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人手不夠,怎麽辦?
換親?對不起,我依然是王炸 作者:虹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姑娘,這……”秦致遠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糧食,心中既驚訝又疑惑,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搬吧,能搬多少搬多少。這些糧食是無主之物,見者有份。”宋清歡用輕快的語氣回答道,她的聲音在山洞中回蕩,帶著一種莫名的安撫力量。
宋清歡接著想找穿山甲問點事情,於是輕聲呼喚:【穿山甲兄弟們在不在?】
【大人,我們在的。】那群珍稀動物嘰嘰喳喳的聲音立刻回應道,它們似乎很想跑到宋清歡麵前來,但卻被宋清歡製止了。
【待在原地別出來,你們可是美味佳肴,這種荒年人類就想逮你們來吃,所以還是躲著吧!】
宋清歡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她可不想考驗人性,讓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受到任何傷害。
【好的大人,我們現在就躲在糧食底下的地洞裏。】穿山甲頭領的聲音傳來,讓宋清歡稍微安心了一些。
宋清歡轉頭對秦致遠說:“秦大人,以後你們可以自行到這裏來取糧食。我建議你們最好能盡快將這些糧食搬空,它們足夠養活你們了,甚至還能幫助解決嶔州的災荒問題。”
雖然擁有這些糧食,但宋清歡並不想獨攬這件事。
她覺得將這些糧食交給官府的人來處理會更好,這樣既能確保糧食得到合理的分配,也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她的決定讓秦致遠等人感到敬佩不已,他們紛紛表示會按照宋清歡的建議行事。
秦致遠清點了山洞裏的糧食,去年的米共計兩千八百擔,前年的米三千六百擔。
還有一大部分都是大前年的米,一共有八千擔。
這些都運走,確實可以解決嶔州的災荒了。
可是為什麽這裏存了如此多的糧食?
按宋清歡說的,還是無主之物?
嶔州這地方,壓根不可能參與奪嫡這件事,那麽存糧食又是為了做什麽?
秦致遠想不通,隻好問宋清歡。
“宋姑娘,此地的糧食是官府所囤嗎?”
“我也不知道,守了好幾天了沒人來。按理說現在是荒年,都快十一月了,如果是官府囤的糧食,也該來人運出去開倉濟民了吧?”
宋清歡想著怎麽把這些米都運出去,還得神不知鬼不覺。
“難道是發國難財的商人所為?”秦致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極有可能。你可以去打聽嶔州城的富戶,或者整個嶺南的富戶,看看他們近幾年有沒有反常之處。”
宋清歡覺得年關之前,存糧食的人肯定會來運糧食。
一個月之內她能把糧食搬空嗎?
“這件事,要不要告訴主子?”秦致遠也拿不定主意了。
“你能聯係上他?”宋清歡心裏有些期待,可更多的還是怨氣。
“能,一來一回得十天。”秦致遠心想,主子都能把玉佩給宋清歡,說明在宋清歡麵前,無需遮掩自己的秘密,他也就大方說了出來。
“年關之前,這些必須搬空,還得不留痕跡把糧食發到災民手裏,不讓人察覺。或者你們的勢力可以控製住糧食的主人,讓他心甘情願把糧食給你們。”
宋清歡撂下這句話,走到了穿山甲挖好的出口。
【小甲,等我們出去之後,把你們挖的出口都封住哦!】宋清歡輕聲叮囑。
【大人,我們知道的。】穿山甲的聲音從地底下傳出來。
“秦大人,趕緊搬吧,還得回去睡覺呢!出去的時候,就不點火把了,借著月光走吧。”宋清歡率先走出了山洞。
秦致遠讓另外八人每人扛了兩袋米,然後快速離開了山洞。
出去的時候,走了一刻鍾就到了外頭。
月亮如銀盤一樣高高掛在天上,月色清冷,月亮即將西沉。
宋清歡七繞八繞,“你們記住路,每次來都得把自己的痕跡抹掉。”
“小的記住了。”秦致遠心裏對宋清歡的佩服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原以為主子派他們到嶺南受苦來了,沒想到,在饑荒年頭裏,他們還能吃上飯。
這可比京師的夥伴們安逸多了。
果然保護主母是細致活,主子也不忍他們受苦。
回到河穀,那個沒有進山洞的漢子正在跟野象們玩得不亦樂乎。
看到宋清歡,臉上的笑容立馬止住了,然後快速跑到宋清歡麵前,耷拉著腦袋。
宋清歡臉上是溫柔的笑,能跟野象相處,說明此人內心善良,野象願意接納他。
“既然它們喜歡你,以後你就負責給它們找吃的,它們喜歡吃鮮嫩的樹枝,水果。”宋清歡給那個漢子分派了任務。
“小的保證完成任務!”漢子聽了之後欣喜異常,他很喜歡這些大家夥。
“你叫什麽名字?”宋清歡臨走前問了一句。
“小的,小的叫做豆包。”漢子忐忑地說出自己的大名。
“嗯?沒有姓嗎?”宋清歡的腳步停了下來。
“沒有,小人是孤兒。”漢子神色落寞。
“以後,你就叫做沐風吧,因為你經常在外麵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就叫這個名字。”
說完宋清歡對秦致遠叮囑了一句:“我交代的事情,你要盡快完成。我會守在那裏,情況有變的話就傳話給你。”
宋清歡跟小灰灰走了。
回到山上睡覺。
秦致遠帶著另外的十個人,把米搬回了營地。
這些可以吃上十天半個月了,要省著點吃。
又讓人摘了野菜,明天做野菜粥。
宋清歡白天榨油,晚上又走了那麽多路,回到家就睡著了。
一夜無夢。
第二天早早起床,起來就去看了昨天插的秧。
長得很快,快到宋清歡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可是那些禾苗又實實在在在生長著,很快又可以給她提供糧食了。
小風很勤快,做事情井井有條。
他帶著山上的勞動力開墾出來好幾塊梯田跟菜地。
目測現在無憂寨擁有水田三十畝,菜地二十五畝。
宋清歡想起自己的腳板薯,應該長出芽了吧?
於是到溪邊去。
果然,芽已經老高了。
這下子人手不夠了。
怎麽辦?
“搬吧,能搬多少搬多少。這些糧食是無主之物,見者有份。”宋清歡用輕快的語氣回答道,她的聲音在山洞中回蕩,帶著一種莫名的安撫力量。
宋清歡接著想找穿山甲問點事情,於是輕聲呼喚:【穿山甲兄弟們在不在?】
【大人,我們在的。】那群珍稀動物嘰嘰喳喳的聲音立刻回應道,它們似乎很想跑到宋清歡麵前來,但卻被宋清歡製止了。
【待在原地別出來,你們可是美味佳肴,這種荒年人類就想逮你們來吃,所以還是躲著吧!】
宋清歡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她可不想考驗人性,讓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受到任何傷害。
【好的大人,我們現在就躲在糧食底下的地洞裏。】穿山甲頭領的聲音傳來,讓宋清歡稍微安心了一些。
宋清歡轉頭對秦致遠說:“秦大人,以後你們可以自行到這裏來取糧食。我建議你們最好能盡快將這些糧食搬空,它們足夠養活你們了,甚至還能幫助解決嶔州的災荒問題。”
雖然擁有這些糧食,但宋清歡並不想獨攬這件事。
她覺得將這些糧食交給官府的人來處理會更好,這樣既能確保糧食得到合理的分配,也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她的決定讓秦致遠等人感到敬佩不已,他們紛紛表示會按照宋清歡的建議行事。
秦致遠清點了山洞裏的糧食,去年的米共計兩千八百擔,前年的米三千六百擔。
還有一大部分都是大前年的米,一共有八千擔。
這些都運走,確實可以解決嶔州的災荒了。
可是為什麽這裏存了如此多的糧食?
按宋清歡說的,還是無主之物?
嶔州這地方,壓根不可能參與奪嫡這件事,那麽存糧食又是為了做什麽?
秦致遠想不通,隻好問宋清歡。
“宋姑娘,此地的糧食是官府所囤嗎?”
“我也不知道,守了好幾天了沒人來。按理說現在是荒年,都快十一月了,如果是官府囤的糧食,也該來人運出去開倉濟民了吧?”
宋清歡想著怎麽把這些米都運出去,還得神不知鬼不覺。
“難道是發國難財的商人所為?”秦致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極有可能。你可以去打聽嶔州城的富戶,或者整個嶺南的富戶,看看他們近幾年有沒有反常之處。”
宋清歡覺得年關之前,存糧食的人肯定會來運糧食。
一個月之內她能把糧食搬空嗎?
“這件事,要不要告訴主子?”秦致遠也拿不定主意了。
“你能聯係上他?”宋清歡心裏有些期待,可更多的還是怨氣。
“能,一來一回得十天。”秦致遠心想,主子都能把玉佩給宋清歡,說明在宋清歡麵前,無需遮掩自己的秘密,他也就大方說了出來。
“年關之前,這些必須搬空,還得不留痕跡把糧食發到災民手裏,不讓人察覺。或者你們的勢力可以控製住糧食的主人,讓他心甘情願把糧食給你們。”
宋清歡撂下這句話,走到了穿山甲挖好的出口。
【小甲,等我們出去之後,把你們挖的出口都封住哦!】宋清歡輕聲叮囑。
【大人,我們知道的。】穿山甲的聲音從地底下傳出來。
“秦大人,趕緊搬吧,還得回去睡覺呢!出去的時候,就不點火把了,借著月光走吧。”宋清歡率先走出了山洞。
秦致遠讓另外八人每人扛了兩袋米,然後快速離開了山洞。
出去的時候,走了一刻鍾就到了外頭。
月亮如銀盤一樣高高掛在天上,月色清冷,月亮即將西沉。
宋清歡七繞八繞,“你們記住路,每次來都得把自己的痕跡抹掉。”
“小的記住了。”秦致遠心裏對宋清歡的佩服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原以為主子派他們到嶺南受苦來了,沒想到,在饑荒年頭裏,他們還能吃上飯。
這可比京師的夥伴們安逸多了。
果然保護主母是細致活,主子也不忍他們受苦。
回到河穀,那個沒有進山洞的漢子正在跟野象們玩得不亦樂乎。
看到宋清歡,臉上的笑容立馬止住了,然後快速跑到宋清歡麵前,耷拉著腦袋。
宋清歡臉上是溫柔的笑,能跟野象相處,說明此人內心善良,野象願意接納他。
“既然它們喜歡你,以後你就負責給它們找吃的,它們喜歡吃鮮嫩的樹枝,水果。”宋清歡給那個漢子分派了任務。
“小的保證完成任務!”漢子聽了之後欣喜異常,他很喜歡這些大家夥。
“你叫什麽名字?”宋清歡臨走前問了一句。
“小的,小的叫做豆包。”漢子忐忑地說出自己的大名。
“嗯?沒有姓嗎?”宋清歡的腳步停了下來。
“沒有,小人是孤兒。”漢子神色落寞。
“以後,你就叫做沐風吧,因為你經常在外麵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就叫這個名字。”
說完宋清歡對秦致遠叮囑了一句:“我交代的事情,你要盡快完成。我會守在那裏,情況有變的話就傳話給你。”
宋清歡跟小灰灰走了。
回到山上睡覺。
秦致遠帶著另外的十個人,把米搬回了營地。
這些可以吃上十天半個月了,要省著點吃。
又讓人摘了野菜,明天做野菜粥。
宋清歡白天榨油,晚上又走了那麽多路,回到家就睡著了。
一夜無夢。
第二天早早起床,起來就去看了昨天插的秧。
長得很快,快到宋清歡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可是那些禾苗又實實在在在生長著,很快又可以給她提供糧食了。
小風很勤快,做事情井井有條。
他帶著山上的勞動力開墾出來好幾塊梯田跟菜地。
目測現在無憂寨擁有水田三十畝,菜地二十五畝。
宋清歡想起自己的腳板薯,應該長出芽了吧?
於是到溪邊去。
果然,芽已經老高了。
這下子人手不夠了。
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