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意到豐利錢莊查了賬,整整八萬兩。
突然變成有錢人,一下子還真有些不適應。她要不要把自己的銀子,劃到榮家產業下的興隆錢莊?總感覺錢袋子放在仇家手裏,不踏實。
這般想著,腳已朝興隆錢莊邁去。
再出來時,一輛馬車停在錢莊門口。
“蘇娘子,今日本郎君請了劉巡使到家中做客,他從州府直接過去了,我來接你。”李必撩窗,朝蘇子意說道。
“好。”蘇子意也不客氣,心中已知他的目的,這簡先生動作還挺快。
也是,再不快,她便要走了。
晚飯很豐盛,每人一張小幾,菜是小蝶裝的,份量精致,一口一份,夾不出第二箸來,幾名婢子端著盤,行走不斷,撤碟,上菜。蘇子意大概也就夾了十幾箸,這還是她頭回吃這般正式的餐食。
酒飽飯足,幾位先生已酒醉先回屋歇著去了,隻有李必和簡先生,還有蘇子意及劉長義四人來到議事廳,劉長義也是微醉,李必讓人扶他坐到客幾,並倒了茶水。
酒醉的劉長義,單手擎著下巴,兩眼勾勾看向蘇子意,半點不遮掩。
李必同簡先生一臉了然,蘇子意頭皮有些發硬,臉頰微燙,也不知有無紅霞。
簡先生見廳內氣氛微尬,便先打開話題。
“數日前有幸聽到蘇娘子一番言論,關於源頭之利,不若今夜也為三郎君綢繆一番。”簡先生和李必,都知劉長義進官至此,必有蘇子意之功。
“呃,這件事。簡言之,借勢謀利。”蘇子意言簡意賅,四字開頭。
“願聞其詳。”簡先生很快接過話。
“涼州有劉巡使來推策,不出兩年必能大成。此前,三郎君需設法得魏州牧或李尚書信任。
李尚書遠在衛都,鞭長莫及,魏州牧離最近,那便選他罷。三郎君與魏州牧畢竟不是親緣,難能取信,隻得以利換之。
三郎君是廉官,想必傍身產業不多,卓家富甲一方,行行具到,就看郎君有無手段從中分取了。取之兩三行,便夠郎君撐起腰杆。”蘇子意不緊不慢,娓娓道來。
“可卓家既能富甲一方,必也與州府關係錯綜複雜,魏州牧以何讓郎君參與分食?”簡先生見李必目光清亮異常,便知他心動了,可道理皆知,行事艱難啊!
“著實不易。但郎君這般思考,卓家行商,無非向官府足稅,另私與好處,但這些加起來,可有他半利?子意舉個詳解:一年他行商盈利百萬,稅之二十,往多了說三十,再私與十好處,加總也不過四十。若有別的方式,可直接分利五六十,州府會拒絕否?”蘇子意邊解邊問。
“按理是會支持,但以何取信於秦州牧,才能得以近身,授以其任?”這是簡先生百思不得要領之處,也是李必迫切想知的。
總算引到點子上了。
“這些也不能一蹴而就,子意與郎君也算舊識,本有一樁生意與卓家合作,為助郎君更近於魏州牧,便將其抽與郎君罷。”蘇子意沉思片刻,最後忍痛說道。
“哦~?是何生意?”簡先生見重點呼之欲出,連忙追問。
“那便是卓家手製糖生意,那方子,便是子意出的。郎君拿去獻與秦州牧罷。劉巡使助涼州行策,其中最南縣必種甜蔗甜菜,這便是原料,郎君可借州府之力,盡數收去原料,那卓家便無從做起了。單塗州兩年製糖生意,便獲利十萬兩,同是江南的涼州,自不在話下。”
一聽兩年十萬,簡先生瞪大雙眼,單這一項生意便如此多,那再多幾項……
不敢往下想。
“可這些都盡數交與州府,本郎君仍無產業傍身,依舊如蔽履……”一直在旁沉默的李必,終於開口問道。獻上去了,他還有甚?
“有一種製糖不可或缺的材料,由郎君來同子意采買罷。任誰不賣,隻給三郎君。至於郎君交與州府如何取價,全看您的意思了。
得信魏州牧後,郎君再借州府之勢,把卓家米糧生意掐了。策成餘糧多,郎君若不欲沾手,便限價之,限高限低,既保糧農利益,又壓製奸商牟利。況且,天子建糧倉在即,屆時州府必會盡收餘糧,郎君若提前綢繆,也能小賺一筆,別都給那些奸商占了去。”蘇子意也隻能言盡於此了,之後全看他本事。
突然變成有錢人,一下子還真有些不適應。她要不要把自己的銀子,劃到榮家產業下的興隆錢莊?總感覺錢袋子放在仇家手裏,不踏實。
這般想著,腳已朝興隆錢莊邁去。
再出來時,一輛馬車停在錢莊門口。
“蘇娘子,今日本郎君請了劉巡使到家中做客,他從州府直接過去了,我來接你。”李必撩窗,朝蘇子意說道。
“好。”蘇子意也不客氣,心中已知他的目的,這簡先生動作還挺快。
也是,再不快,她便要走了。
晚飯很豐盛,每人一張小幾,菜是小蝶裝的,份量精致,一口一份,夾不出第二箸來,幾名婢子端著盤,行走不斷,撤碟,上菜。蘇子意大概也就夾了十幾箸,這還是她頭回吃這般正式的餐食。
酒飽飯足,幾位先生已酒醉先回屋歇著去了,隻有李必和簡先生,還有蘇子意及劉長義四人來到議事廳,劉長義也是微醉,李必讓人扶他坐到客幾,並倒了茶水。
酒醉的劉長義,單手擎著下巴,兩眼勾勾看向蘇子意,半點不遮掩。
李必同簡先生一臉了然,蘇子意頭皮有些發硬,臉頰微燙,也不知有無紅霞。
簡先生見廳內氣氛微尬,便先打開話題。
“數日前有幸聽到蘇娘子一番言論,關於源頭之利,不若今夜也為三郎君綢繆一番。”簡先生和李必,都知劉長義進官至此,必有蘇子意之功。
“呃,這件事。簡言之,借勢謀利。”蘇子意言簡意賅,四字開頭。
“願聞其詳。”簡先生很快接過話。
“涼州有劉巡使來推策,不出兩年必能大成。此前,三郎君需設法得魏州牧或李尚書信任。
李尚書遠在衛都,鞭長莫及,魏州牧離最近,那便選他罷。三郎君與魏州牧畢竟不是親緣,難能取信,隻得以利換之。
三郎君是廉官,想必傍身產業不多,卓家富甲一方,行行具到,就看郎君有無手段從中分取了。取之兩三行,便夠郎君撐起腰杆。”蘇子意不緊不慢,娓娓道來。
“可卓家既能富甲一方,必也與州府關係錯綜複雜,魏州牧以何讓郎君參與分食?”簡先生見李必目光清亮異常,便知他心動了,可道理皆知,行事艱難啊!
“著實不易。但郎君這般思考,卓家行商,無非向官府足稅,另私與好處,但這些加起來,可有他半利?子意舉個詳解:一年他行商盈利百萬,稅之二十,往多了說三十,再私與十好處,加總也不過四十。若有別的方式,可直接分利五六十,州府會拒絕否?”蘇子意邊解邊問。
“按理是會支持,但以何取信於秦州牧,才能得以近身,授以其任?”這是簡先生百思不得要領之處,也是李必迫切想知的。
總算引到點子上了。
“這些也不能一蹴而就,子意與郎君也算舊識,本有一樁生意與卓家合作,為助郎君更近於魏州牧,便將其抽與郎君罷。”蘇子意沉思片刻,最後忍痛說道。
“哦~?是何生意?”簡先生見重點呼之欲出,連忙追問。
“那便是卓家手製糖生意,那方子,便是子意出的。郎君拿去獻與秦州牧罷。劉巡使助涼州行策,其中最南縣必種甜蔗甜菜,這便是原料,郎君可借州府之力,盡數收去原料,那卓家便無從做起了。單塗州兩年製糖生意,便獲利十萬兩,同是江南的涼州,自不在話下。”
一聽兩年十萬,簡先生瞪大雙眼,單這一項生意便如此多,那再多幾項……
不敢往下想。
“可這些都盡數交與州府,本郎君仍無產業傍身,依舊如蔽履……”一直在旁沉默的李必,終於開口問道。獻上去了,他還有甚?
“有一種製糖不可或缺的材料,由郎君來同子意采買罷。任誰不賣,隻給三郎君。至於郎君交與州府如何取價,全看您的意思了。
得信魏州牧後,郎君再借州府之勢,把卓家米糧生意掐了。策成餘糧多,郎君若不欲沾手,便限價之,限高限低,既保糧農利益,又壓製奸商牟利。況且,天子建糧倉在即,屆時州府必會盡收餘糧,郎君若提前綢繆,也能小賺一筆,別都給那些奸商占了去。”蘇子意也隻能言盡於此了,之後全看他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