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晴告辭王建國回到小院,小院被改成了辦公室,但聞晴留下一個房間自己住,她的架子床和其他家具都放在這間屋子,王建國愛人定期過來做清潔、通風,所以房屋裏很幹淨。
聞晴把房門關好,進入了空間。
她把前次釀的蘋果酒進行了過濾,密封好後進行二次發酵,查看酒液,已是紅棕色,果香撲鼻。
這批酒有50噸,裝了200個不鏽鋼桶,等二次發酵完成後就可以裝瓶,再在空間裏陳化,蘋果酒主要是銷往國外,很受歡迎。
聞晴在空間裏進行了選種育種,但也拿出50畝土地種鄭曉強推薦的新品種糯高粱,新的糯高粱品種長得壯實,高度隻有1.3米到1.5米,但高粱穗的長度有1.6尺,高粱粒也飽滿紅亮。
聞晴見這批高粱已經成熟,開著收割機把50畝糯高粱收割下來。
做完這些,已經是下午,聞晴騎車回到了八裏莊。
莊西恩還沒有回來,聞晴把家裏收拾幹淨,又把自己和莊西恩的衣服洗幹淨晾好,開始做飯,時間已經是晚上6點過了。
莊西恩回來時,聞晴正在炒菜,他問:“爸媽回來沒有?”
聞晴說:“我一直在廚房做飯,沒有聽見他們回來的聲音。”
莊西恩去看了樓上的客臥沒有人,正要打算出去找人,就看見莊父莊母回來了。
聞晴端出飯菜,莊西恩問:“爹娘,你們去哪裏了?”
莊父說:“釣魚去了,老張家生了孫子,叫我們去拿紅蛋。”
莊母把兩個紅蛋放在桌子上,“老大,你們也結婚一年多了,什麽時候要孩子?”
莊西恩看了聞晴一眼,“我們也想要孩子,現在緣分未到吧。”
莊母說:“老張兒媳婦也是喝的那種中藥,你看,才喝了三個月就懷上了,小晴你要堅持吃藥。”
聞晴意味不明地看著她,“大家吃飯吧。”
一家人熱熱鬧鬧吃了晚飯,莊西恩坐在客廳沙發上看報紙,聞晴收拾完,看著莊西恩看報,走過去問:“看什麽?”
莊西恩:“你看,上麵可能要放開市場了。”
聞晴拿過報紙,果然,上麵提到要發展多種經濟主體,看來經濟形勢將發生很大變化。
莊西恩又說:“方園說,他發現有廠家仿造我們的山地自行車,好在我們還有公路自行車,讓這些廠家仿造吧。”
聞晴比較擔心,“咱們迅達自行車廠要注意技術保密,還要加大科研投入,隻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領先。”
莊西恩不在意地說:“你以為設計一款好產品是容易的嗎?咱們廠在你給了圖紙的基礎上,還搞了三個月才做出樣車。”
又說:“小晴,以後你多給廠裏設計一些自行車。”
聞晴聽他這麽說,也知道不可能一下子轉變莊西恩的想法。
區工業局轄內企業技術改造工作已經啟動半年,5個重點企業也都提交了方案,並獲得計委的批準,速度快的企業已經在引進生產線了。
葉處長給聞晴三人分別布置了新工作,讓他們收集鬆江、東越這些城市各個區的工業布局,看來是想找到四豐區未來的發展定位。
聞晴覺得葉處長思維十分敏銳,現在就有了產業集群的觀念。
她悉心收集資料,從產業布局、財稅支持、供應鏈建設、土地優惠等多方麵,著手撰寫四豐區工業企業發展規劃。
她前世來平京總是浮光掠影,主要是旅遊,所以對四豐這個相對比較落後的地方從未踏足,不太清楚它未來的發展。
但從前世其他大城市的發展軌跡來看,建立自己的核心產業,完善行業供應鏈,引進戰略投資是大家共同的發展模式。
二十年後,華國依托成熟的製造體係成為世界工廠,這是華國的競爭優勢,也是四豐發展的方向。
此外,還需要考慮環保問題,不能走先汙染再治理的老路。
聞晴思考未來哪些行業發展最快?房地產?醫藥?機械?光伏?電子?要從中選出適合四豐的核心行業。
她慢慢琢磨報告內容,沒有網絡,找資料真是太不方便了。
互聯網時代還要等十幾二十年,她對計算機的了解隻停留在使用層麵,也沒有想過要從事這個行業,這是那幾個大佬的事。
莊西恩完成新自行車的生產,日子過得很逍遙,以迅達商店的名義成立了騎行俱樂部,聚集了一批對騎行競技感興趣的年輕人,成天琢磨自行車改裝。
聞晴見他找到新的樂趣,且這種興趣還會推動迅達自行車的技術升級,也覺得不錯。
一天,莊西恩回來告訴她:“小晴,我們俱樂部有個小夥子說,自行車的車把和坐墊還可以這樣改動,騎起來會更舒適。”
聞晴見他提出來的改進方案是前叉增加一個彈簧,這樣改動後減震效果更好,點頭讚成,“這樣改動確實不錯,你們可以試試。”
聞晴又說:“咱們自行車鏈條可以這樣改動,不用普通的自行車鏈條,改用這種。”
她拿過一張紙,畫了一個圖形給他,“這種鏈條可以讓變速更為平滑,不易滑脫。”
莊西恩說:“好的,再征求一下俱樂部會員的意見,他們天天玩車,應該有一些好的想法。”
兩人回房休息。
莊父、莊母也在房間裏聊天,莊母說:“他爹,你說咱們給老大說,讓我來掌家行嗎?”
莊父:“他娘,你在沒事找事,你想掌什麽家?現在老大媳婦做家務事,你樂得清閑不好嗎?”
莊父不知道,莊母所謂掌家可不是做家務事,她想兒子、兒媳婦把自己的收入上繳,一舉一動看她的臉色。
當然如果聞晴知道她有這種想法,也會說一句“想屁吃”。
自己沒本事,憑著生了兒子,就覺得她應該唯命是從,她可沒有吃過她家一粒米。
也是聞晴從後世而來,沒有受過婆婆的氣。
莊母:“才給我20元錢,我是他娘,就該管著他們。
這點錢哪裏存得了多少?既然是我管家,我不會讓他們做事嗎?照常是他們買東西,做家務。”
莊父心裏好笑,一個農村老太婆,進城沒幾天,倒是養出太後的脾氣,“你就折騰吧,閑著不好嗎?這幾個月你都吃胖了。”
格局太小,眼睛總放在兒媳婦每月的工資上。
聞晴把房門關好,進入了空間。
她把前次釀的蘋果酒進行了過濾,密封好後進行二次發酵,查看酒液,已是紅棕色,果香撲鼻。
這批酒有50噸,裝了200個不鏽鋼桶,等二次發酵完成後就可以裝瓶,再在空間裏陳化,蘋果酒主要是銷往國外,很受歡迎。
聞晴在空間裏進行了選種育種,但也拿出50畝土地種鄭曉強推薦的新品種糯高粱,新的糯高粱品種長得壯實,高度隻有1.3米到1.5米,但高粱穗的長度有1.6尺,高粱粒也飽滿紅亮。
聞晴見這批高粱已經成熟,開著收割機把50畝糯高粱收割下來。
做完這些,已經是下午,聞晴騎車回到了八裏莊。
莊西恩還沒有回來,聞晴把家裏收拾幹淨,又把自己和莊西恩的衣服洗幹淨晾好,開始做飯,時間已經是晚上6點過了。
莊西恩回來時,聞晴正在炒菜,他問:“爸媽回來沒有?”
聞晴說:“我一直在廚房做飯,沒有聽見他們回來的聲音。”
莊西恩去看了樓上的客臥沒有人,正要打算出去找人,就看見莊父莊母回來了。
聞晴端出飯菜,莊西恩問:“爹娘,你們去哪裏了?”
莊父說:“釣魚去了,老張家生了孫子,叫我們去拿紅蛋。”
莊母把兩個紅蛋放在桌子上,“老大,你們也結婚一年多了,什麽時候要孩子?”
莊西恩看了聞晴一眼,“我們也想要孩子,現在緣分未到吧。”
莊母說:“老張兒媳婦也是喝的那種中藥,你看,才喝了三個月就懷上了,小晴你要堅持吃藥。”
聞晴意味不明地看著她,“大家吃飯吧。”
一家人熱熱鬧鬧吃了晚飯,莊西恩坐在客廳沙發上看報紙,聞晴收拾完,看著莊西恩看報,走過去問:“看什麽?”
莊西恩:“你看,上麵可能要放開市場了。”
聞晴拿過報紙,果然,上麵提到要發展多種經濟主體,看來經濟形勢將發生很大變化。
莊西恩又說:“方園說,他發現有廠家仿造我們的山地自行車,好在我們還有公路自行車,讓這些廠家仿造吧。”
聞晴比較擔心,“咱們迅達自行車廠要注意技術保密,還要加大科研投入,隻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領先。”
莊西恩不在意地說:“你以為設計一款好產品是容易的嗎?咱們廠在你給了圖紙的基礎上,還搞了三個月才做出樣車。”
又說:“小晴,以後你多給廠裏設計一些自行車。”
聞晴聽他這麽說,也知道不可能一下子轉變莊西恩的想法。
區工業局轄內企業技術改造工作已經啟動半年,5個重點企業也都提交了方案,並獲得計委的批準,速度快的企業已經在引進生產線了。
葉處長給聞晴三人分別布置了新工作,讓他們收集鬆江、東越這些城市各個區的工業布局,看來是想找到四豐區未來的發展定位。
聞晴覺得葉處長思維十分敏銳,現在就有了產業集群的觀念。
她悉心收集資料,從產業布局、財稅支持、供應鏈建設、土地優惠等多方麵,著手撰寫四豐區工業企業發展規劃。
她前世來平京總是浮光掠影,主要是旅遊,所以對四豐這個相對比較落後的地方從未踏足,不太清楚它未來的發展。
但從前世其他大城市的發展軌跡來看,建立自己的核心產業,完善行業供應鏈,引進戰略投資是大家共同的發展模式。
二十年後,華國依托成熟的製造體係成為世界工廠,這是華國的競爭優勢,也是四豐發展的方向。
此外,還需要考慮環保問題,不能走先汙染再治理的老路。
聞晴思考未來哪些行業發展最快?房地產?醫藥?機械?光伏?電子?要從中選出適合四豐的核心行業。
她慢慢琢磨報告內容,沒有網絡,找資料真是太不方便了。
互聯網時代還要等十幾二十年,她對計算機的了解隻停留在使用層麵,也沒有想過要從事這個行業,這是那幾個大佬的事。
莊西恩完成新自行車的生產,日子過得很逍遙,以迅達商店的名義成立了騎行俱樂部,聚集了一批對騎行競技感興趣的年輕人,成天琢磨自行車改裝。
聞晴見他找到新的樂趣,且這種興趣還會推動迅達自行車的技術升級,也覺得不錯。
一天,莊西恩回來告訴她:“小晴,我們俱樂部有個小夥子說,自行車的車把和坐墊還可以這樣改動,騎起來會更舒適。”
聞晴見他提出來的改進方案是前叉增加一個彈簧,這樣改動後減震效果更好,點頭讚成,“這樣改動確實不錯,你們可以試試。”
聞晴又說:“咱們自行車鏈條可以這樣改動,不用普通的自行車鏈條,改用這種。”
她拿過一張紙,畫了一個圖形給他,“這種鏈條可以讓變速更為平滑,不易滑脫。”
莊西恩說:“好的,再征求一下俱樂部會員的意見,他們天天玩車,應該有一些好的想法。”
兩人回房休息。
莊父、莊母也在房間裏聊天,莊母說:“他爹,你說咱們給老大說,讓我來掌家行嗎?”
莊父:“他娘,你在沒事找事,你想掌什麽家?現在老大媳婦做家務事,你樂得清閑不好嗎?”
莊父不知道,莊母所謂掌家可不是做家務事,她想兒子、兒媳婦把自己的收入上繳,一舉一動看她的臉色。
當然如果聞晴知道她有這種想法,也會說一句“想屁吃”。
自己沒本事,憑著生了兒子,就覺得她應該唯命是從,她可沒有吃過她家一粒米。
也是聞晴從後世而來,沒有受過婆婆的氣。
莊母:“才給我20元錢,我是他娘,就該管著他們。
這點錢哪裏存得了多少?既然是我管家,我不會讓他們做事嗎?照常是他們買東西,做家務。”
莊父心裏好笑,一個農村老太婆,進城沒幾天,倒是養出太後的脾氣,“你就折騰吧,閑著不好嗎?這幾個月你都吃胖了。”
格局太小,眼睛總放在兒媳婦每月的工資上。