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且說了,俞鷹的存在影響不了他中舉啊。


    這麽一想,又覺得實在不能理解。


    俗話說上陣父子兵,堂兄弟也是一樣的。


    【俞鷹也影響不了你吧,若你們一同中舉,接著科舉,也就能一同入朝為官,隻是你想俞家人的眼裏隻能看得到你,若是你堂哥在,他又比你優秀那麽一點點,你爹娘時常在你跟前誇讚你堂哥,讓你好好跟著他學!】


    肖盼盼忽然有點能理解俞英了。


    她的父母曾經也經常在她跟前說什麽誰家的孩子多優秀多聽話,說個一次兩次的,她也沒當回事。


    但有事沒事總要提起,他們若是真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幹嘛要生她。


    當時她的心中委屈極了。


    後來她及時跟父母溝通了,她的父母也是個能聽得進去的話,會跟孩子溝通的父母,所以雙方才解開了誤會。


    她還記得父母當時說,隻是想以此激勵她,沒想到卻讓她沒了安全感,還變得敏感了。


    之後,她父母就改了,再也不在她跟前說了。


    但其實,她的父母在外時常誇讚她,隻不過她不在。


    可是,這就是會造成誤會。


    明明是自己的父母,在當時的情況下,孩子隻會覺得自己的父母沒有向著她,覺得她不好,所以才會對別人家的孩子讚不絕口。


    小小的孩子,全身心的依賴著愛著父母,可父母卻總是打壓式教育,再懂事的孩子都會覺得難過吧。


    【小輩們的關係好不好,真的取決於長輩,不管心中本意是什麽,時常誇讚別人的孩子,就會對自己的孩子造成打擊,敏感自卑、逆反作對,承受力不好的,遇到一點事,或許就會走上絕路!】


    肖盼盼話音一轉,卻沒有說俞英,反而說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她這一番話,警醒了數人。


    文武百官,為人父母的占大多數,而在孩子們跟前誇讚某個孩子,也是常有的事。


    現在聽肖盼盼這麽一說,好像是有點不好。


    但是更多的是不以為然,他們不也是為了孩子好,再說了,別人家的孩子本來就優秀,他就不能說說嘛。


    再且,若隻是因為他誇了幾句別人的孩子,就承受不住,那實在也太脆弱了,他家要是有這麽軟弱的孩子,死了就死了,省的將來丟臉。


    但家中也有幾個官員,隻有一棵獨苗。


    其中一人想到了自己的孩子總是跟他對著幹,仿佛要氣死他,不罷休。


    他時常恨鐵不成鋼,說誰家的孩子多好,他兒子就瞪著他說,讓他去做那個孩子的爹。


    他這哪裏是氣他,分明是覺得自己委屈了。


    同樣的話,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


    就比方肖盼盼說的這一番話,讓一部分人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但也有一部分人根本沒覺得他有什麽問題。


    這也造就了不同的結果。


    俗話說,種什麽樣的樹,就會結出怎樣的果實。


    沒有細心培育過,想收獲甜美的果子,可能嗎?


    不枯死都是它堅強了,還要什麽甜美的果實,不覺得很可笑嗎?


    【其實,俞鷹的父母也經常在他跟前誇讚俞英,他們說俞英穩重又懂事,讓俞鷹也跟著學著點,俞鷹生性更活潑點!這一切若是父母的錯,可俞鷹的確沒錯!】


    【說到底,是沒膽子向自己的父母抗議,將矛頭對準了俞鷹!】


    若不是不能暴露肖盼盼心聲外放一事,俞英真想拍手稱快。


    肖盼盼說的都對,他年輕時候,的確沒有膽子向父母抗議,家中供他們二人讀書,已經夠吃力了,若他表明自己的不爽快,父母不僅不會理解,反而會覺得他不識好歹。


    所以他做了,他還記得堂兄那日被自己推下水時,看到他那驚訝驚恐的眼神,他想,他應該說驚訝多一點。


    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想殺了他的人是他的堂弟吧,明明兩人關係那麽好。


    俞英本也是糾結了許久,可他還是做了。


    他還記得,第一次做壞事,他並沒有多慌張,反而是心中生出一股快意。


    若俞鷹沒了,他爹娘肯定不會再說俞鷹的好了。


    果然,他沒想錯。


    自從俞鷹沒了之後,他爹娘除了惋惜,就時常叮囑俞英要保護好自己,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僅如此,俞鷹的爹娘攢了錢,都給俞英。


    自從俞鷹沒了,全家的眼光隻放在俞英身上。


    雖然這樣說很無恥,但是沒了俞鷹,家中隻需要供養他讀書,也輕鬆了許多。


    讀書,本就是一件費錢的事,尤其是對普通家庭而言。


    【俞鷹和俞英身處的環境一樣,可俞鷹更容易想得開,因此俞鷹父母誇讚俞英,俞鷹便覺得都是自家兄弟,弟弟優秀,他作為哥哥,應該為他感到高興,隻是偶爾也會覺得有點悶悶不樂!】


    【同樣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兩個人,造就了不同的兩種人生!聖人說了,因材施教,也能運用在家庭教育上!】


    說這話,不是為俞英開脫,他錯了就是錯了,隻是他不該把無辜的人牽扯進來。


    俞鷹從未刻意或者故意在俞英父母的跟前表現過自己比俞英優秀,或者背地裏說過些俞英什麽不好,每當俞英的父母誇讚他的時候,他一直都說俞英堂弟多好多好。


    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兩家也是互相誇讚兩個孩子,俞鷹也會笑著說俞英有多優秀,俞英也在場。


    但他卻覺得那是堂兄虛偽,心裏一定跟他一樣氣壞了,表麵上卻裝作若無其事。


    殊不知,俞鷹並不是表裏不一的人。


    每次這時候,俞英都會借口出去,不願在這屋子裏,聽自己的父母誇讚俞鷹。


    俞鷹爹娘誇獎他的時候,他是一點都沒放在心上,還覺得他叔嬸一家子虛偽。


    【敏感歸敏感,但是心髒的人看什麽都髒!】


    俞英聽著前半句的時候,神色間露出一種被認同的一絲絲感動。


    但下一句,還是揭露了他的虛偽和肮髒。


    在整個俞家,俞英是心眼子最多,且最虛偽的人。


    老人常道,與人交往,話太多了藏不住秘密,話太少了心思都藏在心裏看不出,那種話不多也不少的,就剛剛好。


    雖然不能如此絕對,但至少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千金被讀心後,滿朝文武癲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月不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月不晚並收藏真千金被讀心後,滿朝文武癲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