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這鎮墓獸下麵的位置竟然還有小號的雕像,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蹲下身子朝著鎮墓獸下麵的小型雕像看了過去,其餘等人見狀也都是俯下身來。
我拿著手電筒仔細的打量了一番,於是,我便見到了這個雕像的形狀。
這雕像的模樣與這兩座鎮墓獸是一模一樣的,就連身上毛發的細節都是如出一轍,而且,兩個小型鎮墓獸都是純金的。
眼見此處,牛子不禁驚疑了一聲,說道。
“哎?這鎮墓獸下麵怎麽還有兩個小型的純金鎮墓獸啊?這我倒是頭一次見到過啊。”
眾人見狀也全都是點了點頭,表示也是頭一回見,於是,我伸手就朝著鎮墓獸抓了過去。
鎮墓獸被我拿在了手上,我試了試,分量大概在半斤左右的樣子。
牛子拿起了另一個鎮墓獸於是仔細打量了一番,不過看了半天也是一臉疑惑,身旁的方哥也問他。
“牛子,這東西大概能值多少錢?”
牛子皺著眉頭搖了搖頭:“不知道啊,不過既然是純金的鎮墓獸,而且年代還這麽久遠,估計最少也值個幾萬塊錢了吧,哎呀不管了,反正這東西這麽大點也不占地方,先揣起來再說。”
說著,我也是點了點頭,於是將我手裏麵的鎮墓獸也丟給了牛子,牛子則是直接打開了背包扔了進去。
這時,幾人這才朝著青石門看去。
青石門上麵還有雕花,上方還有一個古怪的圖案,采用的是深雕的手法,我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這圖案是個什麽東西。
兩扇青石門位於中央的位置有兩個石質的把手,方哥先是試探了一番確認沒有危險之後,眾人便一一上前,一把就抓住了門把手開始拽了起來。
隨著眾人的發力,眼前青石門也在緩緩打開,同時,一股子的銅臭味也是迎麵而來。
在聞到了這個味道的時候,方哥、牛子我們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驚喜之色。
一般像是這種情況,隻有墓穴裏麵有大量的青銅器才會有如此厚重的銅鏽味兒。
而若是見到了青銅器的話,那麽就有大概率能夠知道這座大墓到底是哪個年代,或許這座大墓的墓主人真的與趙武侯有什麽關係也說不定。
不過讓我有些驚奇的是,就在青石門打開的一瞬間,眼前出現的卻是一堵厚實的牆壁,左側也是牆壁。
這通道竟然不是在正前方,而是將正前方與左側堵死,通道竟然是在我們的右側。
於是,眾人走過了青石門之後就扭頭朝著我們右側的通道看了過去,一個個都有些傻了眼。
李魁驚異道:“張把頭,這種墓葬的規格有點怪啊,這墓穴怎麽還是這個樣子的,正常的墓穴不是穿過了甬道之後就來到了前殿或者正殿了麽,這怎麽是這個鳥樣的?”
我也是搖了搖頭,扭頭朝著方哥看去,問道。
“方哥,你見多識廣,聽說過這種墓穴的規製沒有?”
方哥見狀也是一臉的好奇,他皺著眉頭並沒有立刻答話。
方哥走到我們入口左側牆壁的位置停了下來,緊接著,他拿起了錘子在牆上麵敲打了幾下。
令眾人驚訝的是,這錘子砸在牆壁上麵的時候傳來的竟然是“咚咚”的悶響聲。
從聲音進行推斷的話,這堵牆壁其實並沒有多麽厚,而且,這牆壁後麵是另有一個空間。
見狀,方哥放下了錘子,扭頭朝著我們右側的通道望去。
通道的寬度與高度跟甬道大致相同,相對於甬道來說的話甚至還要大上一些。
腳下與通道兩側的牆壁都鋪上了一層厚實的青石板,我們頭頂不再是弧形的券頂,而是一個方形,石板上麵還帶有不少的條形紋路,一塊塊石板緊密的貼合在了一起,石板的條形紋路形成了一條條長長的橫線。
通道是又長又黑,就算是我也看不到通道到底有多長。
不過若是根據墓葬的大小來推斷的話,這座大墓的寬度在二百四十米以上,而墓道與甬道都是在大墓的正中央修建出來,那也就是說,這條通道的長度最起碼在百米開外。
而方哥這時也開始思索了起來,緊接著方哥當即邁步而出,直接開始朝著前麵快步的行進了過去。
見狀,眾人隻能是快步跟上,同時牛子在一旁問道。
“方哥,這到底是個啥情況啊?”
方哥一邊快步的走著,一邊開口道。
“之前我聽把頭說起過一次這種類型的墓葬。”
聞言,眾人都是一怔,方哥一邊快步的走著一邊說道。
“當時應該是三四年前的時候,把頭那次從陝西回來,那一次把頭就遇到了與這座大墓的規格一模一樣的。”
“根據當時把頭的描述,那座大墓是一座戰國時期早期的墓葬,而且還是一座諸侯墓,墓葬的規格極高。”
“當時的把頭他們也以為那座大墓是一座甲字形的古墓,沒想到進入到其中之後卻發現並非是什麽甲字形的古墓。經過把頭他們當時的探查,那座大墓是一座“回”字型的古墓。”
聞言,眾人都是一愣,我問道。
““回”字型的古墓?”
方哥點了點頭:“沒錯,這“回”字型古墓的規格很是獨特,對於墓穴結構的要求極大,不過,每一座“回”字型古墓裏麵都有著極為罕見的寶貝,而且,必有一件金縷玉衣穿在墓主人的身上。”
聽到這,眾人皆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李魁他們也都是一臉的震驚,就算宋書不是我們這一行的人,他也知道金縷玉衣到底是何等的價值。
而牛子我們自然是知道的,因為我們就親自出手過一件金縷玉衣,所以我們幾個倒是沒有太過於震驚。
我這時問道:“方哥,這“回”字型古墓到底是個什麽規製?”
方哥回道:“所謂“回”字型的大墓其實也非常好了解,從甬道進入到其中之後,便是我們現在見到的這個樣子。”
“回字型大墓就是一個正方形,在這個正方形的最外圍便是一條通道,而這條通道是將整個大墓給包圍了起來,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在整座回字型大墓走上整整一圈,在回到起點的位置才能夠進入到前殿當中。”
我拿著手電筒仔細的打量了一番,於是,我便見到了這個雕像的形狀。
這雕像的模樣與這兩座鎮墓獸是一模一樣的,就連身上毛發的細節都是如出一轍,而且,兩個小型鎮墓獸都是純金的。
眼見此處,牛子不禁驚疑了一聲,說道。
“哎?這鎮墓獸下麵怎麽還有兩個小型的純金鎮墓獸啊?這我倒是頭一次見到過啊。”
眾人見狀也全都是點了點頭,表示也是頭一回見,於是,我伸手就朝著鎮墓獸抓了過去。
鎮墓獸被我拿在了手上,我試了試,分量大概在半斤左右的樣子。
牛子拿起了另一個鎮墓獸於是仔細打量了一番,不過看了半天也是一臉疑惑,身旁的方哥也問他。
“牛子,這東西大概能值多少錢?”
牛子皺著眉頭搖了搖頭:“不知道啊,不過既然是純金的鎮墓獸,而且年代還這麽久遠,估計最少也值個幾萬塊錢了吧,哎呀不管了,反正這東西這麽大點也不占地方,先揣起來再說。”
說著,我也是點了點頭,於是將我手裏麵的鎮墓獸也丟給了牛子,牛子則是直接打開了背包扔了進去。
這時,幾人這才朝著青石門看去。
青石門上麵還有雕花,上方還有一個古怪的圖案,采用的是深雕的手法,我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這圖案是個什麽東西。
兩扇青石門位於中央的位置有兩個石質的把手,方哥先是試探了一番確認沒有危險之後,眾人便一一上前,一把就抓住了門把手開始拽了起來。
隨著眾人的發力,眼前青石門也在緩緩打開,同時,一股子的銅臭味也是迎麵而來。
在聞到了這個味道的時候,方哥、牛子我們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驚喜之色。
一般像是這種情況,隻有墓穴裏麵有大量的青銅器才會有如此厚重的銅鏽味兒。
而若是見到了青銅器的話,那麽就有大概率能夠知道這座大墓到底是哪個年代,或許這座大墓的墓主人真的與趙武侯有什麽關係也說不定。
不過讓我有些驚奇的是,就在青石門打開的一瞬間,眼前出現的卻是一堵厚實的牆壁,左側也是牆壁。
這通道竟然不是在正前方,而是將正前方與左側堵死,通道竟然是在我們的右側。
於是,眾人走過了青石門之後就扭頭朝著我們右側的通道看了過去,一個個都有些傻了眼。
李魁驚異道:“張把頭,這種墓葬的規格有點怪啊,這墓穴怎麽還是這個樣子的,正常的墓穴不是穿過了甬道之後就來到了前殿或者正殿了麽,這怎麽是這個鳥樣的?”
我也是搖了搖頭,扭頭朝著方哥看去,問道。
“方哥,你見多識廣,聽說過這種墓穴的規製沒有?”
方哥見狀也是一臉的好奇,他皺著眉頭並沒有立刻答話。
方哥走到我們入口左側牆壁的位置停了下來,緊接著,他拿起了錘子在牆上麵敲打了幾下。
令眾人驚訝的是,這錘子砸在牆壁上麵的時候傳來的竟然是“咚咚”的悶響聲。
從聲音進行推斷的話,這堵牆壁其實並沒有多麽厚,而且,這牆壁後麵是另有一個空間。
見狀,方哥放下了錘子,扭頭朝著我們右側的通道望去。
通道的寬度與高度跟甬道大致相同,相對於甬道來說的話甚至還要大上一些。
腳下與通道兩側的牆壁都鋪上了一層厚實的青石板,我們頭頂不再是弧形的券頂,而是一個方形,石板上麵還帶有不少的條形紋路,一塊塊石板緊密的貼合在了一起,石板的條形紋路形成了一條條長長的橫線。
通道是又長又黑,就算是我也看不到通道到底有多長。
不過若是根據墓葬的大小來推斷的話,這座大墓的寬度在二百四十米以上,而墓道與甬道都是在大墓的正中央修建出來,那也就是說,這條通道的長度最起碼在百米開外。
而方哥這時也開始思索了起來,緊接著方哥當即邁步而出,直接開始朝著前麵快步的行進了過去。
見狀,眾人隻能是快步跟上,同時牛子在一旁問道。
“方哥,這到底是個啥情況啊?”
方哥一邊快步的走著,一邊開口道。
“之前我聽把頭說起過一次這種類型的墓葬。”
聞言,眾人都是一怔,方哥一邊快步的走著一邊說道。
“當時應該是三四年前的時候,把頭那次從陝西回來,那一次把頭就遇到了與這座大墓的規格一模一樣的。”
“根據當時把頭的描述,那座大墓是一座戰國時期早期的墓葬,而且還是一座諸侯墓,墓葬的規格極高。”
“當時的把頭他們也以為那座大墓是一座甲字形的古墓,沒想到進入到其中之後卻發現並非是什麽甲字形的古墓。經過把頭他們當時的探查,那座大墓是一座“回”字型的古墓。”
聞言,眾人都是一愣,我問道。
““回”字型的古墓?”
方哥點了點頭:“沒錯,這“回”字型古墓的規格很是獨特,對於墓穴結構的要求極大,不過,每一座“回”字型古墓裏麵都有著極為罕見的寶貝,而且,必有一件金縷玉衣穿在墓主人的身上。”
聽到這,眾人皆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李魁他們也都是一臉的震驚,就算宋書不是我們這一行的人,他也知道金縷玉衣到底是何等的價值。
而牛子我們自然是知道的,因為我們就親自出手過一件金縷玉衣,所以我們幾個倒是沒有太過於震驚。
我這時問道:“方哥,這“回”字型古墓到底是個什麽規製?”
方哥回道:“所謂“回”字型的大墓其實也非常好了解,從甬道進入到其中之後,便是我們現在見到的這個樣子。”
“回字型大墓就是一個正方形,在這個正方形的最外圍便是一條通道,而這條通道是將整個大墓給包圍了起來,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在整座回字型大墓走上整整一圈,在回到起點的位置才能夠進入到前殿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