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莫欺少年窮
知否:從梁家開始封狼居胥 作者:唐星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汴京,永昌伯府,正堂。
吳大娘子帶著心腹嚴媽媽正在清點聘禮。
如今距離約定的前往揚州盛家下聘的日子已經很近了,聘禮其實早就準備妥當了,如今不過是查漏補缺。
嚴媽媽將聘禮清單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對閉著眼睛的吳大娘子說道:“大娘子,已經點了三遍了,全都在這裏了。”
吳大娘子沒有睜眼,用略顯疲憊的聲音說道:“這樣最好,這是四郎的人生大事,可不能馬虎。”
嚴媽媽應承道:“奴婢知道輕重,絲毫不敢怠慢,大娘子放心。”
吳大娘子睜開了眼,看著嚴媽媽臉上的倦意,說道:“辛苦你了,快去歇息吧,可要把身子骨調養好,再過半個月,咱們就要下揚州了。”
嚴媽媽臉上露出猶豫之色,似乎是有話想說。
吳大娘子自然看得出來,說道:“但說無妨,咱們在一塊也有幾十年了,你從來都是有話直說的,今日怎麽這副樣子。”
嚴媽媽狠了狠心道:“大娘子,如今天寒地凍的,您也不年輕了,何必非要親自走這一趟呢。
“那盛家是個小門小戶,讓二郎並二郎媳婦代替您和伯爺跑一趟,也是使得的,二郎是伯府嫡長子,未來的永昌伯,也不算失禮了。”
吳大娘子臉上原本掛著淡淡的笑容,登時消失不見了,不悅道:“你怎麽會說這樣糊塗的話?”
嚴媽媽打了個激靈,惶恐道:“奴婢該死。”
吳大娘子倒也沒有怪罪自己的心腹,隻是恨鐵不成鋼地罵道:“你當我想跑這一趟嗎?你我都是做了祖母的人,你覺得我不想留在家裏含飴弄孫?
“我平日裏是怎麽教你的?要麽不做,要麽就做得讓任何人都挑不出錯處來。且不說當日定親時,為表重視,我和伯爺已經答應要去親自下聘了。如今出爾反爾,隻會徒增笑柄。
“四郎說過一句話,我覺得極有道理,那句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這盛家雖是小門小戶,卻也是正經的書香門第,老四媳婦的父祖都是進士,嫡親的兄弟也是個讀書種子,假以時日,盛家未必還是如今這副光景,未來咱們家要靠盛家提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算我和伯爺裝病,這世上也不是隻有你一個聰明人,所有人心裏都如明鏡一般,知道你這是瞧不起盛家,盛家就算咬著牙認了,心裏隻怕恨不得活吃你肉……你這不像是結親,倒像是結仇啊!”
嚴媽媽“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叩頭如搗蒜,哭道:“姑娘,奴婢錯了,奴婢知錯了!”
情急之下,嚴媽媽喊了“姑娘”,她本就是吳大娘子的陪嫁丫鬟。
她原本想說“我這是擔心您的身體”,可又咽了下去。
這自然是原因之一。
但其實她自己也不想大冬天陪著吳大娘子跑這一趟。
仗著自己在吳大娘子麵前有些臉麵,想要發發牢騷。
可誰承想,吳大娘子竟然大發雷霆。
吳大娘子其實知道嚴媽媽的小心思,她也不是真的怪罪自己的心腹,是她心裏也有氣,於是趁機發泄出來了。
她也不想大冷天出門,可這是她自己承諾的,且等到明年開春再去下聘就太拖遝了,如今是不得不出門。
看著嚴媽媽頭上斑白的頭發,吳大娘子連忙親自扶起了自己的老搭檔,歎息道:“是我不好,你也不過是發了句牢騷罷了,快起來吧。”
嚴媽媽心下稍安,忙從地上站起來,等候吳大娘子的吩咐。
吳大娘子又說了幾句貼心的話,嚴媽媽很是感動,兩人和好如初。
歎了口氣,吳大娘子不想糾纏這不能更改的行程,轉移話題道:“四郎院子裏的那兩個丫頭,還沒有被收房嗎?”
嚴媽媽連連點頭道:“奴婢親自去看了,也打聽了,確實沒被四郎收房,您看……要不要把侍書和翠墨的月錢提一提,提到小娘那一級,四郎也就知道您的意思了。”
吳大娘子擺擺手,說道:“快別說了,我也隻是好奇罷了,如今兒媳婦還沒過門,我就做主給兒子屋裏送女人,我成什麽人了?大郎、二郎和三郎,我可曾主動給他們院子裏塞過人?你是了解我的,我平生最煩的就是整日盯著自家後宅,有事沒事就給兒子塞小老婆的蠢物!
“給他準備兩個家世清白的丫鬟,是怕他出去亂搞,既然他沒有出去亂搞,咱們就不用管了,這兩個丫鬟最後是留下來開臉,還是放出去配小子,都是他們小兩口的私事。”
“遵命”,嚴媽媽低頭應道,然後小拍了一下吳大娘子的馬屁,“大娘子,她們可真是前世積了大德,才能給您做兒媳婦。”
吳大娘子對此也很自得,對嚴媽媽的馬屁還挺受用的,不過,她假意說道:“快別說了,不過是將心比心罷了,我管不了自己的兒子,還是能管住自己的。”
嚴媽媽還要再說,吳大娘子連忙“端茶送客”,“好了,又說了這一通話,口幹舌燥的,我潤潤喉嚨,你也下去歇著吧。”
嚴媽媽趕忙告退。
……
大周皇宮,垂拱殿。
梁曉身穿侍衛製服,挎刀站在垂拱殿的大門口,表情肅穆,仿佛是門神一般。
垂拱殿侍衛,聽著高大上,實際上本職工作極為單一,就是在皇帝身邊找好位置,一直站著,站夠了一個時辰,會有人來換崗,周而複始。
當然,儀鸞司侍衛還有可能會被皇帝派出去宣旨、出使,等等,但這些都不是本職工作。
梁曉的嶽父盛紘,品級和他相差無幾,身上的官職是揚州通判,是揚州這個東南重鎮的二把手,位卑權重。
梁曉身上的垂拱殿侍衛,聽著唬人,實際上就是給皇帝站崗的禮兵,位高權小。
作為一名侍衛,混得好壞,全看能否得到皇帝的信任,成為皇帝陛下的“影子”。
從梁曉進宮麵聖那日算起,他在皇帝身邊站崗,已經站了數月時光了,在這期間,皇帝像是忘了他一般,沒有給他分配任何差事。
梁曉像是毫不在意一樣,每日依舊準時到崗,站得筆直筆直,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而在內心深處,梁曉感到非常無聊,不過沒有焦慮的情緒。
作為穿越者,梁曉能夠用相對超然的眼光看待問題。
垂拱殿侍衛的名額何等珍貴,既然皇帝給了自己一個名額,那肯定是對自己有所期待,既然皇帝沒有給自己分配任務,那就是在考驗自己。
既然如此,自己好好表現,等待時機來臨,就好了。
隻是不知道,皇帝到底會給自己分配什麽任務。
吳大娘子帶著心腹嚴媽媽正在清點聘禮。
如今距離約定的前往揚州盛家下聘的日子已經很近了,聘禮其實早就準備妥當了,如今不過是查漏補缺。
嚴媽媽將聘禮清單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對閉著眼睛的吳大娘子說道:“大娘子,已經點了三遍了,全都在這裏了。”
吳大娘子沒有睜眼,用略顯疲憊的聲音說道:“這樣最好,這是四郎的人生大事,可不能馬虎。”
嚴媽媽應承道:“奴婢知道輕重,絲毫不敢怠慢,大娘子放心。”
吳大娘子睜開了眼,看著嚴媽媽臉上的倦意,說道:“辛苦你了,快去歇息吧,可要把身子骨調養好,再過半個月,咱們就要下揚州了。”
嚴媽媽臉上露出猶豫之色,似乎是有話想說。
吳大娘子自然看得出來,說道:“但說無妨,咱們在一塊也有幾十年了,你從來都是有話直說的,今日怎麽這副樣子。”
嚴媽媽狠了狠心道:“大娘子,如今天寒地凍的,您也不年輕了,何必非要親自走這一趟呢。
“那盛家是個小門小戶,讓二郎並二郎媳婦代替您和伯爺跑一趟,也是使得的,二郎是伯府嫡長子,未來的永昌伯,也不算失禮了。”
吳大娘子臉上原本掛著淡淡的笑容,登時消失不見了,不悅道:“你怎麽會說這樣糊塗的話?”
嚴媽媽打了個激靈,惶恐道:“奴婢該死。”
吳大娘子倒也沒有怪罪自己的心腹,隻是恨鐵不成鋼地罵道:“你當我想跑這一趟嗎?你我都是做了祖母的人,你覺得我不想留在家裏含飴弄孫?
“我平日裏是怎麽教你的?要麽不做,要麽就做得讓任何人都挑不出錯處來。且不說當日定親時,為表重視,我和伯爺已經答應要去親自下聘了。如今出爾反爾,隻會徒增笑柄。
“四郎說過一句話,我覺得極有道理,那句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這盛家雖是小門小戶,卻也是正經的書香門第,老四媳婦的父祖都是進士,嫡親的兄弟也是個讀書種子,假以時日,盛家未必還是如今這副光景,未來咱們家要靠盛家提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算我和伯爺裝病,這世上也不是隻有你一個聰明人,所有人心裏都如明鏡一般,知道你這是瞧不起盛家,盛家就算咬著牙認了,心裏隻怕恨不得活吃你肉……你這不像是結親,倒像是結仇啊!”
嚴媽媽“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叩頭如搗蒜,哭道:“姑娘,奴婢錯了,奴婢知錯了!”
情急之下,嚴媽媽喊了“姑娘”,她本就是吳大娘子的陪嫁丫鬟。
她原本想說“我這是擔心您的身體”,可又咽了下去。
這自然是原因之一。
但其實她自己也不想大冬天陪著吳大娘子跑這一趟。
仗著自己在吳大娘子麵前有些臉麵,想要發發牢騷。
可誰承想,吳大娘子竟然大發雷霆。
吳大娘子其實知道嚴媽媽的小心思,她也不是真的怪罪自己的心腹,是她心裏也有氣,於是趁機發泄出來了。
她也不想大冷天出門,可這是她自己承諾的,且等到明年開春再去下聘就太拖遝了,如今是不得不出門。
看著嚴媽媽頭上斑白的頭發,吳大娘子連忙親自扶起了自己的老搭檔,歎息道:“是我不好,你也不過是發了句牢騷罷了,快起來吧。”
嚴媽媽心下稍安,忙從地上站起來,等候吳大娘子的吩咐。
吳大娘子又說了幾句貼心的話,嚴媽媽很是感動,兩人和好如初。
歎了口氣,吳大娘子不想糾纏這不能更改的行程,轉移話題道:“四郎院子裏的那兩個丫頭,還沒有被收房嗎?”
嚴媽媽連連點頭道:“奴婢親自去看了,也打聽了,確實沒被四郎收房,您看……要不要把侍書和翠墨的月錢提一提,提到小娘那一級,四郎也就知道您的意思了。”
吳大娘子擺擺手,說道:“快別說了,我也隻是好奇罷了,如今兒媳婦還沒過門,我就做主給兒子屋裏送女人,我成什麽人了?大郎、二郎和三郎,我可曾主動給他們院子裏塞過人?你是了解我的,我平生最煩的就是整日盯著自家後宅,有事沒事就給兒子塞小老婆的蠢物!
“給他準備兩個家世清白的丫鬟,是怕他出去亂搞,既然他沒有出去亂搞,咱們就不用管了,這兩個丫鬟最後是留下來開臉,還是放出去配小子,都是他們小兩口的私事。”
“遵命”,嚴媽媽低頭應道,然後小拍了一下吳大娘子的馬屁,“大娘子,她們可真是前世積了大德,才能給您做兒媳婦。”
吳大娘子對此也很自得,對嚴媽媽的馬屁還挺受用的,不過,她假意說道:“快別說了,不過是將心比心罷了,我管不了自己的兒子,還是能管住自己的。”
嚴媽媽還要再說,吳大娘子連忙“端茶送客”,“好了,又說了這一通話,口幹舌燥的,我潤潤喉嚨,你也下去歇著吧。”
嚴媽媽趕忙告退。
……
大周皇宮,垂拱殿。
梁曉身穿侍衛製服,挎刀站在垂拱殿的大門口,表情肅穆,仿佛是門神一般。
垂拱殿侍衛,聽著高大上,實際上本職工作極為單一,就是在皇帝身邊找好位置,一直站著,站夠了一個時辰,會有人來換崗,周而複始。
當然,儀鸞司侍衛還有可能會被皇帝派出去宣旨、出使,等等,但這些都不是本職工作。
梁曉的嶽父盛紘,品級和他相差無幾,身上的官職是揚州通判,是揚州這個東南重鎮的二把手,位卑權重。
梁曉身上的垂拱殿侍衛,聽著唬人,實際上就是給皇帝站崗的禮兵,位高權小。
作為一名侍衛,混得好壞,全看能否得到皇帝的信任,成為皇帝陛下的“影子”。
從梁曉進宮麵聖那日算起,他在皇帝身邊站崗,已經站了數月時光了,在這期間,皇帝像是忘了他一般,沒有給他分配任何差事。
梁曉像是毫不在意一樣,每日依舊準時到崗,站得筆直筆直,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而在內心深處,梁曉感到非常無聊,不過沒有焦慮的情緒。
作為穿越者,梁曉能夠用相對超然的眼光看待問題。
垂拱殿侍衛的名額何等珍貴,既然皇帝給了自己一個名額,那肯定是對自己有所期待,既然皇帝沒有給自己分配任務,那就是在考驗自己。
既然如此,自己好好表現,等待時機來臨,就好了。
隻是不知道,皇帝到底會給自己分配什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