現在,劉邦是在幹大事,至少這事,他蕭何沒辦法解決,天下大多數人應該也沒辦法解決。
於是蕭何也就答應了。
劉邦聰明,知道劉太公會留個心眼,也知道劉喜每天什麽時候會去他地裏查看,因此他也跟那些看守囚犯的官吏打了個招呼,每當太陽落下的半個時辰前,就讓他們把囚犯押送回去。
“誒,老三,這該誇的還是得誇,你爹我一向公平公正。”
“不過,我晚上常見你房間裏燈是亮的,爹也知道你年輕力壯,不過這挑燈夜讀的事呢,爹建議還是少做點。”
“是,做兒子明白。”
“哈哈,那你就忙你的吧,爹支持你!”
說完,劉太公一搖一晃地走開了,走路的樣子看起來仙風道骨,飄飄欲仙,宛若一個仙人。
這蹦蹦跳跳的,別提他的心裏有多開心了。
劉邦看著他遠去的步伐,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心中不由得感歎起來,就老爺子這個狀態,生龍活虎的,估計至少活個幾十年,甚至可能到他死了,老爺子還活著。
“大哥!”
劉老太爺走後不久,盧綰,夏侯嬰,樊噲,周勃四人從外麵走了進來,夏侯嬰今天沒有駕車的活可以做,周勃今日也沒有人找他吹笙。
他們的表情跟劉邦一樣,也是非常興奮,幾個人在走進院子前就有說有笑,因為在這幾天的時間裏,他們也完成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他們四人手裏各捧著一些竹簡,開心走到劉邦麵前,盧綰率先說道:“大哥,你吩咐的事情,我們四個都已經辦好了。”
“啊?這麽快!”
劉邦狐疑,看著身前兄弟四人手裏的竹簡,有些驚訝。按照他的估計,以兄弟們頑劣的行為,不可能這麽快完成,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劉邦不禁仰天大笑,最近還真是好事連連,一樁又一樁的好事在自己身上接連發生。
“不過,為何要這麽多竹簡,明明我們劉家學派隻造了一台機器。”
劉邦感到有些疑惑,是啊,他們劉家學派,目前隻造了一台機器,這一台機器,還不至於用這麽多竹簡去記錄。
“大哥有所不知,經我們四人商議,決定將我們幾人從出生到現在的事跡全部寫進去!”
夏侯嬰語氣聽起來異常激動。
“哦?”
劉邦一聽就來了勁,拍手叫好,記錄劉家學派內每個人出生到現在的事跡,他確實沒考慮到,這點確實是他考慮不周了。
他好奇兄弟們都寫了些什麽,便對盧綰道:“盧綰,你將關於我的那卷竹簡給我看看。”
“唯。”
關於劉邦那卷事跡竹簡的事跡正好在盧綰的懷裏,盧綰將它挑選出來,遞給了劉邦。
劉邦接過竹簡,將它打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啊,這個好,這個好啊!”
“其先劉媼嚐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事,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沛公。”
“好啊,寫得好!”
“哈哈,我居然是蛟龍的兒子,哈哈,寫的真好!這誰寫的?”
“這要是我們劉家學派的後輩看到這個,在跟其他學派辯論的時候,別提有多自豪了!”
劉邦指著竹簡,對眾兄弟們說道。
“大哥,是我寫的!”
樊噲站了出來,拍了拍胸脯,大聲道:“大哥,作為我們學派的創始人,再怎麽說也要威風一點!說出去也好讓人家敬仰!”
“是啊大哥!”
夏侯嬰附和。
“還是兄弟們想得周到!”
劉邦對他們豎了個大拇指。
待到劉邦看到竹簡的最後一行,又抬頭看向兄弟們,再次疑惑:“這落款......沛公之群賢:夏侯嬰,樊噲,周勃,盧綰?”
盧綰道:“對!我們商量了一下,大哥既然是劉家學派的創始人,那我們就作為大哥的群賢了!”
“畢竟這副創始人多不好聽。”
老實人周勃也附和了一句。
“好啊,群賢,哈哈!群賢!”
劉邦開心地將竹簡扔給了盧綰,指著眾群賢們,哈哈大笑。
接著,劉邦帶著群賢們走到院子裏兩頭牛的跟前。
院子裏的這兩頭牛,它們分別用一根繩子拴著,然後在牛屁股的位置連在一起,在兩根繩子連在一起的地方,吊著一個犁,看起來直直的,也長長的。
這在後世被叫做直轅犁。
劉邦指著牛身上的直轅犁,對群賢們笑道:“群賢,我們劉家學派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這頭牛身上的犁。”
“大哥,這犁......我覺得沒什麽好做的!”
樊噲揣著下巴,麵露難色,學著劉邦思考的模樣,喃喃道。
盧綰因為身高沒有樊噲高,就跳起來狠狠地拍了一下樊噲,大罵道:“你這大塊頭,要是大哥做的事都被你想到了,你都可以自立門派了。”
樊噲頓時反應過來,麵紅耳赤,撓了撓頭:“是啊......哈哈哈!”
劉邦沒有說什麽,隻是靜靜地看著群賢,臉上始終都洋溢著溫和的笑容,他伸手指了指直轅犁,繼續說道:“群賢,這根犁,你們有所不知,它起初設計的靈感來源於馬車,就是馬和車連接的那根棍子。”
群賢點了點頭,聽得非常認真,並帶著羨慕的眼神看著劉邦。
看來最近大哥在嫂子的‘教導下’,挑燈夜讀了不少書。
他們當中,有些人心中也在尋思著,要是我也有一個妻子,是不是也會跟大哥一樣,腦子裏長很多知識?畢竟大哥自打娶妻以來,變化蠻大的,做了許多他之前都沒有做過的事。
劉邦看著群賢們羨慕自己的樣子,心裏更樂嗬了,他揮了揮手,得意洋洋,繼續說道:“我覺得,大家在耕田的時候,沒必要用兩頭牛,用一頭牛就好了。”
群賢們聽聞,驚訝地張大了嘴,一時間,院子裏頓時炸開了鍋。
......
(ps:回頭讀了一下《史記》,經過思考,決定把第7章,秦始皇巡遊的時間改成第二次,之前寫的是最後一次。今晚經過了解,發現劉邦第一次見秦始皇確實是在第二次巡遊時間的前後,所以改一下。
抱歉了,兄弟們,給你們帶來了不好的閱讀體驗。
這本書,劉邦最後還是會造反的,前麵寫過的章節,有時間還會再修改,我並不是很滿意,可作為新人,水平有限,不過今後我會把這本書改到我滿意為止。
另:今晚還有一章。)
這幾天裏,對於劉邦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且值得拿出來慶祝的幾天,因為發生了許多好事。
蕭何在這幾天裏把劉邦需要的工具全給送來了。
呂雉在這幾天的一頓飯桌上,吃著吃著,突然就嘔吐了,劉太公一見立馬笑了。劉邦確實被嚇住了,因為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事,他連飯都顧不上吃,就去叫老郎中過來給呂雉把脈,等老郎中來了,並替呂雉把了把脈之後,一時間喜笑顏開,跟劉邦說呂雉有喜了。
劉邦聽了,拾起碗中的酒,一股腦地對著自己灌了下去,接著便哇哇大叫,開始唱跳。
“劉季,地裏的活,忙完了嗎?”
劉太公麵色嚴肅地看著劉邦,說道。
一大清早,劉邦站在院子裏,瞧著蕭何送來的牛跟木材,正好,劉太公也從自己的屋裏走了出來,與劉邦對視。老實巴交的劉喜也挑著擔子,正準備出院子。
“老爺子,地裏的活,早就忙完了,不信你去看看?”
劉太公並沒有搭理他,而是看向一旁的劉喜,將劉喜叫住:“老二,老三地裏的活都幹完了嗎?”
劉喜回頭,他這個人倒是老實,這幾日劉太公雖然沒有去地裏,但是暗地裏囑咐了劉喜,讓劉喜每日在天黑的時候,抽空去劉邦的那塊地看看,看看較於前一天有沒有什麽變化。
“老爺子,老三地裏的活,確實做了不少,他一天幹的活,都快比得上我七天幹的活了。”
劉喜一聽問的是劉邦的事,笑了,笑的跟個孩子似的,因為劉邦確實做的不錯,做二哥的哪能不開心。
劉太公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對劉喜揮揮手,示意劉喜去地裏忙活,然後又看向劉邦,捋了捋白花花的胡須,笑道:“嘿喲,沒想到啊老三,這才娶了新媳婦幾天,就變化這麽大。”
“老爺子,您就別笑話我了,我哪裏比得上二哥。”
劉邦老臉一紅,被劉太公說得有些不好意思。
事實上,本來蕭何是答應劉邦將紡車造好之後,讓那些囚犯繼續回去蹲監獄,可是呢,不要臉的劉邦愣是不要臉的跟蕭何說——
“蕭大人,你看啊,讓他們回去也沒什麽用,我覺得,倒不如讓他們在這裏做點好事,救贖一下之前犯下的過錯,這樣他們走的時候也走的安逸一些。”
蕭何卻是跟劉邦翻了一個白眼,他當然知道劉邦是什麽意思,不過此事放在平常他當然不會同意,但是現在,劉邦是在幹大事,至少這事,他蕭何沒辦法解決,天下大多數人應該也沒辦法解決。
於是蕭何也就答應了。
劉邦聰明,知道劉太公會留個心眼,也知道劉喜每天什麽時候會去他地裏查看,因此他也跟那些看守囚犯的官吏打了個招呼,每當太陽落下的半個時辰前,就讓他們把囚犯押送回去。
“誒,老三,這該誇的還是得誇,你爹我一向公平公正。”
“不過,我晚上常見你房間裏燈是亮的,爹也知道你年輕力壯,不過這挑燈夜讀的事呢,爹建議還是少做點。”
“是,做兒子明白。”
“哈哈,那你就忙你的吧,爹支持你!”
說完,劉太公一搖一晃地走開了,走路的樣子看起來仙風道骨,飄飄欲仙,宛若一個仙人。
這蹦蹦跳跳的,別提他的心裏有多開心了。
劉邦看著他遠去的步伐,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心中不由得感歎起來,就老爺子這個狀態,生龍活虎的,估計至少活個幾十年,甚至可能到他死了,老爺子還活著。
“大哥!”
劉老太爺走後不久,盧綰,夏侯嬰,樊噲,周勃四人從外麵走了進來,夏侯嬰今天沒有駕車的活可以做,周勃今日也沒有人找他吹笙。
他們的表情跟劉邦一樣,也是非常興奮,幾個人在走進院子前就有說有笑,因為在這幾天的時間裏,他們也完成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他們四人手裏各捧著一些竹簡,開心走到劉邦麵前,盧綰率先說道:“大哥,你吩咐的事情,我們四個都已經辦好了。”
“啊?這麽快!”
劉邦狐疑,看著身前兄弟四人手裏的竹簡,有些驚訝。按照他的估計,以兄弟們頑劣的行為,不可能這麽快完成,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劉邦不禁仰天大笑,最近還真是好事連連,一樁又一樁的好事在自己身上接連發生。
“不過,為何要這麽多竹簡,明明我們劉家學派隻造了一台機器。”
劉邦感到有些疑惑,是啊,他們劉家學派,目前隻造了一台機器,這一台機器,還不至於用這麽多竹簡去記錄。
“大哥有所不知,經我們四人商議,決定將我們幾人從出生到現在的事跡全部寫進去!”
夏侯嬰語氣聽起來異常激動。
“哦?”
劉邦一聽就來了勁,拍手叫好,記錄劉家學派內每個人出生到現在的事跡,他確實沒考慮到,這點確實是他考慮不周了。
他好奇兄弟們都寫了些什麽,便對盧綰道:“盧綰,你將關於我的那卷竹簡給我看看。”
“唯。”
關於劉邦那卷事跡竹簡的事跡正好在盧綰的懷裏,盧綰將它挑選出來,遞給了劉邦。
劉邦接過竹簡,將它打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啊,這個好,這個好啊!”
“其先劉媼嚐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事,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沛公。”
“好啊,寫得好!”
“哈哈,我居然是蛟龍的兒子,哈哈,寫的真好!這誰寫的?”
“這要是我們劉家學派的後輩看到這個,在跟其他學派辯論的時候,別提有多自豪了!”
劉邦指著竹簡,對眾兄弟們說道。
“大哥,是我寫的!”
樊噲站了出來,拍了拍胸脯,大聲道:“大哥,作為我們學派的創始人,再怎麽說也要威風一點!說出去也好讓人家敬仰!”
“是啊大哥!”
夏侯嬰附和。
“還是兄弟們想得周到!”
劉邦對他們豎了個大拇指。
待到劉邦看到竹簡的最後一行,又抬頭看向兄弟們,再次疑惑:“這落款......沛公之群賢:夏侯嬰,樊噲,周勃,盧綰?”
盧綰道:“對!我們商量了一下,大哥既然是劉家學派的創始人,那我們就作為大哥的群賢了!”
“畢竟這副創始人多不好聽。”
老實人周勃也附和了一句。
“好啊,群賢,哈哈!群賢!”
劉邦開心地將竹簡扔給了盧綰,指著眾群賢們,哈哈大笑。
接著,劉邦帶著群賢們走到院子裏兩頭牛的跟前。
院子裏的這兩頭牛,它們分別用一根繩子拴著,然後在牛屁股的位置連在一起,在兩根繩子連在一起的地方,吊著一個犁,看起來直直的,也長長的。
這在後世被叫做直轅犁。
劉邦指著牛身上的直轅犁,對群賢們笑道:“群賢,我們劉家學派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這頭牛身上的犁。”
“大哥,這犁......我覺得沒什麽好做的!”
樊噲揣著下巴,麵露難色,學著劉邦思考的模樣,喃喃道。
盧綰因為身高沒有樊噲高,就跳起來狠狠地拍了一下樊噲,大罵道:“你這大塊頭,要是大哥做的事都被你想到了,你都可以自立門派了。”
樊噲頓時反應過來,麵紅耳赤,撓了撓頭:“是啊......哈哈哈!”
劉邦沒有說什麽,隻是靜靜地看著群賢,臉上始終都洋溢著溫和的笑容,他伸手指了指直轅犁,繼續說道:“群賢,這根犁,你們有所不知,它起初設計的靈感來源於馬車,就是馬和車連接的那根棍子。”
群賢點了點頭,聽得非常認真,並帶著羨慕的眼神看著劉邦。
看來最近大哥在嫂子的‘教導下’,挑燈夜讀了不少書。
他們當中,有些人心中也在尋思著,要是我也有一個妻子,是不是也會跟大哥一樣,腦子裏長很多知識?畢竟大哥自打娶妻以來,變化蠻大的,做了許多他之前都沒有做過的事。
劉邦看著群賢們羨慕自己的樣子,心裏更樂嗬了,他揮了揮手,得意洋洋,繼續說道:“我覺得,大家在耕田的時候,沒必要用兩頭牛,用一頭牛就好了。”
群賢們聽聞,驚訝地張大了嘴,一時間,院子裏頓時炸開了鍋。
......
(ps:回頭讀了一下《史記》,經過思考,決定把第7章,秦始皇巡遊的時間改成第二次,之前寫的是最後一次。今晚經過了解,發現劉邦第一次見秦始皇確實是在第二次巡遊時間的前後,所以改一下。
抱歉了,兄弟們,給你們帶來了不好的閱讀體驗。
這本書,劉邦最後還是會造反的,前麵寫過的章節,有時間還會再修改,我並不是很滿意,可作為新人,水平有限,不過今後我會把這本書改到我滿意為止。
另:今晚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