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月後,趙婉呱呱墜地。
她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一出生就注定受盡寵愛。
雖然是個女孩,但是從小想要什麽,趙父趙母沒有不應的。
稍微長大點更是延請名師教導,趙父趙母也親自教她生意經。
小小年紀,名聲已經傳遍了縣城。
還未及笄,來提親的媒婆就能從城裏排到城外。
趙父趙母一個都沒應,他們隻有這一個孩子,想讓這孩子招贅,為他家延續香火。
但當時趙父的父母尚在,他們膝下還有個大兒子,大兒子家子孫興旺。
因此就想讓趙父趙母過繼大兒子的兒子,以後家業留給嗣子。
但趙家祖上貧民,趙父趙母的家業均是二人年輕時拚死拚活打拚出來的,怎麽肯便宜別人的孩子。
特別是趙家爺奶從小偏心趙大,趙父作為小兒子,當初破釜沉舟帶著妻子離開家外出打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大哥一家排擠的過不下去。
現在他吃盡苦頭攢下這偌大的家業,要給一個趕走他的人的兒子,說什麽他也不願意。
雙方爭執不下,甚至波及到領養的趙瑜,被擠兌的遠走他鄉。
趙婉的婚事也因此一直僵持不下。
直到趙婉已經17,不能再拖了,趙父趙母終於下定決心整治了一心想奪家產的趙大一家。
但是在麵對女兒的婚事時,他們又猶豫了。
因為這年頭,上門女婿地位極低。
這也就造成了願意上門的不是那些歪瓜裂棗娶不著媳婦兒的,就是那些人品低劣一心想上門吃絕戶的。
家裏條件差不多的,沒一個願意頂著社會的輿論去做上門女婿。
趙父趙母疼愛趙婉如珠似寶,怎麽肯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這樣的人。
兩人輾轉反側的考慮了幾個月,最終決定還是對女兒的愛占了上風,放棄了給女兒招女婿,讓她出嫁。
到時候跟親家商量生了孩子,第二個兒子過繼給他家。
這個條件雖然也比較難接受,但是相對於上門女婿已經好太多了。
而且過繼到趙家的孩子還可以繼承趙家的家產,那可是很大的一筆。
這回縣裏的人聞風而動,紛紛請媒人上門提親。
趙父趙母千挑萬選了一個出來,兩方都要定下了。
趙奶奶卻突然去世,蘇婉得守孝一年,婚事也就此耽擱。
但沒想到一年還沒過去,趙爺爺也過世了,這又是一年。
好不容易等孝期過去,趙婉已經19了。
這在古代絕對是妥妥的大齡女郎,趙父趙母趕緊張羅著要給趙婉定下。
但天有不測風雲,趙父年輕的時候東奔西走到底傷了身子,這一著急上火,後遺症一下子找上來。
不過多久,就躺在床上起不來了。
趙婉自然不可能拋下重病的父親嫁人,婚事再次耽擱。
好在趙家有錢,各種珍貴藥材砸下去,趙父也慢慢恢複。
此時趙婉已經20了,當年跟她說親的小夥子孩子都有了,再往下年紀相差又太大。
趙婉徹底成了老大難。
就在這時何家七奶奶來提親,為自己喪偶一年的兒子何瓊。
何瓊並不是個好選擇,他比趙婉大了整整九歲,家裏雖有錢,但前麵的妻子已經為他留下了一子一女。
趙婉若是嫁過去就要當後娘,但自古後娘難當,趙父趙母不願意讓自己女兒去受這份苦,即使何家答應以後第一個兒子就可以過繼孩子給趙家也不行。
但這時趙家大房看趙父重病虛弱卷土重來,帶著賄賂好的族人直接上門逼著趙父過繼。
宗族的力量在這個時代實在太大了,即使告到官府,也沒辦法管。
趙父被這一氣,當場就吐了血。
重病之際怕自己走了,趙母與趙婉孤身兩人被族裏欺負,就答應了何家的提親。
想著何家在縣裏勢大,趙婉嫁過去,趙家就不敢再找趙母與她的麻煩。
而且成了親,趙婉就是何家的人了,趙家的家財何家自然會出手保住。
而且何家家底比他們家厚實,未必會貪他們家的家產。
種種考慮之下,答應了這樁婚事,且為了防止夜長夢多,一月之內就把趙婉嫁過去了。
雖然後來趙父身體漸漸恢複,如今也與常人無異了。
但趙婉到底就這樣做了大她九歲的何瓊的繼室。
蘇研聽了唏噓不已,沒想到一個家世優渥千嬌百寵的人命運竟如此一波三折。
而且想想今天何七奶奶對她毫不掩飾的不友好,更對她充滿憐意。
心想這世界真是好人多磨難,那趙父趙母年輕時靠雙手打拚出家業,年老卻要被無所事事的親哥哥逼得唯一的女兒匆匆嫁人避難。
若是女兒嫁得人家好也罷了,卻是攤上了何七奶奶這樣磋磨人的婆婆。
真是天理不公啊。
想到這,蘇研心情就不太好。
還是何祖母又勸慰她一番才漸漸恢複了。
不過對趙婉,她是真的放在心上了。
想著她經曆如此坎坷還能有現在不卑不亢的表現,而且脾氣這麽相投,是值得好好珍惜經營的朋友無疑了。
因此洗三回來之後,也抽時間找了她幾次。
趙婉很是驚喜,對蘇研漸漸推心置腹,兩人的友誼也漸入佳境。
頗有些知己難求,相見恨晚的意思。
這天蘇研起來就發現天氣異常的熱,太陽也早早的掛在高空。
熾熱的光輝熱的人根本沒法在太陽下站著,連地麵肉眼可見似乎都能冒出水蒸氣。
蘇研有氣無力的坐在屋裏,房間窗戶大開,偶爾有微風吹過,卻也是裹挾著熱氣。
她感覺自己像是一個火爐,從內到外散發著熱氣。
關鍵是沒空調沒風扇,隻靠著一把扇子根本沒辦法緩解。
她再次加速搖了搖扇子,試圖帶來些清涼。
可涼意隻是浮在皮膚的表麵,身體反而因為搖扇的動作冒出更多的汗。
蘇研受不了了,一把扔了扇子,去井裏打了半桶水上來,洗了把臉。
地下井水很涼,和這蒸騰的天氣形成了鮮明對比。
蘇研沒忍住,又打了半桶水喝了些。
冰涼的井水進到胃裏,短暫的澆滅了身體的熱意。
她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一出生就注定受盡寵愛。
雖然是個女孩,但是從小想要什麽,趙父趙母沒有不應的。
稍微長大點更是延請名師教導,趙父趙母也親自教她生意經。
小小年紀,名聲已經傳遍了縣城。
還未及笄,來提親的媒婆就能從城裏排到城外。
趙父趙母一個都沒應,他們隻有這一個孩子,想讓這孩子招贅,為他家延續香火。
但當時趙父的父母尚在,他們膝下還有個大兒子,大兒子家子孫興旺。
因此就想讓趙父趙母過繼大兒子的兒子,以後家業留給嗣子。
但趙家祖上貧民,趙父趙母的家業均是二人年輕時拚死拚活打拚出來的,怎麽肯便宜別人的孩子。
特別是趙家爺奶從小偏心趙大,趙父作為小兒子,當初破釜沉舟帶著妻子離開家外出打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大哥一家排擠的過不下去。
現在他吃盡苦頭攢下這偌大的家業,要給一個趕走他的人的兒子,說什麽他也不願意。
雙方爭執不下,甚至波及到領養的趙瑜,被擠兌的遠走他鄉。
趙婉的婚事也因此一直僵持不下。
直到趙婉已經17,不能再拖了,趙父趙母終於下定決心整治了一心想奪家產的趙大一家。
但是在麵對女兒的婚事時,他們又猶豫了。
因為這年頭,上門女婿地位極低。
這也就造成了願意上門的不是那些歪瓜裂棗娶不著媳婦兒的,就是那些人品低劣一心想上門吃絕戶的。
家裏條件差不多的,沒一個願意頂著社會的輿論去做上門女婿。
趙父趙母疼愛趙婉如珠似寶,怎麽肯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這樣的人。
兩人輾轉反側的考慮了幾個月,最終決定還是對女兒的愛占了上風,放棄了給女兒招女婿,讓她出嫁。
到時候跟親家商量生了孩子,第二個兒子過繼給他家。
這個條件雖然也比較難接受,但是相對於上門女婿已經好太多了。
而且過繼到趙家的孩子還可以繼承趙家的家產,那可是很大的一筆。
這回縣裏的人聞風而動,紛紛請媒人上門提親。
趙父趙母千挑萬選了一個出來,兩方都要定下了。
趙奶奶卻突然去世,蘇婉得守孝一年,婚事也就此耽擱。
但沒想到一年還沒過去,趙爺爺也過世了,這又是一年。
好不容易等孝期過去,趙婉已經19了。
這在古代絕對是妥妥的大齡女郎,趙父趙母趕緊張羅著要給趙婉定下。
但天有不測風雲,趙父年輕的時候東奔西走到底傷了身子,這一著急上火,後遺症一下子找上來。
不過多久,就躺在床上起不來了。
趙婉自然不可能拋下重病的父親嫁人,婚事再次耽擱。
好在趙家有錢,各種珍貴藥材砸下去,趙父也慢慢恢複。
此時趙婉已經20了,當年跟她說親的小夥子孩子都有了,再往下年紀相差又太大。
趙婉徹底成了老大難。
就在這時何家七奶奶來提親,為自己喪偶一年的兒子何瓊。
何瓊並不是個好選擇,他比趙婉大了整整九歲,家裏雖有錢,但前麵的妻子已經為他留下了一子一女。
趙婉若是嫁過去就要當後娘,但自古後娘難當,趙父趙母不願意讓自己女兒去受這份苦,即使何家答應以後第一個兒子就可以過繼孩子給趙家也不行。
但這時趙家大房看趙父重病虛弱卷土重來,帶著賄賂好的族人直接上門逼著趙父過繼。
宗族的力量在這個時代實在太大了,即使告到官府,也沒辦法管。
趙父被這一氣,當場就吐了血。
重病之際怕自己走了,趙母與趙婉孤身兩人被族裏欺負,就答應了何家的提親。
想著何家在縣裏勢大,趙婉嫁過去,趙家就不敢再找趙母與她的麻煩。
而且成了親,趙婉就是何家的人了,趙家的家財何家自然會出手保住。
而且何家家底比他們家厚實,未必會貪他們家的家產。
種種考慮之下,答應了這樁婚事,且為了防止夜長夢多,一月之內就把趙婉嫁過去了。
雖然後來趙父身體漸漸恢複,如今也與常人無異了。
但趙婉到底就這樣做了大她九歲的何瓊的繼室。
蘇研聽了唏噓不已,沒想到一個家世優渥千嬌百寵的人命運竟如此一波三折。
而且想想今天何七奶奶對她毫不掩飾的不友好,更對她充滿憐意。
心想這世界真是好人多磨難,那趙父趙母年輕時靠雙手打拚出家業,年老卻要被無所事事的親哥哥逼得唯一的女兒匆匆嫁人避難。
若是女兒嫁得人家好也罷了,卻是攤上了何七奶奶這樣磋磨人的婆婆。
真是天理不公啊。
想到這,蘇研心情就不太好。
還是何祖母又勸慰她一番才漸漸恢複了。
不過對趙婉,她是真的放在心上了。
想著她經曆如此坎坷還能有現在不卑不亢的表現,而且脾氣這麽相投,是值得好好珍惜經營的朋友無疑了。
因此洗三回來之後,也抽時間找了她幾次。
趙婉很是驚喜,對蘇研漸漸推心置腹,兩人的友誼也漸入佳境。
頗有些知己難求,相見恨晚的意思。
這天蘇研起來就發現天氣異常的熱,太陽也早早的掛在高空。
熾熱的光輝熱的人根本沒法在太陽下站著,連地麵肉眼可見似乎都能冒出水蒸氣。
蘇研有氣無力的坐在屋裏,房間窗戶大開,偶爾有微風吹過,卻也是裹挾著熱氣。
她感覺自己像是一個火爐,從內到外散發著熱氣。
關鍵是沒空調沒風扇,隻靠著一把扇子根本沒辦法緩解。
她再次加速搖了搖扇子,試圖帶來些清涼。
可涼意隻是浮在皮膚的表麵,身體反而因為搖扇的動作冒出更多的汗。
蘇研受不了了,一把扔了扇子,去井裏打了半桶水上來,洗了把臉。
地下井水很涼,和這蒸騰的天氣形成了鮮明對比。
蘇研沒忍住,又打了半桶水喝了些。
冰涼的井水進到胃裏,短暫的澆滅了身體的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