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
換親?對不起,我依然是王炸 作者:虹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致遠派了重兵看守許家人,宋清歡說大過年的,殺人是對老天爺不尊敬的行為,因此留著他們的命,過完年再殺。
宋思明久久沒有得到消息,肯定還會準備後招,過完年,她就送一份大禮給宋思明。
總是躲著也不是辦法,宋思明既然想鬥,那就鬥好了。
年三十的清晨,天空隱約露出金光,宋清歡便輕手輕腳地起了身。
整個寨子還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隻有遠處偶爾傳來的雞鳴與近處細微的風聲交織成歲末年初的序曲。
她按照自己幼時的古老習俗,走進後院,那裏早已備好了新鮮的柚子葉,葉片上還掛著晨露,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她細心地挑選了幾片,準備開始新年的第一項儀式——洗柚子葉澡,寓意著洗去舊歲的黴運,迎接新年的吉祥與安康。
寨中的村民們仿佛心有靈犀,紛紛效仿宋清歡的做法,臘月二十九的晚上,家家戶戶的院子裏都彌漫著柚子葉特有的清香,那是對未來日子美好的期許與祈願。
小孩子們更是興奮不已,天未亮就迫不及待地燒起了熱水,他們的笑聲和歡呼聲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為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幾分暖意。
年夜飯的準備,是每家每戶一年中最為重視的大事。
這一年大家齊心協力,開荒墾地,經過大家的辛勤耕耘,寨子裏的收成格外豐饒。
宋清歡種出了芋頭與黃豆,又製作醬油與豆腐乳,這些自製的調味品讓年夜飯的餐桌上增添了幾分不同尋常的風味。
而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那道令人垂涎欲滴的扣肉了。
宋清歡深知這道菜在南方人心中的分量,它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團圓與富足的象征。
於是,她讓秦致遠在中央廣場架起一口巨大的鐵鍋,跟大家一起做扣肉。
村民裏有會做扣肉的好手主動到了宋清歡身邊幫忙。
宋清歡精心挑選了四百斤五花肉,這些五花肉肥瘦相間,紋理清晰,是做扣肉的上好材料。
宋清歡一邊做動作,一邊教著不會做的那些人。
眾人認真聽著,記著步驟。
“第一步:五花肉洗幹淨之後,冷水入鍋,加入八角、桂皮、蔥、薑、酒,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30分鍾,直至筷子能輕鬆穿過肉皮。
第二步:撈出五花肉,控幹水分,用竹簽在肉皮上紮滿小孔,以便更好地入味和炸製時起泡。
第三步:在肉皮上均勻塗抹醬油,晾幹後再塗抹一次,也可以塗點蜂蜜。
第四步:炸製五花肉。鍋中倒入足夠的油,燒至四五成熱時,將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鍋中,蓋上鍋蓋以防油濺出。
中小火炸至肉皮金黃起泡,再翻麵將另一麵也炸至金黃。
撈出五花肉,放入溫水中浸泡十幾分鍾,使豬皮更加酥軟有彈性。”
村民們對宋清歡的佩服又多一分。
自家寨主什麽都會,什麽都能做到最好,關鍵還漂亮,脾氣也好。
教完了如何炸五花肉,就到下一步,炸芋頭了。
宋清歡告訴大家,這種芋頭也可以當糧食,吃了管飽。
也可可以不炸,但是炸過的更香,依各人口味,她要做三分之一芋頭不需要炸製的扣肉。
炸製芋頭之前先將芋頭去皮、洗淨,切成與五花肉片相近的芋頭片。
然後入油鍋炸至表麵金黃酥脆、結成硬殼,撈出瀝油備用。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靈魂醃料了。
將豆腐乳、醬油、蠔油、酒、鹽、白糖、五香粉、白胡椒粉等調料混合均勻,製成醃料。
(蠔油是宋清歡交代梁思安去海邊撿的生蠔,回來自己熬製的。)
村民們聞到秘製醃料的味道,口水都流了下來。
這可比他們自己在家做的好吃多了。
然後就隻見宋清歡動作熟練地把炸好的五花肉切片,放進了醃料裏拌勻。
接著她把扣肉碼放好,她用一個比較深的碗來碼放的,一片芋頭一塊肉交錯碼放,肉皮朝下。
四百斤肉做了八百碗扣肉。
做好之後就是上鍋蒸煮。
蒸鍋中加足水,放入裝有五花肉和芋頭的碗,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蒸了約半個時辰,肉酥爛,就可以起鍋了。
最後就是倒扣裝盤。
宋清歡讓秦致遠幫忙,將蒸碗中的扣肉倒扣在盤中,使肉皮朝上,扣肉就成了。
那香味,整個寨子都能聞到。
這個年注定是一個幸福年。
年前很多村民下了山,去集鎮上買過年需要的東西。
山下的百姓雖然不至於再挨餓,但是依舊吃不飽,吃不好。
不下雨,土地比石頭還硬,寸草不生,一眼望過去,到處都是荒蕪。
稀稀疏疏的村子幾乎沒人住,活著的人都湧到了嶔州城,等著府衙施粥。
嶔州府尹的鐵腕政策,把饑民拘在了嶔州城附近,饑民每天都能領到粥,也就斷了去無憂寨投奔宋清歡的念頭。
扣肉做好之後,宋清歡把扣肉分給了各家各戶,讓他們自己回家蒸煮。
然後就是各自忙各自的年夜飯了。
梁佩華說想吃餃子了,宋清歡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和了麵。
做了雞蛋韭菜餡跟豬肉白菜餡兩種。
這一次的祭祀由梁思安帶著兩個弟弟操辦的,宋清歡隻在需要她出現的時候,上了香,說了自己心中的祈求。
寨子裏的燈籠換成了紅燈籠。
山上有許多種天然染料,心靈手巧的村民們不再事事依仗宋清歡,他們自己造了紙,又把紙染成紅色,糊了燈籠。
宋清歡覺得自己差不多可以放手了。
她發現不經她手浸泡的穀種,依然每一次都在增產,每一季水稻成熟的時間減少一天。
但是宋清歡試過,離開那條小溪之後,她的能力大打折扣。
吃過了年夜飯,寨子裏歡聲笑語不斷。
宋清歡做了田漏,用來計時。
寨子裏有專人負責時間這一塊。
子時一到,那人用力敲響更鼓,各家各戶燃放了一串鞭炮之後,寨子裏歸於寧靜。
宋清歡在家裏嗑著瓜子,喝著薑茶。
零點一過,就給三個弟弟,還有扶風他們三個發了利是。
錢不多,都是一百個銅板,但是收到利是的都樂嗬嗬的,說著祝福的話。
梁家人睡下之後,宋清歡毫無睡意,去看了宋清寧。
宋思明久久沒有得到消息,肯定還會準備後招,過完年,她就送一份大禮給宋思明。
總是躲著也不是辦法,宋思明既然想鬥,那就鬥好了。
年三十的清晨,天空隱約露出金光,宋清歡便輕手輕腳地起了身。
整個寨子還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隻有遠處偶爾傳來的雞鳴與近處細微的風聲交織成歲末年初的序曲。
她按照自己幼時的古老習俗,走進後院,那裏早已備好了新鮮的柚子葉,葉片上還掛著晨露,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她細心地挑選了幾片,準備開始新年的第一項儀式——洗柚子葉澡,寓意著洗去舊歲的黴運,迎接新年的吉祥與安康。
寨中的村民們仿佛心有靈犀,紛紛效仿宋清歡的做法,臘月二十九的晚上,家家戶戶的院子裏都彌漫著柚子葉特有的清香,那是對未來日子美好的期許與祈願。
小孩子們更是興奮不已,天未亮就迫不及待地燒起了熱水,他們的笑聲和歡呼聲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為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幾分暖意。
年夜飯的準備,是每家每戶一年中最為重視的大事。
這一年大家齊心協力,開荒墾地,經過大家的辛勤耕耘,寨子裏的收成格外豐饒。
宋清歡種出了芋頭與黃豆,又製作醬油與豆腐乳,這些自製的調味品讓年夜飯的餐桌上增添了幾分不同尋常的風味。
而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那道令人垂涎欲滴的扣肉了。
宋清歡深知這道菜在南方人心中的分量,它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團圓與富足的象征。
於是,她讓秦致遠在中央廣場架起一口巨大的鐵鍋,跟大家一起做扣肉。
村民裏有會做扣肉的好手主動到了宋清歡身邊幫忙。
宋清歡精心挑選了四百斤五花肉,這些五花肉肥瘦相間,紋理清晰,是做扣肉的上好材料。
宋清歡一邊做動作,一邊教著不會做的那些人。
眾人認真聽著,記著步驟。
“第一步:五花肉洗幹淨之後,冷水入鍋,加入八角、桂皮、蔥、薑、酒,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30分鍾,直至筷子能輕鬆穿過肉皮。
第二步:撈出五花肉,控幹水分,用竹簽在肉皮上紮滿小孔,以便更好地入味和炸製時起泡。
第三步:在肉皮上均勻塗抹醬油,晾幹後再塗抹一次,也可以塗點蜂蜜。
第四步:炸製五花肉。鍋中倒入足夠的油,燒至四五成熱時,將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鍋中,蓋上鍋蓋以防油濺出。
中小火炸至肉皮金黃起泡,再翻麵將另一麵也炸至金黃。
撈出五花肉,放入溫水中浸泡十幾分鍾,使豬皮更加酥軟有彈性。”
村民們對宋清歡的佩服又多一分。
自家寨主什麽都會,什麽都能做到最好,關鍵還漂亮,脾氣也好。
教完了如何炸五花肉,就到下一步,炸芋頭了。
宋清歡告訴大家,這種芋頭也可以當糧食,吃了管飽。
也可可以不炸,但是炸過的更香,依各人口味,她要做三分之一芋頭不需要炸製的扣肉。
炸製芋頭之前先將芋頭去皮、洗淨,切成與五花肉片相近的芋頭片。
然後入油鍋炸至表麵金黃酥脆、結成硬殼,撈出瀝油備用。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靈魂醃料了。
將豆腐乳、醬油、蠔油、酒、鹽、白糖、五香粉、白胡椒粉等調料混合均勻,製成醃料。
(蠔油是宋清歡交代梁思安去海邊撿的生蠔,回來自己熬製的。)
村民們聞到秘製醃料的味道,口水都流了下來。
這可比他們自己在家做的好吃多了。
然後就隻見宋清歡動作熟練地把炸好的五花肉切片,放進了醃料裏拌勻。
接著她把扣肉碼放好,她用一個比較深的碗來碼放的,一片芋頭一塊肉交錯碼放,肉皮朝下。
四百斤肉做了八百碗扣肉。
做好之後就是上鍋蒸煮。
蒸鍋中加足水,放入裝有五花肉和芋頭的碗,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蒸了約半個時辰,肉酥爛,就可以起鍋了。
最後就是倒扣裝盤。
宋清歡讓秦致遠幫忙,將蒸碗中的扣肉倒扣在盤中,使肉皮朝上,扣肉就成了。
那香味,整個寨子都能聞到。
這個年注定是一個幸福年。
年前很多村民下了山,去集鎮上買過年需要的東西。
山下的百姓雖然不至於再挨餓,但是依舊吃不飽,吃不好。
不下雨,土地比石頭還硬,寸草不生,一眼望過去,到處都是荒蕪。
稀稀疏疏的村子幾乎沒人住,活著的人都湧到了嶔州城,等著府衙施粥。
嶔州府尹的鐵腕政策,把饑民拘在了嶔州城附近,饑民每天都能領到粥,也就斷了去無憂寨投奔宋清歡的念頭。
扣肉做好之後,宋清歡把扣肉分給了各家各戶,讓他們自己回家蒸煮。
然後就是各自忙各自的年夜飯了。
梁佩華說想吃餃子了,宋清歡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和了麵。
做了雞蛋韭菜餡跟豬肉白菜餡兩種。
這一次的祭祀由梁思安帶著兩個弟弟操辦的,宋清歡隻在需要她出現的時候,上了香,說了自己心中的祈求。
寨子裏的燈籠換成了紅燈籠。
山上有許多種天然染料,心靈手巧的村民們不再事事依仗宋清歡,他們自己造了紙,又把紙染成紅色,糊了燈籠。
宋清歡覺得自己差不多可以放手了。
她發現不經她手浸泡的穀種,依然每一次都在增產,每一季水稻成熟的時間減少一天。
但是宋清歡試過,離開那條小溪之後,她的能力大打折扣。
吃過了年夜飯,寨子裏歡聲笑語不斷。
宋清歡做了田漏,用來計時。
寨子裏有專人負責時間這一塊。
子時一到,那人用力敲響更鼓,各家各戶燃放了一串鞭炮之後,寨子裏歸於寧靜。
宋清歡在家裏嗑著瓜子,喝著薑茶。
零點一過,就給三個弟弟,還有扶風他們三個發了利是。
錢不多,都是一百個銅板,但是收到利是的都樂嗬嗬的,說著祝福的話。
梁家人睡下之後,宋清歡毫無睡意,去看了宋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