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武當之威
諸天:附魔從笑傲開始 作者:查找選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遜雖事出有因,但濫殺無辜卻是無可反駁,手上沾染多少鮮血?張翠山身為武當弟子,承武當俠義之名,卻因與謝遜有過交情,便成結拜兄弟,視那無數無辜生命於無物,與惡人為伍,這是忠,還是孝?”
林遠雖然話語不多,卻字字如刀。
張翠山被林遠拍了一掌,的確受了重傷,但卻意識猶在,聽得林遠如此說,頓時氣急攻心,再次噴出一口鮮血。
“五哥!”
殷素素急切關心,張翠山擠出一個勉強的笑容,“我沒事。”
說罷,他看向林遠道:“恩公所言甚是,翠山的確有違俠義之名,但大錯即已鑄成,又當如何自處?”
林遠沒有說俞岱岩因殷素素而全身癱煥一事,張翠山心裏卻不能不在意。
若非受到的刺激太大,剛才也不會想要以死謝罪,至於與謝遜結拜一事……一葉障目,在冰火島經曆的一切,讓張翠山沒有去想謝遜以往的惡行,甚至還結拜為兄弟。
但結拜之事已成,無論以往謝遜如何作惡,現在也終究是他的義兄。
作為義弟,他依然會保全對方,至於以前受謝遜傷害的無辜之人?
張翠山努力起身,重新在張三豐身前跪下,聲音虛弱卻鏗鏘有力:“弟子不忠不孝,讓師傅擔心了。”
張三豐苦笑道:“何苦來哉?”
“弟子自知罪孽深重,但事已自此,自當竭力挽回。今日之後,弟子當下得山去,回報受義兄傷害之人,望師傅成全。”
張三豐歎息道:“一切,皆由你去吧。”
張翠山再次磕了三個響頭,然而其他人去不願意了。
空聞念了聲佛號,道:“,既然張五俠已然幡然醒悟,不如那比鬥一事便免了吧,還請張五俠說出那惡賊謝遜的所在。”
“沒錯,冤有頭債有主,既然張五俠知曉了那謝遜是個惡人,咱們也就不怪你的。隻要你說出他在什麽地方,有什麽恩怨我們自會去處理,張五俠就在山上照顧張真人便是。”
“就是這個道理!”
說來說去,事情結果還是回到了原點,再看那林遠,他已經重新坐回了不遠處的座位,和眼睛似乎有些轉圈圈的周芷若一起看著熱鬧。
所以,他剛才出來就是為了教訓一下張翠山?
張三豐心頭苦笑,可隨即就正起臉色,阻止了張翠山的動作,沉聲道:“今日是老道百歲之日,諸位上山向我這徒兒要個說法,我並沒有阻止,但現在既然已經到了此處,那便請諸位下山去吧,待得今日之後,我這五徒弟自然單獨去向各門各派拜訪,到時再各憑本事。”
張翠山單獨造訪?
眾人還是心有不願,誰知道今日之後會不會有變數。
大家夥都在五湖四海,能這般齊聚也是萬分難得,若是到時來的不僅僅是張翠山,還有武當其餘六俠,甚至是張三豐,那畫麵,簡直不敢想象!
可剛才都已經要將張翠山逼得自殺……
眾人拿著大義,上山逼問謝遜的下落,卻沒有人想跟武當結成死仇,畢竟就算張三豐已然百歲高齡,可卻沒人敢賭他已經老了。
若這位百歲的傳奇不顧輩份,如同幾十年前那般下山,再壓江湖數載,那他們也就真的不用再在江湖上混了。
“若是諸位還有心情,那便讓老道送諸位一程!”
張三豐身上道袍無風自動,氣勢如潮,那強大的氣壓讓所有人都臉色驟變。
實力弱者連連後退數步,哪怕是強如空聞這位少林四大神僧,也是後退半步,手中禪杖擊破地板。
‘好強!’
林遠眼前一亮,手心蠢蠢欲動。
不僅如此,除了俞岱岩癱煥未出,宋遠橋、俞蓮舟等人齊齊上前,還有那殿內殿外數百名武當弟子,盡皆拔劍出鞘。
一時間,劍光如林!
“阿彌陀佛!既然如此,那貧僧便在少林恭候張五俠。”
盡管是各門各派一起上山,可真要與武當開戰,最後輸贏卻依然讓人難以預料。
此時張三豐已經明確了態度,作為領頭人的空聞自然不願意再繼續下去,便認了慫,說了些場麵話,隨即便下了山去。
峨嵋、崆峒、昆侖這等友好門派,則是友好道別後才離開。
至於其他門派,則是有如灰頭土臉一般,好不狼狽,下山的路上氣不過,破壞了許多的花花草草。
到最後,也就隻剩下武當派自己人,以及林遠與周芷若。
“道友對我武當有大恩,隻是今日事務繁忙,還請道友稍息片刻。”張三豐依然沒有忘記林遠。
林遠笑道:“但聽張真人安排。”
張三豐點點頭,便讓宋遠橋來帶林遠與周芷若去休息,如此態度,也的確足夠重視。
武當給林遠安排的,是一棟小院。
不得不提的是,這武當的確要比華山氣派不少,而且與笑傲世界的武當派相比,同樣要更加的氣魄。
不過這也對,否則太對不起天下第一人的身份。
林遠便在武當住了下來,如此,也才算是有時間正式教周芷若修習武功。
之前在紫霄宮中,周芷若是靠著林遠給她的兩枚附魔鐵紫環,才與鮮於通打得有來有回,而那兩枚鐵指環附魔的,便是小成級的獨孤九劍與混元功。
可惜周芷若身子還未長開,拿的也是一柄短劍,否則早已將鮮於通製服。
林遠之前還想著,有附魔的內功運行過,會讓周芷若對內力運行有所了解,甚至是蘊養經脈。
可在檢查過周芷若的情況後,他才發現自己想得太多了。
正如在笑傲世界一樣,附魔道具隻是人體的外循環,看似內力奔湧,實際上卻並不曾真正穿梭於經脈之中。
沒辦法,林遠隻好親自上陣。
好在他此時內力高深莫測,指導、蘊養一個十歲小姑娘的經脈,卻是沒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便是讓周芷若自行體悟內力,達到內氣自生的地步,便能正式傳授她劍法、輕功等等。
一日過後,周三領著一位小道童走了進來,“公子,這位是宋遠橋宋大俠的公子宋青書。”
林遠雖然話語不多,卻字字如刀。
張翠山被林遠拍了一掌,的確受了重傷,但卻意識猶在,聽得林遠如此說,頓時氣急攻心,再次噴出一口鮮血。
“五哥!”
殷素素急切關心,張翠山擠出一個勉強的笑容,“我沒事。”
說罷,他看向林遠道:“恩公所言甚是,翠山的確有違俠義之名,但大錯即已鑄成,又當如何自處?”
林遠沒有說俞岱岩因殷素素而全身癱煥一事,張翠山心裏卻不能不在意。
若非受到的刺激太大,剛才也不會想要以死謝罪,至於與謝遜結拜一事……一葉障目,在冰火島經曆的一切,讓張翠山沒有去想謝遜以往的惡行,甚至還結拜為兄弟。
但結拜之事已成,無論以往謝遜如何作惡,現在也終究是他的義兄。
作為義弟,他依然會保全對方,至於以前受謝遜傷害的無辜之人?
張翠山努力起身,重新在張三豐身前跪下,聲音虛弱卻鏗鏘有力:“弟子不忠不孝,讓師傅擔心了。”
張三豐苦笑道:“何苦來哉?”
“弟子自知罪孽深重,但事已自此,自當竭力挽回。今日之後,弟子當下得山去,回報受義兄傷害之人,望師傅成全。”
張三豐歎息道:“一切,皆由你去吧。”
張翠山再次磕了三個響頭,然而其他人去不願意了。
空聞念了聲佛號,道:“,既然張五俠已然幡然醒悟,不如那比鬥一事便免了吧,還請張五俠說出那惡賊謝遜的所在。”
“沒錯,冤有頭債有主,既然張五俠知曉了那謝遜是個惡人,咱們也就不怪你的。隻要你說出他在什麽地方,有什麽恩怨我們自會去處理,張五俠就在山上照顧張真人便是。”
“就是這個道理!”
說來說去,事情結果還是回到了原點,再看那林遠,他已經重新坐回了不遠處的座位,和眼睛似乎有些轉圈圈的周芷若一起看著熱鬧。
所以,他剛才出來就是為了教訓一下張翠山?
張三豐心頭苦笑,可隨即就正起臉色,阻止了張翠山的動作,沉聲道:“今日是老道百歲之日,諸位上山向我這徒兒要個說法,我並沒有阻止,但現在既然已經到了此處,那便請諸位下山去吧,待得今日之後,我這五徒弟自然單獨去向各門各派拜訪,到時再各憑本事。”
張翠山單獨造訪?
眾人還是心有不願,誰知道今日之後會不會有變數。
大家夥都在五湖四海,能這般齊聚也是萬分難得,若是到時來的不僅僅是張翠山,還有武當其餘六俠,甚至是張三豐,那畫麵,簡直不敢想象!
可剛才都已經要將張翠山逼得自殺……
眾人拿著大義,上山逼問謝遜的下落,卻沒有人想跟武當結成死仇,畢竟就算張三豐已然百歲高齡,可卻沒人敢賭他已經老了。
若這位百歲的傳奇不顧輩份,如同幾十年前那般下山,再壓江湖數載,那他們也就真的不用再在江湖上混了。
“若是諸位還有心情,那便讓老道送諸位一程!”
張三豐身上道袍無風自動,氣勢如潮,那強大的氣壓讓所有人都臉色驟變。
實力弱者連連後退數步,哪怕是強如空聞這位少林四大神僧,也是後退半步,手中禪杖擊破地板。
‘好強!’
林遠眼前一亮,手心蠢蠢欲動。
不僅如此,除了俞岱岩癱煥未出,宋遠橋、俞蓮舟等人齊齊上前,還有那殿內殿外數百名武當弟子,盡皆拔劍出鞘。
一時間,劍光如林!
“阿彌陀佛!既然如此,那貧僧便在少林恭候張五俠。”
盡管是各門各派一起上山,可真要與武當開戰,最後輸贏卻依然讓人難以預料。
此時張三豐已經明確了態度,作為領頭人的空聞自然不願意再繼續下去,便認了慫,說了些場麵話,隨即便下了山去。
峨嵋、崆峒、昆侖這等友好門派,則是友好道別後才離開。
至於其他門派,則是有如灰頭土臉一般,好不狼狽,下山的路上氣不過,破壞了許多的花花草草。
到最後,也就隻剩下武當派自己人,以及林遠與周芷若。
“道友對我武當有大恩,隻是今日事務繁忙,還請道友稍息片刻。”張三豐依然沒有忘記林遠。
林遠笑道:“但聽張真人安排。”
張三豐點點頭,便讓宋遠橋來帶林遠與周芷若去休息,如此態度,也的確足夠重視。
武當給林遠安排的,是一棟小院。
不得不提的是,這武當的確要比華山氣派不少,而且與笑傲世界的武當派相比,同樣要更加的氣魄。
不過這也對,否則太對不起天下第一人的身份。
林遠便在武當住了下來,如此,也才算是有時間正式教周芷若修習武功。
之前在紫霄宮中,周芷若是靠著林遠給她的兩枚附魔鐵紫環,才與鮮於通打得有來有回,而那兩枚鐵指環附魔的,便是小成級的獨孤九劍與混元功。
可惜周芷若身子還未長開,拿的也是一柄短劍,否則早已將鮮於通製服。
林遠之前還想著,有附魔的內功運行過,會讓周芷若對內力運行有所了解,甚至是蘊養經脈。
可在檢查過周芷若的情況後,他才發現自己想得太多了。
正如在笑傲世界一樣,附魔道具隻是人體的外循環,看似內力奔湧,實際上卻並不曾真正穿梭於經脈之中。
沒辦法,林遠隻好親自上陣。
好在他此時內力高深莫測,指導、蘊養一個十歲小姑娘的經脈,卻是沒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便是讓周芷若自行體悟內力,達到內氣自生的地步,便能正式傳授她劍法、輕功等等。
一日過後,周三領著一位小道童走了進來,“公子,這位是宋遠橋宋大俠的公子宋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