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采薇神色一喜,“首輔、次輔?那可是閣老啊。義父要是能請其中一人當你老師,那就是燒冷灶的最好機會。”


    “這個項目的回報,簡直無法評估。”


    “真要是起複了,那不就是你的大靠山?玩兒政治,背景和站隊最重要啊。”


    一邊說一邊摸摸朱寅的背。


    朱寅盤坐在竹席上,小身板挺拔如鬆,但一點也不僵直,反而有種鬆弛感。


    寧采薇很喜歡朱寅這種坐姿。


    這是男人自律又自信的表現。


    “不一定是這兩人中的一個。”朱寅語氣淡然的說道,“是當然最好。就算不是,我也能找到其他官場靠山。”


    “攀不上內閣大臣、尚書侍郎,巡撫、布政使之類,將來還是有希望攀附上的。”


    “最起碼,前期也能攀附知縣這樣的正處級實職領導。”


    “在一個縣,能攀附知縣、縣丞、主簿,甚至結交到典史、教諭、經承、師爺等縣中大人物,也夠我們滋潤幾年了。”


    寧采薇是商業大佬,享受的政治級別也是副部。她從來不認為科、處級的小官兒是大人物。


    “嘁,縣中大人物?芝麻大的大人物吧。”


    朱寅見寧采薇不以為然,神色有點不屑,知道她出身起點太高,對基層社會的生態結構缺乏認識。


    他提醒道:“我們現在就是草民啊,你不是寧總,我也不是探員,我們是最底層你知道麽?”


    “我們連戶籍都沒有,身份上就是流民。一個衙役就能把我們抓了,沒收我們的財物。”


    “縣衙典史不入流沒錯,連從九品都不是。六房經承,更隻是胥吏。”


    “可是在一個縣,他們絕對就是大人物、官老爺,是普通百姓根本惹不起的存在。至於知縣等正式官員,普通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


    “你以為知縣小?人家掌管一縣之政,俗稱百裏侯啊。”


    “整個大明朝隻有1100個縣,晚明時期人口兩億,平均一個縣有十幾萬人口,地盤比後世的縣更大。”


    “大官的確不把知縣放在眼裏,可是普通百姓,千萬不能小瞧了,人家一句話,真能讓我們家破人亡。”


    “所以啊,我們一定要謙虛,要卑微。起碼要到我中秀才了,我們的腰杆才能伸直一些,等到我中舉或者進了國子監,才能真正挺起胸,揚眉吐氣。”


    “在此之前,我們是龍要盤著,是虎要趴著。暫時忘記現代身份,先融於進去。”


    “這個落差對你而言很大。但你要是不轉變心態,會活的很辛苦,很痛苦。”


    “等到了浙江,我們就設法結交這些縣裏的‘大人物’,不然的話,你生意也做不成。就算發了財,也會被勒索破產。”


    “你的長相也太過出眾,要是沒有靠山撐腰,也很容易招災惹禍。強搶民女這種事情,古代哪裏沒有?你千萬不要大意。”


    寧采薇點頭稱是,“你提醒的對,是我心態沒有完全轉過來。我們就是底層小人物,靠著李如柏和野豬皮的饋贈,發了一筆小財而已。”


    “義父名氣雖大,可畢竟被罷官奪俸,護不住我們,我們不受他連累就不錯了。”


    “所以啊,咱們不能一口吃個胖子。步子大了…等你考中了功名,我這邊賺到大錢了,就幫義父活動,幫他官複原職。”


    “他恢複官職了,人脈資源一激活,本身不就是大靠山?”


    朱寅點點頭,“義父最高做到左都督,武將極品,差點封爵位的人。”


    “他要是官複原職,就算是武將,也是大靠山了。他要是再招募幾千家丁,我們就更有操縱空間。”


    寧采薇曆史不好,問道:“明朝不是猜忌武將麽?為何允許武將大規模練私兵?”


    朱寅回答道:“明朝武將本就有家丁,但數量很少。大規模豢養私兵成為軍隊,是從嘉靖朝開始。”


    “因為衛所和邊軍崩壞,皆腐朽不堪一用。無法應付嚴重的南倭北韃。倭寇打到南京,韃靼打到北京。”


    “明朝統治者被迫無奈,才默許武將大規模豢養私兵。換了以前,怎麽可能?”


    寧采薇明白了,“原來如此。就是皇帝也隻能繞過體製辦事,行政體係已經在腐敗下僵化失靈了。”


    朱寅冷笑道:“老道士很清楚,大明吏治腐敗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憑借現有體製,很難練出強兵。”


    “唯一的辦法,就是準許將領繞過朝廷體製,練私兵為朝廷所用。不然,日本人真能打進中原。”


    寧采薇幹脆問個明白:“都說倭寇主要是華人海盜,難道不是?”


    朱寅搖頭:“那是為了臉麵,混淆視聽。倭寇之亂最嚴重的時期,很多日國大名都派兵參戰了。”


    “倭寇主力就是日本人,根本不是華人海盜。說倭寇主力是華人海盜,那是明朝官員為了臉麵故意顛倒黑白。”


    “皇帝為了臉皮,也隻能相信倭寇主力是汪直之流。如此一來便是匪亂,就不是被小國侵略了。”


    他拿過寧采薇手中的團扇給自己打扇,繼續說道:


    “後世學者為了臉麵,也搞出“十倭七華”的論調,似乎這樣就會好看一些。”


    “但後來的曆史研究戳破了這一點。倭寇之亂絕非華人海盜“造反”,就是日人的蓄意侵略。”


    “嘉靖朝急劇惡化的倭亂,本質可以看做是日本的一次侵華戰爭。規模最大的戰役,甚至有數以萬計的真倭。”


    “築前甚至成立了以九州霸主大友宗麟主導的侵華日軍大本營。”


    寧采薇這次想到了更多,說道:“倭寇侵華規模的大小強弱,取決於明軍能否有效抗倭?”


    “如果能,侵華規模不敢擴大。如果不能,那麽日本大名野心膨脹之下可能聯合起來,發動更大規模的侵華戰爭?”


    朱寅點頭微笑,“你雖然曆史不好,但就是聰明。話說一半,就能猜出結果。”


    “對。關於擴大侵華戰爭的規模,除了九州霸主大友宗麟想幹,那位第六天魔王,也很想這麽幹。”


    “還不是你科普的好?”寧采薇笑道,“不懂就問,誰是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已經死了好幾年了。”朱寅將扇子還給女郎,“他的繼承者,就是豐臣秀吉。”


    “原來是他啊。”寧采薇一笑,又神色一凝,“豐臣秀吉…他是不是要發動侵朝之戰了?”


    朱寅眸光閃動,燭光之下,裏麵似乎有火焰在跳躍。


    “對,還有五年,也就是1592年,豐臣秀吉就會大規模入侵朝鮮,意圖先征服朝鮮,再征服明朝,狂妄到極點。”


    “我要是能在這一年考中進士,說不定能恰逢其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風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戈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戈昔並收藏晚明風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