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起出門
穿成采珠女,從海裏撈起富貴人生 作者:蜜元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明珠很快設計好了兩個簪子,她有些不滿意的看著手裏的木棍。家裏沒有人讀書就沒有紙張,看來要去鎮上買些紙筆回來。
筆倒是好說,可以把木頭燒成炭,用炭筆,可是沒有紙張就很不方便,她要是以後想靠設計首飾賣錢,這紙筆是最重要的裝備。
把地上畫的圖仔細記好,葉明珠想著要不要去鎮上一趟。
遠山村離著鎮上不遠,走路隻需要一個半時辰,雖然村裏有牛車,但漁家人過日子仔細,大多舍不得那一兩文錢,多是走著去。
葉明珠倒是去過鎮上兩次,都是葉父在世時帶她去的,最近的一次也有兩年了。
如果去鎮上,最好還是把手裏的珍珠賣一些,家裏添了東西也好解釋。
葉明珠看了看天色,不知道現在村裏還有沒有牛車,如果今天去,最好是跟三叔說一聲,要不然葉雲安回來家裏沒人。
雖然葉三叔給家裏拿了一些糧食過來,可他們姐弟年齡都小,身體也弱,長期吃粗糧肯定不行,怎麽也要去買些細糧,再給家裏添置一些調味料。
葉雲安的衣服也小了,需要重新做兩件。
葉明珠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剛才一直蹲著畫畫,褲子上沾了一些土,她直接回屋換了一身豆綠色的衣服,又把頭發重新梳理整齊。
她正猶豫是不是去跟葉三叔說一聲,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家裏有人嗎?”有些耳熟的男聲。
葉明珠一邊回答有人,一邊猜測是誰,江泓宇已經推門進來。
“我今天想去鎮上,問問你要不要一起去?”江泓宇說道:“我想去買些定親的東西,來問問你要不要自己挑?”
江泓宇說完從口袋裏拿出兩個熱乎的雞蛋,遞給葉明珠:“你昨天才落水,該多吃點好的補補,趁熱吃吧。”
早晨葉雲安煮了一個雞蛋,葉明珠讓他多煮一個,葉雲安舍不得,她又不習慣吃獨食,最後一人一半分著吃了。
江家是流放過來的,想必日子也不會好過,沒想到居然舍得煮兩個雞蛋。
雖然是匆忙定親,兩人是合作婚姻,但被人關心還是有些感動。
“你吃了嗎?”
“這是給你的。”江泓宇把雞蛋塞到葉明珠手中,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耳朵突然紅了。
“我們一人一個。”葉明珠把手裏的雞蛋剝了皮,其中一個遞給江泓宇。
江泓宇不想吃,葉明珠直接放到了他嘴邊:“我沒有吃獨食的習慣,一人一個。”
江泓宇的耳朵更紅了,他張嘴吃下了雞蛋,把手裏的籃子遞給她:“這是我給你換的雞蛋,還有一斤豬肉,你身體不好,多吃點好的補補。”
葉明珠有些驚訝,沒想到他居然會給他送吃的。
江泓宇遞過來的籃子有籃球大小,上麵蓋了一大片葉子,看不清楚多少,但入手的重點最少也有兩斤。
“我家裏還有雞蛋,這些你拿回去吃吧。”葉明珠不想收,她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豬肉和雞蛋都是貴重東西。
“家裏還有,你昨天才落了海,正是需要補補。”江泓宇堅持讓葉明珠收下。
兩個人都要定親了,這些東西何必分的那麽細。
“雞蛋有些多了。”葉明珠還是有些猶豫。
江泓宇幹脆拎起雞蛋往廚房的方向走去,他知道葉明珠不是那種占人便宜的性格,可兩人的關係這不是不一樣了嘛。
“我給你放下,以後每頓煮一個。”
雖然說葉明珠有寒症,他不會催著要孩子,可把身體補好了她也能舒服一些。
遠山村地處偏僻,就算他們手裏有錢,也不好買到燕窩這類的補品,不過這是海邊,應該能買到一些海參。
鎮上的雜貨店應該也有紅糖賣,據說婦人常喝些紅糖對身體也好。
葉明珠跟在江泓宇身後進了廚房,最終還是接過了籃子,把雞蛋和豬肉分別放好。
跟她猜想的差不多,大概有兩斤多,不到二十個。
“今天村裏的牛車有事要去鎮上,大概還有一刻鍾就走。”江泓宇看著葉明珠的衣服,看著像是可以出門的樣子。
“雲安出去了,我去跟三叔三嬸說一聲,讓他們一會兒告訴雲安。”葉明珠倒是幹脆,直接鎖了院門,去了葉三叔家。
葉三叔沒在家,隻有方氏帶著兩個兒子在家裏幹活。
知道葉明珠要去鎮上,方氏皺起了眉頭:“你一個人去鎮上不安全,等你三叔過兩天去鎮上的時候帶你一起去。”
“我和江泓宇一起去。”葉明珠覺得還是說出來比較好。
“江泓宇?”方氏有些吃驚,“他帶你去鎮上做什麽?”
雖然兩個人昨天都說定親了,可今天就一起去鎮上,還是會引來一些閑話的。
“家裏東西都不多,我去買一些吃的,江泓宇說給我買一些定親的東西,讓我挑挑。”葉明珠實話實說。
方氏的表情微妙起來。
她嫁過來沒幾年,江家就流放到這裏了,江嬸醫術好,她生孩子落下點毛病,是江嬸給治好的。
兩人後來走動的多,關係不錯,她知道江家過得比一般村民都好,隻是她實在沒想到江泓宇會娶了婆家這個不愛說話的侄女。
她更沒想到,以前總低著頭的葉明珠,居然在定親後敢單獨和江泓宇一起去鎮上。
而且看這兩個人的態度,像是感情不錯的樣子,難道,兩個人以前就認識?
葉明珠見方氏不說話,想了下:“三嬸,中午先讓雲安在你家吃飯,等我下午回來後就把糧食拿過來。”
這年頭誰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昨天三叔三嬸給了他們糧食,她都打定主意還了,今天怎麽也不會讓弟弟在三叔家吃白食。
方氏這才回神,趕緊搖頭:“雲安一個小孩子,能吃多少東西,一會兒我讓雲利去和雲安說一聲,你不用擔心他的午飯,買成親的東西要看仔細了,早去早回。”
她雖然不想跟二房多接觸,但還不至於舍不得給孩子一頓飯。
筆倒是好說,可以把木頭燒成炭,用炭筆,可是沒有紙張就很不方便,她要是以後想靠設計首飾賣錢,這紙筆是最重要的裝備。
把地上畫的圖仔細記好,葉明珠想著要不要去鎮上一趟。
遠山村離著鎮上不遠,走路隻需要一個半時辰,雖然村裏有牛車,但漁家人過日子仔細,大多舍不得那一兩文錢,多是走著去。
葉明珠倒是去過鎮上兩次,都是葉父在世時帶她去的,最近的一次也有兩年了。
如果去鎮上,最好還是把手裏的珍珠賣一些,家裏添了東西也好解釋。
葉明珠看了看天色,不知道現在村裏還有沒有牛車,如果今天去,最好是跟三叔說一聲,要不然葉雲安回來家裏沒人。
雖然葉三叔給家裏拿了一些糧食過來,可他們姐弟年齡都小,身體也弱,長期吃粗糧肯定不行,怎麽也要去買些細糧,再給家裏添置一些調味料。
葉雲安的衣服也小了,需要重新做兩件。
葉明珠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剛才一直蹲著畫畫,褲子上沾了一些土,她直接回屋換了一身豆綠色的衣服,又把頭發重新梳理整齊。
她正猶豫是不是去跟葉三叔說一聲,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家裏有人嗎?”有些耳熟的男聲。
葉明珠一邊回答有人,一邊猜測是誰,江泓宇已經推門進來。
“我今天想去鎮上,問問你要不要一起去?”江泓宇說道:“我想去買些定親的東西,來問問你要不要自己挑?”
江泓宇說完從口袋裏拿出兩個熱乎的雞蛋,遞給葉明珠:“你昨天才落水,該多吃點好的補補,趁熱吃吧。”
早晨葉雲安煮了一個雞蛋,葉明珠讓他多煮一個,葉雲安舍不得,她又不習慣吃獨食,最後一人一半分著吃了。
江家是流放過來的,想必日子也不會好過,沒想到居然舍得煮兩個雞蛋。
雖然是匆忙定親,兩人是合作婚姻,但被人關心還是有些感動。
“你吃了嗎?”
“這是給你的。”江泓宇把雞蛋塞到葉明珠手中,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耳朵突然紅了。
“我們一人一個。”葉明珠把手裏的雞蛋剝了皮,其中一個遞給江泓宇。
江泓宇不想吃,葉明珠直接放到了他嘴邊:“我沒有吃獨食的習慣,一人一個。”
江泓宇的耳朵更紅了,他張嘴吃下了雞蛋,把手裏的籃子遞給她:“這是我給你換的雞蛋,還有一斤豬肉,你身體不好,多吃點好的補補。”
葉明珠有些驚訝,沒想到他居然會給他送吃的。
江泓宇遞過來的籃子有籃球大小,上麵蓋了一大片葉子,看不清楚多少,但入手的重點最少也有兩斤。
“我家裏還有雞蛋,這些你拿回去吃吧。”葉明珠不想收,她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豬肉和雞蛋都是貴重東西。
“家裏還有,你昨天才落了海,正是需要補補。”江泓宇堅持讓葉明珠收下。
兩個人都要定親了,這些東西何必分的那麽細。
“雞蛋有些多了。”葉明珠還是有些猶豫。
江泓宇幹脆拎起雞蛋往廚房的方向走去,他知道葉明珠不是那種占人便宜的性格,可兩人的關係這不是不一樣了嘛。
“我給你放下,以後每頓煮一個。”
雖然說葉明珠有寒症,他不會催著要孩子,可把身體補好了她也能舒服一些。
遠山村地處偏僻,就算他們手裏有錢,也不好買到燕窩這類的補品,不過這是海邊,應該能買到一些海參。
鎮上的雜貨店應該也有紅糖賣,據說婦人常喝些紅糖對身體也好。
葉明珠跟在江泓宇身後進了廚房,最終還是接過了籃子,把雞蛋和豬肉分別放好。
跟她猜想的差不多,大概有兩斤多,不到二十個。
“今天村裏的牛車有事要去鎮上,大概還有一刻鍾就走。”江泓宇看著葉明珠的衣服,看著像是可以出門的樣子。
“雲安出去了,我去跟三叔三嬸說一聲,讓他們一會兒告訴雲安。”葉明珠倒是幹脆,直接鎖了院門,去了葉三叔家。
葉三叔沒在家,隻有方氏帶著兩個兒子在家裏幹活。
知道葉明珠要去鎮上,方氏皺起了眉頭:“你一個人去鎮上不安全,等你三叔過兩天去鎮上的時候帶你一起去。”
“我和江泓宇一起去。”葉明珠覺得還是說出來比較好。
“江泓宇?”方氏有些吃驚,“他帶你去鎮上做什麽?”
雖然兩個人昨天都說定親了,可今天就一起去鎮上,還是會引來一些閑話的。
“家裏東西都不多,我去買一些吃的,江泓宇說給我買一些定親的東西,讓我挑挑。”葉明珠實話實說。
方氏的表情微妙起來。
她嫁過來沒幾年,江家就流放到這裏了,江嬸醫術好,她生孩子落下點毛病,是江嬸給治好的。
兩人後來走動的多,關係不錯,她知道江家過得比一般村民都好,隻是她實在沒想到江泓宇會娶了婆家這個不愛說話的侄女。
她更沒想到,以前總低著頭的葉明珠,居然在定親後敢單獨和江泓宇一起去鎮上。
而且看這兩個人的態度,像是感情不錯的樣子,難道,兩個人以前就認識?
葉明珠見方氏不說話,想了下:“三嬸,中午先讓雲安在你家吃飯,等我下午回來後就把糧食拿過來。”
這年頭誰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昨天三叔三嬸給了他們糧食,她都打定主意還了,今天怎麽也不會讓弟弟在三叔家吃白食。
方氏這才回神,趕緊搖頭:“雲安一個小孩子,能吃多少東西,一會兒我讓雲利去和雲安說一聲,你不用擔心他的午飯,買成親的東西要看仔細了,早去早回。”
她雖然不想跟二房多接觸,但還不至於舍不得給孩子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