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四人組一連見了好幾個賬本涉及的在職老員工,這些人全都是啤酒公司的領導層,無一例外,他們的態度都跟許清明如出一轍。


    這都在預料之中,要不是領導層,也不會被涉及到賬本之中。


    每見一人,梁棟也都會故伎重演,不管成不成,都要楔根釘子在他們心中。


    工作組這邊忙得如火如荼,市委市政府那邊也是暗流湧動。


    工作組是覃玠首肯,陸知行負責,兩個大佬共同的決定,實施起來不能說完全沒有阻力,至少不會推行不下去。


    誰都知道,馬誌達是曾憲磊的小舅子,市裏要扒啤酒廠的舊賬,那就是要找曾憲磊的麻煩。


    曾憲磊一路爬到政法委書記的位置上,一直都沒有離開過淮州,絕對是淮州本土勢力的領軍人物。


    他又掌握了政法係統,公檢法裏麵,到處都是他的門生故吏。


    馬誌達敢於公然在工作組挖牆腳,也絕對不是吹牛逼。


    他要是下場幫程紀斌說幾句話,程紀斌在公安係統,絕對能夠飛黃騰達。


    曾憲磊在淮州官場以外,有兩員大將,一個是‘正新地產’的老總韋天來,另一個就是小舅子馬誌達。


    要說起‘韋爵爺’,那絕對是淮州地下勢力的領軍人物。


    本來那些混混都把韋天來尊稱為‘韋爺’,後來他專門買了一排聯排別墅,養了七個老婆,就有好事者把他跟《鹿鼎記》裏的韋小寶做了比較,於是就多了一個‘韋爵爺’的外號。


    韋天來很喜歡這個外號,並以此為榮。


    韋天來的崛起,跟他自身的狠辣有一定關係,但真正原因還是因為搭上了曾憲磊這趟列車。


    相比之下,馬誌達就是個草包,除了吃喝玩樂,嘛本事沒有。


    曾憲磊之所以把他推出來,主要還是因為很多地方,他都不方便出麵,需要一個傀儡來撐門麵。


    韋天來雖然有些本事,畢竟是個外人,很多時候,曾憲磊還要防備一二。


    馬誌達就不一樣了,他本身是個草包,又是小舅子,用起來就完全不用擔心忠誠問題。


    如果這兩個人同時犯事,相信曾憲磊更願意保馬誌達,而放棄韋天來。


    現在市裏要查啤酒廠,那就等於要查馬誌達。


    如果馬誌達一倒,啤酒廠的蓋子一被揭開,那曾憲磊辛辛苦苦二十年的布局,就會功虧一簣,眼看就要到手的四十億,就會化作過眼煙雲。


    這肯定是他所接受不了的。


    現在的淮州,也是三國鼎立。


    以書記覃玠為代表的的書記係,在常委會裏占據五票,除覃玠以外,還包括專職副書記賀玉良、組織部長湯誌東、宣傳部長白梓楠和市委秘書長殷澤貴。


    以市長陸知行為代表的市長係,常委會裏占四票,包括市長陸知行、常務副市長靳曦、常委副市長蔣天宇和常委副市長趙忠誠。


    以政法委書記曾憲磊為代表的的本土係,常委會裏占三票,包括政法委書記曾憲磊、紀委書記胡鐵軍和統戰部長辛鵬。


    還有一個軍區政委邢勇,基本不怎麽出席常委會,即便出席,隻要不涉及到部隊,也基本都是投棄權票,算是一個唯一的中立常委。


    乍一看,書記派五票,在三派中占據多數。


    但是,覃玠的年齡在那裏擺著,再有一年就幹完了這一屆,想要再往上挪一步,難於登天,最好的結果就是到省人大謀個養老的位置。


    市長陸知行從省裏空降下來,又是省長蘇懷山的秘書,而蘇懷山大概率會更進一小步,接任省委書記。


    這樣一來,正值當年的陸知行,就是絕對的績優股,接覃玠的班,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一增一減,市長係好像也並不弱於書記係。


    本土派人數最少,隻有三人,但他們不但占據了地利,還掌管了政法和紀檢兩個重要部門,實力也絕對不容小覷。


    何況,常務副市長靳曦又同本土派暗通款曲,關鍵時刻,很有可能會倒戈一擊,打陸知行一個措手不及。


    隨著陸知行對市政府的掌控越發到位,他在淮州的威望也日漸提高。


    覃玠反正還有一年,沒必要與陸知行賭氣,去爭個高下,所以,凡是陸知行的提議,他基本都不會反對。


    書記係的幾個人也樂得見到這種情形。


    如果覃玠要和陸知行鬥個不亦樂乎,他們夾在中間才是最難做的。


    既然屬於書記係,那就肯定要維護書記的權威,維護了書記權威,那就肯定要得罪市長。


    大家都明知這個市長很快就要接任書記,卻又不得不跟他唱反調,你說,等市長當上了書記,會不會秋後算賬?


    身在官場,那就得按遊戲規則辦事,牆頭草是最不可取的一種選擇。


    道理很簡單,一個人既然能夠背叛第一次,那就肯定還會有第二次。


    這樣的人,誰會用?


    所以,一旦選好了隊伍,那就必須從一而終,萬萬不能因為一時處於劣勢,就改換門庭。


    對於靳曦來說,他選擇跟曾憲磊合作,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還談不上改換門庭。


    他們雙方暫時的聯盟,是為了各取所取。


    靳曦的目標當然是盯著陸知行的位置。


    也不是他等不及這一年,實在是一年後變數太多,誰也不能保證陸知行當了書記,市長的位置就一定會落到他的頭上。


    除了最大的競爭對手賀玉良,還有無處不在的空降幹部,這都有是橫亙在他前麵的鴻溝。


    要是跟曾憲磊聯手,突然擠走陸知行,有了曾憲磊的幫助,他勝出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雖然‘倒陸’行動沒有成功,靳曦還是欠了曾憲磊一個人情。


    換個角度來說,也可以說是送給了曾憲磊一個把柄。


    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曾憲磊現在遇到了麻煩,靳曦都是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一定幫助的。


    常委會上,曾憲磊突然就工作組的人員組成,提出了意見。


    一般情況下,擬上會的議題至少要提前一周申報,應極力避免臨時動議,匆忙上會。


    但這些都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並無明文規定。


    曾憲磊臨時提出意見,算不上違規,卻也算得上違反了遊戲規則了。


    不過,都到了這般境地,他也顧不得許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腕官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悟秋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悟秋懂並收藏鐵腕官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