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文官還真會揚長避短
大明:開局帶朱元璋拯救崇禎 作者:屌爆天的雞鼠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頭,你又是送禮送人,究竟想要做什麽?”朱允熥摸了摸下巴問道,“你要是不說出自己的目的,我可要經得起這種考驗。”
“出海!”沈萬三隻是吐出這兩個字,然後目光緊緊盯著朱允熥,想要從他的眼神看到可行否。
朱元璋禁海,沈家隻能走私,但是風險大的同時,也要少收入好幾成,別看他給朱允熥送得多,但隻要多走幾次,他就回本了。
朱允熥卻麵無表情,反而盯著他,問道,“我幫讀者老爺問一個問題。”
沈萬三一愣,“殿下,請說?”
“聽聞你把墓地選擇在海底,陪葬品最有名的是聚寶盆,能否給個位置。”
“啊這……”
“快說啊,讀者老爺都拿筆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發財就靠現在了。”
沈萬三隻覺得腦袋嗡嗡的,這怎麽回答,他的確是把墓建立在海中,目的就是讓人不要打擾以後的他,這說出來還能靈嗎?
朱允熥笑了笑,“開個玩笑,不過出海的事情,我拿不定主意,到時候我幫你問問。”
沈萬三這才鬆了一口氣,連連點頭,“靜等殿下佳音。”
“行了,我先走了。”
離開沈萬三的府衙,朱允熥神清氣爽,果然啊,果然身處高位就是爽,有人想方設法考驗你。
不過,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他,哪能被套路。
出海,準了!
但是海稅,嗬嗬!
接下來的幾天,朱允熥便對這個內閣有些不感興趣了,他還是個孩子啊,貪玩、懶惰是天性,誰家孩子喜歡每天就是學習做功課呢?今日無事,勾欄聽曲才是正道。
朱標實在看不下去了,準備給朱允熥上思想課,但朱元璋卻讓他每天工作不要超過四個時辰,以免身體累壞了,至於朱允熥,暫時由他去了。
朱允熥找來王忠大太監,指明要幾個人。
懶惰是一回事,但是有些人才,得提前弄在手中,事關他賺錢計劃,不得不找。
什麽楊士奇、夏元吉、鐵鉉,甚至連可能還是胎盤的於謙也在朱允熥計劃的名單之中。
朱元璋也是大手一揮,讓蔣瓛去找人。
而洪武朝的官員也來了一定的改變,原來是五更天,就雞剛開始打鳴就要準備工作,改成早上六點開始,直到日落便可以回去。
隻是沒有堅持幾天,李善長等文官就不幹了,紛紛上奏朱元璋,要求恢複到以前。
理由:辦公時間雖然短了,但你老朱也不厚道,俸祿隨著時間給砍了,大家還等著大米過日子呢,你這縮水俸祿,還能過日子。
朱允熥聽到這件事情,很無奈的給出一個評價:古今相同!
崇禎朝:
如今的朱由檢可謂是信心滿滿,壯誌淩雲,整個大明王朝竟然開始有了中興的開始,而且百姓也歸心似箭,皆因攤丁入畝讓原本凋零恍如人煙的北方也引來不少的百姓。
最重要的是,方正化,不,應該是東方不敗,帶領著一眾教徒,在山西不斷地撿到大米,連綿不絕的送往北方,讓那些百姓不僅僅分到田地,並且還能吃個半飽。
這種情況下,誰願意去當流寇,誰願意過刀口上的生活。
而運轉整個大明的皇宮之內,一陣雞飛狗跳,所有國子監比較有名的學子、大儒,甚至文臣都在聚集在一起。
有太監就忍不住發出疑惑:為什麽突然間這些人在忙碌,在翻閱史書?
二號太監神神秘秘的說道:你不造啊,一百年前那個變態殺人魔的案件似乎有所隱情,現在所有人都在查閱資料。
太監三號一臉的懵逼:這不是死了一百年了嗎?
實際上——當所有人把總結好的結論遞上來的時候,朱由檢發出疑惑的問號,“這樣回複太祖爺,會不會顯得不太地道?”
範景文苦笑道,“太祖爺想要了解咱大明每一任皇帝的功績,咱們不能瞞著啊!”
“可是這跟事實有點出入。”
範景文沉聲說道,“陛下,你也不想成祖爺在那邊受苦受難吧。”
朱由檢歎了一口氣,隻能夠按照所有人凝聚起來的智慧開始在群裏發大明皇帝的特色。
官員屠宰機——朱元璋!玩失蹤——建文帝!(當然這兩個朱由檢不敢發上去,所以跳過,從蟋蟀皇帝開始。)
宣德皇帝朱瞻基——繼承爺爺朱棣、父親朱高熾的偉業,形成仁宣之治。
群裏看到這條消息的朱元璋,果斷的回答了一個:善!
朱由檢麵色難堪,接下來就不好整了。
大明戰神朱祁鎮,為人和順,善交際,有很強的語言天賦,邊關蠻夷在感動之下,不僅僅送女人還送牛羊,其最大的功績是廢黜殉葬製度,民間也是有仁慈的稱號。
朱元璋果斷的@倒黴皇帝朱由檢:這個逆孫,居然敢廢黜咱的殉葬製度,不過,看在他能夠讓邊關蠻夷臣服的話,咱,暫且不跟他計較。
朱由檢滲出冷汗,這些國子監學生和文官,果然是擅長揚長避短的,這麽忽悠,哎,難啊!
景泰帝朱祁鈺皇帝與兵部侍郎於謙孤身二人立於城門,麵對蠻夷扣關,大顯神威,為我大明延續數百年江山。
成化帝則是效仿太祖爺您,一往情深,隻愛皇後一人,更是把野豬皮屠殺了幾遍。
朱元璋@倒黴皇帝朱由檢:不錯,成化帝有血性,咱欣賞,可惜為何沒有將野豬皮給亡族滅種了。
朱由檢當做沒有看到,繼續寫到:弘治帝朱佑樘發明牙刷了,老祖,您知道牙刷嗎,刷一刷,不牙疼,而且在位期間,倡導節約,與民休息,稱之為弘治中興。
朱元璋:善!
朱由檢繼續回答道: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有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之稱,一生平叛剿賊多次,民間又留下鎮國公朱壽的傳說,同時我大明也迎來了一位聖人——王陽明!
朱元璋:哦,還出現聖人?
朱由檢:是的老祖,王陽明聖人主張知行合一,待我有空給你說說,接下來是嘉靖帝朱厚熜,其帝王心術,不弱與李世民,還有老祖您。
朱元璋眼珠子一亮:嗯,這麽牛?
朱由檢:接下來是隆慶帝,這位先祖皇帝,政績有點平平,呃,就是有點小任性,喜歡吃媚藥,咳咳……不提也罷。
朱元璋勃然大怒:不孝子孫,莫非我大明就是從他開始沒落的,不對,不是說實亡於萬曆嗎?
朱由檢抹了一把汗水:老祖別生氣,下麵就是萬曆帝了。
“出海!”沈萬三隻是吐出這兩個字,然後目光緊緊盯著朱允熥,想要從他的眼神看到可行否。
朱元璋禁海,沈家隻能走私,但是風險大的同時,也要少收入好幾成,別看他給朱允熥送得多,但隻要多走幾次,他就回本了。
朱允熥卻麵無表情,反而盯著他,問道,“我幫讀者老爺問一個問題。”
沈萬三一愣,“殿下,請說?”
“聽聞你把墓地選擇在海底,陪葬品最有名的是聚寶盆,能否給個位置。”
“啊這……”
“快說啊,讀者老爺都拿筆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發財就靠現在了。”
沈萬三隻覺得腦袋嗡嗡的,這怎麽回答,他的確是把墓建立在海中,目的就是讓人不要打擾以後的他,這說出來還能靈嗎?
朱允熥笑了笑,“開個玩笑,不過出海的事情,我拿不定主意,到時候我幫你問問。”
沈萬三這才鬆了一口氣,連連點頭,“靜等殿下佳音。”
“行了,我先走了。”
離開沈萬三的府衙,朱允熥神清氣爽,果然啊,果然身處高位就是爽,有人想方設法考驗你。
不過,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他,哪能被套路。
出海,準了!
但是海稅,嗬嗬!
接下來的幾天,朱允熥便對這個內閣有些不感興趣了,他還是個孩子啊,貪玩、懶惰是天性,誰家孩子喜歡每天就是學習做功課呢?今日無事,勾欄聽曲才是正道。
朱標實在看不下去了,準備給朱允熥上思想課,但朱元璋卻讓他每天工作不要超過四個時辰,以免身體累壞了,至於朱允熥,暫時由他去了。
朱允熥找來王忠大太監,指明要幾個人。
懶惰是一回事,但是有些人才,得提前弄在手中,事關他賺錢計劃,不得不找。
什麽楊士奇、夏元吉、鐵鉉,甚至連可能還是胎盤的於謙也在朱允熥計劃的名單之中。
朱元璋也是大手一揮,讓蔣瓛去找人。
而洪武朝的官員也來了一定的改變,原來是五更天,就雞剛開始打鳴就要準備工作,改成早上六點開始,直到日落便可以回去。
隻是沒有堅持幾天,李善長等文官就不幹了,紛紛上奏朱元璋,要求恢複到以前。
理由:辦公時間雖然短了,但你老朱也不厚道,俸祿隨著時間給砍了,大家還等著大米過日子呢,你這縮水俸祿,還能過日子。
朱允熥聽到這件事情,很無奈的給出一個評價:古今相同!
崇禎朝:
如今的朱由檢可謂是信心滿滿,壯誌淩雲,整個大明王朝竟然開始有了中興的開始,而且百姓也歸心似箭,皆因攤丁入畝讓原本凋零恍如人煙的北方也引來不少的百姓。
最重要的是,方正化,不,應該是東方不敗,帶領著一眾教徒,在山西不斷地撿到大米,連綿不絕的送往北方,讓那些百姓不僅僅分到田地,並且還能吃個半飽。
這種情況下,誰願意去當流寇,誰願意過刀口上的生活。
而運轉整個大明的皇宮之內,一陣雞飛狗跳,所有國子監比較有名的學子、大儒,甚至文臣都在聚集在一起。
有太監就忍不住發出疑惑:為什麽突然間這些人在忙碌,在翻閱史書?
二號太監神神秘秘的說道:你不造啊,一百年前那個變態殺人魔的案件似乎有所隱情,現在所有人都在查閱資料。
太監三號一臉的懵逼:這不是死了一百年了嗎?
實際上——當所有人把總結好的結論遞上來的時候,朱由檢發出疑惑的問號,“這樣回複太祖爺,會不會顯得不太地道?”
範景文苦笑道,“太祖爺想要了解咱大明每一任皇帝的功績,咱們不能瞞著啊!”
“可是這跟事實有點出入。”
範景文沉聲說道,“陛下,你也不想成祖爺在那邊受苦受難吧。”
朱由檢歎了一口氣,隻能夠按照所有人凝聚起來的智慧開始在群裏發大明皇帝的特色。
官員屠宰機——朱元璋!玩失蹤——建文帝!(當然這兩個朱由檢不敢發上去,所以跳過,從蟋蟀皇帝開始。)
宣德皇帝朱瞻基——繼承爺爺朱棣、父親朱高熾的偉業,形成仁宣之治。
群裏看到這條消息的朱元璋,果斷的回答了一個:善!
朱由檢麵色難堪,接下來就不好整了。
大明戰神朱祁鎮,為人和順,善交際,有很強的語言天賦,邊關蠻夷在感動之下,不僅僅送女人還送牛羊,其最大的功績是廢黜殉葬製度,民間也是有仁慈的稱號。
朱元璋果斷的@倒黴皇帝朱由檢:這個逆孫,居然敢廢黜咱的殉葬製度,不過,看在他能夠讓邊關蠻夷臣服的話,咱,暫且不跟他計較。
朱由檢滲出冷汗,這些國子監學生和文官,果然是擅長揚長避短的,這麽忽悠,哎,難啊!
景泰帝朱祁鈺皇帝與兵部侍郎於謙孤身二人立於城門,麵對蠻夷扣關,大顯神威,為我大明延續數百年江山。
成化帝則是效仿太祖爺您,一往情深,隻愛皇後一人,更是把野豬皮屠殺了幾遍。
朱元璋@倒黴皇帝朱由檢:不錯,成化帝有血性,咱欣賞,可惜為何沒有將野豬皮給亡族滅種了。
朱由檢當做沒有看到,繼續寫到:弘治帝朱佑樘發明牙刷了,老祖,您知道牙刷嗎,刷一刷,不牙疼,而且在位期間,倡導節約,與民休息,稱之為弘治中興。
朱元璋:善!
朱由檢繼續回答道: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有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之稱,一生平叛剿賊多次,民間又留下鎮國公朱壽的傳說,同時我大明也迎來了一位聖人——王陽明!
朱元璋:哦,還出現聖人?
朱由檢:是的老祖,王陽明聖人主張知行合一,待我有空給你說說,接下來是嘉靖帝朱厚熜,其帝王心術,不弱與李世民,還有老祖您。
朱元璋眼珠子一亮:嗯,這麽牛?
朱由檢:接下來是隆慶帝,這位先祖皇帝,政績有點平平,呃,就是有點小任性,喜歡吃媚藥,咳咳……不提也罷。
朱元璋勃然大怒:不孝子孫,莫非我大明就是從他開始沒落的,不對,不是說實亡於萬曆嗎?
朱由檢抹了一把汗水:老祖別生氣,下麵就是萬曆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