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梁棟的第一把火還沒燒起來,好像就沒了下文,第二把火又被省裏領導一盆水給直接熄滅。
大家就開始猜測,這位年輕的新縣長的第三把火會燒向哪裏。
可是,等了近半個月,也不見有什麽動靜。
於是,又有人開始猜測,這位新縣長是不是認清了現狀,跟縣裏兩位大佬妥協了?
李一鳴把眾人這個看法告知魏東城的時候,魏東城笑著說:“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不是那樣的人。現在越平靜,將來就越爆發得就越激烈。”
他同時還告誡李一鳴,暫時蟄伏,讓梁棟和何孝堂先鬥起來,然後再坐收漁翁之利。
李一鳴心中不以為然,嘴上卻全是奉承的好話。
跟魏東城一樣,何孝堂也感覺梁棟不是那種慫貨,這家夥肯定在憋什麽大招。
縣政府這邊,梁棟願意放權,他也不含糊,大小事務都抓得井井有條。
前麵幾任縣長,包括武自強,縣政府裏有什麽重大決策,基本都會以何孝堂的意見為主。
縣委那邊雖然掌握了人事任命的大權,對於縣政府這邊,他們也是鞭長莫及。
如果何孝堂不點頭,誰都安不 進縣政府一個人。
梁棟到任後,隻要了三個新考入的年輕人,這讓何孝堂也高看了一眼,不過也並未怎麽當回事。
他自信可以牢牢把控整個縣政府。
然而,這三個小年輕不知是不是受到了梁棟洗腦,行事作風竟然跟梁棟如出一撤。
大家本來以為他們仨是梁棟欽點的禦林軍、錦衣衛,肯定是要把屠刀指向全縣大小官員的,誰知半個月來,這三個小年輕組成的第一小組,隻是在城區瞎晃蕩,並未查過任何一個單位。
就在大家都感覺槐安縣的政局好似一潭死水的時候,網絡上突然爆出了一條有關槐安縣的消息。
新聞題目:招商引資,還是招商引禍?
副標題:造紙廠地下排汙,誰之過?
新聞爆出了槐安縣‘曙光造紙廠’地下排汙的消息,並放出了大量實地拍攝的照片。
消息一經爆出,就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上市公司‘曙光紙業’的股票。
連續三個跌停,市值蒸發近三分之一。
造紙廠曝出醜聞,江南謝家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先是花錢公關,撤掉各大門戶網站的相關消息,然後再收買水軍,到各大平台、論壇下麵洗白。
然而,現在自媒體太過發達,想要把網上的消息清理幹淨,談何容易?
很顯然,這背後必定有人在跟謝家作對,謝家能花錢掩蓋這個消息,人家一樣可以花錢再把消息推上熱點。
在網上散播消息和消除消息,後者的的難度要遠遠超過前者。
人家花十萬推廣消息,你想清除這些消息,就得花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錢。
事情出在槐安,謝家的人自然要來槐安調查照片從哪裏泄露。
謝秋童本來意滿誌得,覺得自己會繼承家族的商業版圖。
這個醜聞卻成了她的滑鐵盧之戰。
她父親謝學舟打來電話:“童童,當務之急,你要做好幾件事:第一,查清消息到底從哪裏泄露的;第二,以最快的速度消除痕跡,然後主動請求環保檢查;第三,不惜一切代價,搞好公關,最大限度消除惡劣影響;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搞清楚對手到底是誰!”
謝秋童分析道:“爸爸,我覺得這件事不可能是咱們的競爭對手所為。他們要針對咱們,不可能用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式。他們也比咱們高尚不到哪裏去,地下排汙的絕對不止咱們一家。我到槐安後,謹遵您的教誨,低調做人,謹小慎微,好像從未得罪過任何一個人。”
謝秋童突然想起了梁棟,又補充道:“爸爸,要說得罪人,我還真的罪過一個人。那個人叫梁棟,是槐安縣新上任的縣長……”
謝秋童把她所知道的梁棟所有信息,詳細的匯報給了謝學舟。
謝學舟聞言大怒,在電話裏吼道:“童童,我以為你到國外上了幾年學,學了不少東西,看來,是我錯了。我告誡過你多少次,有事不要去找你三叔,你為什麽偏偏不聽?你說你得罪誰不好,偏偏要得罪一個有何家做靠山的縣長?”
謝學舟知道梁棟在京城的‘成名之作’,就給謝秋童講了一遍,然後問道:“你覺得這樣一個人,會是一個能委屈自己的人嗎?我敢打包票,這次設計咱們謝家的,就是這個梁棟!”
謝秋童委屈道:“我也是被他氣到了,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去找了我三叔。”
謝學舟歎氣道:“童童啊,我覺得你還是不適合在國內待,我還把你送去國外吧。”
謝秋童一聽就急了,忙道:“爸爸,你再給我個機會,我一定可以搞定那個梁棟。”
“不要白費力氣了,你不是他的對手。”
謝秋童不服氣:“不試過,怎能知道孰強孰弱?”
謝學舟知道他這個閨女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性觀念很是開放,也就沒再說什麽。
萬一她要成功了呢?
謝秋童打著兌現專項救助基金的旗號,把梁棟約了出來。
當初,謝秋童承諾出資三個億,事後她也確實認賬,可兌現起來就有些困難了。
經過好幾輪的磨合,專項基金才拿到一筆一個億的資金。
梁棟的辦公室謝秋童肯定是不敢再去了。
他一個縣長,怎麽可能會在自己辦公室裝上無死角監控?
萬一有人給他送禮了,他是收,還是不收?
收的話,那監控不就成了最直接的證據?
萬一監控泄露了呢?
正常人都會考慮這些問題。
可梁棟偏偏就是那個不正常的。
謝秋童坐在一間雅致的包間裏,眼睛緊緊盯著窗外,心裏不住的咒罵梁棟不是個東西。
沒過多久,服務員領著梁棟推開了包間門。
梁棟進門後,大大咧咧地坐在謝秋童對麵,開口道:“謝總,公事咱能不能放到辦公室去談?”
大家就開始猜測,這位年輕的新縣長的第三把火會燒向哪裏。
可是,等了近半個月,也不見有什麽動靜。
於是,又有人開始猜測,這位新縣長是不是認清了現狀,跟縣裏兩位大佬妥協了?
李一鳴把眾人這個看法告知魏東城的時候,魏東城笑著說:“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不是那樣的人。現在越平靜,將來就越爆發得就越激烈。”
他同時還告誡李一鳴,暫時蟄伏,讓梁棟和何孝堂先鬥起來,然後再坐收漁翁之利。
李一鳴心中不以為然,嘴上卻全是奉承的好話。
跟魏東城一樣,何孝堂也感覺梁棟不是那種慫貨,這家夥肯定在憋什麽大招。
縣政府這邊,梁棟願意放權,他也不含糊,大小事務都抓得井井有條。
前麵幾任縣長,包括武自強,縣政府裏有什麽重大決策,基本都會以何孝堂的意見為主。
縣委那邊雖然掌握了人事任命的大權,對於縣政府這邊,他們也是鞭長莫及。
如果何孝堂不點頭,誰都安不 進縣政府一個人。
梁棟到任後,隻要了三個新考入的年輕人,這讓何孝堂也高看了一眼,不過也並未怎麽當回事。
他自信可以牢牢把控整個縣政府。
然而,這三個小年輕不知是不是受到了梁棟洗腦,行事作風竟然跟梁棟如出一撤。
大家本來以為他們仨是梁棟欽點的禦林軍、錦衣衛,肯定是要把屠刀指向全縣大小官員的,誰知半個月來,這三個小年輕組成的第一小組,隻是在城區瞎晃蕩,並未查過任何一個單位。
就在大家都感覺槐安縣的政局好似一潭死水的時候,網絡上突然爆出了一條有關槐安縣的消息。
新聞題目:招商引資,還是招商引禍?
副標題:造紙廠地下排汙,誰之過?
新聞爆出了槐安縣‘曙光造紙廠’地下排汙的消息,並放出了大量實地拍攝的照片。
消息一經爆出,就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上市公司‘曙光紙業’的股票。
連續三個跌停,市值蒸發近三分之一。
造紙廠曝出醜聞,江南謝家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先是花錢公關,撤掉各大門戶網站的相關消息,然後再收買水軍,到各大平台、論壇下麵洗白。
然而,現在自媒體太過發達,想要把網上的消息清理幹淨,談何容易?
很顯然,這背後必定有人在跟謝家作對,謝家能花錢掩蓋這個消息,人家一樣可以花錢再把消息推上熱點。
在網上散播消息和消除消息,後者的的難度要遠遠超過前者。
人家花十萬推廣消息,你想清除這些消息,就得花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錢。
事情出在槐安,謝家的人自然要來槐安調查照片從哪裏泄露。
謝秋童本來意滿誌得,覺得自己會繼承家族的商業版圖。
這個醜聞卻成了她的滑鐵盧之戰。
她父親謝學舟打來電話:“童童,當務之急,你要做好幾件事:第一,查清消息到底從哪裏泄露的;第二,以最快的速度消除痕跡,然後主動請求環保檢查;第三,不惜一切代價,搞好公關,最大限度消除惡劣影響;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搞清楚對手到底是誰!”
謝秋童分析道:“爸爸,我覺得這件事不可能是咱們的競爭對手所為。他們要針對咱們,不可能用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式。他們也比咱們高尚不到哪裏去,地下排汙的絕對不止咱們一家。我到槐安後,謹遵您的教誨,低調做人,謹小慎微,好像從未得罪過任何一個人。”
謝秋童突然想起了梁棟,又補充道:“爸爸,要說得罪人,我還真的罪過一個人。那個人叫梁棟,是槐安縣新上任的縣長……”
謝秋童把她所知道的梁棟所有信息,詳細的匯報給了謝學舟。
謝學舟聞言大怒,在電話裏吼道:“童童,我以為你到國外上了幾年學,學了不少東西,看來,是我錯了。我告誡過你多少次,有事不要去找你三叔,你為什麽偏偏不聽?你說你得罪誰不好,偏偏要得罪一個有何家做靠山的縣長?”
謝學舟知道梁棟在京城的‘成名之作’,就給謝秋童講了一遍,然後問道:“你覺得這樣一個人,會是一個能委屈自己的人嗎?我敢打包票,這次設計咱們謝家的,就是這個梁棟!”
謝秋童委屈道:“我也是被他氣到了,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去找了我三叔。”
謝學舟歎氣道:“童童啊,我覺得你還是不適合在國內待,我還把你送去國外吧。”
謝秋童一聽就急了,忙道:“爸爸,你再給我個機會,我一定可以搞定那個梁棟。”
“不要白費力氣了,你不是他的對手。”
謝秋童不服氣:“不試過,怎能知道孰強孰弱?”
謝學舟知道他這個閨女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性觀念很是開放,也就沒再說什麽。
萬一她要成功了呢?
謝秋童打著兌現專項救助基金的旗號,把梁棟約了出來。
當初,謝秋童承諾出資三個億,事後她也確實認賬,可兌現起來就有些困難了。
經過好幾輪的磨合,專項基金才拿到一筆一個億的資金。
梁棟的辦公室謝秋童肯定是不敢再去了。
他一個縣長,怎麽可能會在自己辦公室裝上無死角監控?
萬一有人給他送禮了,他是收,還是不收?
收的話,那監控不就成了最直接的證據?
萬一監控泄露了呢?
正常人都會考慮這些問題。
可梁棟偏偏就是那個不正常的。
謝秋童坐在一間雅致的包間裏,眼睛緊緊盯著窗外,心裏不住的咒罵梁棟不是個東西。
沒過多久,服務員領著梁棟推開了包間門。
梁棟進門後,大大咧咧地坐在謝秋童對麵,開口道:“謝總,公事咱能不能放到辦公室去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