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種粗活我來幹就行,你去忙別的吧!】大黑主動請纓,聲音中充滿了決心。


    宋清歡略一思索,【大黑,你那裏還有布袋子嗎?】她問,準備用大黑的布袋子來裝那些糞便。


    【有,我這就去拿。另外,我叫小灰灰也過來幫忙。】大黑回答得爽快,轉身就去找布袋子,同時呼叫小灰灰。


    小灰灰正在樹上和一群猴子嬉戲,聽到大黑的呼喊,它立刻回應:【來啦來啦,告訴我位置,我馬上就帶兄弟們過去。】


    話音剛落,小灰灰就領著猴子們在樹林間靈活地跳躍,穿梭,沒多久就抵達了大黑的身邊。


    小灰灰看著人類忙碌的身影,心裏不由得嘀咕:這些人類真是奇怪,為什麽種點吃的還得用糞便呢?


    不過,它回想起之前嚐過的那些被尿液滋養過的果子,似乎確實更加美味。


    這個新發現讓小灰灰興奮不已,它打算以後讓家裏的小猴子們都在果樹下撒尿拉屎,這樣也許能種出更多好吃的果子。


    就在這時,小風也把人都召集過來了。


    溫玉衡、陳永年、李崇明三個人看到已經長成可以插秧的秧苗,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他們上午還親眼看到這些秧苗隻有兩寸多長,怎麽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可以插秧了呢?


    這三個人都是學識淵博的讀書人,雖然沒有親身經曆過田地勞作,但常識和經驗告訴他們,農作物生長需要時間。


    他們家都有自己的莊子,每年也會聽莊子上的管事講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雖然北方主要種植小麥,但糧食作物的生長規律應該大同小異吧?


    眼前這一切,實在讓他們感到難以置信。


    不過他們轉念一想,荒年裏,有糧食吃就成,長得越快越好,這樣就不會挨餓了。


    想起流放路上挨餓的滋味,眾人都不想再過那樣的日子。


    宋清歡示範了扯秧的動作,並讓這些還沒種過田的人先在田埂上學習。


    嘴裏還不忘了解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以保持穩定的站立姿勢。”


    宋清歡此時身體微微前傾,準備開始扯秧。


    小風下了田,學著宋清歡的樣子做好了扯秧的姿勢。


    隨後宋清歡又繼續教著曾經的達官貴人們:“扯秧的時候,需要用雙手輕輕握住秧苗的根部,注意不要過緊,以免捏傷秧苗。


    還有,在扯秧時,要保持力量的均勻。不要突然用力過猛,以免將秧苗扯斷或損傷其根係。


    應該以一種平穩、持續的力量慢慢將秧苗從泥土中拔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扯秧時,盡量保持與地麵的一定角度,這樣更有利於將秧苗完整地拔出,減少根係的損傷。


    扯出來之後,還得檢查,如果秧苗的根須被扯斷了,就不能用了,種不活。


    最後,秧苗直接插到下麵的幾塊水田裏。”


    教完扯秧的技巧,宋清歡二話不說,自己先下田動手了。


    田邊,除了她,就隻有小風對農活有點了解。


    不過小風這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對水稻的種植還真是個門外漢。


    好在他手腳麻利,腦筋也轉得快,沒幾下就掌握了扯秧的訣竅。


    宋清歡掃了一眼他扯的秧,點點頭,表示認可。


    此刻,宋清歡心裏真是慶幸自己出身農家,更感謝農學院那些傾囊相授的恩師,還有和同學們在田間地頭的實踐經曆。


    要不是這些寶貴的經驗,現在她恐怕就得寄希望於孫悟空,看他能不能變出大米來了。


    溫書瑜、溫書瑤和李若若這幾個身手敏捷的,跟著宋清歡學了一會,也紛紛卷起褲腿,躍躍欲試地下了田。


    就連隻種過麥子的翠竹,在觀察了好一會後,也鼓起勇氣踏入水田。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田間的氣氛越來越熱烈。


    宋清歡見狀,覺得秧已經足夠多了,便轉身走向第二塊梯田。


    她巧妙地將一根粗木頭綁在小紅棗身上,讓它幫忙攤平水田的地麵。


    這一新奇的舉動立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大家都停下手中的活,好奇地圍觀。


    “姐,這一步是為啥啊?”宋思安好奇地問。


    “地麵平整了,插秧的時候秧苗就不會被水淹沒。”宋清歡解釋著,手裏還不停地在田埂上纏著布條,“這樣秧苗才能長得好。”


    “那你纏布條是為啥呢?”宋思齊也忍不住發問。


    宋清歡抬起頭,笑了笑,“用布條拉成直線,把秧苗隔成一壟一壟的,以後耘田施肥捉蟲子都方便些,還可以排水。”宋清歡清亮的聲音在眾人耳中聽來異常美妙。


    所有人的腦子裏不自覺地浮現一幅畫麵:在水田裏捉蟲子、施肥,收割稻穀,再也不會挨餓了。


    宋清歡纏好布條之後,在布條的兩頭都綁上了一根腳拇指粗的木棍,然後讓宋思修拿著一頭的木棍,自己拿著一頭,走到了水田邊,把木棍插到了田埂上。


    隨即又走到了宋思修那頭,把布條扯直,插到了田埂裏。


    接著,她拿著剛扯好的秧,比劃了距離之後,插了起來。


    她手腳麻利,很快就插了一小塊的地方。


    還在扯秧的人又停下了他們手中的活,在看宋清歡插秧。


    溫書瑜姐妹倆在討論,插秧似乎看起來也是一門學問。


    李若若感歎的是,同樣都是高門大戶的嫡小姐,人與人怎麽會差那麽遠?


    在她眼中,宋清歡是無所不能的存在,而自己,隻能夠做隻鸚鵡,別人教啥,就學啥。


    是不是得做出改變?


    李若若的眼睛透過宋清歡看向了遠處的山峰。


    這大山,應該有無數的珍寶吧?


    宋清歡插完了手裏的秧苗,看了看已經扯好的秧,讓大家都下田來插秧,不然得點火把插田了。


    剛說完,梁佩華就舉著火把來了。


    天確實已經黑了下來,各家留在家裏做飯的女人都舉著火把出來了。


    李崇明的老母親,路上由於得到了宋清歡的幫助,沒有遭受折磨,身體似乎越發硬朗了,此刻她舉著火把到了田邊。


    看著插好了水田,她竟然激動得哭了。


    “宋姑娘,您是我們的恩人呐,沒有你,我們別說吃米,吃土恐怕都排不上隊。老身別無它物,隻有一句謝謝了。”


    李崇明趕緊上了岸,扶著自己的老母親。


    “大娘,咱們現在都是一個村子的人了,鄉裏鄉親的,不說那些。墨武大哥他們都出了力,若若也很能幹,這是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得來的。放心吧,我們今年能吃上米,不會挨餓的。”


    黑夜中宋清歡的聲音傳播得很遠很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換親?對不起,我依然是王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虹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虹寶並收藏換親?對不起,我依然是王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