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說這種話,傳到女婿耳朵裏,他心裏不是更要有疙瘩。”
錢茹:“那不爭不搶就會有好結果嗎?他們就會對我好?”
這下錢母說不出話來了,她保證不了。
“所以你看嘛,爭不爭的,他們都不會對我放心,那我為什麽不爭呢?”
“他前妻倒是不爭,人也好,最後不也是被他們一家聯合著欺負走了?”
錢茹對趙婉的觀感還是很複雜的,既羨慕,又怒其不爭。
為什麽不爭呢?
賢惠是賢惠了,但享受的是別人,受苦受難的可是自己。
如果何家想要的是這種賢惠,那抱歉,她永遠也做不了。
錢茹:“所以我啊,不但要爭,還要光明正大讓所有人都知道我要爭!”
“不是總說別人惦記她家的財產嗎?趙婉掂不惦記我不知道,我就惦記了怎麽著?”
“我兒子也是何家的子嗣,又不是野種,憑什麽不能爭?”
“你這孩子說什麽呢!”錢母氣的打了錢茹幾下,“怎麽能說這種話!”
“什麽野種不野種的,是你該說的話嗎?”
錢茹也不躲,雙手垂立,任由母親拍打,“好好好,我說錯話了。”
錢母嚴肅道,“我不是在跟你說笑,這種話以後再不要說了。”
“捕風捉影的事情,最容易說不清,更何況從你這個親娘嘴裏說出來,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隻會編排的更離譜!”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你可一定要記住這點,更何況你現在還在風口浪尖上,言行舉止一定不要被人拿住把柄。”
見錢母這麽嚴肅,錢茹也不再嬉皮笑臉了。
她站直,認真的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兩人又雜七雜八的聊了一些,錢母從頭到尾都沒說今天家裏讓她來說的事情。
天快黑的時候,錢母走了。
錢茹送她到門口,看著馬車遠去,才回去。
她又去看了看兒子,實際上她一天要去看好幾遍,對兒子的上心程度可見一斑。
這是她的兒子,也是她擋住社會輿論的擋箭牌。
隻要有這個孩子在,她就算是完成了一個女人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從此之後,再沒什麽是她必須要做的事情。
所以她才可以放開手去看。
這是她的兒子,是她的依靠,同時也是她的擋箭牌,是她的希望。
錢母到家,扶著丫鬟下馬車回到屋裏,剛剛坐下沒多久。
兒媳婦兒就風風火火的過來了。
她知道她要說什麽,但她就是不想開口。
直到最後錢大嫂忍不住開口問,“娘,那事兒你跟妹妹說了嗎?她怎麽說?”
錢母老神在在的喝了口茶,沒說話。
錢大嫂有點著急,也怕錢母糊塗,趕緊提醒她道,“這可是關乎咱們全家的名聲,娘,你可千萬不要糊塗啊。”
錢母不高興了,不輕不重的把茶杯放下,茶杯底托與桌麵相撞,發出沉悶的響聲。
錢大嫂這才意識過來,自己說錯話了。
她趕緊站起來行禮致歉,“是媳婦兒說錯話了,娘你見諒。”
錢母皺起眉頭,一點也不客氣,“我老糊塗了,說什麽見諒不見諒的。”
“你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吧,我年紀大了,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了,操心不了太多事兒。”
錢大嫂這下是真著急了,“娘,你可不能不管啊!”
“妹妹這天天拋頭露麵的,流言已經傳的滿城風雨。”
“你要是不管,咱家女孩的名聲不是全毀了?”
但無論錢大嫂怎麽說,錢母都沒再鬆口說自己去勸女兒的事情。
錢大嫂見事不成,皺著眉頭行禮出去了。
錢母身邊的貼身丫鬟這才敢上前為錢母換茶。
錢母看她這唯唯諾諾的樣子,有些好笑,“怎麽?怕了?”
丫鬟趕緊道,“沒有沒有...”
錢母笑了:“那就是有了。”
丫鬟囁囁諾諾,沒在說出話。
過了一會兒茶換好了,她才好像終於緩過來,委婉的勸錢母,“老夫人你這麽做,老爺和少爺會不高興的。”
錢母哼了一聲,“他們怎麽做也沒管我高興不高興,我幹什麽要管他們?”
丫鬟還欲說話,院裏傳來了聲響,竟是錢大哥來了。
她連忙閉嘴,對來人行了個禮,默默退下了。
她關上門,不久後門裏就傳來了爭執聲。
“娘,惠蘭說你沒勸妹妹?怎麽回事?不是說好了要勸她不要再做了嗎?”
“何家又不是沒錢,還需要她拋頭露麵?你沒聽外麵怎麽說的。”
“哼!你是來質問我了?”錢母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錢大哥皺眉,“娘?你這是怎麽了?我就是來問問。”
“問問?說的好聽,是來給你媳婦兒撐腰吧?我這邊才說她不到一刻鍾,你就過來為她張目了。”
“我沒有...”
“還敢說沒有!徐惠蘭剛才有沒有找你?你是不是因為她說的才過來的?”
錢母聲音越說越高,臉上的怒氣毫不掩飾。
錢大哥想張嘴辯解,又說不出來。
的確是錢大嫂回去跟他說錢母沒有勸錢茹,他才過來的。
他的氣勢弱了,錢母氣勢就越發強勁。
“老話說得好,娶了媳婦兒忘了娘,別家怎麽樣我不知道,咱家可真真是應了這話!”
錢大哥跺腳,“娘...”
“滾!不想看見你!”
錢大哥還欲說話,錢母已經扭過頭去,顯然不想聽了。
他原地躊躇一下,最終跺腳離開了。
這次連行禮也不曾。
丫鬟看著少爺氣急敗壞的走了,這才敢小心翼翼進來。
她低著頭,要去再上一壺熱茶。錢母攔住他,“不用了,等會兒還有人來。”
丫鬟想了想,就知道是誰了。
但是這次錢母卻料錯了,錢父直到第二天也沒來。
不管是因為什麽,錢母到底鬆了一口氣,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誰的女兒誰心疼。
都說她女兒強勢,所以婆家才不喜歡。
怎麽不說她女兒過的什麽日子?
家不是家,相公有了跟沒有一個樣子。
族裏倒是還算公正,但是也不可能事事管到。
還不是要她女兒一力扛著?
都讓她去勸,她怎麽勸?
勸她回到內宅去討好公婆和繼子女?
這要是好人家也就罷了,委屈就委屈點,日子能過的好就行。
但何家那一家人是什麽脾性?
她女兒要是態度軟下來,還不得跟那個前妻似的被人吃了?
她看現在就挺好,自己能做生意,不用靠男人。
過幾年孩子大了,日子就好過了。
總比在家等著人施舍一點憐憫要好的多。
她才不勸呢!
錢茹:“那不爭不搶就會有好結果嗎?他們就會對我好?”
這下錢母說不出話來了,她保證不了。
“所以你看嘛,爭不爭的,他們都不會對我放心,那我為什麽不爭呢?”
“他前妻倒是不爭,人也好,最後不也是被他們一家聯合著欺負走了?”
錢茹對趙婉的觀感還是很複雜的,既羨慕,又怒其不爭。
為什麽不爭呢?
賢惠是賢惠了,但享受的是別人,受苦受難的可是自己。
如果何家想要的是這種賢惠,那抱歉,她永遠也做不了。
錢茹:“所以我啊,不但要爭,還要光明正大讓所有人都知道我要爭!”
“不是總說別人惦記她家的財產嗎?趙婉掂不惦記我不知道,我就惦記了怎麽著?”
“我兒子也是何家的子嗣,又不是野種,憑什麽不能爭?”
“你這孩子說什麽呢!”錢母氣的打了錢茹幾下,“怎麽能說這種話!”
“什麽野種不野種的,是你該說的話嗎?”
錢茹也不躲,雙手垂立,任由母親拍打,“好好好,我說錯話了。”
錢母嚴肅道,“我不是在跟你說笑,這種話以後再不要說了。”
“捕風捉影的事情,最容易說不清,更何況從你這個親娘嘴裏說出來,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隻會編排的更離譜!”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你可一定要記住這點,更何況你現在還在風口浪尖上,言行舉止一定不要被人拿住把柄。”
見錢母這麽嚴肅,錢茹也不再嬉皮笑臉了。
她站直,認真的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兩人又雜七雜八的聊了一些,錢母從頭到尾都沒說今天家裏讓她來說的事情。
天快黑的時候,錢母走了。
錢茹送她到門口,看著馬車遠去,才回去。
她又去看了看兒子,實際上她一天要去看好幾遍,對兒子的上心程度可見一斑。
這是她的兒子,也是她擋住社會輿論的擋箭牌。
隻要有這個孩子在,她就算是完成了一個女人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從此之後,再沒什麽是她必須要做的事情。
所以她才可以放開手去看。
這是她的兒子,是她的依靠,同時也是她的擋箭牌,是她的希望。
錢母到家,扶著丫鬟下馬車回到屋裏,剛剛坐下沒多久。
兒媳婦兒就風風火火的過來了。
她知道她要說什麽,但她就是不想開口。
直到最後錢大嫂忍不住開口問,“娘,那事兒你跟妹妹說了嗎?她怎麽說?”
錢母老神在在的喝了口茶,沒說話。
錢大嫂有點著急,也怕錢母糊塗,趕緊提醒她道,“這可是關乎咱們全家的名聲,娘,你可千萬不要糊塗啊。”
錢母不高興了,不輕不重的把茶杯放下,茶杯底托與桌麵相撞,發出沉悶的響聲。
錢大嫂這才意識過來,自己說錯話了。
她趕緊站起來行禮致歉,“是媳婦兒說錯話了,娘你見諒。”
錢母皺起眉頭,一點也不客氣,“我老糊塗了,說什麽見諒不見諒的。”
“你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吧,我年紀大了,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了,操心不了太多事兒。”
錢大嫂這下是真著急了,“娘,你可不能不管啊!”
“妹妹這天天拋頭露麵的,流言已經傳的滿城風雨。”
“你要是不管,咱家女孩的名聲不是全毀了?”
但無論錢大嫂怎麽說,錢母都沒再鬆口說自己去勸女兒的事情。
錢大嫂見事不成,皺著眉頭行禮出去了。
錢母身邊的貼身丫鬟這才敢上前為錢母換茶。
錢母看她這唯唯諾諾的樣子,有些好笑,“怎麽?怕了?”
丫鬟趕緊道,“沒有沒有...”
錢母笑了:“那就是有了。”
丫鬟囁囁諾諾,沒在說出話。
過了一會兒茶換好了,她才好像終於緩過來,委婉的勸錢母,“老夫人你這麽做,老爺和少爺會不高興的。”
錢母哼了一聲,“他們怎麽做也沒管我高興不高興,我幹什麽要管他們?”
丫鬟還欲說話,院裏傳來了聲響,竟是錢大哥來了。
她連忙閉嘴,對來人行了個禮,默默退下了。
她關上門,不久後門裏就傳來了爭執聲。
“娘,惠蘭說你沒勸妹妹?怎麽回事?不是說好了要勸她不要再做了嗎?”
“何家又不是沒錢,還需要她拋頭露麵?你沒聽外麵怎麽說的。”
“哼!你是來質問我了?”錢母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錢大哥皺眉,“娘?你這是怎麽了?我就是來問問。”
“問問?說的好聽,是來給你媳婦兒撐腰吧?我這邊才說她不到一刻鍾,你就過來為她張目了。”
“我沒有...”
“還敢說沒有!徐惠蘭剛才有沒有找你?你是不是因為她說的才過來的?”
錢母聲音越說越高,臉上的怒氣毫不掩飾。
錢大哥想張嘴辯解,又說不出來。
的確是錢大嫂回去跟他說錢母沒有勸錢茹,他才過來的。
他的氣勢弱了,錢母氣勢就越發強勁。
“老話說得好,娶了媳婦兒忘了娘,別家怎麽樣我不知道,咱家可真真是應了這話!”
錢大哥跺腳,“娘...”
“滾!不想看見你!”
錢大哥還欲說話,錢母已經扭過頭去,顯然不想聽了。
他原地躊躇一下,最終跺腳離開了。
這次連行禮也不曾。
丫鬟看著少爺氣急敗壞的走了,這才敢小心翼翼進來。
她低著頭,要去再上一壺熱茶。錢母攔住他,“不用了,等會兒還有人來。”
丫鬟想了想,就知道是誰了。
但是這次錢母卻料錯了,錢父直到第二天也沒來。
不管是因為什麽,錢母到底鬆了一口氣,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誰的女兒誰心疼。
都說她女兒強勢,所以婆家才不喜歡。
怎麽不說她女兒過的什麽日子?
家不是家,相公有了跟沒有一個樣子。
族裏倒是還算公正,但是也不可能事事管到。
還不是要她女兒一力扛著?
都讓她去勸,她怎麽勸?
勸她回到內宅去討好公婆和繼子女?
這要是好人家也就罷了,委屈就委屈點,日子能過的好就行。
但何家那一家人是什麽脾性?
她女兒要是態度軟下來,還不得跟那個前妻似的被人吃了?
她看現在就挺好,自己能做生意,不用靠男人。
過幾年孩子大了,日子就好過了。
總比在家等著人施舍一點憐憫要好的多。
她才不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