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缺心眼的娃是誰家的
真千金被讀心後,滿朝文武癲了 作者:星月不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皇一個轉身,就將手中的劍,隔著幾米的距離,分毫不差的插進了侍衛的劍鞘中。
“咣~”一聲。
劍入鞘的瞬間,因為強大的衝擊力,發出清脆的一聲劍鳴。
那名侍衛在衝擊下,冷不丁後退了幾步,然後用左腳腳後跟緊急刹住,這才沒有大庭廣眾摔個跟頭。
“父皇,您真是老當益壯,兒臣實在是太佩服您了。”
寧明智吃驚地望著眼前這一幕,不由得說了一句肺腑之言。
真是“肺腑之言”。
寧皇並沒有覺得多高興,他拉長著臉,明明他才四十歲,哪裏老了。
這缺心眼的娃是誰家的。
哦,是他家的。
寧明智卻激動得無法自抑,用自己畢生所學的詞語成語一股腦的都說了出來。
“父皇,兒臣對您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一般連綿不絕,父皇,您是老驥伏櫪啊,厲害太厲害了,父皇,兒臣要是跟您一樣厲害就好了,兒臣想跟您一樣,做一個威風的大將軍,上陣殺敵......”
寧皇腦門的青筋直跳。
老當益壯就算了,老驥伏櫪,說的他好像七老八十了。
寧皇忽然想起教導皇子們功課的老師曾經說過,寧明智有些耿直。
原先他還想著,能有多耿直。
現在他算是知道了。
若不是寧明智滿眼孺慕與崇拜又十分真誠,寧皇還真會以為寧明智是在說反話呢。
但不得不說,寧明智身上是有點子赤子之心的。
這在皇家,還挺難得。
這麽一想,寧皇便也生氣了。
哪有一個真正疼愛孩子的父母跟孩子一直計較生氣的。
寧明昭和寧明德也是一樣,寧皇的身軀在他們的眼中比從前更加高大。
但從前是親近不足,威嚴有餘。
而如今寧皇陪著寧明智練劍,他們心中忽然感覺跟父親的距離近了一些。
說來也覺得可憐,雖然寧明昭等人貴為皇子,可之前幾乎沒有體會過父愛的滋味。
但今天,好像有點體會到了。
其實,比起父母對孩子的愛,大部分孩子對父母的愛更純粹。
他們對自己的父母沒有什麽要求,沒有要求他們的父母必須家財萬貫,也沒有要求父母多麽有權力。
但隻要父母能陪在他們身邊,那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人不管多大,越是沒有體會過父母愛的,就越是期待。
人總是會追求自己沒有的東西,比如父母的愛,比如忠貞的愛,比如友情之愛,兄弟之情等等。
“見過陛下。”
“見過陛下。”
楊朝霞帶著幾個嬪妃,這才上前拜見。
“皇後,你們也來了。”
“見過母後,母妃,畫母妃。”
“快請起。”
楊朝霞這才對寧皇揶揄道。
“陛下,臣妾要是不來,可不就錯過了您如此英姿颯爽,天下無雙的模樣了嘛。”
“皇後娘娘說的是,陛下,您不僅貌比潘安,還能文能武,臣妾歡喜的緊。”
寧明智和寧明德瞪大了眼珠子,仿佛第一次知道母妃的嘴巴可以這麽甜。
劉沁兒:我想升位份,當然,我說的也是大實話。
“咳,注意場合。”
寧皇的耳朵泛紅,佯裝嚴肅。
“陛下的英勇又豈是凡人可比。”
楚畫彤最近從天而降,得了個寶貝女兒,那是走路也帶風,她自然也不吝嗇於誇寧皇幾句。
“父皇,兒臣還想跟您練劍。”
“智兒,你父皇國事繁忙,哪有時間......”
劉沁兒輕聲嗬斥寧明智,實則兩個圓溜溜的眼珠子悄悄的注意著寧皇的神情。
寧皇是什麽人,劉沁兒屁股一撅,就知道她在想什麽。
“再忙 ,陪智兒練劍的時間總能抽出來。”
“父皇,還有兒臣呢。”
寧明德也想親近寧皇,立刻大著膽子跳出來。
“當然,以後朕抽出半個時辰的時間,專門陪你們練劍。”
劉沁兒聽到這話,一下子眼睛就笑彎了,心裏喜滋滋的。
楚畫彤有些歎息,心想自己的兒子才三歲多,趕緊長大吧,兒子,等長大了,讓你父皇也陪你練劍。
“陛下,時間差不多了,您還沒用晚膳吧,要不今日我們一家人用膳。”
寧皇略一想,便點頭。
“好好,去把大公主和二公主帶過來。”
“去我宮中吧。”
“你那邊遠了點,就去乾清宮。”
“是,陛下。”
寧皇帶著自己的嬪妃,和兒子們,還有隨身侍候的宮女太監們,浩浩蕩蕩的就朝著乾清宮的方向走去。
這應該是除了逢年過節之外,寧皇第一次與他們相處。
這才是真正的家宴。
曾經的家宴,什麽王爺還有朝廷命官帶著家眷都在呢,在宮內,誰也不會隨心所欲。
就連吃的膳食,端上來都是涼的,沒什麽滋味。
楊朝霞和陳淑雲自從解開那件誤會,兩人的關係就恢複了許多。
隻是到底曾經有過裂痕,再怎麽修複,也回不到曾經兩小無猜的姐妹情分了。
或許時間長了,慢慢也會恢複從前也說不定,
總之,現在歲月靜好,寧皇身邊一片和諧。
後宮聽聞肖盼盼做了監工一職,且這官位還是寧皇另外設立的。
楊朝霞和陳淑雲碰了碰,都覺得這對女子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和立女戶是完全不一樣的性質。
古往今來,就算有隱形的女子掌權,但從沒有像這一次這樣,放在明麵上,且滿朝文武無一人反對。
這對女子來說,怎能不算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呢。
這就相當於在絕對的男權社會,立女戶讓這個體係微微動搖,可肖盼盼為官,那就是生生撬開了一條小路。
雖然不寬,但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會越來越寬闊。
借用魯大作家的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為女子爭取平等權利,總要有人去做。
改革鬥爭的路上總是充滿荊棘和鮮血,甚至生命。
就像曾經的寧皇一樣,如果當初他沒有立下決心,加入一觸即發的局勢中,寧皇說不定早就宛如一粒塵土一般,消散了。
當然,也有失敗的可能。
可是成功的道路,總是布滿鮮血的。
就像肖盼盼來時的現代,在現代的前一百年,多少種花兒女,一往無前奔赴戰場,一代人打完了三代人的仗,這才有了後來安居樂業的後輩們。
楊朝霞貴為皇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她的命運,其實從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她也並不自由。
皇宮看似很大,其實也隻不過是一個精美華貴的鳥籠而已。
可楊朝霞,想要為天下女子謀福祉,哪怕一點點也是好的。
“咣~”一聲。
劍入鞘的瞬間,因為強大的衝擊力,發出清脆的一聲劍鳴。
那名侍衛在衝擊下,冷不丁後退了幾步,然後用左腳腳後跟緊急刹住,這才沒有大庭廣眾摔個跟頭。
“父皇,您真是老當益壯,兒臣實在是太佩服您了。”
寧明智吃驚地望著眼前這一幕,不由得說了一句肺腑之言。
真是“肺腑之言”。
寧皇並沒有覺得多高興,他拉長著臉,明明他才四十歲,哪裏老了。
這缺心眼的娃是誰家的。
哦,是他家的。
寧明智卻激動得無法自抑,用自己畢生所學的詞語成語一股腦的都說了出來。
“父皇,兒臣對您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一般連綿不絕,父皇,您是老驥伏櫪啊,厲害太厲害了,父皇,兒臣要是跟您一樣厲害就好了,兒臣想跟您一樣,做一個威風的大將軍,上陣殺敵......”
寧皇腦門的青筋直跳。
老當益壯就算了,老驥伏櫪,說的他好像七老八十了。
寧皇忽然想起教導皇子們功課的老師曾經說過,寧明智有些耿直。
原先他還想著,能有多耿直。
現在他算是知道了。
若不是寧明智滿眼孺慕與崇拜又十分真誠,寧皇還真會以為寧明智是在說反話呢。
但不得不說,寧明智身上是有點子赤子之心的。
這在皇家,還挺難得。
這麽一想,寧皇便也生氣了。
哪有一個真正疼愛孩子的父母跟孩子一直計較生氣的。
寧明昭和寧明德也是一樣,寧皇的身軀在他們的眼中比從前更加高大。
但從前是親近不足,威嚴有餘。
而如今寧皇陪著寧明智練劍,他們心中忽然感覺跟父親的距離近了一些。
說來也覺得可憐,雖然寧明昭等人貴為皇子,可之前幾乎沒有體會過父愛的滋味。
但今天,好像有點體會到了。
其實,比起父母對孩子的愛,大部分孩子對父母的愛更純粹。
他們對自己的父母沒有什麽要求,沒有要求他們的父母必須家財萬貫,也沒有要求父母多麽有權力。
但隻要父母能陪在他們身邊,那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人不管多大,越是沒有體會過父母愛的,就越是期待。
人總是會追求自己沒有的東西,比如父母的愛,比如忠貞的愛,比如友情之愛,兄弟之情等等。
“見過陛下。”
“見過陛下。”
楊朝霞帶著幾個嬪妃,這才上前拜見。
“皇後,你們也來了。”
“見過母後,母妃,畫母妃。”
“快請起。”
楊朝霞這才對寧皇揶揄道。
“陛下,臣妾要是不來,可不就錯過了您如此英姿颯爽,天下無雙的模樣了嘛。”
“皇後娘娘說的是,陛下,您不僅貌比潘安,還能文能武,臣妾歡喜的緊。”
寧明智和寧明德瞪大了眼珠子,仿佛第一次知道母妃的嘴巴可以這麽甜。
劉沁兒:我想升位份,當然,我說的也是大實話。
“咳,注意場合。”
寧皇的耳朵泛紅,佯裝嚴肅。
“陛下的英勇又豈是凡人可比。”
楚畫彤最近從天而降,得了個寶貝女兒,那是走路也帶風,她自然也不吝嗇於誇寧皇幾句。
“父皇,兒臣還想跟您練劍。”
“智兒,你父皇國事繁忙,哪有時間......”
劉沁兒輕聲嗬斥寧明智,實則兩個圓溜溜的眼珠子悄悄的注意著寧皇的神情。
寧皇是什麽人,劉沁兒屁股一撅,就知道她在想什麽。
“再忙 ,陪智兒練劍的時間總能抽出來。”
“父皇,還有兒臣呢。”
寧明德也想親近寧皇,立刻大著膽子跳出來。
“當然,以後朕抽出半個時辰的時間,專門陪你們練劍。”
劉沁兒聽到這話,一下子眼睛就笑彎了,心裏喜滋滋的。
楚畫彤有些歎息,心想自己的兒子才三歲多,趕緊長大吧,兒子,等長大了,讓你父皇也陪你練劍。
“陛下,時間差不多了,您還沒用晚膳吧,要不今日我們一家人用膳。”
寧皇略一想,便點頭。
“好好,去把大公主和二公主帶過來。”
“去我宮中吧。”
“你那邊遠了點,就去乾清宮。”
“是,陛下。”
寧皇帶著自己的嬪妃,和兒子們,還有隨身侍候的宮女太監們,浩浩蕩蕩的就朝著乾清宮的方向走去。
這應該是除了逢年過節之外,寧皇第一次與他們相處。
這才是真正的家宴。
曾經的家宴,什麽王爺還有朝廷命官帶著家眷都在呢,在宮內,誰也不會隨心所欲。
就連吃的膳食,端上來都是涼的,沒什麽滋味。
楊朝霞和陳淑雲自從解開那件誤會,兩人的關係就恢複了許多。
隻是到底曾經有過裂痕,再怎麽修複,也回不到曾經兩小無猜的姐妹情分了。
或許時間長了,慢慢也會恢複從前也說不定,
總之,現在歲月靜好,寧皇身邊一片和諧。
後宮聽聞肖盼盼做了監工一職,且這官位還是寧皇另外設立的。
楊朝霞和陳淑雲碰了碰,都覺得這對女子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和立女戶是完全不一樣的性質。
古往今來,就算有隱形的女子掌權,但從沒有像這一次這樣,放在明麵上,且滿朝文武無一人反對。
這對女子來說,怎能不算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呢。
這就相當於在絕對的男權社會,立女戶讓這個體係微微動搖,可肖盼盼為官,那就是生生撬開了一條小路。
雖然不寬,但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會越來越寬闊。
借用魯大作家的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為女子爭取平等權利,總要有人去做。
改革鬥爭的路上總是充滿荊棘和鮮血,甚至生命。
就像曾經的寧皇一樣,如果當初他沒有立下決心,加入一觸即發的局勢中,寧皇說不定早就宛如一粒塵土一般,消散了。
當然,也有失敗的可能。
可是成功的道路,總是布滿鮮血的。
就像肖盼盼來時的現代,在現代的前一百年,多少種花兒女,一往無前奔赴戰場,一代人打完了三代人的仗,這才有了後來安居樂業的後輩們。
楊朝霞貴為皇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她的命運,其實從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她也並不自由。
皇宮看似很大,其實也隻不過是一個精美華貴的鳥籠而已。
可楊朝霞,想要為天下女子謀福祉,哪怕一點點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