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們在第八層收獲不小,共計五件帶有銘文字眼的青銅器。


    其中有水陸攻戰紋青銅鑒、錯金雲紋青銅敦、兩個三足青銅鼎、甚至,還有一把國寶級的玉虹劍。


    不過,經過方哥我們兩人的商討之下,兩人決定,將這柄玉虹劍交給把頭。


    因為就算是把頭都可能沒有親眼見過這等品相的寶劍,這青銅劍可以說堪比古代的龍淵、湛盧、巨闕、魚腸劍等等都不為過了。


    而眾人在得知我們兩人的決定之後也沒有任何的異議,因為眾人心中盡皆有數,此等寶物斷然不能出手。


    既然不能出手,那還不如贈與把頭,換他老人家一個開心。


    在得到這五件青銅器之後,眾人都是滿臉的興奮之色。


    於是,我們也不再耽擱,將這些青銅器盡皆放在了樓梯的位置,等到我們收工之後將其所有的物件全都帶上。


    將青銅器全都放好之後,眾人便抬頭看向上方。


    而從我們這裏抬頭向上看的時候,這時的眾人已經能夠看到塔頂的位置了。


    我深吸了一口氣,於是,帶著眾人開始繼續向上,徑直來到了第九層。


    厚重的大門被眾人拉開,下一刻,所有人全都走入到了其中。


    手電光束打開,裏麵的景象清晰的出現在眾人的視線當中。


    隨著我們上到了第九層,其實這一層的規模已經小了很多,跟第一層那種龐大的規模根本就沒得比。


    向內看去,內部的景象令眾人也是一陣的吃驚。


    在我們進來之時一直就期盼著一件事,我們最在意的其實僅有兩樣東西。


    除了青銅器之外,那便是當時的玉器。


    戰國時期,當時的玉器可以說是一個貴族的象征,所以當時不管是戰國七雄還是後來的三晉乃至到了秦朝,都將玉器看的極為的重要。


    而戰國時期的玉器數量之多、造型之美、雕琢之精,可謂曆代之冠,是古代玉器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


    由於玉料珍貴稀有,出土玉器更多是為了祭祀的祭器和上位者間的互通信物,其他玉飾也多為貴族把持,平民沒有佩玉的資格,違者更會處以極罰。


    就算是到了現如今,古代出土的的玉器也都有著極高的價格,甚至,有些玉器可以說價值千金也不為過。


    而我們現在到達的這個第九層當中,正是專門存放玉器的一層。


    不過,由於當時的玉器珍貴無比的原因,就算是這趙獻侯墓葬當中陪葬的玉器數量也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麽龐大。


    畢竟,趙獻侯是在死後才被其子趙烈侯封侯,並非是在活著的時候就是一方諸侯。


    所以,他墓葬當中陪葬的玉器數量不多也就沒有那樣的稀奇了。


    整個第九層當中的規製擺設也極為的簡單。


    入目所見,在我們身前的位置出現了一個個一米半高的圓形石桌,其下方是四根石柱。


    這些石桌的直徑在一米半左右,其邊緣的一圈以透雕的工藝圍成了一個高約二十厘米的邊沿,其上的雕刻是一條條的龍形圖案。


    而在其內部擺放著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漆木或者石質的盒子,當然,這其中還有幾張石桌之上擺放著一件件通高二、三十厘米高的玉質的瓶子,工藝極佳。


    見到這其中的景象,眾人對望了一眼之後,我便對著眾人一擺手,開口道。


    “兄弟們,這一層應當全都是玉器,這些玉器體積小,分量輕,全都是值錢的玩意,把麻袋全都掏出來,能裝多少裝多少,都明白了嗎!”


    眾人聞言臉上都露出了微笑,一群人應了一聲之後,所有人放下了手裏麵的家夥,一個個手中都抓著一個麻袋,緊接著便朝著裏麵走了進去。


    見眾人全都行動了起來,方哥我們兩人也點了點頭,兩人並立而行朝著裏麵也走了進去。


    這時,兩人走到一張石桌的前方停了下來。


    兩人低下頭來朝著石桌之上看去,隻見,其上正擺放著一個個大小不一、樣式各異的木盒或者石盒。


    兩人對視一眼之後,全都伸出手,一人拿起了一個盒子。


    這盒子上麵還帶有不是很明顯的花紋,入手很輕。


    我將盒子掀開之後,這裏麵果然放著一件玉器。


    通過手電光束的映照之下,看著盒中的玉器我不免驚歎了起來。


    “當時玉器的造型不愧是曆代之冠啊,這工藝當真絕妙無比,就算我這個外行看上一眼都覺得不凡了,怪不得這東西在古代如此的珍貴。”


    向內一看,這木盒當中擺放著四件圓形玉器。


    其中兩大兩小,其上的形狀、花紋盡皆相同。


    這四件玉器中央是鏤空的,其上雕有極為細致精美的卷雲紋圖案,讓我有些疑惑的是,這四件玉器的頂端都有著一個不大的缺口。


    看著這帶有缺口的玉器我一臉疑惑的看向方哥,將盒子伸到方哥的身前問道。


    “方哥,這幾件玉器怎麽都有著一個缺口?這是啥意思?不會是壞的吧?”


    方哥這時也拿著一個盒子觀察著,他聞言低頭看了一眼之後就笑道。


    “這可不是什麽壞的,這東西就是這樣的。”


    “啊?就是這樣的?天生就有一個缺口?”


    方哥點了點頭,於是伸手將其拿出來一塊,一邊仔細的端詳一邊開口道。


    “這東西本就是如此設計的。此物名叫玉玦,周邊帶有一個缺口的圓玉。”


    “玉玦?”我疑惑道。


    方哥點頭:“在古代,除了玉玦之外,還有另外三種,分別是玉璧、玉瑗、玉環。”


    “這四種玉器在古代有極為嚴格的適用場合與用途,《荀子大略》中記載: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玉環和玉玦的形製相仿,隻是,這玉玦有一個缺口,正是這一個缺口之別,這兩種圓玉便表達了兩種完全不同的信息。”


    說著,方哥拿起了手中一塊與我這一塊玉玦模樣相同,不過沒有缺口的一塊圓玉說道。


    “此物,就是玉環。在古代,玉環表示修好,認可,玉玦表示絕交,反對。”


    聽方哥解釋完後,我這才恍然,點頭道。


    “沒想到這東西在古代還有這麽多的講究。”


    方哥哈哈一笑:“這種東西在古代貴族當中多得很,不過這一層應該都是一些較為基礎的玉器,一些真正的上等好玉基本都會在墓主人的身上掛著呢。”


    “比如說那種隨身攜帶能夠證明自身的玉牌等等,這種才是最值錢的好東西,就算是比之咱們拿到的那些帶有銘文的青銅器也是不遑多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墓風水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熟睡的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熟睡的牛並收藏盜墓風水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